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3年景区高峰期应急预案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供大家参考。
2023年景区高峰期应急预案1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旅游安全应急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特殊时段旅游高峰期的安全,预防发生各类旅游安全事故,及时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确保旅游安全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游客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编制依据
依据宪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重庆市突发事件应对条例》、《重庆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订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区内可以预见的旅游安全伤亡事故,由区文化旅游委组织指挥的应急救援工作。
二、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应急组织机构
旅游景区人员旅游安全应急工作组织机构分为以下三级:
一级:成立旅游安全应急工作指挥部,设总指挥一名,由区文化旅游委主任庞一胜担任;副总指挥一名,由区文化旅游委副主任刘再春担任。
二级:旅游安全应急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安全科,由何政担任组长;应急处置组设在行业管理科,由张海燕担任组长;医疗救援组设在宣传科,由张敏担任组长;对外联络、后勤保障组设在办公室,由曾照担任组长;现场工作组设在各A级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由各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负责人分别担任组长。
三级:各行动小组全体队员,由区文化旅游委各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和各景区、旅游企业安保人员及职工组成。
(二)旅游安全应急工作机构组织体系框架(见附件1)
(三)职能职责
1.总指挥:当区内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或严重旅游安全隐患时,负责下达应急救援指令,进行全方位的指挥。
在旅游景区、旅游企业无力解除险情的情况下,应及时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应急处置,并请求旅游景区、旅游企业所在地的镇(乡)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支援。
2.副总指挥:配合总指挥负责实施应急工作,立即到达现场指挥,按分工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调度,组织人员进行疏导、分流、抢险工作。
3.办公室:负责传达紧急救援处置指令,按照指挥部指令调动本地区人力、物资、救助设施和车辆投入救援工作。
4.对外联络、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等信息工作,请求社会救援等对外联络工作。
5.应急处置组:负责对事故现场监控,维护秩序,并根据总指挥部下达的指令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6.现场工作组:负责组织抢险救援、生产自救,善后处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稳定工作,事故调查及报告;负责对事故或重大安全隐患造成的险情、设施设备损坏等情况,组织抢险整修工作。
7.医疗救援组:负责对游客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联系救护车辆。
(四)应急联动机制
在应急处置旅游安全事故时,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整合景区、旅游企业所在地的镇(乡)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及景区、旅游企业救援处置力量,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形成应急联动响应机制。
三、确定危险部位和突发情况
(一)景区、星级饭店、旅游企业内的旅客密集场所、易燃场所、娱乐场所。
(二)景区内古镇老街、民俗风貌区商业街、购物区、游乐点、景区水上客运交通等游客密集场所。
景区、旅游企业、星级饭店的主要通道、停车场等游客密集场所。
(四)景区内或靠近景区沿线发生对景区森林构成森林火灾(警)威胁的场所。
(五)景区、星级饭店、旅游企业突发传染病疫情、群体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旅游公共安全的情况。
四、主要设施设备
(一)建设应急指挥调度中心
