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精选200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精选200题

1、关于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D

A.隐性感染极为少见

B.病原体感染必引起发病

C.每个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

D.显性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各种不同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全部

E.病原体必引起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

2、关于病原携带者的论述,正确的是?D

A.所有的传染病均有病原携带者

B.病原携带者不是重要的传染源

C.发生于临床症状之前者称为健康携带者

D.病原携带者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

E.处于潜伏性感染状者就是病原携带者

3、隐性感染增加时:E

A.病原携带者增加

B.慢性感染病人增加

C.潜伏性感染增加

D.显性感染增加

E.免疫人群扩大

4、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B

A.爱滋病

B.鼠疫

C.乙型肝炎

D.疟疾

E.麻风病

5、斑疹伤寒患者血清中可测出对变形杆菌“OX19”,的抗体,是属于:D

A.间接凝集反应

B.直接凝集反应

C.反向凝集试验

D.交叉凝集反应

E.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6、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下列疾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是:E

A.病毒性肝炎

B.登革热

C.炭疽

D.爱滋病

E.血吸虫病

7、某些传染病常出现周期性流行,其主要原因是?C

A.传播途径的改变

E.?型

14、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是:B

A.是否有病原体

B.是否有传染性

C.是否有感染后免疫

D.是否有发热

E.是否有毒血症症状

15、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称:C

A.病原体被消灭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带菌者

16、感染的含义是:B

A.病原体侵入人体的结果

B.亦称感染,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

种寄生的过程

C.病原体、人体及环境因素的综合

D.病原体借助于传播媒介

作用于人体

E.宿主与病原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17、用于检测病原体核酸的方法是?A

A.聚合酶(PCR)

B.血清生化检验

C.特异性抗体检查

D.影像

学检查

E.放射免疫测定(RIA)

18、何种病原体感染时嗜酸性粒细胞通常增多?E

A.革兰阴性杆菌

B.革兰阳性球菌

C.原虫

D.病毒

E.蠕虫19、马鞍热时指:E

A.高热持续,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

B.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

C.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和常温之间

D.骤起高热、持续数日骤退,间歇无热数日,高热重复出现

E.发热数日,退热一日,又再发热数日

20、回归热是指:D

E.5周后出现,持续4周

27、传染病流行必需的3个环节是:E

A.病原体、人体和其所处的环境

B.病原体、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C.病原体毒力、数量及适当的入侵门户

D.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28、感染过程中,首先出现并且是近期感染的标志的免疫球蛋白是:C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29、爱滋病主要传播途径是:D

A.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

B.经水、食物、苍蝇传播

C.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D.经血液、体液、血液制品传播

E.土壤传播

30、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C

A.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

B.经水、食物、苍蝇传播

C.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D.经血液、体液、血液制品传播

E.土壤传播

31、炭疽的主要传播途径是:E

A.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

B.经水、食物、苍蝇传播

C.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D.经血液、体液、血液制品传播

E.土壤传播

32、白喉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

A.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

B.经水、食物、苍蝇传播

C.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D.经血液、体液、血液制品传播

E.土

壤传播

33、下列不属于病原治疗药物的是:A

A.糖皮质激素

4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传染源?D

A.患者

B.病原携带者

C.隐性感染者

D.易感者

E.受感染的动物

41、提高人群免疫力起关键作用的是:C

A.加强营养

B.体育锻炼

C.预防接种

D.防止感染

E.预防服药

42、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A

A.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B.前驱前、发热期、出疹期、恢复期

C.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

D.初期、极期、恢复期

E.早期、中期、晚期

43、病原体侵入人体,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此种情况属于:B

A.隐性感染

B.显性感染

C.重复感染

D.潜伏性感染

E.机会性感染

44、对于消化道传染病,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是:C

A.隔离治疗病人

B.隔离治疗带菌者

C.切断传播途径

D.疫苗接种

E.接触者预防用药

45、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此种情况是:B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现感染

D.病原体携带者

E.潜伏性感染

46、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E

A.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B.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特异性定位

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精选200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精选200题

1、关于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D

A.隐性感染极为少见

B.病原体感染必引起发病

C.每个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

D.显性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各种不同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全部

