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诈即电信诈骗,而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下面小编整理了2023年无电诈社区创建工作措施,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3年无电诈社区创建工作措施1
近年来,利用通讯工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持续高发,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和社会稳定。
为切实增强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挤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空间,从源头上减少案件发生。
我区决定自20xx年3月5日起至20xx年12 月31日,在全区部署开展创建电信诈骗犯罪“无电诈”社区(村居)活动。
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牢固树立“电诈可防”理念,以电信诈骗案件“零发案”为目的,以宣传教育为载体,以源头遏制、宣传预防为手段,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诈骗意识和对电信诈骗手段的辨识能力,切实有效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以保证群众切实做到“不轻信、慎转账、不汇款”,力争在全区创建一批“无电诈”社区(村居)。
二、工作内容
(一)建立固定宣传阵地。
在全区村居、社区的宣教室、停车场、健身活动广场、社区超市等场所,设置固定宣传预防电信诈骗犯罪的宣传设施,定期更新宣传内容,大力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教育。
利用好各单位(村居)己有的宣传板栏、广播站、户外广告牌、LED显示屏等媒介,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播放警示教育片、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宣传预防电信诈骗犯罪的法律法规常识,形成常态化宣传氛围。
(二)制作发放特色宣传制品。
结合实际,制作一批“预防电信诈骗犯罪”的“明白纸”、标语、台签、名片、宣传手册等宣传材料,发放到各村居、社区及社会群众手中,提示提醒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电信诈骗犯罪的手段,自觉加入到抵制电信诈骗犯罪中来。
要组织辖区银行及公共场所的醒目位置,摆放“预防电信诈骗的”宣传材料,提示提醒群众识别电信诈骗的手段及方式,从源头上防止电信诈骗犯罪的发生。
(三)开展集中承诺活动。
在村居、社区、企事业单位,组织村民、社区居民、单位员工,普遍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犯罪从我做起”为主题的集中承诺签字活动,通过微信群或现场发放倡议书、签定承诺书,呼吁群众争做“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宣传者、践行者、劝导者。
做到不轻信、慎转账、不汇款。
(四)针对全体居民全面宣传。
民警、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小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进行入户走访,一对一的进行反电诈宣传,营造全民反电诈的浓厚氛围。
在人员密集的小区、村落、广场、商圈等地方采用发放传单、张贴海报、摆放展板,公园、商场大屏幕播放视频等方式,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无差异宣传。
充分利用“平安张店”、“终结诈骗”等微信公众号、“村民群”“业主群”“员工群”等微信群进行反电诈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五)针对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及个体经营业主面对面宣传。
督促各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沟通以及财务安全规范,提高财务人员安全意识,通过警企合作全力减少冒充领导、客户等类型的电诈案件;对个体业主进行面对面反电诈宣传教育,谨防金融投资诈骗、贷款及代办信用卡类诈骗、卖方刷单诈骗等类型案件的发生。
(六)针对在校学生及家长进行宣传。
区教体局、区公安分局要建立反电诈宣传联合工作机制,每月不少于一次通过班主任往家长群推送,提醒家长谨防被骗。
(七)建立定期通报制度。
每月向镇、街道和社区、村居通报电信案件发案情况,督导相关单位分析原因、查找短板,倒查相关人员的宣传责任。
社区(村居)也要建立定期通报批评制度,对接受防骗宣传仍被骗的群众在社区(村居)内部通报曝光,警示教育社区(村居)居民提高防范意识。
三、工作要求
(一)组织领导。
成立创建电信诈骗犯罪“无电诈”社区(村居)活动活动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王兴林任领导小组组长,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张亮,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刘健任副组长并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张店公安分局,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推动开展。
各镇、街道要参照区模式,建立领导组织机构,推动工作开展。
社区、村居是创建活动的主力军和主战场,各社区、村居要充分认识创建电信诈骗犯罪“无电诈”社区(村居)活动的重要意义,强化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办事机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扎实部署推进。
(二)宣传发动。
举办启动仪式,积极宣传创建电信诈骗犯罪“无电诈”社区(村居)活动的目的意义,争取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广泛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
要紧追时代脚步,拓展创建思路,丰富创建内容和创建形式,注重宣传方式方法,避免空洞的说教和做秀式宣传,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预防电信诈骗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待。
(三)加强指导。
各镇、街道要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定期到各村居、社区指导工作,推进创建活动扎实开展。
