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能力”包括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能力本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能力本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正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

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矛盾和阻力,习主席多次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主席进一步指出:“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既要高度警惕和防范自己所负责领域内的重大风险,也要密切关注全局性重大风险。

”新时代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具有深邃的战略考量。

增强忧患意识基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环境。

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包括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显著特点。

忧患意识是对客观复杂形势的正确反映,风险意识是基于矛盾发展规律的清醒判断。

新时代是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新时代,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新时代。

既要看到“两个大局”的交汇为我国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更要看到带来的重大风险。

国内外风险挑战的相互传递、交互震荡,是构成复杂局面的重要原因。

统筹“两个大局”是沉着应对风险挑战的战略运作。

增强忧患意识是建立在对新时代安全风险的清醒认识上的。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表明了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外延变化更新、时空领域多维宽广、内外因素复杂多变的忧患意识。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各个领域,都是我们应当始终保持忧患意识的领域。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使我们对生物安全的认识大大深化了,缺乏忧患意识必定丧失安全。

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科技风险、社会风险、意识形态风险、公共卫生风险等,都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这要求我们不仅能够应对各种可以预见的重大风险,还能够应对各种难以预见的重大风险;不仅能够应对散布发生的重大风险,还要能够应对集中显露的重大风险。

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

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长期执政的党,面临着党的自身建设和执政能力方面的严峻考验。

1945年毛泽东同黄炎培讨论“历史周期率”问题,实际上就开始了忧患中国共产党执政后,能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样一种历史循环。

2019年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出于对保持党的性质、担起党的责任的忧患意识。

习主席指出:“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这“三个如何”,是走向第二个百年的大党不可回避、不可轻视的要害问题,包含着深深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贯穿着治国理政要居安思危,立足最困难局面、争取最有利结果的底线思维。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

”坚持底线思维,就是要赢得战略主动,防范系统性风险,避免颠覆性危机。

只有居安思危,才有可能把握未来的变化,才可能在危机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既要善于补齐短板,更要注重加固底板。

对存在的风险点,一定要胸中有数,做好风险评估,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欲成大事,先守底线。

底线思维着力防止落入错误的陷阱,尽力保证正确的方向;着力避免灾难性后果,尽力形成良性后果;着力预防损害,尽力维护国家利益。

忧患意识贯穿着在困难局势中化风险为机遇、化挑战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的主体意识。

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的政党。

危机、风险、挑战、磨难等,都是客观存在或可能,必须实事求是看待、辩证转化对待。

有困难、有风险、有危机、有曲折,都不可怕,关键在于要勇于面对,善于克服和战胜它们。

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要学会利用危机,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创造机遇,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忧患意识还贯穿着共产党人不畏压力、不惧阻力、不怕困难的斗争精神。

再如,对本单位发生的一些应该报告的问题,认为只要及时处置妥当就行,不愿意主动向上级报告,唯恐给人留下自己驾驭能力和领导能力不强的印象。

4、虽然能够认识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的重要性,但在从严从细、一抓到底上还做得不够。

比如,在公务接待中,执行规定不严格,偶尔有超标准接待现象。

再如,在抓工作上还残存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现象。

5、在决策中能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重要事项班子集体研究做决定;

在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上,能够严格落实好干部“五句话二十字”标准,公道正派选任干部,但反躬自省,在某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

比如,有时遇到突发问题和棘手难题时,发扬民主作风不够,充分听取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不够。

再如,在干部选任上,为了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偶然有平衡照顾、论资排辈现象

6、能够认真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但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上不主动不积极。

7、比如,每年仅在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时,才进行全面系统地自我反思,听取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的意见,平时与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谈心谈话不够,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不够,自我检视反思不够,未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8、再如,在对其他班子成员的批评上,存在“多栽花、少摘刺”的好人主义思想,信奉明哲保身、少说为佳的庸俗为人处世之道。

在对照条例方面。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1、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能坚定坚决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中,存在“短斤少两”“打折缩水”现象,对一些重要的工作任务能想法设法去完成,对一些与本单位关系不大的工作任务则满足于能交差就行。

比如,在XXXX集中整治中,由于此项工作与本单位业务联系不紧密,因而在贯彻落实上不积极不主动。

再如,在机构改革中,对上级机关明确予以撤销的组织机构,由于怕引起单位内部不稳定而进行了变通处理,未能做到不折不扣落实。

2、能够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规定,自己没有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等问题,在上级机关例行的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没有发现任何违规违纪行为,并得到审计机构的充分肯定。

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自我惕励的意识较前有所弱化,需要进一步提高站位,不断强化守纪律、守规矩、守底线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3、由于自己所在的单位业务比较单纯、相对比较封闭,与外界往来不多,且无可利用的公共资源,因而不存在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虽然在这方面没有上述问题,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仍需提高认识,自觉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从严管好自己、管好班子、管好队伍,坚决防范此类问题发生。

4、客观地讲,作为单位主要负责人,自己在抓工作上是认真负责的,也是尽职尽责的,没有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司法活动、执纪执法活动等问题,但有时还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

