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食源性疾病培训内容知识5篇,欢迎大家阅读和下载。

食源性疾病培训内容知识1

(一)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属食源性疾病的范畴,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二)食源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因此,食源性疾病是指由于摄入食物中含有致病因子引起的以急性病理过程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的疾病。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经食物和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疾病。

(三)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的区别。食源性疾病包含了食物中毒的内容,是比食物中毒更广泛的概念,与食物中毒不同之处:有些食源性疾病有人与人之间的传染过程,如甲肝、痢疾;潜伏期较长,如旋毛虫病;不一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部分寄生虫病、甲肝等。食源性疾病有暴发和散发两种形式,群体性食物中毒属于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形式。

(四)、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

(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

(2)潜伏期短,发病急骤,短时间内可能有多人同时发病;

(3)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类似,病程短;

(4)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5)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

(6)有一定的季节性。例如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夏秋季节高发。

(五)、食物中毒分类及中毒表现

根据导致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通常将食物中毒分为以下五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1。

(2)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2。

(3)真菌毒素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3。

(4)有毒动物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4。

(5)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5。

(六)食物中毒事故报告

(七)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

(八)报告:发现食源性疾病后,24小时内填卡上报医务科和感控科。

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通常有明显的区域性、饮食习惯、季节性。多发生于气候炎热的夏秋季节,一般5-10月份最多。

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夏秋季节为主。发病率高、病死率较低、恢复快。各类食物均可发生。临床症状分胃肠型和神经型,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2、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控制:防止食品被污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污染,保持环境整洁,预防鼠、蟑螂等有害昆虫传播。控制细菌繁殖及毒素的产生,低温保藏,盐腌、风干等等措施。彻底加热煮透食物。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一旦发生及时报告调查控制。

3、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志贺菌食物中毒、肉毒梭菌食物中毒、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O157:H7大肠杆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培训内容知识2

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

1.食源性疾病不包括

()

A、已知的肠道传染病B、食物感染的肠道传染病C、食源性寄生虫病

D、食物中毒

2、下面哪种食品是有毒食品,不宜食用

()

A、发芽的土豆B、未彻底煮熟的四季豆C、发霉的花生

D、以上都是

3、下列防范食品污染采取的错误措施是

()

A.饮用洁净的水,把水烧开了再喝

B.吃饭前可以不先洗手,饭后洗也可以

C.菜刀、菜板用前都应清洗干净

4、为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化管理,我国制定()。

A.食品卫生法;

B.食品安全

C.食品质量法

5、下列那些属于食物中毒?()A中毒性痢疾B中毒性消化不良

C长期摄入低剂量的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D有毒蜂蜜中毒E急性酒精中毒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是()

A有机磷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鼠药中毒(毒鼠强、氟乙酰胺、敌鼠钠盐等)D砷化物中毒E假酒中毒F蘑菇中毒

2.下列不属于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范畴的是()A国家法定传染病;B原因明确的食源性疾病个案或事件;

C诊断不清的疑难杂症;D未经试点医院会诊、也未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会诊确定的异常病例/事件;E与食品不相关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4、食物中毒的处理应包括:()

A迅速抢救中毒者B禁止继续食用或出售可疑食品C采集可疑食品及患者排泄物送检D对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及处理E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5.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有()

A明显的发病季节B进行动物毒性实验C找到可疑食品D符合该食物中毒的临床症状E有细菌及毒物检测结果证明

答案

ADBB C

ABCDE

ABCDE

ABCDE

ABCDE

食源性疾病培训内容知识3

1.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集的对象:(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就诊病例。)

2.异常病例/事件是指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等(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就诊病例或事件

3.特异性病原体食源性疾病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以(腹泻)症状为主的就诊病例。

4.至2016年底,各哨点医院承担监测工作的临床医生培训率达(100%)。5.发现疑似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后,及时报告当地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6.一旦有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上报,医院应当及时(组织院内会诊),会诊确认后,在(1)个工作日内将报告卡及该患者全部病历的复印件,报至所在地疾控中心。

7.同一哨点医院短时间内发现(2)名或(2)名以上食用同一食物或在同一就餐(送餐)场所共同就餐后出现症状相似病例或原因不明的异常病例属于可疑聚集性病例。8.至2016年底,各哨点医院网络报告及时率达(100%),准确率达(100%),可疑聚集性事件发现率达(90%)以上。

9.5-10月,每所医院每月至少采集报告(10)例,其余月份每所医院每月至少采集报告(5)例。

10.医院专管人员每日收集病例信息表,登录“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完成网络报告的时限是(1个工作日)。

11.如没有填写(暴露信息),则该病例不予采纳,不计入当月工作量中。

12.被上级部门审核退回的数据,哨点应在(1个工作日)个工作日内完成修改、上报工作。

13.专管人员对院内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实行(周)督查制度。有督查(计划),督查(记录)和结果追踪落实。

14.《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信息表》中所列的发病、就诊时间应精确到(小时)。

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试卷

单位姓名

1.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集的对象:()。2.异常病例/事件是指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等()的就诊病例或事件。

3.特异性病原体食源性疾病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以()症状为主的就诊病例。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食源性疾病培训内容知识5篇,欢迎大家阅读和下载。

食源性疾病培训内容知识1

(一)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属食源性疾病的范畴,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二)食源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因此,食源性疾病是指由于摄入食物中含有致病因子引起的以急性病理过程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的疾病。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经食物和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疾病。

(三)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的区别。食源性疾病包含了食物中毒的内容,是比食物中毒更广泛的概念,与食物中毒不同之处:有些食源性疾病有人与人之间的传染过程,如甲肝、痢疾;潜伏期较长,如旋毛虫病;不一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部分寄生虫病、甲肝等。食源性疾病有暴发和散发两种形式,群体性食物中毒属于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形式。

(四)、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

(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

(2)潜伏期短,发病急骤,短时间内可能有多人同时发病;

(3)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类似,病程短;

(4)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5)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

(6)有一定的季节性。例如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夏秋季节高发。

(五)、食物中毒分类及中毒表现

根据导致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通常将食物中毒分为以下五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1。

(2)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2。

(3)真菌毒素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3。

(4)有毒动物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4。

(5)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5。

(六)食物中毒事故报告表

(七)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八)报告:发现食源性疾病后,24小时内填卡上报医务科和感控科。

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通常有明显的区域性、饮食习惯、季节性。多发生于气候炎热的夏秋季节,一般5-10月份最多。

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夏秋季节为主。发病率高、病死率较低、恢复快。各类食物均可发生。临床症状分胃肠型和神经型,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2、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控制:防止食品被污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污染,保持环境整洁,预防鼠、蟑螂等有害昆虫传播。控制细菌繁殖及毒素的产生,低温保藏,盐腌、风干等等措施。彻底加热煮透食物。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一旦发生及时报告调查控制。

3、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志贺菌食物中毒、肉毒梭菌食物中毒、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O157:H7大肠杆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培训内容知识2

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

1.食源性疾病不包括

()

A、已知的肠道传染病B、食物感染的肠道传染病C、食源性寄生虫病

D、食物中毒

2、下面哪种食品是有毒食品,不宜食用

()

A、发芽的土豆B、未彻底煮熟的四季豆C、发霉的花生

D、以上都是

3、下列防范食品污染采取的错误措施是

()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