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应急预案是为了在遇到无法预料的突发事故时,可以及时作出应急响应,下面小编整理了煤矿雨季防汛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煤矿雨季防汛应急预案篇1

1、总则

1.1编制目的

煤矿防洪是煤矿雨季三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安全第一、以防为主、综合治理、常备不懈”的方针,做到早预防、早准备、早落实,防患于未然。有效防御煤矿洪水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杜绝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制定本预案

编制原则:

按照安全第一、全体动员、全力抢险、减少损失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矿部主导、部门管理、专业处置与全员动员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实行在矿安委会领导下的各级行政一把手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1.3编制依据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矿区范围内防洪应急工作。

2、概况

梵王寺井田位于宁武煤田北端,朔南矿区西南部。隶属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管辖,井田内交通较为便利,地形较为平坦。

井田东西宽约8.5km,南北长约9.3km,井田面积为64.13km2。形状类似为梯形。生产能力为600万吨/年。

2.1矿区地形地貌

井田内地形平坦开阔,为厚层新生界沉积物所掩盖,地势西南部高,东北部低;海拔一般在1150-1250m之间,最高点位于本井田西北部,海拔1400m,最低点位于东北部的恢河河谷附近,海拔1136m,最大相对高差264m。

2.2矿区水文与气象

井田内仅有恢河一条常年性河流,位于东部北同蒲铁路附近,发源于宁武县,从阳方口自南向北流入本井田,属海河流域桑干河水系,一般流量1.36-14.5m/s,最大洪峰出现在7、8两月,最大流量为1140m/s。其他地表水体不发育。

井田内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燥寒冷,气温低,年温差和日温差均较大。年平均温度4.8℃-8.6℃,最高温度38.2℃,最低温度-32.4℃。年降雨量273.9-686.9mm,平均461.8mm,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可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全年降雪量20.21-63.2cm,最大积雪厚度为47cm。年蒸发量2028.9-2516.7mm,一般2351mm,约为年降水量的4-5倍。

3、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山洪暴发

降雨集中及发育的水系决定了洪水灾害的突发性。集中的降水,造成汇流时间短,能迅速形成具有强大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洪水灾害的突发性。

3.2地表水倒灌井下

由于持续大强度降雨,加上煤矿主、副、风各井口排水不畅,导致地表水从井口倒灌井下,造成煤矿井下设备被淹被毁。

4、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4.1应急组织体系

4.2组织机构及职责

4.2.1组织机构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安全副总经理、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机电副总经理、生活副总经理

常务副总指挥:安全副总经理

成员:各职能科室负责人

防洪办公室:安监部

办公室主任:安全副总经理

办公室副主任:安监部长

综合组:生产技术部、办公室

调度组:调度室

抢险救援组:保卫部、安监部

后勤保障组:财务部、后勤部、机电部、人力资源部

4.2.2职责

煤矿发生防洪事故时,应参照综合预案的的指挥机构,设置防洪指挥部,及时有效地处理事故。

煤矿防洪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煤矿安监部,办公室主任由安全总经理兼任。

煤矿防洪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煤矿防洪与救灾工作;分析、判断成灾或多次成灾的原因,制定煤矿防洪工作方案;部署、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对受灾矿区进行紧急援救;做好煤矿防洪工作;处理其它有关煤矿防洪的重要工作。

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汇集、上报灾情和应急处置与救灾进展情况;提出具体的应急处置与救灾方案及措施建议;贯彻煤矿防洪指挥部的指示和协调成员单位之间的工作,并督促落实;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灾害发展趋势,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负责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承担煤矿防洪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它工作。

综合组的主要职责:负责对矿所属区域防洪、气象、水文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水、煤矿井下险情等信息,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调度组主要职责:负责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并管理抢险救灾物质、车辆等。

抢险救援组主要职责:负责对煤矿洪灾的抢险救援,现场控制和保护。

后勤保障组主要职责:由矿后勤、财务等部门牵头,集团公司所属煤矿企业参与,主要负责落实应急救援的物资准备,煤矿洪灾善后处理等。

4.3应急指挥程序

灾害发生要立即通知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立即向集团公司等上级管理部门汇报→成立抢救指挥部→侦察灾情→指挥部制订救灾方案→进行救灾工作,直至灾情消除,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1.立即成立以总经理为总指挥的抢救指挥部。