比如,对基层职工反映的一些问题,习惯批示给分管班子成员和业务主办部门去处理,自己没有亲自去现场进行调查摸底,也没有做到跟踪问效、一抓到底。

再如,在组织一些活动中,过于讲究形式和效果,花了一些不该花的钱。

5、自己出身农家,打小就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即使走上领导岗位也能克勤克俭,保持农家之弟的本色,因而没有生活奢靡、追求低级趣味等问题,但贪图享乐的思想有所的抬头。

比如,习惯夏有空调、冬有暖气的办公条件,不愿主动去基层抓落实,常用批示指导工作,用电话遥控指挥,吃苦精神较前有明显下降。

三、原因剖析原因剖析深入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学习党章上深思细研不够,遵守党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欠缺。

指出,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全党同志的应尽义务和庄严责任。

比照的要求,自己在学习党章上认识不到位,经常是用到了才突击学,不用了就束之高阁,并且还肤浅地认为学党章是新党员的事,自己是具有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学不学都无所谓,因而对党章基本内容的掌握一知半解、一鳞半爪。

在遵守党章上,简单地把党员义务简化为交一下党费即可,对履行党员八项业务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导致学习党章和遵守党章相互隔裂,产生了“学归学,做归做”的现象,导致在践行入党誓言上存在一定差距,在党费的缴纳上不主动不自觉,在实践中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

二是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认识不够,在提高自身的政治能力和政治本领上有所欠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但是自己对政治建设的认识上站位不高,单纯地认为提高政治本领是对中高级干部的要求,讲政治是务虚的,谈政治是唱高调,自己只是一名基层业务干部,因而政治能力强弱关系不大。

因此缘故,导致在抓工作中习惯单打一,不能把政治与业务很好地融合起来;

导致观人察事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能见微知著,不能从政治上辨别是非;

导致在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上仍有差距,在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上不够严格,在执行上级决定中不坚决不彻底,在抓工作中还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三是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不够,欠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牢记初心和使命,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反观自己,在这方面不能说没有做,但至少是做得还不够好、还不够到位。

自己总认为自己是一名老党员,担任领导职务也时间不短了,且经受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活动的多次洗礼,在思想政治方面应该没有太多太大的问题,因而产生了自负自满的心理,使得自我革命的精神减弱,不能经常性地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随之导致守纪律、守规矩、守底线的意识弱化,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发扬斗争精神和民主作风不够,贪图享乐的思想抬头等问题。

“七种能力”包括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能力本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能力本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正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

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矛盾和阻力,习主席多次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主席进一步指出:“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既要高度警惕和防范自己所负责领域内的重大风险,也要密切关注全局性重大风险。

”新时代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具有深邃的战略考量。

增强忧患意识基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环境。

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包括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显著特点。

忧患意识是对客观复杂形势的正确反映,风险意识是基于矛盾发展规律的清醒判断。

新时代是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新时代,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新时代。

既要看到“两个大局”的交汇为我国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更要看到带来的重大风险。

国内外风险挑战的相互传递、交互震荡,是构成复杂局面的重要原因。

统筹“两个大局”是沉着应对风险挑战的战略运作。

增强忧患意识是建立在对新时代安全风险的清醒认识上的。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表明了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外延变化更新、时空领域多维宽广、内外因素复杂多变的忧患意识。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各个领域,都是我们应当始终保持忧患意识的领域。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使我们对生物安全的认识大大深化了,缺乏忧患意识必定丧失安全。

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科技风险、社会风险、意识形态风险、公共卫生风险等,都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这要求我们不仅能够应对各种可以预见的重大风险,还能够应对各种难以预见的重大风险;不仅能够应对散布发生的重大风险,还要能够应对集中显露的重大风险。

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

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长期执政的党,面临着党的自身建设和执政能力方面的严峻考验。

1945年毛泽东同黄炎培讨论“历史周期率”问题,实际上就开始了忧患中国共产党执政后,能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样一种历史循环。

2019年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出于对保持党的性质、担起党的责任的忧患意识。

习主席指出:“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这“三个如何”,是走向第二个百年的大党不可回避、不可轻视的要害问题,包含着深深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贯穿着治国理政要居安思危,立足最困难局面、争取最有利结果的底线思维。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

”坚持底线思维,就是要赢得战略主动,防范系统性风险,避免颠覆性危机。

只有居安思危,才有可能把握未来的变化,才可能在危机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既要善于补齐短板,更要注重加固底板。

对存在的风险点,一定要胸中有数,做好风险评估,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欲成大事,先守底线。

底线思维着力防止落入错误的陷阱,尽力保证正确的方向;着力避免灾难性后果,尽力形成良性后果;着力预防损害,尽力维护国家利益。

忧患意识贯穿着在困难局势中化风险为机遇、化挑战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的主体意识。

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的政党。

危机、风险、挑战、磨难等,都是客观存在或可能,必须实事求是看待、辩证转化对待。

有困难、有风险、有危机、有曲折,都不可怕,关键在于要勇于面对,善于克服和战胜它们。

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要学会利用危机,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创造机遇,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忧患意识还贯穿着共产党人不畏压力、不惧阻力、不怕困难的斗争精神。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