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生产机构需要掌握的首要任务之一,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员初级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用。

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员初级考试题及答案

1.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以下不属于标签应当标明事项的是()

A.保质期和贮存条件B.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C.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D.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2.缺碘会引起碘缺乏病,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缺碘情况,所以国家强制在食盐中加入少量的碘强化剂(如碘酸钾)。下列对加碘盐摄入描述错误的是()

A.所有人都应该食用加碘盐,碘含量越高越好B.甲亢患者不需食用加碘盐

C.碘过量和碘缺乏都会引起健康问题D.非缺碘地区的居民不需要食用加碘盐

3.下列关于鸡蛋的食用方法,正确的是()。

A.鸡蛋生吃可以获得最佳营养,最好生吃B.开水冲鸡蛋食用最有利于营养吸收

C.鸡蛋一定要熟吃D.半生半熟的煎蛋是科学的食用方法

4.微波炉加热食品时一定要选用微波炉适用的餐具盛放食品,以下餐具可在微波炉加热的是()。

A.不锈钢餐具B.仿瓷(密胺)餐具C.代号为5的塑料制品餐具D.代号为6的塑料制品餐具

5.《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出现()的情况,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A.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B.技术明显落后于业界水平C.食品口感受到公众质疑D.食品严重滞销

6.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公众可以()查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A.付费B.免费C.付费,但应予优惠D.付费,但收费价格可以协商

7.《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其中不包括()。

A.食品生产许可B.食品流通许可C.食品消费许可D.餐饮服务许可

二、多选题

1.对餐饮用具进行消毒,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A.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钟以上

B.煮沸、蒸汽消毒保持85℃,5分钟以上

C.使用消毒柜的红外线消毒时一般温度控制在120℃以上,保持15~20分钟

D.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在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

2.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突然性、集体性暴发,多数表现为肠胃炎的症状,并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食物中毒时以下急救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催吐B.洗胃C.及时就医D.禁止再食用可疑有毒食物

3.下列对感染疾病死亡的家禽或家畜的处理,正确的是()。

A.不准食用B.不准运输C.不准销售D.不准随意乱丢弃

4.从事下列活动,必须遵守《食品安全法》的是()。

A.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B.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C.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D.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一、单选题答案

1、答案:D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二)成分或者配料表;(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四)保质期;(五)产品标准代号;(六)贮存条件;(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八)生产许可证编号;(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2、答案:A科学解析:《食用盐碘含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在食用盐中加入碘强化剂后,食用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为20~30毫克/千克。有些人群无需食用加碘盐:(1)非缺碘地区的居民不需要食用加碘盐。如:山东省菏泽地区的一些县区,属于高碘地区,不需要强制补碘;还有以海鲜为主食的渔民,据计算,日摄入海鱼750克以上的人群,就不需要再补碘了。(2)甲亢患者不需食用加碘盐,因为补碘会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加剧病情。(3)甲状腺炎患者不要食用加碘盐,补碘会加重炎症症状。(4)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3、答案:C科学解析:吃生鸡蛋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其一,生鸡蛋中含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蛋白。抗酶蛋白阻碍人体肠胃中的蛋白酶与蛋白质接触,影响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抗生物蛋白能与食物中的生物素结合,形成人体无法吸收的物质,经蒸熟煮透后可以将抗酶蛋白和抗生物蛋白破坏掉,不再影响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同时煮熟了的鸡蛋蛋白质的结构变得松软,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其二,一些生鸡蛋带有致病菌、霉菌或寄生虫卵,未经蒸煮加工可能会引起腹泻和寄生虫病。因此,鸡蛋一定要煮熟吃。

