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区疫情防控消毒消杀工作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区疫情防控消毒消杀工作方案范文1

按照国家和省、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全面加强中心城区社区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有效遏制疫情传播,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结合国家、省市相关工作要求和我市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学、规范地做好社区消杀应急处置工作,有效控制疫情蔓延,杜绝疫情危害,打造健康环境,做到疫情防控和社区工作两手抓、两促进,为我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坚实基础、贡献社区力量,进一步提升社区系统疫情防控“闭环式”管理工作水平,做到“小循环、小闭合;大循环、大闭合”,实现无缝衔接管控,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坚持政府领导,科学防控;属地管理,联防联控;宣传引领,全民参与;全域整治,集中治理,区分重点,常态防疫;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加强监管,严格奖惩的工作原则。

三、组织领导

为做好社区系统新冠病毒防控,切实加强社区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垃圾处置和社区工作人员防疫工作的领导,成立商丘市城市管理局新冠病毒防控社区系统保洁消杀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社区科,xx兼任办公室主任,xx、xx兼任办公副主任。

办公室主要负责城区新冠病毒防控社区保洁消杀工作的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监督指导、考评奖惩。

各责任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明确防疫任务,细化责任分工,专班专人负责,及时传达落实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发布的各类调度信息,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防控任务及标准

(一)清扫保洁中的防疫消杀工作。

1、道路消杀。

(1)集中消杀。

根据疫情严重程度,按照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要求,严格落实道路集中消杀制度。

消杀时间为:当天22:00至次日凌晨5:00采用喷雾车辆对全域道路进行喷雾消杀,

(2)日常消杀。

人流量较大的主次干道、商业步行街、十字路口等重点区域三区社区部门按辖区对所属区域每天消杀2次。

(3)特殊区域消杀。

三区社区部门结合市防疫指挥部的疫情通报,对高风险小区、城中村、医院周边进行每天进行早中晚3次消杀。

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监管单位及责任人:

2、公厕消杀。

公共厕所要保持良好通风,保洁员每天要对公厕全面清洗1次,并随时保洁;每天用消毒剂溶液对公厕全面喷洒消毒2次,全天开放公厕每天不少于3次,或采用消毒剂对公厕地面、蹲位、门把手、水阀等部位进行擦拭或湿拖,并采用消毒剂对清洁工具进行浸泡消毒;社区工驿站、管理房应保持通风,内部及周边环境保持干净整洁,每天消杀不少于2次。

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监管单位及责任人:

3、中转站消杀。

(1)做好中转站日常卫生保洁、垃圾收集、垃圾转运正常,彻底清理站内外垃圾死角。

管理人员必须做好自身防护才能上岗,上岗期间做好垃圾收集来源记录,各垃圾收集车辆和收集运送人员、三区社区部门必须建立台账,记录在案,垃圾中转站对收运人员实行“扫码、测量体温”合格进站,凡是倾倒垃圾的车辆必须先消杀再倾倒,转运车辆每天进出站要进行全面消杀,收运人员实行定人、定车、定站、定时运送,车辆离站对车辆后尾部进行冲洗,再进行消毒,各片区、小区、单位收运车辆和人不得中途停靠、下车等行为,确保收运垃圾从收集点直接运到指定中转站中转。

(2)对于疫情管控区域、医院、疫情封闭小区的生活垃圾采取设置生活垃圾收运管控点、垃圾分类投放箱体定点定时投放,定人专门管理。

睢阳区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把君台南路中转站作为疫情管控重点区域垃圾中转站,梁园区确定三玻中转站、一体化示范区确定黄河路与商鼎路交叉口东南角中转站作为疫情管控重点区域垃圾收集中转站,发现疫情第一时间对接各办事处管理人员,商定垃圾倾倒时间,第一时间疏散中转站周边社区工人和社会人员,对重点区域中转站收集现场只留一名管理人员,一名监管队长,穿防护服佩戴护目镜,做好全部防护措施后,对车辆进行全方位酒精消毒,84消毒,随后进行倾倒,倾倒完毕后在对垃圾表面进行两次消毒,对车辆进行消毒,随后压缩进箱体,由司机直运至焚烧厂进行焚烧,严禁中途停留,返回后再对箱体车辆进行两次消毒冲洗,对于参与人员全方位酒精消毒,对于防护用品一次性处理,密切观察参与人身体状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隔离。

