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疫情期间人员闭环管理预案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疫情期间人员闭环管理预案精选1
一、严格人员闭环转运管理。
所有转运人员乘车前须测量体温,体温超过37.3℃者不能与其他体温正常人员同车转运;乘车时严格要求全程佩戴口罩,注意保持手卫生,尽量交叉乘坐。
用于转运人员的车辆尽可能采用空间充裕的车型,车内尽可能采取自然通风,不使用内循环空调通风。
严格加强转运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转运过程中须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口罩、工作服、手套等;若转运人员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等,工作人员应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防护服、KN95/N95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等。
车辆使用前后严格进行消毒处理;如转运人员为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等,在完成转运工作后车辆须进行终末消毒。
二、严格隔离场所功能分区。
集中隔离场所内部要根据需要严格区分生活区、医学观察区和物资保障供应区等区域,并设置明显标识。
隔离人员通道与工作人员通道分开,尽量为隔离人员设置独立电梯,并与工作人员电梯分开使用。
各场所要采取开窗通风、安装机械排风设备等措施,加强空气流通。
三、严格做好提供第三方服务公司的管理。
严格加强对为隔离场所提供环境、物品消毒服务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运营资质的审核,严格审核其消毒与灭菌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以及设备是否齐全;要求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相对固定,熟练掌握消毒操作技能。
疾控部门加强对第三方服务公司现场操作指导和监管,防止作业人员在工作中因操作不规范或失误等引起感染导致疫情传播。
各地要将隔离点第三方服务公司作业人员纳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重点人群和核酸检测重点人群,马上实施疫苗接种及以1次/3天的频次定期开展核酸检测;严格要求作业人员少聚集,相对闭环管理。
四、严格隔离场所人员住宿管理。
所有隔离人员严格要求单人单间居住。
14岁及以下儿童,孕产妇,患有基础性疾病、半自理及无自理能力等不适宜单独居住者,由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评估确认后,根据隔离场所情况安排居住。
每个房间须有独立卫生间,配备洗漱用品、拖鞋等必要生活用品,有适宜的取暖设备,保持水、电和通信网络正常,尽可能为隔离人员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五、严格隔离场所人员出入管理。
除工作人员外,严格限制人员进出隔离场所。
所有隔离人员不允许在观察期间与其他隔离人员接触。
如确需前往集中隔离场所内公共区域活动的,应当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彼此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减少驻留时间,尽量不触碰公共区域物品及设施。
六、严格隔离场所卫生清洁消毒管理。
要定期对隔离场所进行卫生清洁,确保不留卫生死角。
每天对公共区域、卫生间、走道、楼梯、高频接触点位、文件等物品进行至少2次消毒。
建立消毒、检查等台账,做到消杀工作有据可查、有迹可循。
隔离对象所住房间原则上由其每天按要求进行清洁消毒,解除隔离观察或转出后,及时对其房间进行终末消毒。
对临时设置的集中隔离场所,要进一步强化消毒措施,增加消毒频次。
七、严格隔离场所垃圾管理。
集中隔离场所每天至少清理1次垃圾,所有垃圾均应当装入黄色医用垃圾处理袋内,按医疗垃圾处理要求,每日定点定期集中回收规范处理。
集中隔离场所贮存垃圾可根据实际贮存量每2—3天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用专车进行回收处置,并做好日期、数量、交接双方签名登记工作。
八、严格加强隔离场所人员培训。
严格加强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特别是加强工作流程和个人防护的培训,使参与执勤、隔离、保洁等工作人员均能明确职责,有序开展各项工作,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全过程做好个人防护。
加强消毒技术培训,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正确进行消毒剂配制、保持手卫生,规范开展消毒操作。
九、严格隔离场所工作人员防护管理。
严格要求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与被隔离对象保持1米以上距离。
如转运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或因其他工作需要与被隔离对象近距离接触时,须穿戴医用防护服、KN95/N95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
保洁或消毒人员在配制消毒液时,须穿戴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工作服等。
所有人员工作后应当注意手卫生和消毒。
4.实行分时分散就餐,合理布局食堂就餐区域桌椅,尽量同向摆放,并加装隔离板,取餐时应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社交距离,
建议在安全环境下独立用餐。
5.落实疫情后防控措施。
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不聚集交流。
