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小衔接学前班招生方案6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
幼小衔接学前班是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过渡期,为了让孩子顺利的过渡至小学,我园以“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办幼小衔接学前班,将感统训练、学习能力训练和注意力集中训练引入到日常教学当中,与语言、拼音、数学等知识学科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同步提高,为孩子顺利步入小学所需的心理、行为、交往、互动、情商、知识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师资配备
主班教师:XX,专科,2008年毕业于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幼儿园工作,有着四年的学前班带班经验。
配班老师:
二、教学内容
开设语言、数学、识字、艺术、英语、阅读、综合、书写等课程。通过“游戏教学”将小学需要准备的知识学习贯穿于语言、数学、综合及拼音课程中。
重视幼儿完整语言的学习,全面培养倾听、表述、文学欣赏、早期阅读等能力;凸现“识字”内容,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兼顾“数”“量”“空间”“形”“逻辑”等概念;创设互动游戏机会,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联系幼儿即将在小学所需的技能选择教育内容,开展入学前的准备活动。
三、招生对象
5——6周岁在园幼儿
四、报名时间
20xx年6月30日之前
五、报名地点
幼儿园一楼办公室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幼小衔接招生推广活动,走近生源终端,快速扩大招生生源,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加强行业领导地位,维护行业利益持续增长。
二、活动形式:
(一)加大咨询师打电话邀约量,每天要打30通以上的电话;
(二)加强外联力度,和学校周边幼儿园、小学搞好关系;
(三)增加超市、广场、主要道路、小区等设咨询台和发传单;
(四)学校楼下设咨询台;
(五)多形式的合作和广告。
三、活动主题:
今天我上小学了
四、活动策略:
用参观小学校园并体验小学生活为噱头,帮助孩子提前认识并感受小学生活,给孩子一个彩排的机会。
很多幼儿园都会带学前班的孩子参观小学的活动,我们就要赶在幼儿园做这个活动前,以这样的方式邀约家长带孩子来参与。
五、具体步骤:
(一)吸引到访:参观小学校园并体验小学生活
1、时间:幼小衔接的第一次课(周末)
2、当日课程设计:小学生活的第一天
3、招生对象:幼儿园大班毕业的小朋友(5--7岁)
(二)现场讲解和体验幼小衔接课程
1、两个目标
(1)争取现场报名:通过现场讲解和体验,结合激励方案,促进现场成交(包含定金)。
(2)为下次跟进做铺垫:当家长参观完小学没有及时报名,我们告知其开课时间,在开课前追踪跟进。
2、现场流程
(1)公开课
公开课老师要提前过课,将公开课试讲到炉火纯青,保证现场效果。
(2)幼小衔接讲座
可提及公开课时孩子们的表现,抓一些典型案例来进一步分析,再结合幼小衔接讲座文本里面的内容可从专业上学术上抓住家长的心。
(3)注意事项
30分钟公开课(家长孩子在一起)20分钟幼小衔接讲座(带着孩子参观学校)10分钟注意事项(带着孩子休息)30分钟促单(家长孩子在一起)
为了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阎村镇中心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班级:
活动时间:20xx年3月—7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
三、活动目标
㈠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㈡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㈢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0xx年2月—3月)
1、成立幼小衔接接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到人。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培训、讨论、辩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
⑴认真学习纲要,深入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任务。
⑵结合各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学习兴趣和各班使用的教材,通过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小衔接”的工作方法,全面展开“幼小衔接”活动。
⑶大班教师之间分享交流,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互动指导策略的经验进行分享。
3、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⑴在家长会上介绍《幼小衔接计划》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意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并能积极有效的配合我们的工作,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⑵开展有关幼儿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
⑶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生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20xx年3月—7月)
1、开展《我上小学了》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活。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
3、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⑴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⑵身体方面的准备:
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⑶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小衔接学前班招生方案6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
幼小衔接学前班是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过渡期,为了让孩子顺利的过渡至小学,我园以“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办幼小衔接学前班,将感统训练、学习能力训练和注意力集中训练引入到日常教学当中,与语言、拼音、数学等知识学科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同步提高,为孩子顺利步入小学所需的心理、行为、交往、互动、情商、知识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师资配备
主班教师:XX,专科,2008年毕业于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幼儿园工作,有着四年的学前班带班经验。
配班老师:
二、教学内容
开设语言、数学、识字、艺术、英语、阅读、综合、书写等课程。通过“游戏教学”将小学需要准备的知识学习贯穿于语言、数学、综合及拼音课程中。
重视幼儿完整语言的学习,全面培养倾听、表述、文学欣赏、早期阅读等能力;凸现“识字”内容,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兼顾“数”“量”“空间”“形”“逻辑”等概念;创设互动游戏机会,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联系幼儿即将在小学所需的技能选择教育内容,开展入学前的准备活动。
三、招生对象
5——6周岁在园幼儿
四、报名时间
20xx年6月30日之前
五、报名地点
幼儿园一楼办公室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幼小衔接招生推广活动,走近生源终端,快速扩大招生生源,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加强行业领导地位,维护行业利益持续增长。
二、活动形式:
(一)加大咨询师打电话邀约量,每天要打30通以上的电话;
(二)加强外联力度,和学校周边幼儿园、小学搞好关系;
(三)增加超市、广场、主要道路、小区等设咨询台和发传单;
(四)学校楼下设咨询台;
(五)多形式的合作和广告。
三、活动主题:
今天我上小学了
四、活动策略:
用参观小学校园并体验小学生活为噱头,帮助孩子提前认识并感受小学生活,给孩子一个彩排的机会。
很多幼儿园都会带学前班的孩子参观小学的活动,我们就要赶在幼儿园做这个活动前,以这样的方式邀约家长带孩子来参与。
五、具体步骤:
(一)吸引到访:参观小学校园并体验小学生活
1、时间:幼小衔接的第一次课(周末)
2、当日课程设计:小学生活的第一天
3、招生对象:幼儿园大班毕业的小朋友(5--7岁)
(二)现场讲解和体验幼小衔接课程
1、两个目标
(1)争取现场报名:通过现场讲解和体验,结合激励方案,促进现场成交(包含定金)。
(2)为下次跟进做铺垫:当家长参观完小学没有及时报名,我们告知其开课时间,在开课前追踪跟进。
2、现场流程
(1)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