2.分析灾区人员数量及分布。

3.选定救护基地,指定前线指挥,布置安全岗哨并明确任务。

4.组织现场抢救。

5.组织后备抢救力量。

6.制订事故处理方案。

7.实施救灾方案保证正常秩序。

8.收集整理事故调查报告,并进行全面分析。

9.等待上级和政府的协助

5、预警和预防机制

5.1信息监测与报告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由矿生产技术部建立天气信息来源与分析,矿防洪指挥部进行重大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分级等。煤矿防洪指挥部根据相关资料进行及时监测和报告。

5.2预警预防行动

服从矿防洪指挥部统一领导,按照矿防洪办的要求,及时发布指示和预警行动。预警行动向下发布由煤矿防洪指挥部办公室电话通知矿各单位值班室,由各单位值班室负责人通知所属单位人员。

5.3预警级别及发布

根据重大洪水发生的严重性,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特别严重(Ⅰ级)四级预警,颜色依次为蓝、黄、橙、红。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进入Ⅳ级(蓝色)预警:

(1)24小时降雨超过80毫米,低于100毫米;

(2)主要江河水系的干流水位超过警戒水位,但预报将不超过保证水位;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进入Ⅲ级(黄色)警戒:

(1)24小时小降雨量超过100毫米,低于120毫米,或6小时内降雨量超过80毫米;

(2)主要是江河水系的干流水位超过警戒水位,且预报将超过保证水位;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进入Ⅱ级(橙色)警戒:

(1)24小时降雨量超过120毫米,低于150毫米,或6小时内降雨量超过100毫米;

(2)主要江河水系的干流水位超过警戒水位;

(3)主要江河水系的干流水超过保证水位,并预报还有所上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进入Ⅰ级(红色)警戒:

(1)24小时降雨量超过150毫米,或6小时内降雨量超过120毫米;

(2)主要江河水系的干流控制站水位超过历史最高实测水位。

雨量信息由矿生产技术部确认与发布。

6、应急响应

6.1分级响应程序

6.1.1危险区与安全区的划分

危险区是指受洪水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洪水灾害,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沟口、河滩、陡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安全区是指不受洪水的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

6.1.2紧急避灾的预警程序

如出现以下二种情况之一,按煤矿→井下→地面的次序,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发出紧急避灾信号。第一,气象指标达到警戒数据,由矿生产技术部向矿防洪指挥部办公室发出暴雨信息,再由矿防洪指挥办公室向矿防洪指挥部成员传出。煤矿防洪指挥部接矿防洪指挥部办公室通知后立即通知矿所属各单位,再由矿所属各单位通知各单位人员。第二,煤矿出现险情。即地表水倒灌井下,洪水即将漫井或矿区山体出现裂缝、滑坡,由煤矿防洪指挥部办公室向防洪指挥部成员发出信号,具体由煤矿责任人及时现场监测报告。在特殊情况下,可由现场负责人直接发出紧急转移信号,同时向矿指挥部报告。

做好险情处理,及时撤出井下作业人员。

矿防洪指挥部立即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一步分析研究暴雨、洪水等可能带来的影响或危害,分析矿受险状况,提出处置意见,部署抗洪抢险及应采取的紧急工程措施和重大险情抢护的物资器材的应急措施。

矿防洪指挥部及时召开紧急会议,分析洪水发展趋势,未来天气变化情况,研究决策抗洪抢险中的重大问题及人力、物力、财力的实时调度。发布紧急通知,切实做好抗洪抢险工作,讨论贯彻上级部门关于抗洪抢险的指示精神,及时向集团公司洪水灾害防御指挥部、通报情况。煤矿除留下必要的值守人员外,其余全部撤离至安全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相关规定,矿防洪指挥部可宣布全矿进入紧急防汛期,动员各类社会力量全力抗洪救灾。集团公司防洪指挥部立即派应急工作组奔赴灾区。及时召开专题协商会,处理解决当前抗洪救灾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困难。及时向当地政府通报相关情况,坚决贯彻上级各项指示和命令,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在紧急防汛期间,煤矿防洪指挥部有权在管辖范围内调用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和人力,决定采取取土占地、砍伐林木、清除阻水障碍物和其他必要的紧急措施。

