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学校地震演练应急预案10篇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学校地震演练应急预案1

一、演练目的:

为了提高学生在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并提高学生的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参加对象:全校师生

2、演练时间:周四上午10:10———10:30

3、地点:各班教室及操场

4、演练内容: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地震发生时,首先进行应急避震,然后在主震结束后进行疏散,将学生集中到预定的地点,以防余震发生。

5、警报信号:

应急避震和疏散的启动信号为哨声。

防震警报信号:连续长哨声,代表发生地震,学生应立即进行应急避震。

地震主震结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两个长哨声,代表主震结束,学生应进行疏散(发生地震约2分钟后)。

听到哨声及广播后,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演练,全过程要求在6分钟内完成。

地震警报解除信号:钟声。

三、演练步骤:

演练活动基本程序:

1、防震减灾知识教育(10分钟)

主要讲解地震常识、地震避险常识、自救互救常识、地震次生灾害常识、应急疏散注意事项等。

2、地震避险(1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了”的口令时,全体师生应立即就近找到坚固的隐体避险。

3、应急疏散(3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紧急疏散”的口令时,全体师生应立即有序快速地前往指定的疏散集合地点。到达指定地点后,全体师生应蹲下并继续保护头部。

4、演练总结(6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结束”的口令时,各班级学生集合,由总指挥进行总结。总指挥总结后,各班主任将学生有序带回班级进行演练小结。

学校地震演练应急预案2

一、演习目的:

为了切实做好幼儿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培养师生在遇到地震等突发事件时的安全疏散与逃生技能,让师生掌握简单实用的地震常识和逃生知识,中一班特举办一次教学楼防震逃生安全演习。

二、演习前准备:

教师通过上午的晨间谈话活动及中午餐后观看地震演练视频让幼儿讲解地震逃生顺序、逃生技巧及要求。

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行动:

正在室外的人员应将幼儿集中到操场中间空旷场地或集中在树木周围;正在室内的人员应根据情况选择向室外疏散或室内躲避,如可以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洗手间、厕所等;可以躲在桌与桌、区域玩具柜之间;可以躲避在房间内侧的墙角。

地震发生时的保护方法:

在地震发生时,人们应双手抱头,蹲在户外空旷安全地或室内桌子下面,千万不要在窗下或横梁下躲避。不能慌张、哭闹或随意乱跑,不要大声叫喊,要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三、演习方案

流程:第一次信号响起——躲避到桌子下——第二次信号响起——到大操场集中——教师安抚幼儿情绪——汇报师幼人数。

发布“地震”信号:共两次。

疏散组织:

第一次信号代表就地躲避:师生听到警报信号后,立即停止上课。班级教师马上到达指定岗位,组织幼儿按照事先确定的躲避地点(桌子下面)快速进入。

第二次信号代表撤离疏散:班级老师按照疏散顺序,班主任引路、配班主任断后向外疏散,在楼梯上行走时仍应半蹲并用手蒙嘴巴尽量用鼻子呼吸。

集合地点:(大操场)本班幼儿到达指定地点后,要立即原地蹲下,保护头部。集合时排成两列纵队,幼儿全体坐下,其中一位老师迅速清点人数,并报告领导。

四、灾后工作安排:

操场维护幼儿秩序。

总结经验,找到缺点,改进不足。

学校地震演练应急预案3

一、演练目的:

本次演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通过此次演练,学生将提高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参加对象:全体师生

2、演练时间:周四上午10:10—10:30

3、地点:各班教室及操场

4、演练内容:

本次演练分为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部分。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5、警报信号:

应急避震和疏散的启动信号均为哨声。

防震警报信号为连续长哨声,表示地震发生,学生需要进行应急避震。

地震主震结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为两个长哨声,意味着学生可以开始疏散(距发生地震约2分钟后)。

听到哨声及广播后,学生需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演练,全过程要求在6分钟内完成。

地震警报解除信号为钟声。

三、演练步骤:

演练活动的基本程序如下:

1、防震减灾知识教育(10分钟)

在此阶段,主要向学生讲解地震常识、地震避险常识、自救互救常识、地震次生灾害常识、应急疏散注意事项等。

2、地震避险(1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了”的口令时,全体师生需立即就近找到坚固的隐体避险。

3、应急疏散(3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紧急疏散”的口令时,全体师生需立即有序快速地前往指定的疏散集合地点。到达指定地点后,全体师生需蹲下并继续做护头动作。

4、演练总结(6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结束”的口令后,各班集合学生,由总指挥进行总结。总指挥总结完毕后,各班主任将学生有序带回班级进行演练小结。

学校地震演练应急预案4

一、指导思想

为了保护学校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坚持以人为本,吸取四川汶川地震对学校师生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教训,提高在校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自救互救技能,使全校师生在地震发生时能快速有序地逃生。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的同时,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做好地震应急工作,推进创建“平安校园”建设,组织必要的演练,检测应急反应能力。根据“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以检验反应能力,做到临震不乱,处危不慌、决策科学、行动迅速、处置有力”的要求,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特制定本次地震疏散演练方案。

