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2023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一、存在问题
1、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各地发展情况及投入资金力度不一,有的已经达到“高级版”,将人居环境整治与当地历史文化风貌融为一体,有的还是“初级版”,只是简单的整清楚、摆清楚。
2、领导思想认识不重视。
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作为。
引导发动群众不彻底。
在引导发动群众过程中,有干部缺乏扎根第线的精神,怕跑路,不入户,存在工作不实不细的作风问题,在宣传时又存在方式方法过于生硬,出现“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不利局面。
3、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一些居民群众受传统生活习惯影响,对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影响缺乏认识,主动性不强,环境整治工作存在“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甚至个别群众认为环境整治是政府的事,因此成了环境整治工作的旁观者、局外人。
4、部分群众自觉性较弱,参与度不高。
虽然大部分村庄通过健全和完善村规民约落实了村民主体责任,但是乱扔垃圾、乱倒污水、焚烧秸秆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
5、基础保障还有所欠缺。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一些村庄自身无力承担清洁乡村活动的经费投入,无足够的资金保障设施正常运转及后期维护,农村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而导致村庄脏乱差问题出现反复。
二、整改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
提高街办、村组干部对人居环境卫生工作的认识,解决怕跑路、不入户的作风问题,加强与人民群众的交流,才有可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整治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2、充分发动群众力量。
各村应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街办干部、村组干部必须进户宣传,细心、耐心的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让群众自觉的加入到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当中,充分发掘和培养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3、完善各项奖惩制度。
街道办城建办公室应加强对各村整治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以书面或暗访片的形式进行通报,针对检查结果,拿出相应的奖惩意见,对整治效果好,排名靠前的村组、包村干部进行嘉奖,对整治工作开展不力的村组、干部扣除部分绩效工资。
4、发挥村民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主体作用。
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农民是受益的主体,也是参与的主体。
应当多形式地开展宣传教育,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自己动手,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营造人人爱护环境的浓厚氛围,形成人人参与整治的良好局面。
5、加大资金投入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应该继续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资金投入,在整治过程中保护好村落格局,保留好农村原有特色风貌,让人记得住乡愁。
并要关注落后及偏远农村的整治情况,补齐人居环境短板,尽量缩小各地区农村的人居环境差距。
2023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报告2
本年度,我镇突出重点,统筹安排,深入推进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工作开展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一是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明确责任主体,以镇党委书记为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镇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为全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责任主体,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摆上重要日程,亲自安排、亲自推进、亲自落实。
二是定期组织召开各村、社区、港菜基地一把手参加的全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落实责任,明确目标。
三是建立“镇、村、队”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农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彻底改善、优化、美化、绿化、亮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
(二)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工作,通过制作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致群众一封信)、播放扩音喇叭等方式,扎实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关注改善人居环境、支持改善人居环境、参与改善人居环境工作。
20xx年至今,共发致群众一封信11000余份、悬挂标语50余条,张贴海报60余张,喇叭播放600余次,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营造了浓郁的社会氛围。
(三)推进整治,改善人居环境
一是各中心村及村庄卫生的整治。
近年来,xx镇坚持以“文明村”创建为引领,以“清洁农家”、“清洁村庄”、“清洁集镇”创建为抓手,以净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镇推进工作,不断推进xx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风文明上水平、上台阶,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感。
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提高站位,上下联动抓落实。
我镇紧紧围绕“生态宜居”总体目标,将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第一仗,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定向攻坚。
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季战役”、xx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镇示范推进工作方案,制定了《xx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镇推进工作方案》。
成立了xx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镇示范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第一副组长,人大主席任副组长,高位推动,科学决策,统筹推进。
建立了班子成员包片、村组干部包村的工作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将责任具体落实到村、落实到户,形成人人有责任、层层抓落实的综合整治格局。
二、广泛宣传、选树先进,发动群众齐参与。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决策领导,更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我镇通过广泛宣传、模范带头、群众参与,让农村人居环境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一是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我镇充分利用广播、宣传车、宣传横幅、文化宣讲、发放明白纸、镇村干部到村入户、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方法,大力宣传动员,营造全民参与、人人动手的浓厚氛围,实现“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
二挖掘模范选树模范。
定期组织群众开展“清洁农家”、“美丽庭院”、“文明户”、“清洁户”评选活动,对于获奖户发放毛巾、脸盆、洗衣粉等物质奖励,并颁发相关奖牌。
充分调动群众积极能动性,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今年以来,我镇累计开展评选活动60余次,评选先进典型1500余户。
三、拓宽渠道、加大投入,强化资金保障。
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立足当前财政资金困难这一根本实际,最大限度拓宽渠道筹集经费。
充分利用乡土优势,力求达到无钱能办事、小钱办大事的效果,针对群众庭前院落、房前屋后、空闲宅基,本着“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由农户自行负责日常清理,整洁为准;针对公共区域,通过群众自筹、社会捐助、以奖代补等方式,拓宽环境综合治理经费来源渠道,坚决把资金花在刀刃上,20xx年以来,xx镇累计投入资金160余万元。
四、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全面推进显成效。
坚持问题导向,以农村人居环境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加快补齐短板,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全面推进垃圾清理行动。
我镇以人居环境整镇示范推进为抓手,以创建清洁村庄为目标,扎实推进集中治理。
先后组织开展了“大干二十天,干净过大年”和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夏季战役”行动,集中攻坚了一批农村环境卫生中的老大难问题。
着力补齐农村环卫设施短板,在全面摸底排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环卫设施建设。
现配备垃圾中转站1个、垃圾转运车1辆、垃圾清运车10辆、垃圾桶7180余个、垃圾深埋桶29处,可实现村级环卫设施全覆盖。
同时,持续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二是稳步推进乡村治理行动。
坚持把乡村治理同乡风文明有机结合。
以“文明村”创建为引领,以“清洁村庄”评选为抓手,在全镇范围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
一方面,推行“小菜园”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农户主体作用,下大力气整治庄前屋后乱堆乱建等“脏乱差”问题。
另一方面,紧盯污水沟塘、残垣断壁、废旧闲置宅基地、零散柴草垛等难点。
逐项落实整改台账,整改一项销号一项,确保整改到位。
三是统筹推进集镇清洁行动。
组织镇派出所、镇工商所、镇直机关成立城建指挥部,实现“专人专职专责”。
一方面严格控违拆违,根治集镇乱搭乱建问题,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
另一方面严格规范店外经营,严格整治门外经营、占道经营和流动商贩现象,下大力气取缔“马路市场”的现象。
典型做法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保持常态化才能保长效。
为巩固成果,我镇建立了三项长效机制,切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