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体育赛事应急处置预案最新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xx市内举办的市级及以下赛事活动现场及属地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二、基本情况
市级及以下体育赛事活动必须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包括举办时间、地点、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比赛规则、赛事“熔断”机制、参赛队伍和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及其职能职责等要素。其中安全保卫、医疗救护为必须设立的工作机构。
三、预防与预警
(一)建立必要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提前向参赛各方告知“熔断”机制启动条件、程序、处置措施、法律后果等内容,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对赛事活动现场加强事前的监督检查;提前演练各种应急预案,磨合、协调运行机制。
(二)在举办赛事活动之前制定相应的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按程序登记备案。
(三)做好赛事活动前安全保卫和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协助公安机关对活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并采取必要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四)配置必要的消防、安全技术防范设备,配备预警通讯和广播设备,预留公安、消防、救护及人员疏散的场地和通道,配置显著通行标志和应急照明灯具。
(五)确保安全工作人员数量,明确其任务分配和识别标志。
(六)在大赛活动现场出入口和主要通道设专人负责疏导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赛事活动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处置领导小组”)。处置领导小组是整个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中心,负责向上级部门报告和请示,负责协调应急期间各救援队伍的运作,统筹安排各项应急行动,保证应急工作快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处置领导小组一般由主办、承办、协办单位的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和处理赛事活动安全与应急处置事宜,比赛和活动期间若发生突发性事件,负责做好现场安全疏导和人员紧急疏散工作,组织指挥施救及运动员自救,视具体情况分别向本级领导和上级业务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组:
(一)综合协调组。主要职责是:负责安全突发事件的接警报告,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处置领导小组组长;按程序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快速组织各组及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实施救援抢险,并做好各组间的协调工作;协调办理事故伤亡人员的抚恤赔偿等善后处理工作,并负责做好伤亡人员家属的思想疏导,努力消除社会不良影响;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四不放过”原则,负责事故原因调查和责任认定工作。
(二)安全保卫组。主要职责是:制定比赛安全保卫总体方案、突发事故处置应急预案;负责比赛场馆、驻地安全保卫和交通、消防、突发事故处置等;选派公安人员维护比赛场地、代表队住地的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比赛期间相关路段的交通秩序,保证交通安全;负责对比赛场地、代表队住地的消防设施、安全通道的检查;协同综合协调处做好各类工作证件的审核、发放的管理;负责做好各级领导、嘉宾安全工作。
(三)医疗保障组。主要职责是:制定比赛期间医疗救护、医疗保健、卫生监督、传染病控制工作方案;组织落实医疗救护人员,比赛期间在赛场安排一名值班医生;负责各项比赛期间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和传染病控制工作;负责在比赛期间落实救护车一辆,指定一家医院为比赛期间设立医疗救护绿色通道。
(四)食品卫生保障组。主要职责是:加强对各宾馆餐饮卫生的管理;指导各宾馆做好餐饮卫生服务工作。
(五)后勤保障组。主要职责是:负责应急救援所需交通工具、工程工具、应急救援器材、物资、经费等筹措、调集工作;解决受伤人员及家属等吃住行问题;负责比赛期间通讯、供水、比赛场馆供电保障;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
五、应急处置措施
(一)天气预案
体育馆内因温度太高或室外因雷暴雨天气不适宜比赛,由大会组织委员会经协商另外确定工作安排和继续比赛时间。
(二)安全处置应急预案
1.大会组织委员会成员、安全保卫人员、医务人员、后勤保障人员、裁判员在比赛期间要坚守岗位,确保通讯畅通,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
2.比赛时运动员出现挫伤、扭伤、肌肉拉伤等一般性损伤或剧烈呕吐、眩晕、骨折、休克、中暑等较重症状时,首先由值班医生到现场救护,必要时值班医生与绿色通道医院或120急救中心联系,并由领队和相关后勤保障人员护送伤者到医院救治。
3.比赛期间如出现各种不可预知的紧急情况,各参赛代表队要按照大会组织委员会的指挥,有序撤离。其撤离过程由现场安全保卫人员组织负责。
4.当遇到突发事件时,大会组织委员会应立即决定暂时终止比赛,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积极开展救护工作,视具体情况分别向公安、交警、消防、急救中心、卫生防疫等部门紧急求援。
