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内容是小编根据各位的需求,为大家整理出的有关于幼儿园小班健康领域案例分析精选10篇文档,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幼儿园小班健康领域案例分析精选1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口、手、茶、杯、吐”,并会描述这三个字。

2、认识三个拼音,会拼读音节。

3、正确朗读儿歌,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能使用不同方法有侧重地识记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教学难点:

能正确拼读音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老师:小朋友,你漱过口吗?平时你什么时候会漱口?你为什么要漱口?

2、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漱口的。

3、出示课题:漱口。老师: “口”是一个象形字。请学生书写,并给“口”找朋友(组词)。

二、读儿歌,学生字

使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听课文录音,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媒体出示课文内容)手拿小茶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老师领读,学生跟读,思考:文中的小朋友漱口的时候做了哪些动作?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拿茶杯、喝水、抬头、闭嘴、吐出水。让孩子自主识字,让他们自己发现字的结构特点、与形近字的区别、应该注意的地方,如拿茶杯、吐出水、找找好朋友等。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学习生字:手、茶、杯、吐。

4、把生字组成词语读一读。出示:漱口、喝口水、小手。

5、指导朗读儿歌。

6、配上动作表演读。

7、背诵儿歌。

三、学习拼读音节

1、复习声母:g、k、h。

2、出示生字和音节:gu、ku、hu、gua、kua、hua、guo、kuo、huo。为避免连续拼读的枯燥,采用不同形式拼读,让学生拼读音节连连词语,既帮助记忆又能扩大词汇量。

3、进行“生开火车”练习拼读。

4、练习拼读四声。

5、总结拼读方法:三拼音的拼读方法是:一二三一起拼,拼成一个音。

四、学习三拼音的拼读

1、出示音节:luo、tuo。

2、点名读。

3、学生跟读。

4、全班齐读。

5、用不同形式读。

luo、bo、he、hua。三拼音的拼读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时不机械地反复拼读,而是教会学生正确的拼读方法,发挥榜样的作用,让拼读熟练、准确的学生来示范,带动全班学生拼读的积极性。

五、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导书写:手。老师范写,要求学生看清笔顺以及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互相描述描绘。

幼儿园小班健康领域案例分析精选2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小猫吃鱼”这个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法的意义,理解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培养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教具准备:每个学生5个圆片,教师5个圆片。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老师:有一天,一只小猫在外面散步,走着走着,它感觉到有点饿了,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猫的故事吧!

从这幅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a.一盘美味可口的鱼,b.一只小猫(直流口水的小猫)

二、新课展开

老师提问:小猫接下来会做什么呢?请大家猜一猜(用算式说明,预测故事结果)。

1.学生广开思路:

让学生充分说明可能发生的情况,教师要适量给予鼓励和肯定的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思维有序性和算式穷尽性,可以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培养发散性思维。)

老师过渡:那么,这只可爱的小猫是怎样做的呢?大家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课件)

2、集体讨论交流。

(1)课件演示片段一:

(课件演示)老师:请同学们说说第一副图。

学生可能会说:有一只小猫看到盘子里有3条鱼,它想吃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图意,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图意)

盘子里有3条鱼,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课件演示片段二:

小猫看到了自己最爱吃的鱼,它怎样做呢?

引导学生表达完整:原来有几条鱼?被小猫吃了几条,还剩下几条鱼?

谁能结合图中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请一位学生表达。

学生:原来盘子里有3条鱼,被小猫吃了1条,还剩下几条鱼?或小猫第一次吃鱼后剩下多少条?

老师:还剩几条呀?(课件演示剩2条)一共有3条,吃了1条,还剩下2条,会用算式表示吗?(课件演示)(板书:3-1=2)

老师:算式中的3表示什么?1呢?2呢?把这3句话连起来说说。这就是这个算式的意思。

接着先全班说算式意思,再指名说算式意思。(原来盘子里有3条鱼,被小猫吃了1条,还剩下2条鱼)

(3)课件演示片段三:

小猫吃了一条鱼,感觉怎么样?它接着又会怎么做呢?我们来看看。(播放课件)

谁又能像刚才一样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可能出现:

1、盘子里原来有3条鱼,被小猫吃了2条,还剩下几条?

