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防震疏散演练方案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1

为了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平安校园,确保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我们制定了一份《防震安全紧急疏散应急预案》,并于20__年5月11日上午大课间时间进行了全校师生防震安全紧急疏散演练。以下是具体的工作布置:

一、班主任老师的职责:

1. 向学生讲解演练的重要意义,教育他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不能将其视为游戏。同时,向学生讲解具体的做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演练的安全进行。

2. 在听到信号后立即指挥学生行动。

3. 学生在校期间,各班的前后门不得锁上,要保持畅通。

4. 指挥学生前一半从前门撤离,后一半从后门撤离,每班自然排成两队。

5. 对于乐知楼(南)和思齐楼(北)楼:

- 东楼梯通过班级:一(6)、一(7)、三(2)、三(3)、五(1)、五(2)、四、六年级的1班、2班。

- 西楼梯通过班级:三(1)、一(8)、三(4)、三(5)、五(3)、五(4)、四、六年级的3班、4班。

- 一、二年级的学生从教室的两个门出来后自然并成两队到大操场指定位置集合(平时集会的地点)。

6. 二楼的学生下楼速度要快一些,三楼的学生在抓紧时间的同时要注意安全。到达操场后,各班要站到指定的位置(平时集合的地点)。

7. 在下楼的过程中,学生不得讲话、喊叫或拥挤。同时,计时,但不比速度,各班级要查找存在的问题。

8. 班主任要跟在班级后面下楼,到达操场的指定位置后,站在班级的最前面。

二、目的:

为了保证演练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的,除班主任作为各班直接负责人外,每个楼梯拐弯处及楼梯平台处都配备一名教师,协助班主任老师组织好学生的安全撤离。具体的人员分配如下:

- 乐知楼楼:东楼梯、西楼梯

- 思齐楼楼:东楼梯、西楼梯

- 一楼:一二拐角、二三拐角、三四拐角

- 乐知楼楼前维护老师:从东到西一字排开

- 思齐楼楼前维护老师:从东到西一字排开

- 放置牛奶区维护老师:确保学生过台阶时的安全

- 南北走道维护老师:三位老师从北至南三个通道口

这些老师的岗位职责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岗位,指挥学生有序疏散,不许学生推拉或拥挤,确保学生安全有序下楼。学生撤离后,跟随学生队伍到指定位置站好。所有班级学生撤往大操场时,要按照先后顺序站在学生队伍的外围。

三、场地划分及要求:

演练时,学生们要集合在平时集会的指定位置(面朝东)。维护老师的分配如下:

- 一年级:每人负责一个年级,顺序为六年级至一年级(1-4班,5-8班)。

四、各位老师的职责:

- 老师负责计时(

- 老师负责拍照片

- 老师负责摄像

- 老师负责信号

- 老师负责医护

五、在5月11日上午的大课间时间,各班级在听到信号后开始演练。演练结束后,全校师生集中到后操场上,总结演练情况。

要求:各个岗位上的老师在演练结束后立刻将自己所在岗位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崔欣处,以便总结。

六、演练结束后,各班要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及时总结,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深化演练效果。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2

一、演练目的

地震应急演练的目的是让全园师生掌握正确的应急避震方法,熟悉震后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通过演练,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园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地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园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演练活动还旨在培养幼儿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演练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2、演练对象:全体幼儿

3、演练时间:20__年5月12日(周四)上午9:10

三、演练准备

1、召开动员大会,让教职员工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我园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各班进行一周时间的教育,教会幼儿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__

副组长:__

成员:全体教职员工

信号员:__

(2)教室室内指导组职责:

①、“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幼儿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幼儿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③、班主任和配班老师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

幼儿园大楼职责:

①、合理调节幼儿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的事故。

②、处理幼儿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4)拍照:

(5)救护: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小朋友们,__幼儿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请各班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5分钟)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电铃一分钟持续)。

2、保育老师或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小组长)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幼儿“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幼儿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幼儿面向墙,蹲在墙角处。演练时间为1分钟。

3、保安立即打开幼儿园大门,各班把全部通道门打开,中二班小组长迅速检查二楼1号安全通道(大门对面的安全通道)、小一班小组长迅速检查二号安全通道(厨房门口通道)有无障碍物。

4、1分钟后,进行检查并记录不足之处。

5、2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三声短电铃)。

6、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幼儿,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幼儿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地从教室出来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