二、防震演练领导小组

总指挥:

__

副总指挥:

__

成员:

各班班主任及所有任课老师

三、演练对象

__学校全体师生

四、演练时间

20__年x月x日下午

五、演练内容

情景模拟:全校师生在教室里(同时教育学生在课间发生地震怎么办),遇到突发较强的地震时(演练时以学校报警信号为准)。

六、演练实施过程

1.前期准备工作:

(1)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普及《防震减灾安全知识问答》内容,让教师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了解并掌握应急避震的方法,熟悉地震时紧急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路线。

(2)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并进行就地避震和安全撤离演练的讲解。

动作要领:

①为保证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任何人在疏散时不应携带个人物品,更不允许逆向跑窜寻找个人物品。

②师生要统一听从号令指挥,发生地震,无法逃生时,应要求就地避震,迅速蹲在课桌下或课桌旁,有可能找一本大的书顶在头上保护头部;可以逃生时,教师根据情况立即组织安全撤离。

(3)在学校的显要位置利用宣传画、板报等形式加大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明确开展演练的意义。

2.正式演练前

(1)由总指挥进行最后动员部署,并提出注意事项(如安全、口令等),疏散前的注意事项:

(2)安全方面

①地震时,要注意保护好头部和眼睛,以免被课桌椅碰伤。

②撤离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有序、快速”,而首先要保证“安全、有序”。学生在撤离过程中,特别在楼梯口,不准相互推、拉、挤,要手扶墙或栏杆逃离。

③整个演练过程应保持紧张、严肃,不准喧哗、嬉闹。

(3)演练结束后学生有序回到各自的教室并及时总结。

3.演练行动步骤:

第一次:每班先选择靠门的第一小组进行地震安全撤离示范,演练逃生示范过程由慢到快(先走后小跑各一次),组织部分教师和学生观摩。

第二次:全班同学由慢到快(先走后小跑各一次)

4.正式演练

第一步:(发生地震)

(1)总指挥宣布新村小学学生紧急疏散演习现在开始。按警报器。

(2)宣传小组利用广播:“请注意,学校发生紧急情况。同学们听到警报后不要慌乱,听从指挥,有序撤离教室,由班主任或上课老师带领下沿疏散路线从就近安全出口撤离。”

第二步:(准备撤离)

教师看情况喊:“排队,准备撤离!打开前后门”学生按小组迅速出座位站在课桌旁成一路纵队(3、4组面向后排队,最前面的同学迅速把后排的课桌凳前移,打开通道,便于撤离),撤离时1、2组直接合并成一路纵队从前门出,3、4组合并成一路纵队从后门出,出门后再合并成一路纵队同另一个班级行成两路纵队迅速下楼,一楼学生按上述方式直接逃离到操场到指定地点并蹲下。(注意:只能在教室里排队,不能在走廊上排队)。

第三步:(开始撤离)

教师喊:“开始撤离!”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按照学校设计好的路线安全而有序地撤离到大操场指定位置上并蹲下。

七、演练结束(总结)

各小组向总指挥回报情况,总指挥宣布:“事故已经排除,险情已经结束,下面我宣布新村小学学生防震紧急疏散演练圆满结束。”

八、特别提醒:

这次演练的意义是进一步增强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这一点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以免发生地震误传等。

九、应急小组:

1.班级疏散小组:各班班主任和各班教师。

职责:分别到各班级,相互协助(逃生时德育导师在前,班主任在后),负责:

(1)带领学生逃生;

(2)到达安全场地后清点学生人数;

(3)及时向统计小组报告学生人数。

2.宣传小组:

__

__(摄影、摄像)

__(广播)

学校地震演练应急预案5

演练目的

为了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做好学校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安全应对工作,提高全体师生防震减灾和应急疏散逃生的能力,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地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特制定了这个演练方案。

演练原则

演练的原则是全体动员,及时疏散,保护师生,减少损失。

演练时间

每学期开展一次地震应急演练。

演练指挥机构和组织系统

指挥长:

成员:

指挥部负责演练组织和现场指挥,下设行政秘书组、避险撤离、紧急救援、后勤保障四个专门工作小组。

行政秘书组负责学校灾情险情汇总,检查教职工到岗情况,与上级指挥部通讯联络,及时向县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和县教育局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灾情,并请求援助。

