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整理了社区发现阳性患者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社区发现阳性患者应急预案1

落实以社区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指导社区科学有序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及早发现病例,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等相关文件规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要求

(一)党政牵头、社区动员,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二)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原则,做好社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现、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

二、相关定义

(一)社区。

方案中“社区”是指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所辖的城乡社区(即城市社区和村)。

(二)社区疫情划分

1.社区未发现病例。

指在社区居民中,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2.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

社区出现病例,是指在社区居民中,出现1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尚未出现续发病例。

暴发疫情是指14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栋楼同一单元等)发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病例间可能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感染的可能性。

3.社区传播疫情。

指在社区居民中,14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感染来源不清楚的散发病例,或暴发疫情起数较多且规模较大,呈持续传播态势。

(三)疫点、疫区的划分

1.疫点。

如果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将病例可能污染的范围确定为疫点。

原则上,病人发病前3天至隔离治疗前所到过的场所,病人停留时间超过1小时、空间较小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应列为疫点进行管理。

疫点一般以一个或若干个住户、一个或若干个办公室、列车或汽车车厢、同一航班、同一病区、同一栋楼等为单位。

2.疫区。

如果出现了社区传播疫情,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将该社区确定为疫区。

(四)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与病例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与病例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直接治疗及护理病例、到病例所在的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3.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过病人的人员,该病人的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人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

4.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

三、社区防控策略及措施

(一)社区未发现病例

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具体措施包括组织动员、健康教育、信息告知、疫区返回人员管理、环境卫生治理、物资准备等。

1.组织动员:社区要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体系,以街道和社区干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为主,鼓励居民和志愿者参与,组成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对社区、楼栋、家庭进行全覆盖,落实防控措施。

2.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识宣传,积极倡导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文明行为,营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良好氛围。

使群众充分了解健康知识,掌握防护要点,养成手卫生、多通风、保持清洁的良好习惯,减少出行,避免参加集会、聚会,乘坐公共交通或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时做好防护,戴口罩,避免接触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禽类或其粪便。

3.信息告知:向公众发布就诊信息,出现呼吸道症状无发热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社区)就诊,发热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到定点医社区就诊。

每日发布本地及本社区疫情信息,提示出行、旅行风险。

4.疫区返回人员管理:社区要发布告示,要求从疫区返回人员应立即向所在社区报告登记,每天上午9点,下午3点自测体温两次,并将体温和健康状况每天下午4点前向社区报告,主动居家隔离14天。

街道办事处每天下午5点前将汇总报表(附件2、3)报崂山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疫情防控组金宏。

2.社区管控

王洪艳牵头,组织办负责,派出所、属地村(居)镇包村干部和村书记配合,对封控区、管控区按照要求全面落实交通管控和社区管控措施,同步做好区域核酸检测的宣传发动

同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照《xx社区管控应急处置子预案》要求开展工作

3.发布协查

xx牵头,镇卫生院接到县疾控中心王在光反馈的需要外发协查人员信息后,交由属地村(居)镇包村干部和村书记第一时间核实,并收集反馈信息汇报镇指挥部

4.区域核酸检测

xx负责,应急队、卫生院、派出所、属地村(居)配合,立即启动区域核酸检测应急预案,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一旦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出其他阳性人员,继续按照应急预案开展现场封控、流调溯源、隔离转运等工作我镇常住人口20997人,预设采样点28个,56个采样组,14名转运员,4至6个小时可以完成采样任务

5.环境消杀

xx牵头,卫生院固定2-3名专业人员负责对封控区、管控区内疫点进行消杀;属地村(居)固定2-3名专业人员(村卫生室村医)负责对封控区、管控区疫点外其他区域进行消杀

6.新闻发布

xx牵头,宣传办负责,对县委宣传部制定的发布通稿和发布会通报的有关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在本镇广泛宣传转发,同步做好舆情应对处置工作

7.物资保障

xx牵头,镇党政办负责,财政所、卫生院配合,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区域核酸检测、医疗器械、药品、隔离点等物资的保障供应

8.监测预警

(1)xx牵头,卫生院负责对发热门诊管理,严格落实发热患者“首诊负责制”和民营医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的监管,严禁收治发热病人(2)xx牵头,市场所负责对药品监管,严格落实“两抗一退”等药物销售实名登记报告制度

(3)xx牵头,市场所、创建办等部门负责及时收集重点场所的预警信息

(4)xx、xx牵头,卫生院、民政办、中心校等部门负责,对学校、养老机构、医院、托育机构等重点场所实行封闭管理

9.社会稳控

(1)xx牵头,负责监测市场供需状态,参照商务局制定的《生活物资供应应急处置子预案》,积极保障蔬菜和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的供给,同时确保水、电、气、网络正常供应

(2)xx牵头,属地镇包村干部和村书记负责,详细摸排群众需求,细化配送方案,全力保障封闭式管理小区居民正常生活

(3)xx牵头,卫生院负责启用“黄码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透析患者、肿瘤患者、孕产妇、新生儿等特殊人群开辟绿色通道,保障疫情期间就诊需求

(4)xx牵头,派出所负责社会面管控,加大治安巡查力度,保持群众生活平稳

社区发现阳性患者应急预案3

为有效应对、快速处置可能发生在县内的新冠肺炎疫情,整体提高应急和处理能力,保障新冠病毒咽拭子标本采集、运送、检测工作有序开展,实现日检万人目标,特制定本预案。

一、制定目的

指导针对新冠肺炎局部散发或暴发疫情时合理安排和调度医疗资源,更加科学、有序、规范地完成新冠肺炎局部散发或暴发后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达到全员检测核酸要求;努力提高病例的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把疫情控制在最低限度,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制定依据

