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生气大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生气大班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乐意为小动物动脑筋想办法,语言表达清楚完整。

2、尝试用表演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3、知道生气不利于身心健康,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舒解自己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教学图片、小动物头饰若干、磁带、生气蛋糕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小动物的笑声与生气虫独白的录音,激发兴趣,引出故事。

(二)观察图片,理解故事

1、观察图一,提问:猜一猜,生气虫会想什么鬼主意让小动物们生气呢?

2、观察图二到图四,提问:谁上了生气虫的当?生气虫想出了什么鬼主意让小猪上当?出示生气蛋糕,引导幼儿表演。

3、观察图五,提问:吃了生气蛋糕的小猪会怎么样?

4、观察图六到图七。小猪吃了生气蛋糕竟然成了生气猪,瞧他的肚子气鼓鼓的,越来越大,像只气球似的飞上了天。小动物们赶紧用网兜把他网住,糟糕,他们也被带上了天。小动物们会怎么喊?这下可怎么办呢?

5、观察图八到图九,提问:他们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三)完整倾听故事

交待故事题目,完整倾听故事。

(四)迁移拓展

1、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生气的事情,你会怎么办呢?

2、幼儿交流舒解情绪的方法。

3、听音乐,和伙伴一起唱歌跳舞找快乐。

不生气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坏脾气给别人带来的不良影响,了解一些有效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2.知道好情绪有利于健康。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爱发脾气的菲菲》教师教学资源、教学挂图、故事音频。

2.优美的音乐、布娃娃等。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爱发脾气的菲菲》,帮助幼儿理解坏脾气的不良影响。

2.引导幼儿分组体验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学会合理宣泄。

说一说、唱一唱、听一听、做一做等。

3.音乐游戏:“碰一碰”。

在和好朋友一起游戏过程中体验快乐的情绪,知道愉快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

活动延伸:

1.我的情绪小档案:用多种方法记录自己一周内的心情,如脸谱、线条、颜色等,并分享自己产生这些情绪的情境及解决办法。

2.请幼儿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可以到区域“好心情加油站”中,用了解到的方法宣泄情绪。

3.请爸爸妈妈在家里也能够在孩子发脾气时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活动反思:

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脾气不好,经常因一点小事无缘无故大发雷霆,虽然事后他也后悔,也会道歉,可他的朋友还是越来越少。后来在爸爸的帮助下,他知道发脾气给人造成的伤害是没办法弥补的,他改掉了这个坏毛病,遇事能有自控能力,再也不乱发脾气了。

故事很吸引学生,我出了这么两个问题:你们平时爱发脾气吗?为什么要发脾气呢?你们认为这样好吗?问题一出,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讲自己,也揭发别人,一时间课堂气氛鼎沸,热闹非凡......

小百科:脾气,指脾的功能及其赖以产生的精微物质或动力。中医认为人体之有五脏

不生气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能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发泄。

2.了解如何正确的发泄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

《不要随便发脾气》数字故事、教具各种毛绒玩偶、玩具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

1.通过游戏“猜猜我怎么了”引入课题

提问:小朋友们通常什么时候会生气?你是怎样发泄自己的情绪?你发脾气时别人是什么样子的?那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库特,看看他怎么了?他又做了些什么呢?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播放数字故事,让幼儿观看故事《不要随便发脾气》,并提出以下问题: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库特怎么了?他又做了些什么呢?猫咪大花怎么了?

(2)库特再次不开心时是怎么做的?你还听到了什么发泄情绪的好办法?生气时,你会怎么做呢?

2.教师再次播放《不要随便发脾气》故事,借以加深幼儿的记忆。

3.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幼儿讲述故事内容,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应该如何正确的发泄情绪。

三、结束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生气时,应该怎么做呢?

活动延伸: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讨论更多好的发泄情绪的办法,帮助幼儿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方法发泄自己的情绪。

不生气大班教案4

教学目标

(一)认识本课“脾、遇、稍、歉、批、钉、锤、桩、段、初、控、制、填、震”14个字,会写“院、顺、经、钉、错、解、难、受”8个字及以下词语:院子、不顺心、已经、钉子、难受。认识“角字旁”。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体会课文告诉的做人的道理。

(三)能正确填写多音字的读音。

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略)

(二)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学生认识14个生字,课前可布置学生预习,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些生字,教学时,可根据这些字音、形不同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稍、锤、桩、初、制、震”要读翘舌音,其中“震”是前鼻韵母,“桩”是后鼻韵母,要分辨清楚。

“填”可引导学生与“真”比较。

书写左右结构的字,要引导学生观察左右比例,正确书写。

“受”字上下结构,书写时,要注意与“爱”字区分。

(三)朗读指导

本课生字较多,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要做示范,并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感悟读法。课文中“冲”“钉”均为多音字,要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正确读音。

第1自然段“我不是已经道歉了吗?”要读出满不在乎、不耐烦的语气。

第2自然段“下次你再发脾气,就往这个木桩上钉一颗钉子。”教师要示范,首先读准“钉”(dìng)“钉”(dīng)子的音,再读“再”“就”“钉”“钉子”这些词语,读出强调的语气。

第4自然段,“很快”“过了一段时间”“到后来”要读得慢些、强调些,让学生感受到男孩儿改毛病的过程是比较长的。

第5自然段“不需要”“可以控制自己”“不再”要读得有力、语气坚定,表示男孩儿彻底改掉了坏毛病。

第6自然段“很大的震动”“非常难受”“又是一个无法填平的洞”,要读得稍重些、慢些,表达男孩儿难过、内疚、震动的内心感受。

(四)理解感悟

本课第2至第5自然段介绍男孩儿改掉爱发脾气的经过是故事的重点部分,要引导学生读书、思考:1.爸爸交给男孩儿钉子、锤子的用意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2.爸爸的发现说明了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男孩儿说的话含义深刻,小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要启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课文插图观察、想象,围绕“发脾气和钉钉子有什么关系?你对男孩儿说的话有什么感受、想法?”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实践活动

1.联系实际议一议:平时你有没有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发脾气的时候,读了这篇课文以后,应该怎么做?

