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混管阳性追阳应急预案精选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混管阳性追阳应急预案1

发现阳性病例,定点医疗机构或方舱医院立即响应,医院内部各部门快速协同联动,作好收治准备。

县级防指转运专班立即派出负压救护车,转运人员严格实行二级防护,确保在2小时内将病例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或方舱医院收治。

1始终坚持落脚于实

(一)指挥部调度要实

1.市防指、各县市区防指始终保持应急状态,涉疫电话、信息秒接、秒回。

2.各县市区防指每日召开防疫工作碰头会商会,坚持问题导向,提高会议效率,着重解决问题;市防指每周一、周五上午召开全市视频调度会议。

3.各县市区防指在政委、指挥长中明确相对固定一人主抓防疫工作;市直单位,中央、省属驻岳单位明确由常务副职主抓防疫工作。

4.各县市区防指办公室安排专业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值班电话广而告之。

(二)专班运行要实

市防指疫情防控组下设14个工作专班(1.综合组;2.信息排查专班;3.医疗救治专班;4.核酸检测专班;5.隔离场所专班;6.风险岗位专班;7.疫苗接种专;8.院感防控专班;9.学校防控专班;10.交通卡口专班;11.场所码应用专;12.社区管控专班;13.转运专班;14.流调专班),专班实行组长负责制,坚持组长带班、工作担责、失责连责;各县市区防指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可以增设,可以合并,一切以便于工作为准。

(三)能力建设要实

1.流调能力建设要不折不扣。

各县市区组建专门队伍、开展业务培训,储备不少于100人的流调力量(市本级不少于150人),公安、公卫、通管部门按5:4:1比例配足,流调溯源队伍由公安、公卫、通信管理以及与感染者有关的各部门人员组成,下设现场流调小组和质量控制小组。

由公安部门牵头负责流调溯源,充分发挥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专业优势,利用公安、通管等部门大数据,快速开展风险场所判定、管控和风险人员判定、落位、追踪和管控等工作。

各县市区防指为流调溯源工作组固定一处规模适中、配套齐全的集中办公场所,配置必要的调查工具、充足的防护用品,购买相应的保险保障。

现场流调、现场采样等一线流调溯源人员须安排独立居住的场所,避免与其他后方人员混住、办公。

在流调溯源工作组集中办公场所内,应抽调信息排查、隔离转运、社区防控工作专班各1-2人合署开展工作,实现一个场所内一套流调数据、一条龙无缝对接、快速流转落位管控,真正“找一个”即“转一个”、“管一个”。

2.核酸检测能力建设要不折不扣。

按照省防指关于每百万人口核酸检测能力达到7.1万管/天的标准要求,各县市区、各单位立即补齐缺口;对照每百万人口拥有核酸检测人员155人的标准,各县市区安排所属医疗卫生机构的检验人员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培训,缺口多少立即弥补多少;各县市区防指立即按不少于10人/万人的比例培训核酸采样志愿者,主要投入常态化核酸采样工作。

3.转运能力建设要不折不扣。

各县市区确定不少于10台专用转运大巴车辆(不少于50座),做好转运车辆改造(驾驶室和车厢实行物理隔离)、司机及工作人员消毒防控知识培训,配备必要的专业防控人员、消杀队伍以及防疫物资。

4.隔离能力建设要不折不扣

(1)各县市区按不少于60间/万人规模储备足够数量的集中隔离场所;立即核准可用储备集中隔离场所的个数和房间数,完善改造图案(纸)、改造方案、启用预案和征用协议(合同),并做好队伍储备、技能储备;完善梯次启用机制,确保1-2天内能启用40%的隔离房间,3-4天内能启用其余30%的隔离房间,5-6天内启用全部隔离房间。

(2)严格规范隔离场所管理,落实隔离对象单人单间入住,健康监测、核酸检测和工作人员闭环管理等规定,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务必高清晰、全覆盖、可保存、能回放。

