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诈即电信诈骗,而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下面小编整理了2023年创建无电诈社区方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3年创建无电诈社区方案篇1
为深入学习贯彻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发动全社会打一场反诈人民战争,进一步增强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挤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空间,从源头上减少案件发生,根据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统一部署,经镇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在全镇范围内部署开展“无诈小区”“无诈村居”“无诈校园”“无诈企业”创建活动。
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牢固树立电信网络诈骗可防可控理念,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深入开展多维度、多层次、多样式、全覆盖的反诈宣传活动,全面提高辖区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通过创建“无电诈被骗案件发生、无电诈犯罪嫌疑人、无电诈窝点”的“无诈小区”“无诈村居”“无诈校园”“无诈企业”,以点带面,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势头。
二、时间安排
自即日起至20xx年12月31日。
三、工作措施
(一)拓宽宣传渠道,提升群众防骗意识
1、打造一批宣传阵地。
各村(社区)要定期开展面对面防骗宣传,发动镇驻村工作队、村居干部、网格员、社区民警和相关部门、企业、学校广泛参与,在村(社区)、公共场所、学校、企业等重点部位,倡导通俗易通、接地气的宣传方式,利用已有的宣传栏、广播、LED显示屏等媒介,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播放警示教育片、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宣传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法律法规常识,形成常态化宣传氛围。
2、开展一波面对面入户宣传。
村(社区)要积极发动村干部、村居民代表、网格员、社区民警、物业等力量,组织人员携带反诈宣传资料,挨家挨户入户宣传,面对面讲解和传授反诈防骗技巧,做到“楼宇全覆盖”,居民“走透透”。
3、预警劝阻一批潜在被骗对象。
村(社区)要积极发动群众安装“国家反诈中心官方APP”,及时检测、发现、阻断诈骗信息,辖区群众手机“国家反诈中心官方APP”安装率要达90%。
派出所要及时将潜在被骗重点人员相关信息推送至村(社区)网格员,网格员要迅速开展精准预警宣传,及时制止群众被骗。
4、灵活运用一批宣传形式。
线上要积极利用抖音、微信等各类平台防骗宣传,紧贴大众的爱好,积累人气。
线下要充分利用各类传统宣传载体,以视频、广播、LED屏、宣传栏、广告墙、分发宣传单、设置宣传台放置防骗宣传资料等形式,在村(社区居)委会、企事业、银行、宾馆、超市、商铺、医院、学校、农贸市场、公园广场、沿街店面及交通主干道等人流量大的区域开展防骗宣传工作。
(二)堵塞人员管控漏洞,减少涉诈违法人员
1、加强重点人员管控。
派出所、各村(社区)要加强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前科人员管理,定期走访了解,同时加强对这类人员的关心、支持,从工作上、生活上帮助其尽快回归正轨,防止其继续走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道路。
公安机关要强化对涉诈高危人员的管理,严格出境审核制度及外出报备制度,防止辖区内人员跑出去参与诈骗犯罪。
镇驻村工作队、派出所、各村(社区)对辖区内滞留境外的高危人员,要想方设法联系对方讲政策、讲法律,敦促尽早回国,无法直接联系的,通过做其境内亲属的工作,防止其在境外参与电信网络诈骗。
2、强化打击整治工作。
公安机关、电信运营商、各银行网点要加大对上级下发黑灰产线索及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买卖、出租、出借个人银行账户、对公账户、手机卡等涉及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黑灰产业链条的核查打击力度。
3、注重宣传惩戒结合。
要继续运用好涉诈人员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实现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失信惩戒的制度化、常态化,引导群众认识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黑灰产业应负的法律责任,对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黑灰产业人员要纳入失信惩戒名单,依法采取惩戒措施,从源头解决群众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黑灰产业链问题,让群众不敢参与诈骗。
(三)严格场所管控,压缩电诈犯罪空间
1、加强房屋管理。
派出所、各村(社区)要结合日常工作,进一步对房屋管理工作做深做细,做到对每栋房住什么人,房子里的人在做什么心中有数,新来的什么人了然于胸。
发现相关人员可能涉嫌电信诈骗犯罪线索的,要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2、开展“清山扫楼行动”。
派出所、村(社区)要定期组织在村(社区)范围内开展“清山扫楼行动”,重点针对山头、出租房屋、酒店、公寓等开展集中清查整治行动,从源头打起,防止诈骗窝点在我镇落地生根,挤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案空间,清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土壤。
3、重点区域重点整治。
要根据日常公安部门推送诈骗窝点线索区域特点,对重点村(社区)、重点区域开展重点整治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意识,鼓励群众积极检举揭发。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xx年9月15日前)
各相关单位、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精心研究制定工作方案,进行专题动员部署,并根据创建标准(附件)研究报送一批符合条件的小区、村(社区)、校园、企业作为试点。
(一)建立健全组织架构。
进一步完善镇、村(居)、学校、企业上下贯通、各级部门之间横向联通的反诈工作体系,真正将反诈触角落底到边。