同时,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所有使用过的防护用品应当集中收集,按照有关要求分类处置。
6.加强会议管理,尽量采用视频、电话等线上方式,必须集中召开的会议,参会人员须做好个人防护,保持1米以上间隔距离,严格控制会议频次、时间、规模。
7.加强对各类场所的清洁消毒,特别要做好密闭、半密闭空间、共同空间等的防疫管理,以高频接触物品(如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钮、快递存放架、快递物品等)、高人流集聚场所、公共厕所、物流交换场所等为重点开展科学清洁消毒。
各单位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首选自然通风。
8.对生产生活物资进入厂区,设置专用路线和固定场所,并与其他区域相隔离,要求供应商车辆司乘人员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进行测温、身体健康询问观察、检查健康码和行程码、检测核酸检测报告并做好登记,无问题方可进入厂区。
安排固定人员进行接收、装卸、贮存、拆封、消毒等。
四、做好应急处置预案和工作保障
1.公司应当制定应急情况下的处置预案,一旦有突发情况,必须最大限度的控制扩散和外溢,绝对确保安全生产。
加强应急演练,确保员工熟悉疫情防控应急各项流程和措施。
加强和属地政府沟通,建立阳性人员转运联络通道。
2.公司应当按照员工人数比例设置临时隔离观察区。
员工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异常时,应第一时间向本单位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所在区疾控中心报告,并将异常人员立刻安排至临时隔离观察区,同时排摸相关密接人员,一同采取临时隔离措施(不与检测异常人员同一空间隔离)。
3.指定专人负责本公司疫情防控情况的收集和报送工作,建立与属地社区、卫生健康和疾控等部门的“点对点”信息报送机制并主动寻求其指导,提升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水平。
疫情期间人员闭环管理预案精选3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格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根据《招远市教育系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开学预案》,特制定十字道初中封闭管理方案。
1.疫情期间严格执行校园封闭式管理,将“除本校师生和为师生服务人员,其他的无关人员一律禁止进入校园、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返校、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师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检测体温、查验健康码、身份证、学校所有场所一律暂停向社会开放、学校图书室等室内场馆一律关闭、采购物资进入校园一律实行无接触式交接、”及“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等“七个一律”落到实处。
2.全面落实封闭式管理要求,内防扩散、外防输出,所有入校者均需佩戴好口罩,按规定进行体温检测等,符合相关要求方能进入校园。
3.复学上课期间校园大门24小时关闭,无关人员及车辆不得进入校园。
放学时间段,学校安保人员要引导接送学生的家长不在校门口聚集、逗留,做到即接(送)即走。
学生只出不进,严禁家长进入校园。
4.学校要严控外来人员入校,坚决杜绝无关人员随意出入校园,能不进入教学区的严禁进入,且避免其在校园内到处走动。
对必须进校园的来访人员进行身份核验,询问是否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是否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过;是否因所在居民小区、农村居住区有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而被封闭隔离过;是否自外省返回未满14天;近14天是否与有境外或湖北旅行史和人员接触史无到访史和接触史;近4天来是否自武汉返回,无以上问题者可进行体温检测、消毒,查验证件和健康码、身份证,经得学校领导同意,登记详细信息后由接待人员陪同方能进入学校接待室。
其它会客在大门口教师在校内,来访者在校外对话处理。
5.走读学生的管理。
学生入校门前必须佩戴口罩,在校门口进行体温检测、消毒并由学校教师查看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校门。
所有学生、教师中午在学校吃饭。
保证在校人员尽可能少的进出校园,减小和校外接触的机会,降低接触风险。
6.学校要加强对保安、伙房人员、校车司机健康情况监控,安排专人每天早晨、中午对所有外聘人员进行两次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方可入校,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上报。
开学前上报教体局,由上级安排对外聘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7.学校安保人员24小时值班,每天自测体温2次,佩戴口罩,每天对门卫室进行消毒,对重点位置、物品要增加消毒次数,遇有自感不适要立即按照程序上报。
8.值日领导每天全面检查校园封闭式管理情况,巡查校园,做好记录;加强与当地疫情防控部门的联系,做好联防联控,遇有特殊情况立即报告。
9.做好师生出入记录。
学生请假外出校园的,要查验学校或班主任签名的请假条,并由接送学生家长签字后方可放行,同时做好学生出门、返校记录并将请假条妥善保管;没有请假条的,一律不准外出。
10.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不准接收和存放私人外购物品。
疫情期间人员闭环管理预案精选4
一、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