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核酸检测发现阳性患者应急预案,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核酸检测发现阳性患者应急预案1
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疫情防控会议精神和省教育厅《关于迅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疫情防控会议部署从严从紧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及和《关于开展教育系统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精神,指导学校定期开展师生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现根据我中心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坚持预防为主,充分发挥核酸检测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哨点作用,定期组织学校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检测,更早发现、更快措施、更彻底落实,持续增强校园疫情防控能力。
二、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领导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各中小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含民办幼儿园)、各校(园)分管疫情工作负责人。
三、检测对象
中小学幼儿园全体教职员工(含学校临聘人员、后勤食堂人员、安保、保洁、宿管等服务人员)、在校学生。
四、抽检频次
(一)学校、幼儿园师生员工:按照每周25%比例抽检,周三核酸检测,每月完成一轮师生全员核酸检测。
(二)学校、幼儿园重点人群(后勤食堂人员、安保、保洁、宿管等服务人员):各学校要建立重点人群台账,落实每周2次核酸检测,周一、周三核酸检测。
五、责任分工
总负责人:xx
核酸采集组:xx
负责xx核酸采集工作。
信息报送组:xx
负责各校每周抽检人员信息,每周核酸抽检结束后,搜集抽检信息台账,并将参加核酸检测人员信息汇总及时上报县教育局。
现场准备组:各中小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
各校(园)负责核酸检测场地安排,组织好教职工和学生,有序进行采集。
物资采购组:xx
负责核酸检测所需物资的采购、供应、储备等工作。
六、应急预案
及时跟进核酸采样人数和核酸抽检结果,一旦发现特殊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具体操作如下:
1、所有人员不得离校,已离校的不得走动,全校停课并立即封闭校园。
2、对疑似人员,启用单人单间隔离室,对其他师生员工立即组织到操场等空旷地带,戴口罩、拉一米线,切莫集中到礼堂、餐厅、图书室等密闭场所,并立即向疾控专业人员求援,第一时间向辖区疾控机构报告。
3、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流调溯源,全面掌握密接、次密接、时空伴随等人员情况,确保人数清、人头清、位置清。
4、立即进行校园全面消杀。
5、完善对隔离期间和非“绿码”师生员工的服务保障,安排专人负责与接受隔离管理的师生员工进行联系,掌握其健康状况,实行日报告。
6、做好隔离师生的心理安抚,学业辅导,隐私信息保护工作。师生员工病愈后返校需提供相关证明。
七、工作要求
1、安排核酸抽检工作。中心校集中组织每周抽检工作,各校按周组织好每轮被抽检人员,并做好抽检信息台账。
2、有序组织核检,确保师生安全。确定核酸检测时间、地点后,各校要组织力量,明确责任人和具体分工,有序组织师生员工到指定地点进行核酸检测;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注意往返路途安全,严禁搭乘“三无”车辆,严禁个人私自活动。
3、严格工作纪律,确保校园安全。各校(园)长是核酸检测抽检和校园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校内外人员分工和职责,周全考虑,做实工作,确保核酸检测和校内各项工作万无一失。
4、做好统计工作,完成上报任务。各校(园)在每轮核酸抽检结束后,及时将参加核酸检测人员信息汇总上报到金村中心学校安全工作群。
常态化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工作,是当前中心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四早”要求,做实做细做好检测工作,确保各校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成效,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核酸检测发现阳性患者应急预案2
1、我校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
学校在教育部门组织的有关专家研判风险后,根据研判风险结果,经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实施整体或局部停课,对师生员工落实居家健康监测等管控措施。
8.终末消毒
学校联系属地疾控机构做好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及密切接触者工作、学习和活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工作。
9.舆情引导
学校通过学校的公众号和家长微信群,教育引导师生和家长关注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发布信息,不信谣不传谣;学校心理咨询组也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忧虑和恐惧,树立战胜疫情信心。
核酸检测发现阳性患者应急预案4
定点医院对有症状者及时开展相关医学检查,经市级专家组会诊,判定是否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由xx市专家组会诊确定,疑似病例立即住院隔离治疗,疾控中心接到报告立即调查核实,及时向卫健委报告,及时向教育局通报,由学校通知病例家长或病例家属。
二、学校配合市疾控中心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做好疑似病例基本信息了解,做好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登记;在疾控机构指导下开展疫点(生活、工作或学习场所等)消毒工作,积极协助样品采集等做好相关工作。
三、学校应配合对所有密切接触者立即开展告知,避免引起不必要恐慌,及时通知其他学生和教职员工减少相互间交流接触,做好个人防护,加强宣传教育,安定人心,稳定学校秩序。
四、市卫健委会同有关部门立即组织实施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学校配合对所有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五、如疑似病例被定点医院排除,解除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患者治愈后需居家观察3天方可复学。
六、一般接触者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必要时落实停课、医学观察等措施。
七、确诊病例治愈出院后,继续进行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
校内发现可疑症状人员处置流程
第一步:立即报告学校应急处置组;
第二步:应急处置组立即派人赶到现场,做好个人防护,引导至隔离(健康)观察室(执行标准防护,戴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医用帽子、乳胶手套);
第三步:防控指导员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核实不适症状,询问流行病学史,并做好记录,告知应急处置组通知学生家长(进入隔离观察室:戴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一次性帽子、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护目镜、胶鞋;进入健康观察室:戴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一次性帽子、隔离衣、胶鞋)
第四步:学校联系定点医疗机构和转运专车,由家长或学校指定专人陪同下送往就近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同时报告教育部门和疫情防控指挥部(就医途中执行标准防护:患者戴医用外科口罩,陪同戴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一次性帽子、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护目镜);
第五步:消毒人员立即对该学生呆过的场所进行全面规范消毒;
第六步:其他同学正常上课,并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进行风险告知(告知真实情况,消除恐慌,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外出和外人接触,加强健康状况监测);
第七步:定点医疗机构排除新冠肺炎后,解除一般接触者风险,患病学生继续接受治疗,临床治愈后3天,由首诊定点医疗机构出具复学证明返校复学。
定点医疗机构转运说明:
1、发热并有可疑流行病学史患者,联系“120”专车送往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
2、发热无流行病学史患者,联系转运专车送往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
3、其他可疑症状(无发热)患者,联系转运专车送往就近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学校隔离(健康)观察室可疑症状
人员处理记录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班级:
家庭住址:
家长姓名:联系电话:
班主任姓名:联系电话:
一、体温测试时间:体温(℃):
二、主要症状、体征:乏力、咳嗽、鼻塞、流涕、咽痛、胸闷、气促、腹泻、寒战、头痛、肌肉酸痛、关节酸痛、结膜充血、恶心、呕吐、腹痛、胸痛、呼吸困难等。
(在症状上打“√”)
三、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14天内有重点地区和高风险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居史或居住史;
问询结果:(有打√,无打×)
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冠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问询结果:(有打√,无打×)
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重点地区和高风险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