2、各班演练撤离路线如下:

大一班、美术班、小一班、大二班幼儿从二号安全通道跑向体育场,到体育场指定位置集中,并抱头蹲下。

中二班、、中一班、小儿班幼儿从一号安全通道跑向体育场指定点集中,并抱头蹲下。

3、5―10分钟后,一声长哨,结束演练,组织回教室。

4、进行室外应急避震演练(两次)。

5、恢复站队,进入自救互救演练环节。

七、演练注意事项:

1、对不能参加演练的幼儿,班小组长提前向总指挥报告

2、分班演练时,班小组长要教育幼儿首先要冷静,稳定幼儿情绪,有序地组织幼儿从撤退路线迅速撤离。

3、全园演练时间可能是上课、下课或其他休息时间。

4、全园演练前5分钟,演练指挥小组所有成员、各教职工必须各就各位,如有幼儿摔倒,可立即中止演练,确保演练过程中不发生伤害事故、踩踏事故。

5、全园演练时,演练撤离时不分班级先后,幼儿上下楼梯时可以不排队。

6、疏散引导小组、当节任课教师、班主任、其他业务人员在就近楼梯口旁边指挥幼儿撤离,杜绝拥挤踩踏的事故,直至最后一名幼儿离开后才能离开,离开前由各楼层负责人检查所负责楼层及教室是否有人。

7、演练期间,任何教职工不得离校。

8、如发生演练意外事故,立即报告总指挥,第一时间启动《特大灾害应急处理预案》,第一时间救护伤员。

八、演练总结

1、请领导小组组长赵园长总结讲话。

2、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灾减灾法法》、《西峰区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为了提高社区部门和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并减少战时社区灾害发生时的伤亡,我们需要做好平时居民防灾救灾工作,并提高自救互救的能力。为了深入研究社区居民灾害发生时紧急疏散以及公民防灾自救的相关问题,我们计划通过演练来进一步明确社区居民疏散的组织程序,提高社区干部组织社区居民平时防灾自救的意识和技能,以及综合指挥能力。

为了加强本次社区防灾减灾演练的组织领导,我们成立了育才路社区防灾减灾指挥部。该指挥部由社区总支任指挥长,社区副主任担任副指挥长。在指挥部下设了演练领导、宣传动员保障和现场指挥三个小组。

参加本次演练的相关部门和单位有:市地震局、区民政局、区广电局、南街办、育才路社区、七中、市人民医院等共16个部门。

具体的任务分配如下:

- 区广电局指定拍摄录像并落实社区防灾减灾疏散演练现场解说员各一名。

- 南街派出所组织防灾减灾治安专业队员(民警)10名、联防队员10名和2辆“110”警车,负责演练中居民疏散的开道以及演练当天周围的警戒,车辆的停放和疏导等工作。

- 市医院组织5名医疗救护队员和1辆救护车,负责演练中的伤员救治任务,并负责现场急救包扎演示。

- 专职消防队派出5名专职消防队员和1辆消防车,负责演练中的消防灭火和个人防毒防护演示。

- 自来水公司派出4名人防供水抢修专业队员和1辆抢修车,负责演练中供水管道的抢险抢修任务。

- 区电力局派出4名供电抢修专业队员和1辆抢修车,负责演练中供电设备线路的抢险抢修任务。

- 市交通局派出2名运输专业队员和2辆大巴车,负责演练中的居民疏散任务。

- 七个居民小组负责60名居民的思想发动、宣传教育、调查登记、造册编组、培训预演以及相关保障工作。并负责疏散物资和疏散居民食品、饮水的保障工作。同时,还组织16名防灾减灾志愿者参加煤气中毒事故处置、个人防护、消防灭火三个演示项目。他们还负责演练场地的保障和准备工作,包括演练当天桌椅的摆放,以及演练现场的电源和音响扩音设备的保障。

- 社区有关工作人员负责接收和安置60名疏散居民,按照疏散方案将他们安置到指定的地点。

- 七中派出10名中学生,利用就近的地形和地物进行紧急防护掩蔽演示。

演练中的其他保障工作以南街办民政办为主,参加单位为辅负责保障。

我们对本次演练提出了以下要求:

-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识到防灾减灾演练是贯彻国家防灾减灾法和社区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的实际行动。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市民和参与单位充分认识举办社区防灾减灾演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建立组织,加强领导:在社区演练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小组各司其职,加强对演练工作的领导,确保演练取得预期效果。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确保演练按计划顺利进行。

