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当前工作亮点及不足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供大家参考。
学校当前工作亮点及不足1
一、亮点:
1、教育教学常规制度明确、计划全面详实。
开学第一天,学校、教导、教研、法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德育、少先队、班级、总务、留守儿童活动、关工委工作及各科教学计划均已制定上墙并严格对照执行,开学工作积极有序地开展。
各科教师都能做到超周备课,各科作业训练及批阅及时,并经教导处检查盖章。
2、德育工作计划细致,内容多样,过程充实。
(1)德育工作计划详细,安排具体细致。
(2)德育工作抓过程,重实效。
一年来,施官镇中心学校的德育工作本着“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各类实践活动中提升德育素养”的特色理念科学有序地开展。
学校德育工作月月有活动,活动有计划、有制度、有记录。
更重要的是在学校开展的“教师节庆感恩祝活动”“清理街头小广告”“爱我家乡手抄报”“给远方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形色色的活动中,学生们一次次最行之有效地受到了德育熏陶和教育。
3、安全教育全方位开展,安全工作层层检查,细致不漏。
(1)开学第二周邀请中心卫生院防保医生为学生开展“预防H7N9”知识讲座,并利用电子屏、校会、班晨会宣传预防春季传染性疾病及注意交通安全。
1(2)晨午检检查从领导值周检查到班主任检查登记到随堂教师清点人数上报以及缺课学生电话追踪,层层检查,点滴不漏。
二、不足:
1、本校教师老龄化严重,不能高效适应新课改教学研讨,不能熟练使用现代化先进教学手段。
2、现代化教学设备缺乏。
学校先期配备的班班通设备就不齐全,不能每班一套,而且设备陈旧且多套已损坏不能正常运行,学校无一套电子白板设备,学校的大会议室至今没有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对于大型教研活动的开展极其不便。
三、建议:
1、希望教育局能多分配年青专业教师到我校,缓解我校的老龄化问题及促进我校各专业学科的正常运行。
2、希望教育局能更新我校的陈旧电子教学设备,多配备先进电子白板设备,保证各班级正常使用现代化设备高效开展教学,并为我校大会议室配备一台大型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校当前工作亮点及不足2
一、校长示范,引领教师走向专业发展
学校校长能亲自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教学研究,针对教师工作中困惑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为教师做了《一体两翼,打造接地气的生长校园》、《让生长教育朝向人性美好》、《聚焦痛点,夯实常规,教育教学质量有生长》等10场教学专题讲座,引领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
校长还经常深入课堂,一年来,听课达120节,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生态课堂”,交流激发学生思维碰撞进行深度学习,参与学校半日教研活动30余次。
二、课题研究,力争科研带动学校发展
学校现有市级重点课题1个,市数学小课题1个,实践班级课题6个,县级重点课题1个,新结题1个。
其中,针对两处xx小规模小、学校师资薄弱、到中心小学远的问题,学校开发了《“互联网+”xx小新城镇化进程中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课题研究,一是推进“互联网+同步课堂”模式,以“远程同步互动课堂”为突破点,将中心小学优质资源外部支持与村小学校内生式发展相结合,提高农村学生素质。
二是开发“互联网+希望讲坛”培训模式,采取专题培训与二次培训相结合,中心教师与完小教师轮流讲的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组织骨干教师定期开展网络专题讲座。
学校从今年开始加入了国家级课题市级分课题《小学生数学小课题研究》的课题研究,教学开始从注重老师的讲授到学生自主探究的转变,注重让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了学生的思维的深度碰撞。
一年来,学校有五件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成果获奖,其中四件获一等奖,一件获二等奖。
两位指导老师的教学设计分别获辅导奖。
针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观念淡薄,隔代教育严重,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的问题,开发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课题组研究成员通过家访与现代各种通讯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调查研究“留守儿童”家庭背景及家庭教育情况,结合留守儿童的现有学习习惯,通过应用研究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有针对性地实施研究,从而改善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习习惯现状,促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全面的发展。
三、校本课程,让生长教育朝向人性美好
学校构建了“万物启蒙”生长课程体系,把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定位为根课程,严格落实课程方案;结合实际研发了《读书润泽》、《校园植物》、《小菜农》、《小园丁》等近10门特色课程和《大鼓》、《京韵》、《手工坊》等16门社团课程定位为枝叶课程,“枝”是学科拓展延伸课程,“叶”个性发展课程;合作、创造、探究性称为“阳光雨露”育德润心课程,分年级开发了12册的《德育课程》和《仪式课程》、《节日课程》、《每月一事》等。
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现了地域特色、劳动特色、人本特色、自然特色,将课程规划整合到所处的农村、农业、农民这个大环境中,实现农家子弟发展与农村学校发展,农村教师成长与农村课程拓展相融合,将课程延伸到校园、校外、田野、农家、社会,培养了真正接地气的农村孩子。
四、青年培养,激活青年教师成长内动力
针对近几年青年教师较多,骨干教师较少的现状,学校注重了青年教师的培训,启动“青蓝工程”。
一是一对一结对。
(1)力争以备课组活动为阵地,以平常时间为游击时间,多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集思广益。
(2)在每个学期期初,多计划,力争把教学进度安排更加合理,前紧后松,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自我归纳、自我吸收。
(3)每一个教学课时都应当把基础常识和每一节的中心词、关键词、限定词复习透彻,做到常复习,把期末的压力分化到平常的教学当中,并抓落实。
(4)每一单元结束,都应当构建网络知识结构,建立树状的联系,把知识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彻底搞清楚。