5.如果出现意外事故,大会安全保卫组负责人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置,并及时向大会组委会、赛事承办属地政府及上级部门报告。
六、应急救援程序及联系方式
(一)接到大赛活动现场发生事故后,现场工作人员应第一时间向综合协调组报告。
(二)综合协调组接到重大事故报告后,要在5分钟内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并根据组长的指令,启动应急程序,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其他成员迅速到达指定位置,开展救援行动。
七、后期处置
(一)按照有关规定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物资和劳务的征用补偿,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安抚相关人员,保证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二)成立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四不放过”的原则,做好整个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为了切实保障XXX比赛活动顺利开展,切实保障活动的全体师生的安全,维护正常的活动秩序,特制定本次活动安全事故处置预案。
一、活动基本情况
1.活动名称
2.活动时间
3.活动地点
4.参加对象
5活动目的
二、工作原则
1.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活动安全事故处置预案,负责突发事件报告、组织协调并领导事故预防、处置工作。
2.在安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各工作组成员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安全工作。
3.各单位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各校各班负责本单位参加活动学生的安全工作。
三、活动前安全准备工作
1.成立安全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对活动现场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负责做好处置事件的具体指挥、调度和协调工作。
2、现场保卫和疏导组:
组长:XXX
成员:XXXX、保安队长
职责:对大型活动开展期间可能发生的不稳定事端提前进行预测、评估。负责安排人员维护活动现场及周边秩序。事件发生后,要以最快速度组织有关人员即刻赶赴事发现场,面对面开展疏导、化解工作,引导现场人员有序撤离。协助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抢险救援工作。配合公安部门完成现场保护、线索调查和取证等工作。
学生观众安置及管理:由各校各班带队教师负责本班学生秩序及安全工作;
团队及全体比赛组织人员负责活动进行时的组织及安全工作;
场地及相关器材安全:
3、后勤保障及救护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XXX
职责:活动开展前做好医务人员、救护地点、医疗器械、药物的准备工作。保护好水、电等设施,保证安全用餐、用水、供电。负责现场学生突发疾病的紧急救护或出现突发事件时开展伤员紧急救护,并协助医疗部门对重伤员送医院进行现场救护。
4、善后处理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X
具体职责是:做好受伤人员的慰问安抚工作。做好受伤害人员亲属的接待、沟通和思想工作。
3.活动前安全教育
①召开活动组织人员会议,强调集合纪律及活动结束后学生的安顿工作;明确进出退场顺序.
②召开安全保卫人员会议,明确各人分工职责,并强调要高度重视各负其责。
③安全保卫等人员发现情况及时与张黎海联系处理。
四、工作措施
1.各校各班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必须有专人负责本班人员活动期间的清点工作,严格组织纪律,服从组织安排。
2.各班班主任教师在安全办的领导下,负责本班参加活动的学生的安全。
五、对突发事件的估计和应急处置方法
1、火灾
发现火灾立即组织人员通知各学校班级负责人带领学生有序疏散,并拨打119报警,不得动员学生参加火灾扑救,要在最短时间内疏散人群将伤亡风险降到最低,然后再组织志愿人员协助消防单位扑救火灾。
2.拥挤踩踏事件
各班主任及保卫人员及时制止学生推挤,并将挤伤,踩伤学生进行紧急抢救,事件重大要及时报告。
3.外来人员捣乱滋事
由保卫处及门卫人员负责门口安全保卫工作,遇外来人员捣乱滋事及时报安全保卫小组负责人,并由保卫小组联系派出所处理。
4.学生突病
措施:由各班主任及时汇报安全保卫组,由医务人员进行紧急抢救和处理,严重的马上送到医院,并通知学生家长。
一、成立xx中学体育课、业余训练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加强安全预控解决能力。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全体班主任
二、xx中学体育课、业余训练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负有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各救援专业队伍是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主要是担负本校各类事故的救援及处置。
1.现场指挥组组长:
组员:
主要职责:负责联系当地救助部门,消防部门,公安部门等,在第一时间内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并立即和在校教师与现场有关人员组织抢救与自救工作。向社会有关部门发布信息,并及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保存工作。负责本预案的启动和关闭程序。
2.后勤保障、救护组组长:
组员:
主要职责:负责工作人员所需的各种物质供应和对受伤人员生活用品等的保障,引导消防、公安车辆的驶入,并组织有关力量及时实行现场抢救、送护医院等工作。