- 周密计划,落实任务: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将演练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明确责任,并注意安全,切实履行各项保障工作。

- 密切协同,加强配合:参与演练的各部门和单位要密切协同,加强配合。我们将按照“统一布置、周密计划、分头落实、各司其责、督促检查、密切协同、确保安全”的原则,抓好演练的各项工作,为社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本次演练,我们希望能够提高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各部门和居民的应急救援技能和快速反应能力,促进各应急分队之间的协同合作,以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并维护社会的稳定。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4

一、主题队会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

2、使学生掌握避震要点,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二、队会准备

1、学生课外搜集资料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

2、组织学生观看VCD《地震揭秘》、《直面地震》等宣传光盘。

三、队会过程(队会开始仪式)

1、教师谈话导入。

中国地震局发布的《国家防震减灾规划(____年-20__年)》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烈和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尽管中国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7%,但20世纪全球35%的7.0以上地震发生在中国;20世纪全球因地震死亡120万人,其中中国占59万人,居各国之首。作为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我们必须认识到地震的威力和危害,掌握相应的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非常重要。

教师还提到了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在“5.12”大地震中的成功疏散,以及李宗浩在汶川地震中对人们对必备救助常识的缺乏的哀叹。这些案例充分说明了掌握防震逃生与救助技能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有多么重要。

2、介绍一下地震常识。

(1)地震是怎么回事?

地震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地动,是通过感觉或仪器察觉到的地面震动。它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类似于风雨电,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壳运动过程中,来自天体的、地球内部的、外部的、以及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导致地壳不同部位出现受力不均衡,分别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在那些地应力集中区,比较脆弱的地方,就容易破裂,引起断裂变动,地震也就随之发生了。

(2)什么叫震源、震中、震源深度?

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汇报,地震发生在地壳和上地幔中,我们把地球中发生地震的地方叫做震源。尽管理论上我们常把震源看成一个点,但实际上它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震中是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实际上震中也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即震中区。震源深度是从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根据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可以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3)地震多发生在什么地方?

播放课件介绍,地震的发生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因此,地震多发生在那些活动构造体系内的活动构造带上,而且主要分布在存在活动断层的地方。也就是说,地震的发生主要与活动断层有关。

3、地震时怎样开展自救。

学生汇报了地震时的自救方法,教师对其进行整理和总结。多数专家认为,在地震发生时,应该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撒离到安全地方,这是应急避震的较好办法。避震时应选择室内结实、能够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穿间的地方,例如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或者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在身体姿势上,应该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同时,要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部、眼睛,并掩住口鼻。此外,在地震过程中要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气体。由于地震预警时间短暂,所以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地震发生后,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穿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我们可以将其称为避震空间。避震空间主要指由大块倒塌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包括床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以及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较小的地方。在地震发生时,切记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也不要到阳台上去。

4、演示活动教师演示室内避震的方法,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的演练。

在队会中,教师进行了室内避震的演示活动,让学生们亲自体验并练习室内避震的方法。

5、教师总结

教师对队会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震的危害性和重要性,鼓励学生们要加强自己的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自救、自护能力。

四、班队会结束。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5

为了增加师生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意识,让学生初步掌握个人避免意外伤害的技巧,积累集体逃生经验,提高学生的防震和防火自救能力,我们学校决定在下周一的升旗仪式后举行防震和防火疏散演练。以下是演练的具体安排:

总指挥:校长

副总指挥:副校长

演练对象:全体师生

一、广播通知要求

1. 第一次广播:防震演练(双手抱头,离开座位蹲坐在桌子底下或教室的过道上)。

2. 第二次广播:防震演练(双手抱头,离开座位蹲坐在桌子底下或教室的过道上)。

3. 第三次广播:消防疏散演练。紧急疏散,集中到国学广场上,按照各班级下楼的顺序,学生们应面向文化长廊方向蹲坐(持续2分钟)。

二、点火模拟

在教学楼南、北楼梯口放置两个盆,模拟火灾和浓烟场景,在疏散开始前点燃(由符芳丽和早班校警负责)。

三、灭火器灭火演示

由陈德辉展示如何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向师生们演示灭火步骤。

四、时间统计员

负责统计消防疏散所用的时间。

演练结束后进行简单的小结。

五、疏散路线

从北边楼梯下楼的班级顺序:一(3)、一(1)、二(2)、三(1)、四(1)、五(2)、六(1)。

从南边楼梯下楼的班级顺序:二(1)、一(2)、三(2)、五(1)、四(2)、六(2)。

六、要求

1. 下周一全校演练之前,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防震躲避和关于“火场如何逃生的技巧”的辅导。火灾发生时,学生们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有毒烟雾进入呼吸道,然后低身体下楼撤离(在疏散演练时不需要携带毛巾,只需用单手捂住口鼻,低身体下楼撤离,并注意遵守纪律,不要喧闹)。