4、答案:C科学解析:每个塑料容器都有一个小小“身份证”,那就是一个三角形的符号,一般就在塑料容器的底部。在我国国家标准GB/T 16288-2008《塑料制品的标志》中,代号为1-140的塑料制品都有详细的材料术语及对应的缩略语,它们的制作材料不同,使用也不同,代号为5(聚丙烯)的塑料制品餐具耐热性较好,可以在微波炉中高温加热。2009年9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卫生标准》已经明确规定了仿瓷(密胺)类产品应标注“严禁在微波炉内加热使用”。还有金属容器和餐具、部分塑料容器和餐具(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酯(PET)等)等均不可在微波炉加热。不锈钢餐具是密闭的金属,金属对微波只能反射,不能穿透和吸收,如果放进微波炉,里面的饭菜是热不了的,而且容易微波打火。

5、答案:A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食品生产者认为应当召回的,应当立即召回。食品生产者应当对召回的食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并将食品召回和处理情况向县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报告。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照本条规定召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6、答案:B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供公众免费查阅。

7、答案:C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其生产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服务场所出售其制作加工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生产和流通的许可;农民个人销售其自产的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

二、多选题答案

1、答案:ACD科学解析:根据《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热力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等。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作用10分钟;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作用15~20分钟;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

2、答案:ABCD科学解析:中毒后首先要催吐,用人工刺激法,可用手指或钝物刺激中毒者咽弓及咽后壁,引起呕吐,减少毒素吸收,减轻中毒症状。同时注意避免呕吐误吸而发生窒息。其次,有条件的情况下,以5%碳酸氢钠溶液或清水彻底洗胃,清除残存在胃内的有毒物质。同时,妥善处理可疑食物,对可疑有毒的食物,禁止再食用,收集呕吐物、排泄物及血尿送到医院做毒物分析。轻症中毒者应饮淡盐水、米汤等。重症中毒者要禁食8~12小时,应尽早就医,可静脉输液,待病情好转后,再进食米汤、稀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

3、答案:ABCD科学解析:如果家禽或家畜感染疾病出现了死亡,养殖户一定要严格遵守“四不准”原则,即“不准食用;不准运输;不准销售;不准随意乱丢弃”。

4、答案:ABCD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一)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三)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四)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五)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以下称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但是,制定有关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公布食用农产品安全有关信息,应当遵守本法的有关规定。

一、简答题

1、什么是食品?

答: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2、什么是食品安全?

答: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3、什么是预包装食品?

答: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容器中的食品。

4、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答: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包括营养强化剂。

5、什么是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

答: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指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涂料。

6、什么是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

答: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指在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机械、管道、传送带、容器、用具、餐具等。

7、什么是用于食品的洗涤剂、消毒剂?

答:用于食品的洗涤剂、消毒剂指直接用于洗涤或者消毒食品、餐具、饮具以及直接接触食品的工具、设备或者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物质。

8、什么是食品保质期?

答:食品保质期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9、什么食源性疾病?

答: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

10、什么是食品安全事故?

答:食品安全事故指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11、什么是食品相关产品?

答:食品相关产品是指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

12、什么是农产品?

答: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13、什么是食用农产品?

答:食用农产品是指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何时通过、何时修订、何时施行?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15、《食品安全法》共有多少章?多少条?

答:《食品安全法》共有10章154条。

16、《食品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答:立法目的是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7、《食品安全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哪些方面?

答:适用范围包括以下:(一)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

我国,食品安全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生产机构需要掌握的首要任务之一,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员初级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用。

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员初级考试题及答案

1.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以下不属于标签应当标明事项的是()

A.保质期和贮存条件B.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C.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D.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2.缺碘会引起碘缺乏病,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缺碘情况,所以国家强制在食盐中加入少量的碘强化剂(如碘酸钾)。下列对加碘盐摄入描述错误的是()