3、思想工作组组长:
组员:
主要职责:负责事故中受伤、受难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和疏通工作,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做好外围家长及相关人员的劝解工作,对违纪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等。
4、善后工作处理组组长:
组员:
主要职责:负责做好受伤(中毒)、死难学生家长的安抚、慰问工作,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维护学校稳定,依据《民法通则》、《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做好对伤亡学生的赔偿工作。
根据安全事故应急的要求,领导小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用物资及交通工具,全体师生必须全力支持和配合。
三、xx中学体育课、业余训练意外伤害事故防范措施
1、要求体育老师牢固确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把学生上课及业余训练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体育老师要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掌握全校患有心源性、脑源性等疾病学生情况,对自己所教班级的这类学生情况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确保运动安全。
2、学校组织学生召开《加强体育课、业余训练运动安全》的会议,使学生们了解运动安全知识、运动安全技巧,明确安全运动的重要性,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会学生测量心率,把运动时的心率始终控制在100—160次/分钟的范围内,并能根据心率及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运动的尺度进行适当运动。以防止因为体育课中的剧烈运动而产生不必要的意外事故。
3、规范体育课教学,体育老师在备课时,应针对每堂课内容,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课前对上课所要用的器材、场地进行安全检
查,确保使用安全。
(1)、上课时,体育教师向学生宣布课堂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对于学生进行常规检查(服装、鞋子、身体状况等),体育老师在开展运动前应该把不良体质所产生的恶性后果主动告知学生,学生也应主动告知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便有效预防突发性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2)、体育老师要根据不同体质的学生安排不同运动量的项目,绝不能“一视同仁”;建议身体欠佳者小运动量练习与活动,确保运动安全。
(3)、体育课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老师应向学生们讲解做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及如何科学地做准备活动,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积极预防运动伤害的出现。
(4)、特别强调有器械上课内容的安全问题,如实心球、垫上运动、杠上运动等项目,教师们一定要注意学生恐惧心理的调节,教育学生们做动作时要胆大心细,特别注意自我保护及学生间的保护与帮助,注意力集中,安全第一。
4、制定科学、合理、安全的业余训练计划,确保学生在业余训练中的安全。
5、高温时段学生的体育课、业余训练应因地制宜,或安排到室内,以防学生中暑。
6、体育场、篮球架、跑道等场地设施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使用安全。
四、xx中学体育课、业余训练意外伤害事故应急办法
1、体育课、业余训练中遇有学生发生晕倒、抽搐等中暑症状,立即将其送往校医务室救治,严重者由学校卫生老师陪同立刻送往医院,并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2、体育课、业余训练中遇有学生四肢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立即将其安置阴凉通风处,给予补充水份,并将其送往校医务室救治。
以下内容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体育赛事应急处置预案最新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xx市内举办的市级及以下赛事活动现场及属地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二、基本情况
市级及以下体育赛事活动必须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包括举办时间、地点、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比赛规则、赛事“熔断”机制、参赛队伍和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及其职能职责等要素。其中安全保卫、医疗救护为必须设立的工作机构。
三、预防与预警
(一)建立必要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提前向参赛各方告知“熔断”机制启动条件、程序、处置措施、法律后果等内容,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对赛事活动现场加强事前的监督检查;提前演练各种应急预案,磨合、协调运行机制。
(二)在举办赛事活动之前制定相应的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按程序登记备案。