2. 每个班级分成两行队伍下楼,每个班级有两名教师带队,班主任在队伍前面带队,另一名教师在队伍后面维护秩序。

3. 在楼梯口的教师要注意各班级下楼队伍的安全,确保学生有序下楼。

4. 陈帅和符艺负责南北两个楼梯口的拍照工作。

5. 强调演练过程要保持安静。

6. 楼梯口的人员安排如下:

北边楼梯口:四楼:陈在良,二楼:张亚金

南边楼梯口:四楼:牛晓,二楼:郑翠娟

通过以上演练,我们希望增强师生的应急能力,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保证学校的安全环境,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6

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并提高学生在地震时的自救和自护能力,学校决定于20__年3月29日上午举行地震逃生演练。为了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了以下活动方案

一、地震逃生演练人员及职责安排:

1、总指挥:

副总指挥:

职责:负绪。

2、楼层导护教师:各年级没课的老师。

职责:组织各楼层人员疏散顺序,同时按照总指挥指示,协调楼层间的疏散顺序,稳定学生情绪,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行为。

3、班主任(或科任老师)

职责:负责本班人员疏散顺序,稳定本班人员情绪,同时向班内人员传授必要的自身防护措施。

4、安全保卫人员:

职责:发现地震后,发出地震警报,并协助现场指挥。

5、应急救护队及后勤保障:

二、地震演练准备:

1、先由张校长做演习的宣传动员,并介绍地震的简单知识及逃生技巧;

2、由各班班主任强调演习的注意事项;

3、演习开始,发出地震警报。

4、演习结束,总指挥小结演习情况。

三、地震疏散安排:

1、发生地震时,一楼师生先行疏散至安全地带(操场),接着依次是二楼、三楼、四楼。

2、此次演习本着“时间就是生命”,“演习疏散真实化”的原则,下楼梯时先集合好,到达楼梯口的班级先下,后到者要让前者,不可强行挤、窜队。

3、各班按学校指定的疏散路线进行疏散。但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近、最通畅、最安全的路线进行疏散。

4、集合地点:各班于各自做操的地点集合。

四、演练活动要求:

1、学校领导要在第一时间迅速到操场集中,成立临时指挥中心,分工组织排除险情及紧急疏散师生工作并报警。指挥全体师生按照平时做操疏散路线有序地撤出教学楼,紧急疏散至安全地带(操场)。

2、教师要根据指挥中心的指挥,按指定的路线和顺序迅速组织学生撤离到操场等空旷地带。做到不慌乱,不喧闹,不拥挤。

3、突发事件如果发生在教学时间,各班的安全第一责任人是授课的老师,授课老师应该立即停课并迅速组织本班学生有序快速逃离。其他所有教职员工应该第一时间赶到自己所在班级的楼梯口协助指挥学生撤离,如果有没课的班主任,应该第一时间赶回本班协同科任老师组织学生撤离。

4、突发事件如果发生在非教学时间,原则上按各班的任课教师负责本班学生安全疏散工作,并按科任教师走在前面,班主任走在后面的原则撤离。

5、各班撤离路线和顺序:按学校规定的路线撤离。

一楼:二(3)、三(5)班从教学楼南门出去到操场,二(2)、二(1)班从教学楼北门出去到操场,三(1)、三(2)、三(3)、三(4)班从教学楼中厅大门出去到操场。

二楼:从中间分开,南边四个教室从南楼梯下,北边四个教室从北楼梯下。

三楼、四楼:从中间分开,南边三个教室从南楼梯下,北边三个教室从北楼梯下。

从北门出的学生,经校园中间引路,从操场东边跑道进操场;从南门出的学生,从隔离栏东门进操场。一年级从西门进操场,一、二年级学生席台前跑道上集合。

6、各班在离开教室到走廊时,应该是教室里面前4行从前门撤出教室,4行以后从后门撤出教室,不论高矮在走廊排成两列纵队。

7、撤离时,不比速度,做到不起哄,不推撞,不搞恶作剧,双手护头,在安全和秩序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要求快速撤离。

