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国庆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精选6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国庆疫情防控工作汇报1
为保障国庆假期群众出行安全有序,切实巩固我省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确保全省人民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祥和的节日,现就做好国庆假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如下:
1.倡导群众就地过节。假日期间非必要不跨市出行,切实降低跨区域流动感染风险。如确需出行,要谨慎选择目的地,出行前认真查询目的地疫情风险状态和疫情防控政策,不前往高中低风险区和有病例报告的地区,往返前向所在社区(村)报备,服从目的地疫情防控要求,错峰出行、做好防护。加强旅游活动管理,对国内陆路边境口岸城市、有中高风险区的县(市、区、旗)和直辖市的区(县),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2.审慎举办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的不线下,原则上不安排大型会议、培训、会展、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尽量缩小规模,落实防控措施,参加活动人员需扫码登记、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倡导群众从简举办婚丧嫁娶,尽量减少人员数量。承办100人以上宴会的酒店、宾馆要事先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并向所在乡镇(街道)报告。
3.严格落实主动报备制度。所有域外来返人员抵辽前均需提前48小时通过APP或微信小程序等向目的地社区(村)自主报备,抵达目的地后第一时间向属地社区(村)报告,并严格按要求分类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各地要督促有高中低风险区旅居史人员、解除隔离后返辽人员,主动向社区(村)报备,提倡3天内非必要不外出,期间至少进行两次核酸检测,确需外出时做好防护、“点对点”方式出行。
4.严格入辽通道管理。机场、火车站、客运站、高速公路口等入辽通道对所有域外来返人员严格实行免费“落地”核酸检测,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提醒来返人员结果未出前,严格进行居家健康监测;严格测温、扫码、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一旦发现涉疫重点人员,第一时间落实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相应管控措施,防止疫情输入和传播。
5.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坚持“人、物、环境”同防,严格执行入境人员“7+3”健康管理服务措施,确保从“国门”到“家门”的全流程“管道式”闭环管控。落实落细直接接触入境人员、物品和相关环境的高风险岗位人员集中封闭管理、每日核酸检测等管理制度,严防“破环”导致疫情外溢。强化海上疫情防控,引导渔民出海作业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与境外渔船渔民接触,严格执行回港后立即报备、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强化进口冷链食品“铁桶式”闭环管理,做好进口冷链食品内外包装及其运输工具的核酸检测、预防性消毒等工作,加强转运、加工等环节疫情防控。加大对走私、偷渡等非法出入境活动的打击力度,坚决阻断疫情传播渠道。
6.严格常态化高质量核酸检测。继续实行各地每周一次高质量区域性核酸检测和重点人群每日一检、两日一检、每周两检等措施,做到不落一次、不漏一人,确保精准筛查,及早发现潜在风险。7.严格重点场所管控。影剧院、KTV、宾馆、饭店、旅游景区、公共浴室、棋牌室、网吧、商超、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要在醒目位置公示最新疫情风险等级,严格落实人员戴口罩、一米线、测温扫码验证、通风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拒绝体温异常、无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有7天内疫区旅居史等人员入内,并根据人流量适时采取限流措施。医疗卫生机构(含发热门诊、小诊所、药店等)要严格落实风险排查、预检分诊等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探头哨点”“预警雷达”作用。切实做好各级各类学校疫情防控工作。8.做好个人防护。倡导群众履行健康第一责任人义务,加强自我防护,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公筷制、分餐制、开窗通风、咳嗽礼仪、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及时前往就近发热门诊规范就诊,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引导群众主动配合防疫部门依法落实各项防疫要求。
国庆疫情防控工作汇报2
当前,国际、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庆长假即将来临,社会交往和人员流动频繁,疫情输入风险增加。为防止疫情输入,保护全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就做好国庆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如下:
一、合理安排假期行程
国庆节长假即将来临,请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提前做好行程规划,合理安排出行,假期旅行建议选择市内或近郊公园。近期境外疫情较为严重,应避免不必要的跨境旅行;福建省、黑龙江省等地相继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富源面临着境外和国内疫情输入的双重压力,疫情防控形势异常复杂严峻,因此全体公职人员、共产党员、村组干部、教师、学生等非必要尽量不出县旅行。
二、提倡就地就便过节
提倡就地就便过节,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和已有本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报告的地区。确需前往的,密切关注中高风险地区信息动态,积极配合落实当地防控政策要求,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出行情况向所在社区和单位报备,返回时向所在社区和单位报告行程,并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已在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动员其暂缓返回富源。
三、认真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