6.1.3信号发送手段和责任人

矿防洪指挥部与各队用电话联系,汛期矿队两级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到紧急避险区的信号发送分为警报、手机、固定电3种。

6.1.4人员转移路线

转移路线本着就近、迅速、安全的原则进行安排。矿要确定适当的安全区用于紧急转移。

6.1.5转移安置的原则

第一,信号发送责任人和转移责任人必须最后离开警戒区;

第二,按照先特级警戒区,再一级警戒区的原则;

第三,先人员,后财产。

6.1.6转移安置纪律

第一,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第二,坚守岗位,勤政务实。领导小组、指挥部成员及水雨量测报成员、转移安置责任人、信息发送人不得擅自离岗,玩忽职守者追究渎职责任。

第三,雨情报告必须及时,有险速报,会议协商必须及时,指挥必须果断。

第四,对瞒报、漏报者必须追究其责任,对离阵者查办,对怠误战机、酿成恶果者绳之以法。

第五,部门分工,各司其责,团结抗灾。

第六,安全救灾,临危不乱。

第七,防灾纪律铁容置疑,如有违抗,严惩不怠。

6.2通讯

通讯原则上采用固定电话,移动通信为备用联系方式。

6.3指挥与协调

现场指挥遵循属地为主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以应急部门为主、各部门参与的应急救援协调机制。

6.4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应急人员需配备救生衣进行现场转移被洪水转困人员。

6.5应急结束

重大洪水消退后,被安全转移的职工回到各自住所,由矿防汛指挥部宣布解除重大洪水应急状态。

7、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

7.1宣传教育

由矿防洪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应对防汛突发事件的教育培训计划,编制相关应对防汛突发事件的材料。充分利用广播、会议、学习等多种手段,开展防汛、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宣传教育,增强职工群众防汛意识及应急基本知识和技能。

7.2培训和演练

面向矿全体人员开展防汛突发事件相关知识培训,增强全体人员应对防汛突发事件的知识和能力。

矿防汛应急指挥部应根据预案,定期组织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应急演练。相关科室、部门组织相应的应对防汛突发事件的专项演练,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煤矿雨季防汛应急预案篇2

为了确保煤矿财产、职工的安全不受危害,防止突发性重大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处理,特制定雨季防洪应急措施。

一、组织机构:

根据实际情况本矿成立了防洪应急救援小组:

总指挥:xx(矿长)

副总指挥:xx峰(机电副矿长)

成员:调度主任(xx)、掘进区xx)

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

办公室主任:张xx

联系电话:0358----xx

汛期到来之前,办公室人员应仔细巡查全厂重点部位(1)楼顶平台排水沟是否畅通无阻,同时将楼顶垃圾清运干净;(2)检查污水井、排水管是否有堆积物,并加以清除,保证排水畅通;(3)检查配电室等重要机房是否有漏雨情况,若有发生应及时处理。

指挥部人员分工:

总指挥:组织指挥煤矿的应急救援工作。

政教处要将所有房屋等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不留死角,发现问题及时与学校联系。

各xx要做好排查工作,xx应及时了解xx家庭居住条件尤其是住在偏远地带的xx家庭情况,与家长保持联系,提高防灾意识。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疏散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指挥部成员:

安检科长: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理工作。

调度主任: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救援的人员组织。

通风科长:负责事故抢险救灾时通风系统的修复,尽快恢复灾区通风工作。

技术科长:负责提供事故抢险所必须的技术资料,并协助副总指挥工作。

在险情发生时,由公司办公室负责现场指挥,机关各部门及中、西药车间负责人积极调配本部人员,配合进行抢险救援。

险情发生在夜间或休息日时,值xx人员临时负责指挥,并及时通知防汛小组其他成员赶赴现场。

财务科长:负责抢险救援所需资金的调配。

地测科长:负责检查周边环境的水文地质情况。

保卫科长:负责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办公室主任:负责接待、住宿安排、后勤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车辆调度。

供销科长: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

司机:专门服务指挥部成员用车。

说明:在事故20分钟内到现场配合完成应急救援工作。

总指挥不在企业时,由副总指挥任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各科室科长不在企业时,由副科长参与抢险救援。