8、到操场后各班以到达的先后次序向操场总指挥靠拢,保持两列纵队,整齐排列,听候指挥,不得到处乱跑。

9、班主任迅速清点本班人数后向总指挥做报告。

10、学校全体保安人员及工人都必须参与撤离和救援,主要职责是保卫财产、人身安全。

五、演练注意事项(各班主任提前强调)。

1、演习目的:通过演习,使学校师生在实践中运用所掌握的防震知识,合理有序的疏散逃生,减少人员伤亡;同时,提高学生在面临突发事件时的心理素质,做到沉着冷静。

2、听到第一次警报响,要迅速在课桌下抱头或顶书包躲避。听到第二次警报响,迅速作出反应,各班集队向安全地带转移。

3、在下楼梯时要快,但不要慌乱奔跑;不要喧哗、惊叫。严禁在楼梯处和走廊相互推搡,拉扯,冲撞,避免跌倒;有东西掉落时不准弯腰去捡,防止踩踏。

4、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以防被落物砸伤。

5、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点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演练结束后,各班主任及教研组长清点师生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全体学生起立列队站好,有秩序地回教室。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7

为了加强偶发事件中应急疏散的意识,并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学校决定于20__年5月13日进行防震应急疏散演习。演习的目的是让师生们在实践中提高防灾意识,掌握减灾技能,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为了确保演习的顺利进行,学校组织了相应的安排。活动领导小组由组长、副组长和成员组成,包括行政人员、段长和各班班主任。现场指挥小组由总指挥和相应的成员组成,包括消防扑救组、宣传摄像组、音响警报组、联络协调组和人员疏散组。全校师生都参与了演习。

演习的时间定在20__年5月13日上午。演习内容主要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部分。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进行应急避震,然后在主震结束后进行疏散,并集中到指定的地点,以防发生余震。

为了做好演习的组织和实施,学校提出了以下要求。首先,在演习前的班会课上观看地震自救逃生视频活动,并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其次,在演习当天上午,防震安全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师生进行疏散逃生,各楼层负责人在各教学楼楼梯口指挥疏散,班主任及随班老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疏散逃生。具体的疏散工作安排由各组负责。

在演习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各班级要在演习前对全体学生进行安全常识、自救和逃生知识的教育,确保每个学生都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其次,所有参与演习的人员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不得擅自指挥或干扰指挥。疏散过程要按照要求和路线进行,保证演习的严肃性和效果。同时,要注意演习过程中的安全,避免追跑、拥挤、推搡,不得喧哗和开玩笑,以防发生意外。如果有人摔倒,应及时扶起并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后,全校师生应立即快速、有序、安全地进行疏散,不得再收拾物品,严禁重返教室,以免影响疏散通道的畅通。疏散顺序为教师领队,学生排成两列队伍,靠右下楼道,各班按照安排进行疏散。各楼层工作人员要加强巡视,防止意外发生。离开危险地后,全体师生要按照广播操的队列顺序集中到操场,医务人员要在广播室前待命,及时处理伤病员。为了安全考虑,楼房的门窗要保持畅通。

演习结束后,防震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班的疏散情况进行总结。在逃生过程中,大家要熟悉环境,保持稳定的情绪,克服惊慌失措的心理,冷静选择逃生方法和途径。通过这次活动,希望大家能够提高对防灾知识的理解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8

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旨在使全园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我园地震后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以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园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地震应急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园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地震伤害。

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幼儿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1) 应急避震演练

(2) 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全体幼儿

3、时间:20__年5月12日(周四)上午9:10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让教职员工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我园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引发地震谣传。

2、各班进行一周时间的培训,教会幼儿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引发地震谣传。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五、组织机构

(1) 领导小组:

组长:__

副组长:__

成员:全体教职员工

信号员:__

(2) 教室室内指导组职责:

① “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幼儿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 “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幼儿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③ 班主任和配班老师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 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

幼儿园大楼职责:

① 合理调节幼儿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② 处理幼儿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4) 拍照:__

(5) 救护:__ __ __ __ (地点:体育场)

六、演练程序

(一) 启动程序: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小朋友们,__幼儿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即将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请各班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5分钟)