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监督单位及责任人:

4、果皮箱消杀。

(三)垃圾处置环节中的防疫消杀工作。

全面落实生活垃圾处理消毒防疫措施,厂区全区域消杀、全方位防控、全人员管控,按照生活垃圾、污泥、飞灰处置技术规范要求,加强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分类处理场等场所防疫消杀工作,各类设施每天消毒不少于2次,可根据情况随时增加消毒频次,并建立健全消杀台账,切实做到无害化安全卫生处理,严禁出现二次污染。

1、生活垃圾填埋场。

主要负责污水处理厂污泥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填埋处理。

处理方式为无害化卫生填埋,要认真落实生活垃圾填埋技术规范要求和防疫要求,认真做好进场车辆、人员防疫消杀、检测、登记工作,按照边填埋、边消杀、边覆盖的原则实施作业。

严禁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理系统,入场填埋,填埋作业时尽量减少填埋场填埋作业面,重点对场区及周边特别是作业区重点消杀,做到随倾倒、随消杀、随覆盖。

(1)工作人员防疫管控工作要求:

①实施常态化摸底排查工作人员否与疫情中、高风险区出入人员进行接触,按照疫情规定及时做好管控工作。

②摸底排查全厂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情况,确保全员接种。

③按照市防控指挥部要求,组织全体人员定时按频次要求开展核酸检测,确保全员参加检测。

④严格落实每天上岗人员上班前进行扫码、体温测量、人员登记等工作制度。

体温异常的人员在家就地自我隔离,并立即上报分管领导和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统筹安排医治隔离工作。

⑤对非本单位人员进行扫码、体温测量、登记,出现异常的禁止进入厂区。

⑥所有人员一律戴口罩,做好自身防护。

工作人员禁止串岗、扎堆、聚集。

午餐禁止几人扎堆就餐,提倡盛饭分散就餐。

⑦设置专用消毒室,垃圾填埋场作业人员先到消毒室内穿戴消毒后的专人专用的工作服上场作业,填埋作业完成后先到消毒室消毒,专用工作服同时消毒。

(2)防疫消杀工作:

①生产运行采用边填埋、边消杀、边覆盖原则。

②对进厂路、进库路、垃圾填埋场进行机械消毒,消毒使用雾炮车和洒水车,消毒用品使用84消毒液,每天不低于4次。

③垃圾运输车进出厂时对车辆使用84消毒液,利用高压喷雾器进行消杀。

对运输车驾驶人使用酒精消杀,并要求驾驶人每次都进行扫码、测体温、登记等工作。

④对全厂室外区域使用84消毒液,利用人工电动喷雾器进行消毒,每天2次。

⑤对办公区域内部空间,使用75度医用酒精进行消毒,并根据人流情况增加消毒频次。

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监督单位及责任人:

2、垃圾焚烧发电厂。

对生产办公、食堂区域,垃圾运输车辆、垃圾卸料、运输区域每天不少于2次全方位消杀;严格驻场人员管控,实行全员全时驻留驻留场区和居住小区疫情管控全;全体人员上岗前必须测量体温、扫码登记,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每人不少于2次核酸检测。

(1)加强厂区消毒管理。

①生产办公区域消毒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消毒,每次按照“从里到外,再从外到里”消杀2次。

对门把手、梯扶手、电梯按钮、会议室台面、桌椅、空调遥控、投影仪遥控、水龙头、卫生间坐厕、办公地面等重点部位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剂进行擦拭。

②食堂区域消毒每天早、中、晚各擦拭一次,或按照用餐批次合理安排擦拭次数。

对桌椅、地面等部位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剂进行擦拭。

③垃圾运输车辆在进、出厂时对车辆四周及容器装载入口使用有效氯浓度为2000mg/L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以喷洒处微湿为准,喷药量为200~300mL/m。