(5)每一课结束都应当配合练习提纲把考试有可能出现的试卷题型讲清、讲透、练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6)每一节都应当解留足时间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对课本的的基础常识了解熟悉,并注重培养对文本知识的解析。
(7)每两周应当有相应的练习配套,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对解题思路的培训,对解题能力的训练。
学校当前工作亮点及不足4
xx年,建湖中专德育工作在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全体德育工作者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各方面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现将xx年德育亮点工作总结如下:
1、班主任工作继续实行“例会制”。
xx年,每周一下午二节课下的“班主任例会”正常召开。
在例会上,对上周工作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措施,明确下周德育工作具体任务,不断推进德育精细化管理工作。
每次班主任例会均有主题内容,如“卫生管理”、“主题班会召开”、“安全工作”、“学生资助工作”、“学生规范管理”等。
德育工作在跨部门测试及座谈了解中,满意度达98﹪以上,效果明显。
2、重视班主任培训工作,促进年轻班主任迅速成长。
为加快班主任队伍的培养步伐,促进年轻班主任尽快成长,学工处结合前年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积极实施“青蓝工程”,在学期初,举行班主任“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签订仪式,进一步明确师徒双方的职责,增进双方责任意识;每月进行德育工作培训和经验交流会,在班主任培训或总结会上,能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优秀班主任如杨春昌、崔建兰、乔广伟、赵学军等能将日常班级管理经验毫无保留和大家交流,这对年轻班主任的成长起到示范和帮扶作用。
xx年,共举行班主任各类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会达11次,通过培训,更新理念和方法,班主任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从而,有效推进学校整体德育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3、班主任工作继续实行“职级制”,进一步调动班主任管理的积极性。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今年,学校在班主任工作中继续实行“职级制”,进一步稳定了德育工作队伍,有效推动了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另外,为了充分考虑到学校班主任工作的辛苦程度,学校通过会办,同意去年秋学期班主任津贴每月增加150元,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更高了,较好地保证了德育管理工作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4、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教育人和影响人
①不断拓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一年来,建湖中专能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导相关处室主要开展五个方面的教育活动:一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二是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三是进行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的教育,四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五是以珍爱生命,健全人格教育为重点,开展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等专题教育。
通过主题班会、报告会、团日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根据建湖中专学生实际和变化的德育形势,主动拓展德育的内容和形式,有效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不断推动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一年来,根据学校和学工处工作安排,学校开展了近46次学生主题教育或专项教育活动。
如举行了以“青春,让梦想起舞”为主题的第十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充分展示了职教学子的青春风采;举行了“我的梦,中国梦”演讲比赛,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爱国主义教育;邀请北京残疾人《心灵之声》艺术团来我校专场演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了责任和担当的深刻含义;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第十届、江苏省第五届“文明风采”竞赛等相关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能力得到提高;举行了“我爱祖国”大合唱比赛,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充分展示了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学生也在参与活动中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③组织学生参加“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成果显著。
xx年,建湖中专继续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
如组织师生参加江苏省第五届、全国第十届“文明风采”大赛中。
通过前期精心的组织和宣传发动,师生参赛的热情空前高涨。
通过校评,有40件优秀作品上报江苏省“文明风采”大赛组委会进行参评,最终有37件品获得省级奖项,同时获得国家和江苏省“文明风采”竞赛国家级和省级“优秀组奖”,竞赛成绩在江苏名列前茅,成绩喜人。
另外,xx级(3)班学生顾国芹同学在XX县“我的梦,中国梦”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成绩显著。
④继续推行赏识教育,积极实施“每生一奖”工程。
为了对学生进行激励,学校今年继续实施和完善“每生一奖”工程。
今年,除了常规的奖项外,还新增了“文明孝道”奖、“科技创新”奖、“助人为乐”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