计划XX年4月初由安全部牵头组织有关人员对系统范围内的有关防汛项目逐一检查,对部分项目进行现场技术、安全交底,在五月十五日前(汛前)完成已明确整改的度汛项目。

密切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气象部门联系,及时了解水情、雨情,当本流域上游可能发生重特大洪水灾害时,应提前加大发电流量,坝头水位超过设计洪水位时,经站长下令可打开冲沙闸泄水。

二、救援队伍:

救援队伍以矿山救护队队员为主,以政府有关部门成员、煤矿救援队伍为辅,救援队伍包括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消防队、通讯保障队、治安队等。

根据实际情况,配备队伍人数不得少于30人,并指定队长、副队长。

三、救援物资:

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存放地点管理人员

水泵下吸,803台非常材料库薛建龙

排水管

雨衣、雨裤2寸

200m

50套非常材料库

保管库xx

接到上级、防汛应急结束信息后,村应急行动响应结束。

村应急协调小组及时组织村民和有关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对村环境卫生进行清理打扫;对受灾地域进行消毒防疫;组织疏散村民安全返回;对临时设施、电源和排水系统进行检查,排除存在的险情或隐患;逐户上门进行受灾情况登记,统计汇总,经村书记签发后上报乡政府。

现代1辆xx

桑塔纳XX1辆xx

工具车50铃1辆xx

矿救援物资明细表

根据煤矿实际情况,必须配备以上救援物资,并指定专人负责维护、保管、检验,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有效使用。

四、防汛工作要点及措施

1、在靠近主、副井防止山坡大量雨水、地表水流入井口需要:

①在山坡地带修筑排水通道,保障水沟通畅。

为进一步做好防汛工作,落实好上级防汛工作精神和公司提出的对防汛工作早准备、早检查的要求,认真有效地做好防汛工作,提高防汛应急反应能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抗洪抢险期间的电力供应,做好事故抢修工作。

特制定本预案:

②在雨季来临前定期检查、清理排水沟

③在山坡地带堆砌沙袋、土堆等。

2、为了防止局部山体滑坡造成危害需要:

①及时清理排水沟、清理山坡。

②及时对山体加固、加强。

3、避免井下涌水量增加造成矿井危害需要:

①检查封闭不良的钻孔,若有问题及时处理避免水灾发生。

②检查地面裂缝、裂隙情况,防止地表水流入井下。

③检查井下排水系统,如水仓、水泵、管路水沟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煤矿雨季防汛应急预案篇3

为了保障我矿对矿区突发性洪水灾害抢险应急工作高效、科学和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减少洪水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救灾工作应急反应能力,维护矿区社会稳定,根据《防治水工作条例》规定,结合矿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和适用范围

(一)工作原则:矿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分单位管理、分级负责,科学决策、科学施救,局部服从整体,一般工作服从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二)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中岭煤矿地面、井下突发性洪水灾害发生后或险情出现时的应急反应。

二、应急机构及职责分工

(一)为做好突发性洪水灾害的抢险救灾应急指挥工作,成立中岭煤矿防洪抢险救灾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董事长(总经理)

副指挥长:书记、总工程师、驻矿安全处长、生产(掘进)副总经理、生产(采煤)副总经理、机电副总经理。

成员:地质副总工程师、掘进副总工程师、通风副总工程师、机电副总工程师、驻矿安全主任工程师、技术科科长、机电科科长、安检站站长、调度室主任、通防科科长、通风工区区长、运输工区区长、机电工区区长、机械化工区区长、准备工

区区长、救护中队队长、地测队队长、采(掘)工区区长、运转工区区长、巷修工区区长、抽放工区区长、物资站站长、企管科科长、矿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科科长、经营管理科科长、政工科科长、老鹰山医院院长、综合服务队队长。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由调度室主任任主任。

成员由三xx调度员组成。

1、抢险救灾技术组组长:总工程师

成员:地质副总工程师、掘进副总工程师、通风副总工程师、机电副总工程师、驻矿安全主任工程师、地测队队长、技术科科长、机电科科长、通风工区区长、通防科科长。

2、抢险救助组:组长:救护中队队长

成员:救护队、各采掘工区、运转工区、准备工区、巷修工区、抽放工区等有关人员。

3、医疗救护组:组长:老鹰山医院院长成员:老鹰山医院有关人员。

4、物资筹备组:

组长:分管物资副总经理成员:物资供应站有关人员。

5、维稳组:

组长:(工会主席、纪委书记)成员:保卫部有关人员。

6、通信保障组:

组长:生产(掘进)副总经理成员:调度室通信xx有关人员。

7、资金筹备组:组长:副总会计师

成员:人力资源科、经营管理科有关人员。

8、电力保障组:组长:机电副总经理

成员:机电科、机电工区和运转工区有关人员。

9、宣传组

组长:(工会主席、纪委书记)成员:政工科有关人员。

10、安置及善后组

组长:(工会主席、纪委书记)成员:人力资源科、综合服务队、工会有关人员。

11、救灾情况信息收集整理和事故分析组组长:驻矿安全处长

成员:安检站、相关科室有关人员。

12、后勤保障组

组长:(工会主席、纪委书记)成员:矿办公室、政工科有关人员。

13、重建组

组长:生产副总经理(掘进、采煤)

成员:综合服务队、各采掘、运转、准备、巷修、抽放等工区。

(二)职责分工

预案启动后,各工作组在突发性洪水灾害抢险救灾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努力降低损失。

具体分工如下:

1、抢险救灾技术组:负责组织专业技术力量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和现场调查情况,对已发生的洪水灾害的规模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成灾范围进行评估,并按速报制度的规定及时上报。

2、抢险救助组:负责抢救受害人员,寻找失踪人员,抢救国家重要财产;配合有关部门按照事先选择预定的路线及时将受灾人员和财产疏散到安全地带,对灾害点尚存危害部分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3、医疗救护组:负责组织急救队伍、救护伤员。

4、物资筹备组:负责抢险材料、工具、设备的筹备和供应。

5、维稳组:负责灾害区域的治安维护、安全保卫工作,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6、通讯保障组:保证抢险救灾通讯畅通。

7、资金筹备组:保证应急救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8、电力保障组:负责组织修复供电设施和电力调度,确保灾害区域抢险供电需要。

9、宣传组:负责向灾害点职工、群众宣传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做好受威胁区域的职工、群众撤离避让思想工作,宣传抢险救灾过程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

10、安置及善后组:负责灾害区域人员的临时安置,保障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负责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

11、救灾情况信息收集整理和事故分析组:负责对救灾情况进行信息收集、整理,按规定向有关安全部门和政府部门汇报和联系,并负责组织或协助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处理。

12、后勤保障组:负责抢险期间的交通、抢险人员的生活保障。

13、重建组:负责灾区受损生产系统及设备、设施、的重建方案;生产、生活的临时方案制定;并按规定组织实施。

三、成员单位职责

当发生突发性洪水灾害或险情出现时,启动并组织实施本预案。

四、洪水灾害速报

1、速报原则:信息准确、上报及时,连续完整。

2、速报规定

应于1小时内速报集团公司及纳雍县政府,集团公司、纳雍县政府根据情况按规定上报有关部门。

(三)预警信号和人员转移路线

1、预警信号:采用广播、电话和其他方式告知全矿员工出现了事故。

2、人员财产转移路线:地面:就近、就高、安全的原则撤离

到安全地点。

井下:根据各工作面、掘进头《作业规程》规定路线撤离到安全地点。

五、预案启动条件和方式

(一)突发性洪水灾害发生时,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全面展开抢险救灾工作。

(二)发现洪水灾害隐患时,矿抢险救灾技术组应立即组织人员,在1小时内出发赶赴现场进行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并及时将调查结果上报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根据调查结果决定是否启动本应急预案。

六、应急准备

(一)应急队伍准备:主要由矿救护中队,采掘、运转、运输、准备、巷修、抽放等有关人员组成。

大型洪水灾害,上报集团公司调度室、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城分局、纳雍县政府等有关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如需外部救援机构参与抢险、救灾,必须及时向集团公司和纳雍县政府部门提出要求。

(二)救援物资准备:由物资供应站、矿办公室、人力资源科负责筹集。

七、应急行动

(一)转移受胁人员:当突发性洪水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出现紧急状态时,矿救灾应急指挥部按现场实际情况就近、就高、安全的原则指挥撤离到安全地点。