④垃圾卸料、运输区域卸料期间,从垃圾进厂运输栈道到卸料平台等区域需对地面、卸料门及周围墙面每隔2小时使用有效氯浓度为2000mg/L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2)做好焚烧发电厂人员的防护和管理。

①焚烧发电厂人员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

焚烧发电厂人员一旦出现异常(如体温超过37.3摄氏度、发热、头痛、咳嗽、乏力等症状),必须马上就医检查,要第一时间上报,不得瞒报。

②焚烧发电厂公共场所内的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巡检及设备操作时必须佩戴手套。

口罩及时更换和处理。

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监督单位及责任人:

(四)社区工作人员防疫管控工作。

社区工人做到每天测体温、扫码登记,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全覆盖。

社区工人上岗前必须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每日不低于2次进行测温,作业期间不得将口罩、手套脱下,不得扎堆、聊天,作业完成后洗手消毒,勤换洗工作服,保持个人卫生。

中风险、特殊区域的社区工人要做到穿防护服、配备防护物品作业,并做好防护专业技能培训,确保安全作业。

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监督单位及责任人: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社区系统是特殊行业,是疫情防控重要一环,中心城区社区系统各项工作按类别区分,对卫生防疫工作做到“小循环、小闭合;大循环、大闭合”,做到无缝衔接管理。

市、区社区系统各成员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全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等级响应措施,高度重视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生活污泥,特别是废弃口罩等可能携带的病毒细菌对一线环境卫生作业人员和城乡居民造成的伤害,将保障城市环境卫生摆到防范疫情工作重要位置,坚决担负起疫情期间工作职责,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整洁优美、秩序井然、安全卫生的城市生活环境。

(二)加强宣传,强化培训。

市、区社区系统各成员单位要采用在街道、小区张贴发放宣传单、疫情防控知识单等方式,宣传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生活污泥、废弃防护用品收运处置正确方法,提高城乡居民防范意识。

要及时组织环境卫生一线作业人员进行专门教育培训,提高作业人员对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生活污泥、废弃防护用品病原危害的思想认识,指导作业人员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及时向作业人员提供医用口罩、护目镜、手套、工作服等防护设备。

要对作业人员定期测量体温,对作业车辆、器具按时消毒,切实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健康安全。

(三)完善方案,规范闭合。

在清扫保洁环节,要采取集中消杀、平时消杀、特殊道路消杀、特殊地段消杀,做到全覆盖。

在垃圾收集环节,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广场、河道消杀全覆盖。

在垃圾清运环节,采用“定区、定点、定车、定时、定人”五定要求,中风险区生活垃圾要求采用定点收集,分类存放,单独收运,单独处理。

在垃圾处置环节,要求全区域消杀,全人员管控,全方位防疫。

社区工人要严格落实扫码、测体温、注射疫苗、核算检测等防疫制度,并做好自身防护。

(四)制定措施,责任到人。

各单位要进一步细化疫情防控方案,把各项工作落实到科室、责任人。

要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期间环境卫生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做好疫情期间环境卫生工作。

要落实工作责任,做到管理人员、管理路段、管理标准和管理时间落实到位。

要结合本辖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确保疫情期间城市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如发生突发安全事件,应及时向市城管局报送相关应急处置情况。

(五)加强督导,严格奖惩。

局新冠病毒防控社区系统保洁消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建专业督导队伍,加大巡查督导,保障各项制度得到贯彻落实。

对疫情防控社区工作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起到典型引导作用;对工作措施不力、麻痹大意等造成工作失误的单位和个人,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或上报市、区纪检等有关部门。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建立市、区、办事处、作业单位联防联控机制,各责任单位要担当作为,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上下同心,协同打赢新冠病毒防治攻坚战。

(二)完善消杀专项管理制度

梳理完善并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做到管理制度科学有效,各项工作有专人负责、有记录台账、有专人检查。

(三)加强作业人员防护培训。

加强社区从业人员对新冠病毒防控常识的培训力度,提高社区工人参与抗击疫情作业技能,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四)做好防护物资筹备。

各单位要做好消毒液、口罩、手套、防护服等防护物资的筹备工作,按照应急处置要求,打破常规,将用于社区工作防护的经费纳入各级财政保障。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