(三)做好赛事活动前安全保卫和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协助公安机关对活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并采取必要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四)配置必要的消防、安全技术防范设备,配备预警通讯和广播设备,预留公安、消防、救护及人员疏散的场地和通道,配置显著通行标志和应急照明灯具。
(五)确保安全工作人员数量,明确其任务分配和识别标志。
(六)在大赛活动现场出入口和主要通道设专人负责疏导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赛事活动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处置领导小组”)。处置领导小组是整个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中心,负责向上级部门报告和请示,负责协调应急期间各救援队伍的运作,统筹安排各项应急行动,保证应急工作快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处置领导小组一般由主办、承办、协办单位的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和处理赛事活动安全与应急处置事宜,比赛和活动期间若发生突发性事件,负责做好现场安全疏导和人员紧急疏散工作,组织指挥施救及运动员自救,视具体情况分别向本级领导和上级业务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组:
(一)综合协调组。主要职责是:负责安全突发事件的接警报告,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处置领导小组组长;按程序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快速组织各组及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实施救援抢险,并做好各组间的协调工作;协调办理事故伤亡人员的抚恤赔偿等善后处理工作,并负责做好伤亡人员家属的思想疏导,努力消除社会不良影响;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四不放过”原则,负责事故原因调查和责任认定工作。
(二)安全保卫组。主要职责是:制定比赛安全保卫总体方案、突发事故处置应急预案;负责比赛场馆、驻地安全保卫和交通、消防、突发事故处置等;选派公安人员维护比赛场地、代表队住地的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比赛期间相关路段的交通秩序,保证交通安全;负责对比赛场地、代表队住地的消防设施、安全通道的检查;协同综合协调处做好各类工作证件的审核、发放的管理;负责做好各级领导、嘉宾安全工作。
(三)医疗保障组。主要职责是:制定比赛期间医疗救护、医疗保健、卫生监督、传染病控制工作方案;组织落实医疗救护人员,比赛期间在赛场安排一名值班医生;负责各项比赛期间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和传染病控制工作;负责在比赛期间落实救护车一辆,指定一家医院为比赛期间设立医疗救护绿色通道。
(四)食品卫生保障组。主要职责是:加强对各宾馆餐饮卫生的管理;指导各宾馆做好餐饮卫生服务工作。
(五)后勤保障组。主要职责是:负责应急救援所需交通工具、工程工具、应急救援器材、物资、经费等筹措、调集工作;解决受伤人员及家属等吃住行问题;负责比赛期间通讯、供水、比赛场馆供电保障;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
五、应急处置措施
(一)天气预案
体育馆内因温度太高或室外因雷暴雨天气不适宜比赛,由大会组织委员会经协商另外确定工作安排和继续比赛时间。
(二)安全处置应急预案
1.大会组织委员会成员、安全保卫人员、医务人员、后勤保障人员、裁判员在比赛期间要坚守岗位,确保通讯畅通,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
2.比赛时运动员出现挫伤、扭伤、肌肉拉伤等一般性损伤或剧烈呕吐、眩晕、骨折、休克、中暑等较重症状时,首先由值班医生到现场救护,必要时值班医生与绿色通道医院或120急救中心联系,并由领队和相关后勤保障人员护送伤者到医院救治。
3.比赛期间如出现各种不可预知的紧急情况,各参赛代表队要按照大会组织委员会的指挥,有序撤离。其撤离过程由现场安全保卫人员组织负责。
4.当遇到突发事件时,大会组织委员会应立即决定暂时终止比赛,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积极开展救护工作,视具体情况分别向公安、交警、消防、急救中心、卫生防疫等部门紧急求援。
5.如果出现意外事故,大会安全保卫组负责人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置,并及时向大会组委会、赛事承办属地政府及上级部门报告。
六、应急救援程序及联系方式
(一)接到大赛活动现场发生事故后,现场工作人员应第一时间向综合协调组报告。
(二)综合协调组接到重大事故报告后,要在5分钟内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并根据组长的指令,启动应急程序,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其他成员迅速到达指定位置,开展救援行动。
七、后期处置
(一)按照有关规定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物资和劳务的征用补偿,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安抚相关人员,保证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二)成立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四不放过”的原则,做好整个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为了切实保障XXX比赛活动顺利开展,切实保障活动的全体师生的安全,维护正常的活动秩序,特制定本次活动安全事故处置预案。
一、活动基本情况
1.活动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