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内容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于2023年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答案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
1、《职业病防治法》于(B)起正式施行。
A、2001年11月1日;B、2002年5月1日;C、2002年5月12日。
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于(C)起正式施行。
A、2001年5月1日;B、2001年11月1日;C、2002年5月12日。
3、用人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C),方可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A、生产许可证;B安全生产许可证;C、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4、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B)和中文警示说明。
A、公告栏;B、警示标识;C、安全标语
5、矽肺是由于吸入(C)粉尘引起的。
A、煤尘;B、石棉尘;C游离二氧化硅。
6、我国《职业病目录》公布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了(C)种法定尘肺。
A、11;B、25;C、13
7、露天矿与井卞采矿生产过程中,防尘的主要措施是(B)。
A、干式凿岩;B、湿式凿岩。
8、矿山开采作业中,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短时间接触白云石粉尘总尘的容许浓度是
(C)mg/m3
A、8;B、6;C、10。
9、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每天在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限值为(C)dBA
A、115;B、75;C、85。
10、慢性职业总督和慢性职业病在(D)内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提出报告并进行登记,以便及时掌握和研究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动态,制定预防措施。
A、12小时B、24小时C、10天D、15天
11、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C)本人的健康档案。
A、有权索取B、无权索取C、有权要求复印D、无权要求复印
12、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D)日内申报变更内容;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
A、10B、20C、25D、30
13、(B)一般属于计划外应急性调查。
A、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B、事故调查C、专题调查D、职业病危害评价
14、《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之日起(D)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A、10B、20C、25D、30
15、根据《关于引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内设机构主要职责处室设置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安监总办【2005】11号)和《关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责根供意见的通知》(卫监督发【2005】31号)的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由(C)负责。
A、国务院B、国家卫生部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D、国家职业病防治中心
16.生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中较少见的是(B)。
A、呼吸道B、消化道C、皮肤
17.可吸入性粉尘的粒径为(B)
A、1-5毫米B、1-5微米C、1-5纳米D、1-5厘米
18.生产性噪声不包括(D)。
A、空气动力噪声B、机械噪声C、电磁噪声D、空气传播噪声
19.《职业病目录》规定,职业病有(B)类。
A、九B、十C、十一D、十二
二、判断题
1、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3、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因素。(√)
4、用人单位应当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并确保其正确使用。(√)
5、劳动者有权利拒绝没有职业危害防护的作业。(√)
6、用人单位有关管理人员、劳动者可以不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7、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就是职业卫生档案。(×)
8、露天矿钻孔作业主要采取湿式钻孔或干式捕尘的办法除尘。(√)
9、井下防尘的主要措施是以湿式作业,并加强通风。(√)
10、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接触噪声的声级最高限值不得超过115dBA。(√)
11、国家对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实行行业管理。(×)
12、易引起电光性眼炎的职业病是紫外线。(√)
13、目前我国工业生产中最严重的职业危害之一是气体。(×)
14、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劳动环境危害因素。(×)
15、噪声卫生标准规定,工作地点噪声应小于85分贝。(√)
16、通常所称的职业病即为法定职业病。(×)
17、噪声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对全身其他功能也有不同的伤害。(√)
18、放射病是由非电离辐射引起的。(×)
19、高温高湿作业指车间气温35摄氏度以上或相对湿度达90%以上。(√)
20、二氧化碳中毒常为急性中毒。(√)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B)正式实施。
A、2001年10月27日B、2002年5月1日C、2002年1月1日
2、职业病指(B)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3、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者是(A)
A、单位负责人B、劳动者C、医疗机构D、国家
4、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A)
A、职业病危害B、职业危害C、职业危害因素D、职业卫生危害
5、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C)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B、粉尘、物理、放射C、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D、粉尘、物理、生物因素
6、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由(A)保管
A、用人单位B、职工个人C、专业机构D、企业主管部门
7、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A)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警示标识C、警示说明D、警示语言
8、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D)
A、呼吸道B、皮肤C、消化道D、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
9、(C)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B、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C、职业病病人D、工伤职工
10、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B)方向疏散。
A、下风B、上风C、顺风D、原地
11、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A)
A、防毒面具B、眼镜C、手套D、口罩
12、国家规定每年(A)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宣传周。
A、4B、5C、6D、7
13、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B)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必要时B、定期C、不定期D、间断
1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C)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D、职业病病名
15、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C)项不属于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尽的职业卫生义务。
A、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B、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C、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
D、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及操作规程
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职业健康检查包括(ABCD)
A、上岗前B、在岗期间C、离岗时D、应急的健康检查
2、用人单位不得安排(ABCD)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A、未成年工B、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