(二) 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电铃一分钟持续)。

2、保育老师或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小组长)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幼儿“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幼儿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幼儿面向墙,蹲在墙角处。

演练时间为1分钟。

3、保安立即打开幼儿园大门,各班把全部通道门打开,中二班小组长迅速检查二楼1号安全通道(大门对面的安全通道)、小一班小组长迅速检查二号安全通道(厨房门口通道)有无障碍物。

4、1分钟后,进行检查并记录不足之处。

5、2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三声短电铃)。

6、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幼儿,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 紧急疏散演练

1、幼儿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地从教室出来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

2、各班演练撤离路线如下:

大一班、美术班、小一班、大二班幼儿从二号安全同通道跑向体育场,到体育场指定位置集中,并抱头蹲下。

中二班、、中一班、小儿班幼儿从一号安全通道跑向体育场指定点集中,并抱头蹲下。

3、5—10分钟后,一声长哨,结束演练,组织回教室。

4、进行室外应急避震演练(两次)。

5、恢复站队,进入自救互救演练环节。

七、演练注意事项:

很多人不知道防震疏散演练方案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1

为了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平安校园,确保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我们制定了一份《防震安全紧急疏散应急预案》,并于20__年5月11日上午大课间时间进行了全校师生防震安全紧急疏散演练。以下是具体的工作布置:

一、班主任老师的职责:

1. 向学生讲解演练的重要意义,教育他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不能将其视为游戏。同时,向学生讲解具体的做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演练的安全进行。

2. 在听到信号后立即指挥学生行动。

3. 学生在校期间,各班的前后门不得锁上,要保持畅通。

4. 指挥学生前一半从前门撤离,后一半从后门撤离,每班自然排成两队。

5. 对于乐知楼(南)和思齐楼(北)楼:

- 东楼梯通过班级:一(6)、一(7)、三(2)、三(3)、五(1)、五(2)、四、六年级的1班、2班。

- 西楼梯通过班级:三(1)、一(8)、三(4)、三(5)、五(3)、五(4)、四、六年级的3班、4班。

- 一、二年级的学生从教室的两个门出来后自然并成两队到大操场指定位置集合(平时集会的地点)。

6. 二楼的学生下楼速度要快一些,三楼的学生在抓紧时间的同时要注意安全。到达操场后,各班要站到指定的位置(平时集合的地点)。

7. 在下楼的过程中,学生不得讲话、喊叫或拥挤。同时,计时,但不比速度,各班级要查找存在的问题。

8. 班主任要跟在班级后面下楼,到达操场的指定位置后,站在班级的最前面。

二、目的:

为了保证演练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的,除班主任作为各班直接负责人外,每个楼梯拐弯处及楼梯平台处都配备一名教师,协助班主任老师组织好学生的安全撤离。具体的人员分配如下:

- 乐知楼楼:东楼梯、西楼梯

- 思齐楼楼:东楼梯、西楼梯

- 一楼:一二拐角、二三拐角、三四拐角

- 乐知楼楼前维护老师:从东到西一字排开

- 思齐楼楼前维护老师:从东到西一字排开

- 放置牛奶区维护老师:确保学生过台阶时的安全

- 南北走道维护老师:三位老师从北至南三个通道口

这些老师的岗位职责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岗位,指挥学生有序疏散,不许学生推拉或拥挤,确保学生安全有序下楼。学生撤离后,跟随学生队伍到指定位置站好。所有班级学生撤往大操场时,要按照先后顺序站在学生队伍的外围。

三、场地划分及要求:

演练时,学生们要集合在平时集会的指定位置(面朝东)。维护老师的分配如下:

- 一年级:每人负责一个年级,顺序为六年级至一年级(1-4班,5-8班)。

四、各位老师的职责:

- 老师负责计时(

- 老师负责拍照片

- 老师负责摄像

- 老师负责信号

- 老师负责医护

五、在5月11日上午的大课间时间,各班级在听到信号后开始演练。演练结束后,全校师生集中到后操场上,总结演练情况。

要求:各个岗位上的老师在演练结束后立刻将自己所在岗位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崔欣处,以便总结。

六、演练结束后,各班要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及时总结,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深化演练效果。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2

一、演练目的

地震应急演练的目的是让全园师生掌握正确的应急避震方法,熟悉震后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通过演练,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园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地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园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演练活动还旨在培养幼儿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