E.病原体必引起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

2、关于病原携带者的论述,正确的是?D

A.所有的传染病均有病原携带者

B.病原携带者不是重要的传染源

C.发生于临床症状之前者称为健康携带者

D.病原携带者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

E.处于潜伏性感染状者就是病原携带者

3、隐性感染增加时:E

A.病原携带者增加

B.慢性感染病人增加

C.潜伏性感染增加

D.显性感染增加

E.免疫人群扩大

4、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B

A.爱滋病

B.鼠疫

C.乙型肝炎

D.疟疾

E.麻风病

5、斑疹伤寒患者血清中可测出对变形杆菌“OX19”,的抗体,是属于:D

A.间接凝集反应

B.直接凝集反应

C.反向凝集试验

D.交叉凝集反应

E.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6、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下列疾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是:E

A.病毒性肝炎

B.登革热

C.炭疽

D.爱滋病

E.血吸虫病

7、某些传染病常出现周期性流行,其主要原因是?C

A.传播途径的改变

E.发生于隐性感染之后

60、潜伏期携带者是:A

A.发生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

B.发生于隐性感染之后

C.发生于显性感染之后

D.发生于潜伏性感染之后

E.发生于潜伏期之后

61、关于隐性感染的概念,下列哪项不正确?C

A.无或仅有轻微组织损伤

B.无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

C.无法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

D.大多数获得不同程度的主动免疫

E.少数可转变为病原携带者

62、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中出现最多的是:C

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B.病原携带状态

C.隐性感染

D.潜伏性感染

E.显性感染

63、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D

A.微生物、媒体、宿主

B.病原体、环境、宿主

C.病原体的数量,致病力,特异性定位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病原体、人体及他们所处的环境

64、掌握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有助于A

A.疾病的诊断及确定检疫期

B.疾病的治疗

C.疾病的预防

D.估计疾病的预后

E.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65、下列哪种是被动免疫制剂E

A.伤寒菌苗

B.卡介苗

C.麻疹疫苗

D.白喉类毒素

E.破伤风抗毒素

66、初发病已转入恢复期,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C

A.再燃

B.再感染

A.在国内或地区内原来不存在,而从国外或外地传入的传染病’

B.发病率水平显著高于一般水平

C.传染病病例发病地点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区域之内

D.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

E.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

75、下列疾病中需要进行严格管理的传染病是C A.鼠疫

B.霍乱

C.艾滋病

D.血吸虫病

E.流行性腮腺炎76、下列疾病中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B

A.艾滋病

B.鼠疫

C.狂犬病

D.伤寒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77、下列各项中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A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血吸虫病

C.流行性感冒

D.流行性腮腺

E.风疹

78、下列疾病中属于监测管理的传染病是E

A.鼠疫

B.艾滋病

C.麻疹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血吸虫病

79.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理:A

A.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B.在卫生防疫机构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

C.自行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D.由卫生防疫机构进行消毒处理

E.在医疗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消毒处理

80.《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有关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对以下人员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E

A.从事传染病预防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

B.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的人员

C.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的人员

D.医疗、教学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

E.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的其他人员

81.引起感染性发热的根本原因是:E

88、下列与乙肝慢性化有关的是:C

A.DNA病毒

B.病毒产生前S蛋白

C.母婴传播或幼儿期感染,导致免疫耐受

D.病毒反复感染

E.血清中存在anti-HBe

89、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原因中下列哪项可除外:D

A.病毒发生变异,导致免疫逃逸

B.母婴传播或幼儿期感染,导致免疫耐受

C.病毒基因整合于宿主基因组中

D.乙型肝炎病毒是血液体液传播

E.病毒感染宿主免疫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90、丙型肝炎病毒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B

A.为单股正链RNA病毒

B.可应用血源疫苗免疫以预防感染

C.血清中检测出anti-HCV提示有感染

D.血清中可检测病毒RNA

E.绝大多数为血源传播

91、对重型肝炎的判断下列哪项最重要:C

A.ALT>500U/L

B.总胆红素>171umol/L

C.PTA<40%

D.电解质紊乱

E.WBC15乘以十的九次方/L

92、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的原因不包括:B

A.病毒基因组中编码包膜糖蛋白E2最易发生变异

B.常合并丁型肝炎病毒感染

C.病毒逃逸机体免疫攻击

D.病毒可感染免疫细胞

E.机体抗HCV特异性免疫功能相对低下

93、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不包括:E

A.急性肝炎

B.慢性肝炎

C.重型肝炎

D.淤胆型肝炎

E.药物性肝损害

94、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特点没有:A

A.常发生重型肝炎

B.肝炎症状相对较轻

C.慢性丙型肝炎最为常见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