组织各村居、社区对活动扎实、成效显著的示范典型进行观摩学习,推广交流先进经验,以此推进创建活动扎实开展。
2023年无电诈社区创建工作措施3
为切实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财务安全,遏制企业电信诈骗案件高发态势,推进平安桐乡建设,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根据上级有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署要求,决定在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工业企业开展“无骗企业”创建活动。
一、总体要求
秉持精准服务理念,对开发区(高桥街道)234家规上企业实施全覆盖分级分类走访,着力加强“面对面”精准反诈宣传,围绕“打防融合、以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总体方针,提升宣传实效,实现“无骗企业”达到60%以上,为区(街)经济发展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总体目标
(一)通过广泛宣传活动,企业员工防骗意识进一步增强,自觉抵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
(二)通过严密防范措施,确保企业员工年度受骗数、发案率都有明显下降。
确保企业员工人数少于500人(员工为社保员工),发案数不超过1起;员工人数在500人(含500)-1000人的,发案数不超过2起;员工人数在1000人(含1000)-10000人的,发案数不超过3起;员工人数在10000人(含10000)以上的,发案数不超过5起。
三、工作安排
(一)成立企业反诈志愿联盟。
按照1:500的比例配备规上企业反诈志愿队伍,开展各企业反诈骗专员培养工作。
反诈骗专员具体负责各自企业反诈联络和员工反诈宣讲工作。
同时,组织反诈骗专员开展常态化的业务培训机制,督促企业每月组织自主宣传活动不少于3次,建立“全民反诈、人人防诈”的工作格局。
(二)搭建“双网”融合反诈网络。
创新“经济网格+警务网格”深度融合联动的宣讲模式。
每个经济网格配备“1个民警+10个志愿者”,由网格民警具体负责网格内企业的反诈宣讲和反诈专员培养工作,每周组织企业大规模、高质量的宣讲活动不少于1次,全力做好企业“硬核反诈”,实现反诈防骗“一网揽尽”。
(三)深入开展企业宣讲工作。
由开发区(高桥街道)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专班每周对企业发案数量、特点、类型进行分析、研判,专业宣讲队结合不同企业发案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反诈宣讲的形式和内容。
同时,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开具“反诈订单”,专业宣讲队落实“上门服务”,宣讲模式从传统的“大而全”向“小而精”转变,确保企业员工反诈宣讲全覆盖。
(四)完善企业回访约谈制度。
在现有的“每案回访”基础上,开展“分层式”回访约谈制度。
企业员工受骗的,由社区民警回访约谈;企业干部受骗的,由分管所领导回访约谈;企业发生大案要案的,由反诈领导小组负责人约谈,以此传导责任压力,强化约谈实效,进一步提升企业受骗人员的反诈意识。
(五)强化企业督导检查机制。
工作专班定期通报企业反诈工作进展情况,成立督导检查组定期对各企业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对发案较高的、工作推进缓慢的、工作成效不明显的企业进行通报约谈。
与各企业负责人签订《不落实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措施权利义务责任告知书》,对未履行《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规定职责的(如未制定落实单位内部发生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的报告制度、治安防范教育培训制度等)企业,依法进行处罚。
同时,定期通报涉企典型案例,推动企业落实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主体责任。
四、工作要求
(一)认清形势,高度重视。
各相关单位要充分认清当前企业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形势,认清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给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甚至生命安全,给企业发展、经济稳定带来的严重危害,高度重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治理工作。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工作事关民生,“无骗企业”创建活动是有力推进这一民生实事项目的重要举措,各企事业单位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将其纳入日常议事日常。
(二)强化措施,扎实推进。
由开发区(高桥街道)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各经济网格、各企业要根据方案总体要求,制定本单位“无骗企业”创建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制定工作清单,明确推进计划,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典型培育单位要总结提炼好的工作做法和经验,创新新的方法和手段,并及时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领导小组予以全面推广。
要以点带面,培育新的创建工作先进典型,引领带动整体反诈工作水平提升,确保创建工作成效最大化。
(三)强化督导,考评推进。
领导小组根据创建工作考评细则,强化对创建工作的督导考评,通报表彰创建工作先进企业,对在创建过程中措施有力、成效明显的企业以及贡献突出的个人,授予创建活动先进企业和优秀个人称号,并将创建活动结果纳入平安考核体系。
2023年无电诈社区创建工作措施4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人民群众深受其害。
为有效控制此类案件的高发,减少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为期四个月的打击和防范电信诈骗犯罪专项行动。
为确保专项行动有效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电诈即电信诈骗,而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下面小编整理了2023年无电诈社区创建工作措施,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3年无电诈社区创建工作措施1