(二)实施救援:发生洪水灾害时,抢险队伍立即赶现场,帮助抢险救灾,抢救被困人员。

(三)医疗救护:医护部门迅速组织队伍赶赴现场,抢救、医治伤员。

(四)治安:保卫部门做好现场和相关地点的安全保卫工作。

八、预案终止

(一)受伤人员和遇难者转移出事故现场,遇难者善后已得到妥善处理。

(二)事故周边地区人员和居民区受事故危害已解除,不在受到事故危害。

(三)事故现场取证工作结束、事故原因已调查清楚。

(四)上级主管部门同意事故终止,事故终止后,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周边地区人员。

九、事后处理

(一)已动用的灾害应急物资,物资部门应及时补足。

(二)立即制定恢复生产、保障职工生活的方案。

(三)组织有关部门对灾情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提出预防措施。

(四)对有突出表现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煤矿雨季防汛应急预案篇4

深井水库位于台山市深井镇镇区东北部约3km的蚬滩村深井河上游,深井河属粤西水系,干流河道总长36km,总集水面积226km2,深井水库上游河道坡降较缓,平均坡降为0.00514,水库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为60km2。

本工程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匀,70%~80%集中在每年的7月~9月。

汛期为每年4月至9月。

工程施工在施工期间应充分考虑安全渡汛措施。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尽最大努力保护人员、设备和工程的安全。

制定应急预案是为了在遇到无法预料的突发事故时,可以及时作出应急响应,下面小编整理了煤矿雨季防汛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煤矿雨季防汛应急预案篇1

1、总则

1.1编制目的

煤矿防洪是煤矿雨季三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安全第一、以防为主、综合治理、常备不懈”的方针,做到早预防、早准备、早落实,防患于未然。有效防御煤矿洪水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杜绝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制定本预案。

编制原则:

按照安全第一、全体动员、全力抢险、减少损失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矿部主导、部门管理、专业处置与全员动员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实行在矿安委会领导下的各级行政一把手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1.3编制依据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矿区范围内防洪应急工作。

2、概况

梵王寺井田位于宁武煤田北端,朔南矿区西南部。隶属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管辖,井田内交通较为便利,地形较为平坦。

井田东西宽约8.5km,南北长约9.3km,井田面积为64.13km2。形状类似为梯形。生产能力为600万吨/年。

2.1矿区地形地貌

井田内地形平坦开阔,为厚层新生界沉积物所掩盖,地势西南部高,东北部低;海拔一般在1150-1250m之间,最高点位于本井田西北部,海拔1400m,最低点位于东北部的恢河河谷附近,海拔1136m,最大相对高差264m。

2.2矿区水文与气象

井田内仅有恢河一条常年性河流,位于东部北同蒲铁路附近,发源于宁武县,从阳方口自南向北流入本井田,属海河流域桑干河水系,一般流量1.36-14.5m/s,最大洪峰出现在7、8两月,最大流量为1140m/s。其他地表水体不发育。

井田内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燥寒冷,气温低,年温差和日温差均较大。年平均温度4.8℃-8.6℃,最高温度38.2℃,最低温度-32.4℃。年降雨量273.9-686.9mm,平均461.8mm,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可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全年降雪量20.21-63.2cm,最大积雪厚度为47cm。年蒸发量2028.9-2516.7mm,一般2351mm,约为年降水量的4-5倍。

3、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山洪暴发

降雨集中及发育的水系决定了洪水灾害的突发性。集中的降水,造成汇流时间短,能迅速形成具有强大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洪水灾害的突发性。

3.2地表水倒灌井下

由于持续大强度降雨,加上煤矿主、副、风各井口排水不畅,导致地表水从井口倒灌井下,造成煤矿井下设备被淹被毁。

4、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4.1应急组织体系

4.2组织机构及职责

4.2.1组织机构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安全副总经理、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机电副总经理、生活副总经理

常务副总指挥:安全副总经理

成员:各职能科室负责人

防洪办公室:安监部

办公室主任:安全副总经理

办公室副主任:安监部长

综合组:生产技术部、办公室

调度组:调度室

抢险救援组:保卫部、安监部

后勤保障组:财务部、后勤部、机电部、人力资源部

4.2.2职责

煤矿发生防洪事故时,应参照综合预案的的指挥机构,设置防洪指挥部,及时有效地处理事故。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