A.所有人都应该食用加碘盐,碘含量越高越好B.甲亢患者不需食用加碘盐

C.碘过量和碘缺乏都会引起健康问题D.非缺碘地区的居民不需要食用加碘盐

3.下列关于鸡蛋的食用方法,正确的是()。

A.鸡蛋生吃可以获得最佳营养,最好生吃B.开水冲鸡蛋食用最有利于营养吸收

C.鸡蛋一定要熟吃D.半生半熟的煎蛋是科学的食用方法

4.微波炉加热食品时一定要选用微波炉适用的餐具盛放食品,以下餐具可在微波炉加热的是()。

A.不锈钢餐具B.仿瓷(密胺)餐具C.代号为5的塑料制品餐具D.代号为6的塑料制品餐具

5.《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出现()的情况,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A.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B.技术明显落后于业界水平C.食品口感受到公众质疑D.食品严重滞销

6.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公众可以()查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A.付费B.免费C.付费,但应予优惠D.付费,但收费价格可以协商

7.《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其中不包括()。

A.食品生产许可B.食品流通许可C.食品消费许可D.餐饮服务许可

二、多选题

1.对餐饮用具进行消毒,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A.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钟以上

B.煮沸、蒸汽消毒保持85℃,5分钟以上

C.使用消毒柜的红外线消毒时一般温度控制在120℃以上,保持15~20分钟

D.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在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

2.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突然性、集体性暴发,多数表现为肠胃炎的症状,并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食物中毒时以下急救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催吐B.洗胃C.及时就医D.禁止再食用可疑有毒食物

3.下列对感染疾病死亡的家禽或家畜的处理,正确的是()。

A.不准食用B.不准运输C.不准销售D.不准随意乱丢弃

4.从事下列活动,必须遵守《食品安全法》的是()。

A.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B.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C.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D.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一、单选题答案

1、答案:D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二)成分或者配料表;(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四)保质期;(五)产品标准代号;(六)贮存条件;(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八)生产许可证编号;(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2、答案:A科学解析:《食用盐碘含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在食用盐中加入碘强化剂后,食用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为20~30毫克/千克。有些人群无需食用加碘盐:(1)非缺碘地区的居民不需要食用加碘盐。如:山东省菏泽地区的一些县区,属于高碘地区,不需要强制补碘;还有以海鲜为主食的渔民,据计算,日摄入海鱼750克以上的人群,就不需要再补碘了。(2)甲亢患者不需食用加碘盐,因为补碘会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加剧病情。(3)甲状腺炎患者不要食用加碘盐,补碘会加重炎症症状。(4)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3、答案:C科学解析:吃生鸡蛋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其一,生鸡蛋中含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蛋白。抗酶蛋白阻碍人体肠胃中的蛋白酶与蛋白质接触,影响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抗生物蛋白能与食物中的生物素结合,形成人体无法吸收的物质,经蒸熟煮透后可以将抗酶蛋白和抗生物蛋白破坏掉,不再影响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同时煮熟了的鸡蛋蛋白质的结构变得松软,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其二,一些生鸡蛋带有致病菌、霉菌或寄生虫卵,未经蒸煮加工可能会引起腹泻和寄生虫病。因此,鸡蛋一定要煮熟吃。

4、答案:C科学解析:每个塑料容器都有一个小小“身份证”,那就是一个三角形的符号,一般就在塑料容器的底部。在我国国家标准GB/T 16288-2008《塑料制品的标志》中,代号为1-140的塑料制品都有详细的材料术语及对应的缩略语,它们的制作材料不同,使用也不同,代号为5(聚丙烯)的塑料制品餐具耐热性较好,可以在微波炉中高温加热。2009年9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卫生标准》已经明确规定了仿瓷(密胺)类产品应标注“严禁在微波炉内加热使用”。还有金属容器和餐具、部分塑料容器和餐具(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酯(PET)等)等均不可在微波炉加热。不锈钢餐具是密闭的金属,金属对微波只能反射,不能穿透和吸收,如果放进微波炉,里面的饭菜是热不了的,而且容易微波打火。

5、答案:A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食品生产者认为应当召回的,应当立即召回。食品生产者应当对召回的食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并将食品召回和处理情况向县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报告。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照本条规定召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6、答案:B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供公众免费查阅。

7、答案:C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其生产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服务场所出售其制作加工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生产和流通的许可;农民个人销售其自产的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