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地震逃生安全知识8篇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地震逃生安全知识1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养训练有素的应急组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预防学校在发生严重的突发危害事件时,学校能有组织、有秩序进行疏散,限度的保护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
二、演习目的
为了确保学校的应急疏散能力,提高全体师生的紧急疏散应对能力,熟悉学校紧急疏散路线,检查学校紧急疏散预案的可行性和全体师生的协同情况,进一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紧急疏散领导小组
为了确保演习的顺利进行,成立紧急疏散领导小组,由相关负责人组成,负责指导和协调演习工作。
四、演习目标
要求全体师生接到紧急疏散指令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有序、镇定、快速地到达疏散集合地点,如学校篮球场、操场、校门边停车场、南教学楼前草坪等。在整个疏散过程中,要做到师生配合默契、疏散路线清楚、组织有条不紊、人人各尽其责,确保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演习安排
(一)前期准备工作
1、举行紧急疏散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演习的目的和要求,并研究和确定疏散路线。
2、召开参与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及班主任会议,明确各位老师在疏散时的分工及路线,分楼层落实负责人员。
3、在活动前通知各班主任,告知学生演习的安排和疏散路线,目的是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又保证紧急疏散演习的实效。要求学生疏散下楼时要严肃、安静、有序、快速,绝对不要打闹、推搡,走楼梯时要小跑步撤离,但不要着急跑得过快,以防跌倒。
(二)演习安排
1、在演习开始前,校长在学校广播中宣布演习开始,要求全体师生按照紧急疏散演习方案迅速到达学校东操场集中。警报铃由相应的老师负责,同时要求参与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迅速到位,各负其责。
2、各教室师生听到第一声警报后迅速双手抱头躲在课桌底下,第二声警报后迅速打开教室前后门,前面三排走前门后面几排走后门,离开教室到走廊。不按身高自觉的排成一路纵队,放低身姿尽快向楼梯移动。听从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老师指挥,由体育委员组织迅速有序的按规定路线撤离教室,到达操场指定位置。撤离顺序为副班主任在前,班主任老师最后撤离。
3、全体学生按指挥快速通过。遇到楼梯下有学生正在通过时,不惊慌不拥挤,按“先到先通过;先二楼层,后三楼层”的顺序撤离教学楼。
4、学生到达指定疏散集合地点后,由副班主任或班主任整队,迅速清点人数,向级部主任报告应到人数和实到人数。
5、非班主任也必须准时随班参加演习,听到信号后,迅速到指定位置。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在确认学生全部撤离后也要迅速到达大操场指定位置。全体教职工按一至六年级分组点名,各班向年级组负责人报告各班人数。
6、成立以指定老师为临时医务组长,非班主任老师为组员的救护小组。救护小组接到有学生“受伤”的信息后,迅速赶到指定地点,将“受伤”学生抬离现场,到达安全地带。
7、指定老师汇总年级人数,迅速向演习领导小组组长校长报告人员到位情况。
8、校长对本次演习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
9、校长宣布演习结束,各班有秩序带回。教职工返回各办公室,演习正式结束。
(三)学生疏散路线
1、南教学楼底楼教室的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直接到教室前面的花坛和草坪集中(依次由东至西)。
2、二楼楼梯东教室:
二(6)、三(1)的学生从楼梯东下到校门口停车场集中;
二楼楼梯西教室三(2)、三(3)的学生从楼梯西下到篮球场;
三楼楼梯东教室五(1)班的学生从楼梯东下到南面草坪;
三楼五(2)班和六年级的学生从楼梯西下到篮球场。
3、一(1)、一(2)班的学生到校门口停车场,一(3)、一(4)班的学生到一(1)前空地。
4、三(4)、三(5)班,四年级各班和一(5)、一(6)、一(7)的学生在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到西面操场。
(四)演习疏散负责教师安排
地震逃生安全知识2
活动目标:
1、让小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2、学习并掌握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3、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提高小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有关地震的录像,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等。
2、有关地震的图片、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组织小学生观看录像:玉树地震、汶川地震或日本地震。看完后大家谈话:在录像中看到哪些场景,这是怎么回事?自己有何感想?
二、教师一边出示有关地震的图片一边向小学生讲述地震的特点与危害: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建筑物被毁、许多人在地震中受伤或丧失生命等等。
三、基本环节:地震中如何逃生?
四、1、请小学生讨论并说说如何在地震中逃生?