进入人员密集的机场、车站、商场、宾馆、电影院、农贸市场、景区、医疗机构等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遵守秩序和配合工作人员管理,自觉扫码亮码、测量体温、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等。高度关注个人及家人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须立即佩戴口罩,并及时到就近的正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治,主动如实告知个人旅居史、活动史和接触史,就医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四、有效避免聚集聚餐活动
旅游景区、影剧院、游艺厅(室)、KTV、酒吧、网吧等场所要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减少人员聚集。不组织、不参与大型聚会,避免到人群聚集、空间密闭、通风较差的场所,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保持室内环境通风良好。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必须向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报批,活动主办方承担主体责任,周密制定宴会疫情防控方案,严格落实戴口罩、测温、查验健康码、通风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的人员不得参加宴会等聚集性活动。
五、入(返)富源人员须主动报备
自高风险地区和已有本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报告的地区返回富源的,必须主动向社区和单位报告,配合落实隔离医学观察措施。自中风险地区返回富源的,必须主动向社区和单位报告,配合落实居家健康监测措施,不聚集、不聚餐、非必要不出行。酒店、景区必须重点关注省外入(返)旅客信息,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旅客第一时间向属地指挥部报告。有省外及边境地区人员来访的,必须仔细询问是否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和边境旅居史,并将来访人员的信息及时向所在社区或单位报告。
六、及时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控制新冠病毒肺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12岁以上符合接种条件但至今仍然尚未接种的人民群众,迅速积极主动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降低自身感染和发病风险,共同构筑人群免疫屏障。
国庆疫情防控工作汇报3
一、指导思想
以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严格落实省委、市委、县委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以“防大疫、保健康、打胜仗”为目标,紧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重点场所、重点人员,抓紧抓实抓细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疫情反弹,严防疫情“新燃点”。
二、工作措施
深刻认识国内疫情防控成果的来之不易和国际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要坚决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要切实履行好疫情防控中的“四方责任”,抓早抓小,抓实抓细,过节不忘防控。要及时发现各自领域的苗头性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完善防控措施和防控方案,坚决阻断新冠肺炎疫情传播。
(一)公职人员。各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疫情防控表率作用,国庆、中秋“两节”长假期间原则上不赴省外旅游出行,如需出行须提前向所在单位、社区和村委登记报告,汇总后报县疫情防控办备案。
(二)社区(村)。国庆、中秋“两节”期间,以小区、村庄为具体单元,严格落实境外、省外入晋中人员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措施,特别是对进入小区、村庄和各类公共场所的外来陌生人员要严密关注,及时掌握来往人员情况,对出现体温异常、健康码或行程码异常的要立即报告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规定采取相应管控措施。对去边境旅游人员做好登记。
(三)学校。各学校要对学生和教职员工开展国庆、中秋“两节”假期内行程追踪,及时掌握师生出行情况及健康状况。发现异常,立即县教育局,并报县疫情防控办。
(四)工企业。国庆、中秋“两节”期间,全镇各类企业要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严格企业员工假期“回乡-返厂”健康管理,认真落实假期期间值班值守,厂区、车间消毒,对外来人员询问、测温、登记、验码等管理措施。企业食堂和宿舍要严格落实消毒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防控措施。
(五)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单位要及时制定和完善国庆、中秋“两节”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做好院内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患者全程佩戴口罩、减少陪诊人员、体温检测、健康码和行程码查验、一米以上间隔候诊、“一医一患一诊室”管理等措施,强化消毒、隔离、预防职业暴露、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
(六)商场、超市、农集贸市场、酒店、宾馆、餐馆。国庆、中秋“两节”期间,各场所严格落实健康管理制度,对场所内外来流动人员开展入店健康码、行程码查验,发现异常,立即报告主管单位并报县疫情防控办,采取必要措施。要积极推荐顾客自助购物、自助结算,缩短购物排队等候时间。
(七)防控物资储备。村(社区)做好秋冬季特别国庆、中秋“两节”期间的救治药品、医疗防护物资、医疗救治设备等方面的储备,加强个人防护、消杀、药品、试剂等物资储备,实行动态补充,确保“两节”期间的自我保障能力。
(八)其他。其他行业的国庆、中秋“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任务由各单位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三、报告制度
各村(社区)秋冬季特别国庆、中秋“两节”假期期间严格执行动态信息、隐患苗头报告和重大突发事件处理报告制度。要严格落实排查责任,加强对境外人员、国内重点地区等来(返)祁人员的动态排查工作,出现可疑情况要第一时间及时报告各包片领导并报镇疫情防控办。
四、避免集聚
各村(社区)要强化秋冬季特别国庆、中秋“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教育引导全镇人民假期期间减少外出,减少聚集活动。各群团组织要引导倡议社会各界、广大群众提高个人防护意识,戴口罩、勤洗手、讲卫生,不信谣不传谣,对可疑线索要主动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