C、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D、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
3、职业病有哪几项特点(ABD)
A、职业病因明确B、所接触的危害因素通常是可以检测的
C、在接触同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中,只出现个别病人D、越早发现,越容易恢复
4、劳动者在预防职业病时应尽的义务为(ABCD)
A、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
B、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C、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D、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职业卫生的监管范围:存在职业病因素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包括行政单位和部队。(×)
2、职业病没有法定职业病和非法定职业病之称。(√)
3、用人单位在和劳动者订立合同时,劳动者无权知道干的是什么工种,接触的是什么危害因素。(×)
4、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调换工种,劳动者无权拒绝。(×)
5、对技术服务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有争议的,不实行鉴定。(×)
6、在职业性健康检查中体检单位认为对部分劳动者需要复查和医学观察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不理会。(×)
7、职业健康检查是指平时健康检查。(×)
8、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9、职业健康检查和相关医学观察的费用应由劳动者自己承担。(×)
10、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经领导同意,用人单位可以解除或终止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B)正式实施。
A.2001年10月27日B.2002年5月1日C.2002年1月1日D.2002年7月1日
2、卫生部卫监发2002第108号的职业病目录规定的职业病为十大类(B)种。具体分类名单如下:①尘肺(13种);②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⑧职业中毒(56种);④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⑤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⑥职业性皮肤病(8种);⑦职业性眼病(3种);③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⑨职业性肿瘤(8种);⑩其他职业病(5种)。
A.95种B.115种C.315种D.180种
3、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者是(A)
A、单位负责人B、劳动者C、医疗机构D、国家
4、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由(A)保管。
A、用人单位B、职工个人C、专业机构D、企业主管部门
5、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其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C)。
A.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D.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
6、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A)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警示标识C.警示说明D.警示语言
7、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D)
A.呼吸道B.皮肤C.消化道D.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8、在职业卫生行业中,经常所说的“三苯”是指(C)
A苯、苯酚、甲苯B甲苯、苯胺、苯酚C苯、甲苯、二甲苯D苯酚、苯胺、苯并芘
9、依据法律规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及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机关是
(A)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以上工商管理部门C.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D.省级
以上工商管理部门
10、(C)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B.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C.职业病病人D.工伤职工
11、李某在某厂工作,最近觉得乏力、腹部隐痛,想知道是不是工作岗位上接触了铅而导致慢性铅中毒,他可以在(C)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
A.工厂所在地B.李某居住地C.工厂所在地或李某居住地D.任意地点
12、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B)方向疏散。
A.下风B.上风C.顺风D.原地
13、室温超过(A)相对湿度超过()的作业场所,称之为高温作业场所。
A.30℃,80%B.35℃,80%C.35℃,85%D.30℃,85%
14、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A)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下面内容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于2023年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答案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
1、《职业病防治法》于(B)起正式施行。
A、2001年11月1日;B、2002年5月1日;C、2002年5月12日。
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于(C)起正式施行。
A、2001年5月1日;B、2001年11月1日;C、2002年5月12日。
3、用人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C),方可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A、生产许可证;B安全生产许可证;C、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4、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B)和中文警示说明。
A、公告栏;B、警示标识;C、安全标语
5、矽肺是由于吸入(C)粉尘引起的。
A、煤尘;B、石棉尘;C游离二氧化硅。
6、我国《职业病目录》公布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了(C)种法定尘肺。
A、11;B、25;C、13
7、露天矿与井卞采矿生产过程中,防尘的主要措施是(B)。
A、干式凿岩;B、湿式凿岩。
8、矿山开采作业中,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短时间接触白云石粉尘总尘的容许浓度是
(C)mg/m3
A、8;B、6;C、10。
9、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每天在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限值为(C)dBA
A、115;B、75;C、85。
10、慢性职业总督和慢性职业病在(D)内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提出报告并进行登记,以便及时掌握和研究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动态,制定预防措施。
A、12小时B、24小时C、10天D、15天
11、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C)本人的健康档案。
A、有权索取B、无权索取C、有权要求复印D、无权要求复印
12、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D)日内申报变更内容;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
A、10B、20C、25D、30
13、(B)一般属于计划外应急性调查。
A、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B、事故调查C、专题调查D、职业病危害评价
14、《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之日起(D)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A、10B、20C、25D、30
15、根据《关于引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内设机构主要职责处室设置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安监总办【2005】11号)和《关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责根供意见的通知》(卫监督发【2005】31号)的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由(C)负责。
A、国务院B、国家卫生部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D、国家职业病防治中心
16.生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中较少见的是(B)。
A、呼吸道B、消化道C、皮肤
17.可吸入性粉尘的粒径为(B)
A、1-5毫米B、1-5微米C、1-5纳米D、1-5厘米
18.生产性噪声不包括(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