2、小猫第二次吃鱼后还剩几条鱼?

3、盘子里还剩2条鱼,又被小猫吃了一条,还剩几条?

老师:会用算式表示吗?(板书:3-2=1)

老师:说说这个算式的意思。(盘子里原来有3条鱼,被小猫吃了2条,还剩1条)(小猫第二次吃鱼后还剩1条鱼)

还可以怎么列?(板书:2-1=1或3-1-1=1)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盘子里还剩2条鱼,又被小猫吃了一条,还剩1条。)

(4)课件演示片段四:

老师:现在盘子里只剩下1条鱼了,小猫会留下来给它的同伴吃吗?

学生:小猫觉得鱼太好吃了,结果它把最后一条鱼也吃了。

老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表示原来盘子里有3条鱼,被小猫吃了3条,还剩几条?或小猫第3次吃鱼后还剩多少条鱼?盘子里只剩下1条鱼,又被小猫吃了1条,最后还剩几条?)

老师:再吃一条,还剩几条?(演示课件0)

学生:还剩0条。

老师:一条鱼也没有剩了,就可以用0来表示。请一位学生用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3-3=0

老师: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表示原来盘子里有3条鱼,被小猫吃了3条,1条鱼也没剩。)

老师:也可以怎样列?(1-1=0)

老师:表示什么意思?(盘子里只剩下1条鱼,又被小猫吃了1条,最后一条也没剩。)

3、再次集体重点讨论图一与图四及图二与图四的关系。

(1)出示图一与图四组合图。

老师:仔细观察这两副图,谁能提出数学问题?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3-3=0)再次说说算式意思。

(2)出示图二与图四组合图。

老师:仔细观察这两副图,谁能提出数学问题?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2-2=0)再次说说算式意思。

(3)出示图三与图四组合图。

方法同上,导出算式1-1=0。

4、算式意义的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事情呢?你能不能举个例子用几减几等于零来表示呢?想好了在小组中说一说。

学生反馈:

学生:爸爸买回来5个苹果,我吃一个,爸爸吃一个,妈妈吃一个,爷爷吃一个,奶奶吃一个,最后把苹果吃完了。

老师:你怎么用算式表示出来?(指名板演)5-5=0……

这样的算式在生活中可以表示这么多种不同的意思,可见生活与我们的数学真是一对好朋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28页的试一试的第(2)小题。

小猫吃饱了,于是它继续往前走,想到游乐园玩一玩,瞧小猫兴高采烈地向游乐园跑去。小猫到了游乐园,看到小淘气正在吹泡泡呢,真好玩啊!我们来看看小淘气是怎么吹泡泡的? (播放课件)

2、完成书29页的练一练的第1题。

老师过渡:小猫看完了小淘气吹泡泡,想游乐园中肯定还有许多好玩的,于是它继续往前走,突然它发现了自己最喜欢玩的套圈游戏,但管理员小狗让小猫要算对几道题才能顺利过桥,小猫又发愁了,我们来帮帮它好吗?(课件演示:小猫过桥)学生口算出结果。

3、完成书28页的试一试的第(1)小题。

老师:小猫顺利过桥,看到笑笑正在玩套圈游戏。瞧!笑笑她套中了几个圈,有几个没套中?1+3=4是什么意思?4-□=□呢?

4、完成书29页的第3题。

小猫玩得可开心了,这时它想把好朋友小鸡们也叫出来,于是它来到草地上,看见小鸡们正在找吃的呢。(课件演示)小朋友们,这里有几只小鸡在找食物呢?(5只鸡)还有两碟米。

老师:聪明的孩子们,小鸡看见两碟米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你们用圆片代替小鸡摆一摆。

学生们动手用学具独立摆小鸡吃食各种情况,边摆边说。

老师:这时猫妈妈给小猫出了两道题,我们帮帮小猫好吗?

课件演示:5=口+口 5-口=口 学生汇报填写。

四、数学故事。

老师过渡:小猫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轻松地过关了,小猫告别了小鸡们,来到了机灵狗家,瞧!机灵狗可真热闹呀!他们在干什么呀?

1、先让学生观察图,根据图意自己编个故事。

2、集体交流,多让几名学生说说自己编的故事。

3、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老师:玩了一天的小猫也累了,该回家休息了,同学们我们和小猫说一声再见好吗?

