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双减工作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学校双减工作总结1
为全面贯彻关于教育减负提质相关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各级关于“双减”工作要求,经过前阶段工作的落实,现将现阶段“双减”工作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经验汇报如下:
一、建立校内作业公示制度,实时监测作业量
建立作业总量控制和作业布置情况检查制度,出台《作业布置与批改管理制度》、《作业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科学布置作业,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
班级设置作业公示角,公示每日作业。
学校利用信息化方式在线编辑各班各学科每日作业量布置情况。
严格按照“双减”要求有效控制学生作业量和时长。
周末、假期设立弹性作业,实行作业分层;坚持零起点教学,一、二年级全面取消纸笔测试,开展形式活泼的课程学习活动,以“成长资料袋”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发展过程。
二、创新作业类型,提高作业质量
布置分层作业,针对学生学习水平差异设计不同难度、不同题量的作业。
对作业进行选编、改编、创编精选作业内容。
设计实践性作业,因低年级不布置课后书面作业。
一年级班级开展主题阅读实践活动。
设立亲子阅读小组,开展家庭亲子共读和校外亲子共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营造良好读书氛围。
在操作中学习知识,也能感受学习乐趣。
设计个性作业,比如“作业超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老师提供的作业内容。
提高孩子主动完成作业的兴趣。
又比如让学生“说”作业、“画”作业、“编”作业。
低年级可以安排生动活泼的“口头”作业。
比如亲子口算“你问我答”。
完善教学视导工作,通过教学视导,抓实课堂教学常规,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强化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强化对作业来源、设计、布置、批改、分析、反馈、辅导等全过程管理,强化作业与备课、上课、辅导、
评价等教学环节的系统设计。
将随机听课制度化,做到每周随机听课有落实,有记录,有实效,常抓不懈。
三、丰富多彩的课后延时服务
逐步丰富服务内容。
课后延时服务分成两个不同时间段实施。
第一阶段的中午课后延时服务以“听.读”为主,听学校的特色项目“空中英语”,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不同语言的特色。
品读学校的“古诗专辑”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也就是古人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二阶段的下午课后延时服务以“作业辅导”和“社团活动”为主。
作业辅导主要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作业,同时对学困生加强辅导。
教师针对问题原因寻找有效措施。
注意培养学习兴趣、消除自卑感,增强学习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多给予实事求是的鼓励和激励。
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社团活动主要依托学校综合组老师开设各种社团活动,从体育项目中的篮球、足球、象棋;艺术项目中的小提琴、口风琴、南音、手工等。
开展社团活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
社团活动与课后学业辅导相结合,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获得更多自我展示的平台,大大拓展了学生兴趣发展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四、积极为教师做“减法”
一是学校除了积极为学生“减负”,同时也积极为教师做“减法”,实行各学科教师轮流参与延时制度,参与了中午延时服务的老师,下午则尽量安排课后延时服务。
二是为教师解决子女接送问题,学校对参与下午时段课后延时服务教师的子女实行轮流接送,个别就读不同学校的孩子,确实无人接送的,可申请行政代班。
以“书艺”课程为主的课后服务主要由语文老师推进,包含国学社团、书法社团等。
他们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渗透在课后服务中,把活动场所放在校园花丛中,与诗词为友,与翰墨为伴。
学生的知识积累日渐丰富,“书艺”课服也成了学生们最喜欢的课后服务类型。
“数艺”课服,启迪学生智慧
数学老师们关注学生计算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利用“数艺”课后服务时间,开设超脑麦斯、魔方速拧、3D打印、围棋等社团,把基础知识训练和思维能力拓展有机融合。
“乐艺”课服,熏染学生审美
在“乐艺”课后服务中,音乐老师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审美情操,依托陶笛社团、合唱社团、戏曲社团等扎实推进“乐艺”课后服务实施。
“射艺”课服,保障学生健康
使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促进学生阳光快乐成长是学校教育之根本要求。
在“射艺”课后服务中,体育老师分级分项对学生进行系列指导训练,学生的健康水平逐步提高。
“礼艺”课服,提高学生修养
“礼艺”课后服务主要以语文学科中的“口语交际”为载体,创设生活中的情景,提高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基本素养。
“御艺”课服,训练学生体能
脚下踩轮生风,手中运筹帷幄。
轮滑和航模是“御艺”课后服务的两项主要内容,参加“御艺”课后服务的学生在训练中,身体与头脑的灵活性都得到提升。
三、以“双减”为内核,保障课后服务效果
“双减”,减的是学生负担,提升的是学校育人效果。
学校积极探索改进服务质量,保障课后服务育人效果。
关于课后服务老师授课问题:针对个别老师用课后服务进行授课的问题,学校采用不定时抽查班级、不定时访问家长、不定时抽查学生的方式规范课后服务内容。
保障学生在课后服务尤其是5:10—6:00这一时间段内在教室完成家庭作业,并让老师根据情况进行具体辅导。
关于老师的工作量加重问题:课后服务是与义务教育紧密相关的一种教育延伸服务,属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范畴。
面对教师工作量加大的问题,学校除了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外,还将课后服务尤其是校本课程的课后服务纳入学校已有的向善“六艺”课程中,让老师们把精力用在课程的精益求精上,避免了另起炉灶的费时费力。
关于教师子女无人看管问题:教师在学校进行课后服务,教师的孩子谁来照顾?学校对这一难题进行了人性化管理:我校和幼儿园是一体化管理,经学校与幼儿园协商,教师子女在幼儿园的,放学后由幼儿园老师在一间教室轮值看管;子女在小学就读的,在就读班级参与课后服务活动;子女为初中生、高中生的由教师本人写出书面申请,他们多承担第三节课至5:10这一时间段的校本课程,完成相关工作后即可离校。
“让学生更进步,让家长更放心,让学校更专业”这是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目标。
在实施课后服务的过程中,学校将继续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让课后服务“实事”更“接地气”,“好事”更“得民心”。
学校双减工作总结4
为继续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xx中心小学开展落实了具有本校特色的“5+2”课后服务。
一、书包上瘦身合理调控
推行“小书包”不回家政策,“小学一、二年级坚决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等硬核要求落实到底,在课后服务的时间段完成作业,让作业不出校门。
严格执行“三不”“两禁止”:不布置大量抄写、机械重复性作业;不留超出课标要求的超纲作业;不留惩罚性作业。
禁止通过手机微信或QQ群等方式留作业;禁止给家长布置作业,要求家长批改、打印作业等。
量上精减,形上瘦身,让孩子轻松无作业回家。
二、时间上减压健康为本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程要求,周一至周三,老师们精心安排了夯实基础的知识类作业、发展兴趣的游戏类作业、感知体验的实践类作业。
周四则是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学校共开设了少儿舞蹈、少儿合唱、少儿绘画、心脑珠算、体育游戏等10个项目课程,使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课堂上深研提质为核
实现轻负高效的主战场在课堂上。
我们一直秉持“让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的哲学理念,着力打造“四声”课堂,在提高课堂质量上下足功夫,保证减量不减质。
1、调整备课时间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