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数学公式大全7篇,欢迎大家点击阅读。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1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1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a×h÷2

1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

1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

1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

1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16.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17.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18.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19.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20.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21.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2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23.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24.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25.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26.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27.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28.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公斤=2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8.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12、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13、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14、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5、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6、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2

一、概述

1、事物的多少、长短、大小、轻重、快慢等,这些可以测定的客观事物的特征叫做量。把一个要测定的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量相比较叫做计量。用来作为计量标准的量叫做计量单位。

2、数+单位名称=名数

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叫做单名数,如:5小时,3千克。

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如:5小时6分,3千克500克。

56平方分米=(0.56)平方米就是单名数转化成单名数。

560平方分米=(5)平方米(60平方分米)就是单名数转化成复名数的例子。

3、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是相对的.比如,'米'相对于分米,就是高级单位,相对于千米就是低级单位.

二、长度

1、什么是长度

长度是一维空间的度量。

2、长度常用单位

*公里(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

3、单位之间的换算

1毫米=1000微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0毫米、1千米=1000米

三、面积

1、什么是面积

面积,就是物体所占平面的大小。对立体物体的表面的多少的测量一般称表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

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

4、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

5、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6、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

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3

代数初步知识

一、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量关系简明的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表示运算的结果。

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基本特点。既简单明了,又能表达数量关系的一般规律。

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

⑴常见的数量关系

①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时间用t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s=vt v=s/t t=s/v

②总价用a表示,单价用b表示,数量用c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a=bc b=a/c c=a/b

⑵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⑶用字母表示几何形体的公式

①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2(a+b)s=ab

②正方形的边长a用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4a s=a²

③平行四边形的底a用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

④三角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2

⑤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下底b用表示,高用h表示,中位线用m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b)h/2 s=mh

⑥圆的半径用r表示,直径用d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用方程式去解答应用题求得应用题的未知量的方法。

2、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①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

②找出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③列方程,解方程;

④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①综合法:先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

②分析法: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已知。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范围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4

小学范围内常用方程解的应用题:

a一般应用题;

b和倍、差倍问题;

c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

d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e比和比例应用题。

五、比和比例

1、比的意义和性质

⑴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⑵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⑶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⑷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⑸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⑴比例的意义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