避险撤离组负责指导紧急避险和紧急撤离,设计撤离路线,确定临时避险场所,维持秩序,保护学生,并提供思想与心理帮扶。

紧急救援组负责险情和灾情检查和本校救援工作。在外援部队到达之前,主要负责救援被困的师生,临时处理伤员;外援部队到达后,协助开展救援和医疗工作。

后勤保障组负责后勤服务,协助紧急救援组检查校舍灾情险情,并向紧急救援组提供救援工具和设备。

应急演练科目与预期目标

紧急避险是演练的第一个科目。在这个科目中,教室内人员需要迅速停止授课,告知学生地震来临,指导他们迅速采取避震姿势,将身体蜷曲,并用书包保护头部。教室外的人员需要立即跑到操场上,保持镇静站立,并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紧急撤离是演练的第二个科目。在这个科目中,学生需要按照指定的撤离路线有序地从教室撤离到操场上,并在那里集合。班主任要点清人数,并向上级报告。

演练行动方案

为了保证演练的顺利进行,约定了以下行动指令信号:

1、启动演练暨紧急避险指令使用“笛笛笛?”(三连声)的急促哨声。

2、紧急撤离指令使用“笛笛,笛——”(两急一缓)的哨声。

3、解除地震警报信号使用“笛——笛——”(舒缓的两连声)的哨声。

在演练开始前,需要进行预备工作。包括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让师生了解演练方案,熟悉避险方法和撤离路线,以及研究和讨论演练科目的设计等。

演练要求

在进行演练时,需要明确分工和责任,并保持安静,听从指挥。动作要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学生要按照规定的撤离路线疏散,不得串线。

应急演练程序

演练开始时,指挥部发出启动演练暨紧急避险指令,师生就近进行紧急避险。之后,指挥部发出紧急撤离指令,师生按照指定的路线撤离到操场上。在操场上,指挥部召集各组负责人汇报情况,并根据需要发出进一步指令。紧急救援组开展救援工作,后勤保障组提供支援。最后,指挥部发出解除险情信号,宣布演练结束。

演练总结

指挥长需要总结和评讲演练情况。各班级的班主任需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学生应急避险演练的效果。

附录

附录中提供了一个安全避震童谣,用于帮助学生记住地震避险的步骤。

学校地震演练应急预案6

安全在学校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保障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是学校的首要任务。为了增强在校师生的避险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对师生造成的伤害,特制订了本方案。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学校地震演练应急预案10篇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学校地震演练应急预案1

一、演练目的:

为了提高学生在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并提高学生的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参加对象:全校师生

2、演练时间:周四上午10:10———10:30

3、地点:各班教室及操场

4、演练内容: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地震发生时,首先进行应急避震,然后在主震结束后进行疏散,将学生集中到预定的地点,以防余震发生。

5、警报信号:

应急避震和疏散的启动信号为哨声。

防震警报信号:连续长哨声,代表发生地震,学生应立即进行应急避震。

地震主震结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两个长哨声,代表主震结束,学生应进行疏散(发生地震约2分钟后)。

听到哨声及广播后,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演练,全过程要求在6分钟内完成。

地震警报解除信号:钟声。

三、演练步骤:

演练活动基本程序:

1、防震减灾知识教育(10分钟)

主要讲解地震常识、地震避险常识、自救互救常识、地震次生灾害常识、应急疏散注意事项等。

2、地震避险(1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了”的口令时,全体师生应立即就近找到坚固的隐体避险。

3、应急疏散(3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紧急疏散”的口令时,全体师生应立即有序快速地前往指定的疏散集合地点。到达指定地点后,全体师生应蹲下并继续保护头部。

4、演练总结(6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结束”的口令时,各班级学生集合,由总指挥进行总结。总指挥总结后,各班主任将学生有序带回班级进行演练小结。

学校地震演练应急预案2

一、演习目的:

为了切实做好幼儿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培养师生在遇到地震等突发事件时的安全疏散与逃生技能,让师生掌握简单实用的地震常识和逃生知识,中一班特举办一次教学楼防震逃生安全演习。

二、演习前准备:

教师通过上午的晨间谈话活动及中午餐后观看地震演练视频让幼儿讲解地震逃生顺序、逃生技巧及要求。

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行动:

正在室外的人员应将幼儿集中到操场中间空旷场地或集中在树木周围;正在室内的人员应根据情况选择向室外疏散或室内躲避,如可以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洗手间、厕所等;可以躲在桌与桌、区域玩具柜之间;可以躲避在房间内侧的墙角。

地震发生时的保护方法:

在地震发生时,人们应双手抱头,蹲在户外空旷安全地或室内桌子下面,千万不要在窗下或横梁下躲避。不能慌张、哭闹或随意乱跑,不要大声叫喊,要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三、演习方案:

流程:第一次信号响起——躲避到桌子下——第二次信号响起——到大操场集中——教师安抚幼儿情绪——汇报师幼人数。

发布“地震”信号:共两次。

疏散组织:

第一次信号代表就地躲避:师生听到警报信号后,立即停止上课。班级教师马上到达指定岗位,组织幼儿按照事先确定的躲避地点(桌子下面)快速进入。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