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也要做好疫情防控措施,下面小编整理了房地产企业疫情防控方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房地产企业疫情防控方案篇1

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我区建筑项目和房地产销售不发生聚集性疫情,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建筑房地产领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基本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深刻认识抗疫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牢固树立打持久战思想,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积极探索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路径,实现疫情防控应急状态下建筑施工和房地产销售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措施

为确保工作切实有效推进,东城区建设交通局成立以赵xx局长为专班长,赵xx副局长为副专班长,建设局各股室工作人员为成员的东城区建筑房地产领域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工作专班。

(一)建筑施工领域

1、实施闭环管理,推进工地正常施工。

根据疫情病例分布和疫情防控进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落实闭环管理举措,推进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正常施工建设。

(1)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一是对建设工地实行封闭管理。

所有建设工地只留一个专用通道,门卫24小时值班在岗;严格人员进出场管理,建立施工从业人员实名登记台账。

二是建立项目现场施工从业人员身体状况检查制度。

督促建设工地必须配备体温检测仪器,每日测量检查不应少于2次;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体温检测合格并佩戴相应防护口罩方可进入现场,检测结果建立台账,逐个登记,留存备查。

督促建设工地每48小时进行1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发现异常,或发现体温>37.3℃、咳嗽等疑似症状或有与疫区、疑似病人接触史者,及时报告工程项目所在社区和建设局,积极配合卫生防疫等相关部门采取隔离措施。

(2)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卫生和消毒防疫工作

一是对生活区、办公室、食堂、厕所和浴室等公共场所经常通风换气,每天消毒不得少于2次,消毒记录逐一登记,存档备查,做好生活垃圾处理工作。

二是工地食堂要注意食材安全,每天要落实晨检和个人卫生制度,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装、戴一次性手套、佩戴防护口罩。

食堂原料用品要通过合法渠道采购,肉类采购点要有相关部门签发的卫生证明,对食材采购渠道每日进行记录,杜绝生食和野味品种的供应。

在疫情响应期间,要采用分段分餐进食,避免人员聚集,餐桌座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必须进行高温消毒。

三是改善员工居住条件,宿舍必须具备通风、消毒等必要措施,督促从业人员勤晒衣服和被褥。

四是项目现场要准备充足体温计、一次性外科口罩或N95口罩、防护服、消毒酒精、84消毒液、消毒器材、急备药品等防护物资;要明确划定专门区域房间作为临时隔离室:确保个人防护、环境消毒及突发情况应对及时到位。

各项物资要建立台账,明确位置,加强维护,保证随时处于正常可用状态。

2、加强疫情期间工保障

(1)强化人员通行保障。

对符合复工复产条件项目的员工,积极有序组织返岗。

对本地员工,积极协调街道、社区(村委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点对点组织返岗复工;疫情发生期间,严肃域外员工进入施工现场。

(2)强化用电、用水、用气等要素保障。

对正常施工的企业,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确保疫情期间生产不停电、不停水、不停气,全力保障项目正常建设。

(3)加强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保障。

加强与市场监督等部门沟通协调,加大肉、菜、粮油等生活必需物资的协调供应力度,保障项目单位基本需求。

加强与卫生健康等部门沟通协调,保障正常施工项目单位口罩、手套、酒精、消毒液、温度计等防疫物资需求.

(二)房地产销售领域

1、强化疫情防控组织领导。

密切关注企业和项目关联区域的疫情发展变化情况,严格遵守防疫要求和规定,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防止聚集性传染,坚决杜绝聚集性疫情事件。

2、严格落实售楼处疫情防控措施。

根据我区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合理确定售楼处开放时间;严格售楼处人员管理,对入场人员进行健康码核验、体温检测和来访登记,禁止不符合防疫要求的人员进入。

发现中、高风险地区关联行程史或确诊病人密切接触史的人员,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进入售楼处的所有人员必须全程佩戴口罩,未按要求佩戴的不得进入。

各单位(部门)间要加强协作,形成各方协同、持续攻坚的工作合力,确保信息及时互通、要求及时传达、工作及时落实。

三、工作重点

(一)重点领域

1.食品安全监管;

2.活禽、野生动物交易监管;

3.药械安全监管;

4.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5.产(商)品质量安全监管。

(二)重点场所

1.农贸市场、大中型超市;

2.餐饮服务单位;

3.药械经营、使用单位;

4.大型商场、商务楼宇等重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5.规模以下大型商场、商业综合体、专业市场;

6.其他沿街商铺等。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及时将其他重点领域、重点场所纳入工作重点。

四、主要任务

根据市政府应急响应级别要求及上级有关部门关于疫情防控的要求,采取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确保措施及时、适当、有效。

(一)依法履职,加强重点领域、重点产品安全监管工作

1.强化农贸市场、大中型超市监管

按照相关疫情防控要求,结合市场监管职能,加强对农贸市场、大中型超市的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产(商)品质量安全、价格行为等监管。

加强对畜禽肉、生鲜水产品、蔬果等重点产品经营单位的监管,包括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制度情况及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个人防护情况等。

发现违规活禽交易的,依法予以查处,并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加大对违法销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为的监管力度,会同相关部门依法严厉查处违法经营野生动物,以及为违法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物提供交易服务等违法行为。

加强对消毒产品、非医用口罩等防疫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控。

(牵头部门:网监科、食品监管科;配合单位(部门):各业务科室、各所队)

2.强化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监管

对学校、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单位食堂以及饭店等餐饮服务单位加强监管,督促认真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严格落实消毒卫生制度,对场所、设施设备、餐饮具、工用具加强消毒;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落实每日体温监测和个人防护措施,在工作状态时应佩戴口罩,勤洗手消毒;遵守餐饮服务操作规范,加强食品原料监管,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落实食品原料追溯和进货查验制度,对冷冻产品、水产品加强索证索票,不得采购和生产经营来路不明或不能提供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的畜禽类、生鲜水产品等,严禁采购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切实加强风险防控,确保食品安全。

(牵头部门:食品监管科;配合单位(部门):各所队)

3.强化药械经营、使用单位监管

对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加强监管,充分发挥零售药房智慧监管系统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探索细化退烧止咳药实名登记的功能目录,督促企业落实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对区内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加强监管,督促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落实主体责任。

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予以重点关注,发现违法行为的依法严处。

对五类重点防疫产品(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呼吸机、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红外体温计)生产经营企业加强监督检查,对其中的出口单位建立企业法定代表人、监管部门联系制度。

(牵头部门:药化科、医械科;配合单位(部门):各所队)

4.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督促使用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健全疫情常态化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岗位责任制度,完善包含疫情防控内容的特种设备安全应急预案,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巡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推进智慧电梯平台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远程监管,按照区局制定的电梯乘用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和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指引,指导各重点单位做好特种设备疫情防控工作。

加大对医院、重点宾馆等重点场所的特种设备安全保障,确保特种设备和疫情防控双安全。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