2.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再从课文中摘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空花朵上。

(六)教学时间

本课建议用2课时。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注意读通、读顺。

3.检查朗读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

4.说说课文讲一件什么事,整体感知。

(二)理解感悟,细读课文

1.读第1自然段,提出不懂的内容,交流解决。

2.指名分别读2至4自然段。

(1)思考、讨论:男孩儿的爸爸为什么要交给他钉子、锤子,让他发脾气时往木桩上钉钉子,道歉了再拔出来?

(2)爸爸发现木桩上钉子有什么变化?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词语,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再议一议。

(3)齐读第4自然段,观察课文插图,指导朗读。

3.读第5自然段,思考讨论:男孩儿为什么不需要钉子、锤子了?

(三)朗读全文,拓展延伸

1.练习朗读全文。

2.讨论交流: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你是怎么对待的?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是怎么想的?

(四)认读生字,指导写字

(五)布置作业,实践活动

不生气大班教案5

1、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能会不时出现学生插嘴的现象,保护“插嘴”现象可以缩短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使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和谐的交互活动状态,以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这篇课文的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真正懂得钉子可以拔出来、洞却补不上的内在含意。启发学生联系自身,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学以致用。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大收益。

1、根据音节写字,再组词。

平(平地)

píng坪(草坪)

苹(苹果)

评(批评)

2、填空。

一(盒)钉子一(段)时间一(个)木桩

一(个)孩子一(把)锤子一(件)事情

3、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批评—(表扬)错误—(正确)深—(浅)

难受—(舒服)新—(旧)前—(后)

4、猜一猜。

一个老师不说话,肚子里面学问大。

有啥字儿不认识,你就快去问问它。

打一学习用具(字典)

一精彩教学实录节选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孩子,他很爱发脾气,所以人们都叫他是爱发脾气的孩子。(板书课文题目)

2、读课文题目,质疑。

(二)精读课文

1、自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或还有什么不懂?

2、指名分段读第2~4自然段。

(1)思考、讨论:男孩儿的爸爸为什么要交给他钉子、锤子,让他发脾气时往木桩上钉钉子,道歉了再拔出来?

(2)爸爸发现木桩上的钉子有什么变化?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词语,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再议一议。

(3)齐读第4自然段,观察课文插图,指导朗读。

3、读第5自然段,问:男孩儿为什么不需要钉子、锤子了?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朗读全文,质疑问难。

2、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你是怎么对待的?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是怎么想的?

(四)布置作业

1、读一读课文或讲一讲这个故事。

2、写一写: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你会怎么做?

二儿歌

乌龟怪脾气

乌龟怪脾气,见谁都不理。太阳红艳艳,乌龟忙爬山。

蜗牛说:“山路陡。”乌龟不理蜗牛。青蛙说:“山路滑。”乌龟不理青蛙。

乌龟爬到半山腰,四脚一滑喊:“不好!”山路好像大滑梯,一滑滑到山谷底。

摔得头昏眼又花,乌龟还是不说话。乌龟不说话,由谁来救它?

不生气大班教案6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控制自己,不应乱发脾气。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3、提高识字能力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爸爸为什么要男孩儿往木桩上钉钉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生气大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生气大班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乐意为小动物动脑筋想办法,语言表达清楚完整。

2、尝试用表演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3、知道生气不利于身心健康,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舒解自己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教学图片、小动物头饰若干、磁带、生气蛋糕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小动物的笑声与生气虫独白的录音,激发兴趣,引出故事。

(二)观察图片,理解故事

1、观察图一,提问:猜一猜,生气虫会想什么鬼主意让小动物们生气呢?

2、观察图二到图四,提问:谁上了生气虫的当?生气虫想出了什么鬼主意让小猪上当?出示生气蛋糕,引导幼儿表演。

3、观察图五,提问:吃了生气蛋糕的小猪会怎么样?

4、观察图六到图七。小猪吃了生气蛋糕竟然成了生气猪,瞧他的肚子气鼓鼓的,越来越大,像只气球似的飞上了天。小动物们赶紧用网兜把他网住,糟糕,他们也被带上了天。小动物们会怎么喊?这下可怎么办呢?

5、观察图八到图九,提问:他们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三)完整倾听故事

交待故事题目,完整倾听故事。

(四)迁移拓展

1、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生气的事情,你会怎么办呢?

2、幼儿交流舒解情绪的方法。

3、听音乐,和伙伴一起唱歌跳舞找快乐。

不生气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坏脾气给别人带来的不良影响,了解一些有效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2.知道好情绪有利于健康。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爱发脾气的菲菲》教师教学资源、教学挂图、故事音频。

2.优美的音乐、布娃娃等。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爱发脾气的菲菲》,帮助幼儿理解坏脾气的不良影响。

2.引导幼儿分组体验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学会合理宣泄。

说一说、唱一唱、听一听、做一做等。

3.音乐游戏:“碰一碰”。

在和好朋友一起游戏过程中体验快乐的情绪,知道愉快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

活动延伸:

1.我的情绪小档案:用多种方法记录自己一周内的心情,如脸谱、线条、颜色等,并分享自己产生这些情绪的情境及解决办法。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