(3)各县市区加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风险评估队伍建设,每个县市区组建不少于3支专业队伍,每队不少于4人,认真做好已启用及备用隔离点的风险评估、督导、培训等工作,认真开展感染防控自查,不断完善隔离点内交叉感染防控、终末消毒、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处理等措施。

(4)隔离场所所有工作人员做到集中闭环管理,在执行隔离管理任务完成前,不得离开集中隔离场所,不得中途轮换,不得与集中隔离场所以外人员无防护接触。

工作人员在清洁区不得随意脱口罩,严禁出现脱口罩聊天、吸烟等情况,用餐独自在各自住房内完成。

各隔离场所担任点长的县(处)级领导为该隔离场所工作人员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通过每天不定时现场查岗或视频查岗等形式,掌握工作人员出勤和落实工作要求动态,及时处置脱管、行为不规范的现象。

(5)每个隔离场所设立1名专职院感与质量控制员,负责集中隔离场所的内部感染监督、培训、隐患排查等工作;设立1名安全员,负责隔离场所的消防、建筑、食品等安全工作。

5.医疗救治能力建设要不折不扣。

各县市区进一步加强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定点收治医院建设,加快市级方舱医院建设,六县市筹备建设1个以上方舱医院。

6.物资保障能力建设要不折不扣。

各县市区核酸检测物资和个人防护用品按辖区人口总数开展2轮区域核酸检测用量进行实物储备。

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及行业管理医院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实物储备核酸检测试剂储备量为实验室极限检测能力的5倍数量。

每周消耗的核酸检测物资及个人防护用品及时补充,确保实物储备数量达到规定要求。

各县市区每周日对核酸检测主要物资和个人防护用品实物储备数量进行一次统计,于每周一10:00之前上报市核酸检测专班。

7.专家研判能力建设要不折不扣。

各县市区防指组建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实行老中青结合,由公卫、院感、医疗救治等专家构成,全程参与防疫工作,科学研判分析形势,精准有效提出建议。

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混管阳性追阳应急预案精选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混管阳性追阳应急预案1

发现阳性病例,定点医疗机构或方舱医院立即响应,医院内部各部门快速协同联动,作好收治准备。

县级防指转运专班立即派出负压救护车,转运人员严格实行二级防护,确保在2小时内将病例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或方舱医院收治。

1始终坚持落脚于实

(一)指挥部调度要实

1.市防指、各县市区防指始终保持应急状态,涉疫电话、信息秒接、秒回。

2.各县市区防指每日召开防疫工作碰头会商会,坚持问题导向,提高会议效率,着重解决问题;市防指每周一、周五上午召开全市视频调度会议。

3.各县市区防指在政委、指挥长中明确相对固定一人主抓防疫工作;市直单位,中央、省属驻岳单位明确由常务副职主抓防疫工作。

4.各县市区防指办公室安排专业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值班电话广而告之。

(二)专班运行要实

市防指疫情防控组下设14个工作专班(1.综合组;2.信息排查专班;3.医疗救治专班;4.核酸检测专班;5.隔离场所专班;6.风险岗位专班;7.疫苗接种专;8.院感防控专班;9.学校防控专班;10.交通卡口专班;11.场所码应用专;12.社区管控专班;13.转运专班;14.流调专班),专班实行组长负责制,坚持组长带班、工作担责、失责连责;各县市区防指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可以增设,可以合并,一切以便于工作为准。

(三)能力建设要实

1.流调能力建设要不折不扣。

各县市区组建专门队伍、开展业务培训,储备不少于100人的流调力量(市本级不少于150人),公安、公卫、通管部门按5:4:1比例配足,流调溯源队伍由公安、公卫、通信管理以及与感染者有关的各部门人员组成,下设现场流调小组和质量控制小组。

由公安部门牵头负责流调溯源,充分发挥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专业优势,利用公安、通管等部门大数据,快速开展风险场所判定、管控和风险人员判定、落位、追踪和管控等工作。