本预案依据《新冠病毒核酸筛查稀释混样检测技术指引》(联防联控机制医疗发[20xx]277号)、《关于紧抓近期工作重点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医疗发[20xx]298号)、《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规范》(联防联控机制医疗发[20xx]352号)等制定。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县发生新冠肺炎局部散发或暴发疫情的医疗救治应急处置及核酸检测工作。

四、组织实施

(一)工作原则

按照“能快尽快”的原则,确保5天内完成我县全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目标。

先检测中高风险地区;后检测低风险地区。

先检测疑似病例、密接者、密接的密接等重点人群及其所在村(社区)、单位和行动轨迹覆盖区域人群,后检测一般人群。

按照重点人群和高风险地区人群1:1、中风险地区5合1、低风险地区10合1采用科学混检方式,确保第1天内完成所有重点区域、重点人群核酸检测。

再由重点区域逐渐向外围扩张的检测顺序,科学调度安排人员,按照本地区已测算的每天检测人数、覆盖区域,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完成全员检测工作。

(二)人员组成

1、采样人员组成

各乡镇各部门要制定全员核酸检测宣传引导方案,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全媒体宣传、入户告知、张贴公告、广播等形式,做好全员核酸检测目的及意义宣传,消除群众恐慌心理,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引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按时定点接受核酸检测。

对14天内已离开本县的人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通知其做好个人防护,及时落实核酸检测。

八、特殊情况处置

婴幼儿、重病者无法采集咽拭子的,可采集鼻咽部样本;对行动不便人员,由采样小组在完成该采样点现场采样任务后,上门采样。

对监所人员,社会福利养老机构人员等特殊人群,要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同时关注老人、小孩、行动不便及流浪人员等,切实做到核酸检测不漏一人。

一旦宣布全员核酸检测,要立即启动交通管制措施,同时充分考虑我县全域旅游特点,游客原则上就地进行核酸检测,未出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前,暂停人员流动。

社区发现阳性患者应急预案4

一、总体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将加快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尽力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作为常态化防控落实“四早”措施的首要举措。

应急预案启动时,落实加快提升检测能力所需的人员、设备和资金,压实各部门、各社区责任,完善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机制。

二、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成立XX区XX街道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核酸检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XX任组长,办事处副主任XX任常务副组长,负责该预案的启动和实施,应对出现新疫情时需要进行较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建立网格化核酸采样机制

1、科学确定网格化检测区域划分。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可能出现的全员核酸检测做好准备。

我街道定为一级网格,六个社区定为二级网格,二级网格下按照小区、聚居地进一步划分为三级网格;三级网格下按照小区每栋楼每座房子进一步划分为四级网格。

街道设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包括人员动员、组织、公告、等工作,每个二级网格设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小组,按照“1+8”标准配备工作人员,即有1名街道班子成员负责,并设置8人专门小组,包括1名联络人、1名医务人员、1名信息登记员、1名网络员、2名引导员、1名民警、1名社区工作者;二、三、四级网格由街道进一步进行划分,并设置具体网格联络人,负责网格内人员的组织、动员等工作;各级网格需掌握网格内所有人员的相关详细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电话等,确保在进行核酸检测时可及时通知动员到位。

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孕产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组织安排采样人员上门采集,确保检测工作全覆盖,做到不落一人。

2、建立核酸检测信息化管理系统。

街道卫健办负责与区数字办对接,将摸底的辖区内人员信息按照网络化核酸检测要求提前录入系统,做好人员信息的核对和审查,实行动态更新,确保核酸检测工作准确、快捷、高效和报告查询便利。

3、选定核酸检测采样点。

各社区分别设置1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配备3个采样帐篷。

提前储备好设置采样点所需的物资,确保收到指令后能够迅速布置好采样点。

卫健办和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做好采样点设置的指导工作。

采集点要求。

采样点要求选择空旷、通风、平坦、安全的区域,根据原有场地条件,划分为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采集辅助区和临时隔离区,有效分散待检人员密度;需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并明确采样流程和注意事项,做好预案;应当设置急救设备备用。

(1)等候区。

设立独立的等候区域,应设置人行通道和“1米线”标识,落实“1米线”间隔要求,尽可能保证人员单向流动,严控人员密度,避免大规模采样时造成人员聚集;等候人员均应按要求佩戴好口罩。

采集区。

应根据气候条件,配备帐篷、冷/暖风扇、适量桌椅,保证医护人员在相对舒适环境下工作;标本如无法及时运送至实验室,需准备4℃冰箱或低温保存箱暂存。

缓冲区。

可提供采集人员更换个人防护装备。

采集辅助区。

空间应当相对密闭,用于采集人员更衣、备餐、值班等。

(2)临时隔离区。

用于暂时隔离在采集过程中发现的疑似患者或高危人群。

4、组建核酸检测采样应急队伍。

综合秋冬季可能出现的疫情情况,充实核酸采样力量,做好相关专业人员储备。

依托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1支XX核酸采样应急队,每个社区设置3个采样组,每个采样组3个采样工作人员,核酸采样应急队由区指挥部统一调度,每支采样队设队长1名,每个采样小组设组长1名。

采样工作分上午4小时、下午4小时、晚上4小时每天共12小时轮班,要求各社区制定全员核酸检测方案,细化到每天,每个时间段具体采样的小区的楼栋和人数,原则上4天内基本完成全员采样,第五天做漏检补采。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