近年来,利用通讯工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持续高发,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和社会稳定。
为切实增强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挤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空间,从源头上减少案件发生。
我区决定自20xx年3月5日起至20xx年12 月31日,在全区部署开展创建电信诈骗犯罪“无电诈”社区(村居)活动。
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牢固树立“电诈可防”理念,以电信诈骗案件“零发案”为目的,以宣传教育为载体,以源头遏制、宣传预防为手段,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诈骗意识和对电信诈骗手段的辨识能力,切实有效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以保证群众切实做到“不轻信、慎转账、不汇款”,力争在全区创建一批“无电诈”社区(村居)。
二、工作内容
(一)建立固定宣传阵地。
在全区村居、社区的宣教室、停车场、健身活动广场、社区超市等场所,设置固定宣传预防电信诈骗犯罪的宣传设施,定期更新宣传内容,大力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教育。
利用好各单位(村居)己有的宣传板栏、广播站、户外广告牌、LED显示屏等媒介,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播放警示教育片、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宣传预防电信诈骗犯罪的法律法规常识,形成常态化宣传氛围。
(二)制作发放特色宣传制品。
结合实际,制作一批“预防电信诈骗犯罪”的“明白纸”、标语、台签、名片、宣传手册等宣传材料,发放到各村居、社区及社会群众手中,提示提醒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电信诈骗犯罪的手段,自觉加入到抵制电信诈骗犯罪中来。
要组织辖区银行及公共场所的醒目位置,摆放“预防电信诈骗的”宣传材料,提示提醒群众识别电信诈骗的手段及方式,从源头上防止电信诈骗犯罪的发生。
(三)开展集中承诺活动。
在村居、社区、企事业单位,组织村民、社区居民、单位员工,普遍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犯罪从我做起”为主题的集中承诺签字活动,通过微信群或现场发放倡议书、签定承诺书,呼吁群众争做“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宣传者、践行者、劝导者。
做到不轻信、慎转账、不汇款。
(四)针对全体居民全面宣传。
民警、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小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进行入户走访,一对一的进行反电诈宣传,营造全民反电诈的浓厚氛围。
在人员密集的小区、村落、广场、商圈等地方采用发放传单、张贴海报、摆放展板,公园、商场大屏幕播放视频等方式,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无差异宣传。
充分利用“平安张店”、“终结诈骗”等微信公众号、“村民群”“业主群”“员工群”等微信群进行反电诈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五)针对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及个体经营业主面对面宣传。
督促各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沟通以及财务安全规范,提高财务人员安全意识,通过警企合作全力减少冒充领导、客户等类型的电诈案件;对个体业主进行面对面反电诈宣传教育,谨防金融投资诈骗、贷款及代办信用卡类诈骗、卖方刷单诈骗等类型案件的发生。
(六)针对在校学生及家长进行宣传。
区教体局、区公安分局要建立反电诈宣传联合工作机制,每月不少于一次通过班主任往家长群推送,提醒家长谨防被骗。
(七)建立定期通报制度。
每月向镇、街道和社区、村居通报电信案件发案情况,督导相关单位分析原因、查找短板,倒查相关人员的宣传责任。
社区(村居)也要建立定期通报批评制度,对接受防骗宣传仍被骗的群众在社区(村居)内部通报曝光,警示教育社区(村居)居民提高防范意识。
三、工作要求
(一)组织领导。
成立创建电信诈骗犯罪“无电诈”社区(村居)活动活动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王兴林任领导小组组长,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张亮,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刘健任副组长并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张店公安分局,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推动开展。
各镇、街道要参照区模式,建立领导组织机构,推动工作开展。
社区、村居是创建活动的主力军和主战场,各社区、村居要充分认识创建电信诈骗犯罪“无电诈”社区(村居)活动的重要意义,强化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办事机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扎实部署推进。
(二)宣传发动。
举办启动仪式,积极宣传创建电信诈骗犯罪“无电诈”社区(村居)活动的目的意义,争取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广泛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
要紧追时代脚步,拓展创建思路,丰富创建内容和创建形式,注重宣传方式方法,避免空洞的说教和做秀式宣传,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预防电信诈骗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待。
(三)加强指导。
各镇、街道要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定期到各村居、社区指导工作,推进创建活动扎实开展。
组织各村居、社区对活动扎实、成效显著的示范典型进行观摩学习,推广交流先进经验,以此推进创建活动扎实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