各县市区防指为流调溯源工作组固定一处规模适中、配套齐全的集中办公场所,配置必要的调查工具、充足的防护用品,购买相应的保险保障。

现场流调、现场采样等一线流调溯源人员须安排独立居住的场所,避免与其他后方人员混住、办公。

在流调溯源工作组集中办公场所内,应抽调信息排查、隔离转运、社区防控工作专班各1-2人合署开展工作,实现一个场所内一套流调数据、一条龙无缝对接、快速流转落位管控,真正“找一个”即“转一个”、“管一个”。

2.核酸检测能力建设要不折不扣。

按照省防指关于每百万人口核酸检测能力达到7.1万管/天的标准要求,各县市区、各单位立即补齐缺口;对照每百万人口拥有核酸检测人员155人的标准,各县市区安排所属医疗卫生机构的检验人员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培训,缺口多少立即弥补多少;各县市区防指立即按不少于10人/万人的比例培训核酸采样志愿者,主要投入常态化核酸采样工作。

3.转运能力建设要不折不扣。

各县市区确定不少于10台专用转运大巴车辆(不少于50座),做好转运车辆改造(驾驶室和车厢实行物理隔离)、司机及工作人员消毒防控知识培训,配备必要的专业防控人员、消杀队伍以及防疫物资。

4.隔离能力建设要不折不扣

(1)各县市区按不少于60间/万人规模储备足够数量的集中隔离场所;立即核准可用储备集中隔离场所的个数和房间数,完善改造图案(纸)、改造方案、启用预案和征用协议(合同),并做好队伍储备、技能储备;完善梯次启用机制,确保1-2天内能启用40%的隔离房间,3-4天内能启用其余30%的隔离房间,5-6天内启用全部隔离房间。

(2)严格规范隔离场所管理,落实隔离对象单人单间入住,健康监测、核酸检测和工作人员闭环管理等规定,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务必高清晰、全覆盖、可保存、能回放。

(3)各县市区加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风险评估队伍建设,每个县市区组建不少于3支专业队伍,每队不少于4人,认真做好已启用及备用隔离点的风险评估、督导、培训等工作,认真开展感染防控自查,不断完善隔离点内交叉感染防控、终末消毒、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处理等措施。

(4)隔离场所所有工作人员做到集中闭环管理,在执行隔离管理任务完成前,不得离开集中隔离场所,不得中途轮换,不得与集中隔离场所以外人员无防护接触。

工作人员在清洁区不得随意脱口罩,严禁出现脱口罩聊天、吸烟等情况,用餐独自在各自住房内完成。

各隔离场所担任点长的县(处)级领导为该隔离场所工作人员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通过每天不定时现场查岗或视频查岗等形式,掌握工作人员出勤和落实工作要求动态,及时处置脱管、行为不规范的现象。

(5)每个隔离场所设立1名专职院感与质量控制员,负责集中隔离场所的内部感染监督、培训、隐患排查等工作;设立1名安全员,负责隔离场所的消防、建筑、食品等安全工作。

5.医疗救治能力建设要不折不扣。

各县市区进一步加强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定点收治医院建设,加快市级方舱医院建设,六县市筹备建设1个以上方舱医院。

6.物资保障能力建设要不折不扣。

各县市区核酸检测物资和个人防护用品按辖区人口总数开展2轮区域核酸检测用量进行实物储备。

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及行业管理医院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实物储备核酸检测试剂储备量为实验室极限检测能力的5倍数量。

每周消耗的核酸检测物资及个人防护用品及时补充,确保实物储备数量达到规定要求。

各县市区每周日对核酸检测主要物资和个人防护用品实物储备数量进行一次统计,于每周一10:00之前上报市核酸检测专班。

7.专家研判能力建设要不折不扣。

各县市区防指组建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实行老中青结合,由公卫、院感、医疗救治等专家构成,全程参与防疫工作,科学研判分析形势,精准有效提出建议。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