镇建立反欺诈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党政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负责人,其他两套班子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设在综治办,并由综治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村(居),各校园、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党组织主要领导为反诈工作第一责任人,统筹本辖区、本单位人员落实防控、宣传、教育工作。
建立健全快速灵敏的信息传递机制,迅速及时将各类反诈信息传递至每一位群众手中,实现反诈防诈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全面压实层级责任。
镇反欺诈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职责任务要求,强化工作措施,严格督导检查,充分运用行政履职、行业监管、社会管理等手段,全力组织、指导、督促各相关单位落实行业治理、防范宣传工作。
各村(居)、企业、学校要立足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清单,列出推进计划,扎实有效铺开。
全面统筹基层治理各项工作,将“无诈创建”活动纳入村(居)、学校、企业日常工作,纳入平安考核和年度绩效考评。
以“措施精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快速、保障有力”为目标,确保各项治理、防控工作顺利推进。
(三)严守村(居)反诈阵地。
村(居)自治组织应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基层组织主要负责人对本村(居)反欺诈工作负总责,并明确反诈具体工作联络人。
积极推动“建设一面反诈宣传墙、开设一门反诈宣讲课、组建一支反诈宣传志愿队”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文化活动平台,将各种反诈知识、典型案例上墙上门、口口相传。
以针对中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单身男女的交友婚恋诈骗、经济拮据人员的贷款诈骗、游戏爱好者的游戏诈骗、有网络赌博不良嗜好人员的赌博类诈骗等为重点,分类梳理摸排重点特殊人群,针对性开展上门见面宣传、家属侧面预警等工作,将宣传防范工作精准到人。
(四)充分发挥学校教育阵地优势。
加强对在校学生、学生家长的防范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有效压降针对家长、学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各学校要充分借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反诈工作经验,利用学校有力的教育体系,组织开展教育活动。
将反诈防诈知识,以及防范网络虚拟空间违法犯罪知识纳入学生基础安全教育课程,并通过“小手拉大手”进一步向学生家长延伸。
充分利用学校对教师学生考核、各类教育活动评比、与社会开展共建活动及校内各类优势资源,切实达到学生“一朝受教,终身受益”的效果。
(五)深入开展企业宣传。
全镇各企事业单位要积极履行社会职责,在行业主管、社会管理等部门指导下,全力开展内部宣传防范、安全教育工作,筑牢内部安全防火墙,切实防止企业财产、员工财产损失。
切实加强内部财务安全管理,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强化财务、出纳人员财务安全意识,防止针对财务人员诈骗案件发生。
切实加强对企业员工尤其是年轻外来务工人员的反诈知识宣传,通过内部通讯群、广告宣传栏、企业文化活动等渠道,及时推送、传递高发案件形势和作案特点,做到宣传工作进厂区、进办公室、进车间,着力营造企业反诈防诈文化氛围,有效提升企业内部员工识骗防骗意识和水平。
(六)积极开展行业宣传。
各村(居)、学校、企业积极履职,全力投入“无诈”创建活动,开展行业宣传。
各行业在其营业场所醒目位置摆放宣传手册和展板,制作宣传提醒标语,充分发挥线下网点、线上官网、微博微信、手机移动端APP等渠道优势,广泛开展防范宣传活动。
加强员工识骗能力和意识培养,切实守住关键节点。
宣传部门统筹开展全镇宣防工作,组织各种媒体专题报道防范劝阻、行业治理等成果,设置专题宣传防范诈骗知识。
在集中宣传日等特殊时间节点,集中开展防诈反诈知识宣传。
文教卫办要指导辖区内各学校加强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教育工作,统筹纳入安全教育和综合素质评价,进一步增强师生及家长的防范意识。
派出所要及时梳理分析发案态势、诈骗手段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指导意见,通报辖区各发挥职能优势,扩大宣防覆盖率,提升公众知晓率,推进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防范宣传“进企业车间、进学校班级、进社区家庭”工作,切实营造群策群力、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七)创新实践宣传方式方法。
镇各级、各部门要以全覆盖、高精准、易传播为原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防控案件发生方法。
坚持高频度、高精度、高密度开展预警提醒、案例宣传、手段解析等方面内容报道,不断提升反欺诈宣传信息的见报率、见网率、见栏率,逐步形成反欺诈工作全民知晓、全民关注、全民热议、全民防诈、全民反诈的良好宣传格局。
积极组建反诈宣传志愿者队伍,创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又观点清晰、易入人心的宣传节目,积极组织反诈宣讲团下乡进行宣传等活动,将丰富多彩的宣传产品同“五进”宣传工作要求充分融合,送进去、送上门,推动老百姓主动靠近、主动接受。
充分结合“三服务”和“联千村、访万户”走访活动,主动把最新的发案形势和特点、最新的作案手法、最佳的处置方法面对面的送至群众面前。
四、工作要求
(一)认清形势,高度重视。
镇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清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持续高发形势,认清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给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甚至生命安全,给企业发展、经济稳定带来的严重危害,高度重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治理工作。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工作事关民生,是今年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