旅游景区管理主体应建设旅游景区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对景区突发情况进行快速响应、总体调度、妥善处置,第一时间启动景区应急预案,全力保障全体员工及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二)设立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游客密集旅游景区、旅游企业必须设立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对主要游览区、主要景点、交叉路口、易发生拥堵的地段和易发生火灾事故的星级饭店、景区森林进行重点监控,准确掌握安全动态。
(三)设立景区广播系统
游客密集旅游景区、旅游企业必须设立广播系统,在各主要通道及关口点、游客密集点设置广播,负责向游客进行安全宣传,宣传各项安全注意事项及应急管理措施。
景区、旅游企业、星级饭店设置监控室,监控室和现场监控点要密切监控游客密集点的情况,随时向指挥部报告监控、处置情况。
3.广播宣传。
接到应急指令后,景区、旅游企业、星级饭店广播应立即向游客进行疏导宣传,反复告知安全注意事项、紧急疏散通道的位置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提高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4.人员疏散。
应急处置组应严格控制进入景区、旅游企业、星级饭店的游客人数,需立即在主要入口采取分时段限量放行等应急措施,必要时在入口处设置隔离栏或安全警戒线,封闭入口,限制游客进入,并做好游客的疏散提示、劝导、疏导工作。
在各拥堵地段,工作人员应佩戴袖标、手持小旗,用扩音器向人群喊话,引导游客分批游览,向各出口和开阔集散地有序疏散分流。
5.医疗救援。
医疗救援组人员不得擅自离岗,随时待命、听从指挥。
一旦发现受伤游客,立即进行现场救治,对需送医院救治的游客应立即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6.现场工作。
现场工作组应派出相关人员实时监控危险路段,对发生险情的区域、损坏的安全设备设施,立即进行抢险修复。
7.请求社会救援。
如人员力量不足,无法疏导游客和排除险情,对外联络组应及时向所在镇(乡)人民政府报告,请求社会救援。
8.加强对停车场的车辆调度,维护好旅游车辆秩序,保证停车场出口畅通,同时启用备用停车场,保障游客有序安全离开。
9.旅游安全应急工作指挥部应协调当地交警、派出所对事故发生的外围交通实行交通管制,有序指挥旅游车辆撤离。
10.应急结束
旅游安全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在确认游客得到有效疏散,景区、旅游企业、星级饭店的工作运转恢复正常后,重大旅游安全隐患基本消除,应判定为应急结束,旅游安全应急工作指挥部应向区旅游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和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报告应急结束。
七、应急演练
各旅游景区、旅游企业和星级饭店应根据本预案的要求,结合实际,并在特殊时段、小长假、黄金周前组织演练。
要明确演练的组织形式、应急队伍、应急内容、应急范围、应急场所等,并进行总结评估。
八、联系方式
2023年景区高峰期应急预案2
为保证胡耀邦故里旅游区高峰期景区旅游安全,防止超负荷接待,为广大游客营造安全文明、秩序井然、清洁优美的参观环境,现结合景区实际,特制定如下旅游高峰期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景区旅游高峰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高峰期间景区各项工作的统一调度安排,在紧急状态时,统一指挥和协调景区应急资源,及时、有效地完成各项突发事件的报告、处置,确保双节期间景区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安全稳定。
二、值班安排
国庆、中秋节黄金周旅游高峰期,景区各项工作由当日值班领导统一协调指挥,总值班及各岗位值班人员密切配合。
总值班室设在办公室,值班电话:xx。
三、保障措施
(一)游客分流。
当景区游客达到容量时,即在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对游客进行分流;当故居地坪游客达到容量时,在游客服务中心截流,向广场或客家小镇进行分流,减缓景区压力,确保景区安全稳定、秩序井然。
(二)安全巡查。
相关责任人要加强景区各景点、设施设备、水电等安全检查工作,要密集巡查频次、延长巡查时间,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及时上报、反馈和处理,并建立巡查台账,实时记录巡查情况;重点巡查开放场馆及游客集聚地,确保参观秩序和场馆安全,并严禁游客进入施工区域封闭管理工作,保障景区、游客安全;加强巡查附近水域和未开放区域,如文物库房、施工场地,严禁游客进入或危险性行为发生。
(三)车辆管理。
把好景区门口关,旅游高峰时间段禁止工程车辆出入,对原住居民车辆进出实行登记管理,游客参观车辆一律安排指定位置停放,严格控制景区内车辆运行时速。
(四)文明服务。
各岗位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讲解、接待工作中保持微笑、热情,将文明服务自觉转化为行动;加强便民服务,免费为游客提供简易应急药品、设备(含拐杖、轮椅等)和开水等;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岗,加强志愿服务,提高志愿讲解、文明劝导等服务水平;强化环境美洁工作,到干净整洁的参观环境。
(五)规范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