学生:好的,小猫再见!

幼儿园小班健康领域案例分析精选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喜欢上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会踮脚、下蹲、后跳。

4、发展幼儿的走、跑、跳等基本动作,提高他们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

5、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泡泡水

2、幼儿已经有玩牵圆圈游戏的经验。

活动流程:

1、开始部分

带领幼儿一起走到户外花园,提醒他们在户外要注意的规则。

教师吹泡泡,让幼儿自由抓泡泡,看谁能抓到最多的泡泡,同时提醒幼儿要注意安全。

2、基础部分

引导幼儿学习踮脚、下蹲、后跳的动作,确保他们的动作准确无误。

教幼儿唱游戏儿歌。

儿歌的歌词是这样的: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个大泡泡,一吹吹个小泡泡,泡泡飞高了,泡泡飞低了,泡泡破了。

解释游戏规则。

当儿歌唱到吹成大泡泡时,幼儿要拉成一个大圆圈;唱到吹成小泡泡时,幼儿要靠拢在一起;唱到泡泡飞高了,幼儿要踮起脚尖;唱到泡泡飞低了,幼儿要蹲下;唱到泡泡破了,幼儿要后跳一步。

引导幼儿边唱儿歌边玩游戏。

3、结束部分:

引导幼儿进行放松活动,一起观察地上的小草,说说小草的特点;感受一下在草地上走的感觉。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是一个体育活动,通过玩泡泡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一开始,我展示了泡泡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泡泡的形状和颜色,激发了他们对活动的兴趣。在教师示范吹泡泡的过程中,幼儿们兴致勃勃地跳跃和鼓掌,有的幼儿还问我:“老师,我做得好吗?”我鼓励他们说:“太棒了,你做得真好!”

幼儿园小班健康领域案例分析精选4

活动内容:使用筷子分食物,喂食小熊宝宝。

活动目标:

1、通过成功的体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2、让幼儿尝试使用筷子,并激发他们自己动手做事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准备大盘、小盘(每个幼儿3个)和一些筷子。

大家好,以下内容是小编根据各位的需求,为大家整理出的有关于幼儿园小班健康领域案例分析精选10篇文档,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幼儿园小班健康领域案例分析精选1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口、手、茶、杯、吐”,并会描述这三个字。

2、认识三个拼音,会拼读音节。

3、正确朗读儿歌,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能使用不同方法有侧重地识记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教学难点:

能正确拼读音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老师:小朋友,你漱过口吗?平时你什么时候会漱口?你为什么要漱口?

2、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漱口的。

3、出示课题:漱口。老师: “口”是一个象形字。请学生书写,并给“口”找朋友(组词)。

二、读儿歌,学生字

使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听课文录音,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媒体出示课文内容)手拿小茶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老师领读,学生跟读,思考:文中的小朋友漱口的时候做了哪些动作?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拿茶杯、喝水、抬头、闭嘴、吐出水。让孩子自主识字,让他们自己发现字的结构特点、与形近字的区别、应该注意的地方,如拿茶杯、吐出水、找找好朋友等。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学习生字:手、茶、杯、吐。

4、把生字组成词语读一读。出示:漱口、喝口水、小手。

5、指导朗读儿歌。

6、配上动作表演读。

7、背诵儿歌。

三、学习拼读音节

1、复习声母:g、k、h。

2、出示生字和音节:gu、ku、hu、gua、kua、hua、guo、kuo、huo。为避免连续拼读的枯燥,采用不同形式拼读,让学生拼读音节连连词语,既帮助记忆又能扩大词汇量。

3、进行“生开火车”练习拼读。

4、练习拼读四声。

5、总结拼读方法:三拼音的拼读方法是:一二三一起拼,拼成一个音。

四、学习三拼音的拼读

1、出示音节:luo、tuo。

2、点名读。

3、学生跟读。

4、全班齐读。

5、用不同形式读。

luo、bo、he、hua。三拼音的拼读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时不机械地反复拼读,而是教会学生正确的拼读方法,发挥榜样的作用,让拼读熟练、准确的学生来示范,带动全班学生拼读的积极性。

五、复习巩固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