2、组织小学生观看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
3、教师总结: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
五、
①当地震发生时,在睡房,小朋友立即抱着头趴到床底下,可用被子、枕头包着头,但不能堵住鼻子,避免呼吸不顺畅;在教室,小朋友可抱住头躲到桌子下面,或抱住头贴墙站好(教师示范);在家中,小朋友可躲到沙发或床底下,茶几或厨房柜子里;在户外,尽量远离建筑物,跑到空旷的地方蹲好,如果没有空旷的场地可以躲到街道的柱子下或无窗的墙下。
②地震停止,小朋友立即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大树等),并抱着头蹲下,不要到处乱跑,避免余震造成再次伤害。
③教育小朋友:灾难中,逃命最重要,不要想着带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穿戴方面等等。
六、结束环节:(安全演练)让小学生练习在地震中逃生、疏散演练,通过演练熟悉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及疏散路线。老师在演练前介绍演练方法和要求,并提醒小学生在演练游戏中不慌张,不推不挤,要互相关心,帮助同伴。在地震逃生演练过程中,要请班上老师配合,避免小学生在演练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七、延伸环节:让小学生收集有关地震知识的资料,开设"地震知识展览"角。
活动目标:
1、引导小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提高他们对地震的认识和警惕性。
2、教授小学生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让他们掌握应对地震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3、通过活动,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通过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提高小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有关地震的录像,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等,以供小学生观看和讨论。
2、收集有关地震的图片和制作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PPT,用于讲解和教学。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组织小学生观看地震相关录像,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或日本地震。观看完毕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询问他们在录像中看到了哪些场景,以及对地震事件的感想和思考。
二、教师讲解地震的特点与危害,辅以相关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震对人类的影响和危害,例如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建筑物被毁、人员伤亡等。
三、基本环节:教授地震中的自救与逃生方法。
四、1、组织小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地震中逃生的想法和方法。
2、播放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学习地震中的自救与逃生方法。
3、教师对地震中的自救与逃生方法进行总结,确保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五、
①当地震发生时,在睡房,小朋友应立即趴到床底下,并用被子、枕头等物品保护头部,但不要堵住鼻子,以确保呼吸通畅;在教室,小朋友可躲到桌子下面抱住头部,或贴着墙站好(教师示范);在家中,小朋友可躲到沙发或床底下,或者躲在茶几或厨房柜子里;在户外,尽量远离建筑物,跑到空旷的地方蹲下,如果没有空旷的场地可以躲在街道的柱子下或无窗的墙下。
②地震停止后,小朋友应立即跑到离建筑物、大树等危险物体较远的空旷地方,并抱住头部蹲下,不要到处乱跑,避免余震造成再次伤害。
③教育小朋友:在灾难中,逃生最重要,不要考虑带走自己喜欢的物品,也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穿戴方面等等。
六、结束环节:安排地震逃生演练,让小学生实践在地震中的逃生和疏散。在演练前,教师介绍演练方法和要求,并提醒学生在演练游戏中保持冷静,避免推挤和互相帮助。同时,要请班上的老师配合,确保演练过程中没有意外事故发生。
七、延伸环节:鼓励小学生收集有关地震知识的资料,并组织他们开设"地震知识展览"角,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震,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地震逃生安全知识3
为了提高师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意识,学校决定在下周一的升旗仪式后进行防震和防火疏散演练。演练的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掌握个人避免意外伤害的技巧,积累集体逃生经验,提高他们的防震和防火自救能力。下面是演练过程的安排:
总指挥:校长
副总指挥:副校长
演练对象:全体师生
一、广播通知要求
1、第一次广播:防震演练(双手抱头,离开座位蹲坐在桌子底下或教室的过道上。)
2、第二次广播:防震演练(双手抱头,离开座位蹲坐在桌子底下或教室的过道上。)
3、第三次广播:消防疏散演练。紧急疏散,集中到国学广场上,按各班级下楼顺序,学生面向文化长廊方向蹲坐(2分钟)。
二、点火模拟
在教学楼南、北楼梯口放置两个盆用于模拟火灾和浓烟场景,在疏散开始前点燃(由符芳丽和早班校警负责)。
三、灭火器灭火演示
陈德辉将进行灭火器灭火演示,向师生演示灭火的步骤。
四、时间统计员
统计消防疏散所需时间。
演练结束后进行简单的小结。
五、疏散路线
从北边楼梯下楼的班级顺序为:一(3)、一(1)、二(2)、三(1)、四(1)、五(2)、六(1)。
从南边楼梯下楼的班级顺序为:二(1)、一(2)、三(2)、五(1)、四(2)、六(2)。
六、要求
1、下周一全校演练之前,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防震躲避和火场逃生技巧的辅导。火灾发生时,学生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有毒烟雾进入呼吸道。在疏散演练时,学生不需要带毛巾,只需单手捂住口鼻,弓着身体下楼撤离,并注意遵守纪律,不要喧闹。
2、每个班级分成两行队伍下楼,每班有两名教师带队,班主任在队伍前面带队,另一名教师在队伍后面维持秩序。
3、负责在楼梯口的教师要注意各班下楼队伍的安全,让学生有序下楼。
4、陈帅和符艺负责南北两个楼梯口的拍照工作。
5、强调演练过程要保持安静。
6、楼梯口人员的安排如下:
北边:四楼:陈在良,二楼:张亚金
南边:四楼:牛晓,二楼:郑翠娟
地震逃生安全知识4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学习地震时安全自救的常识。
2、培养安全和自救的意识。
活动准备:
地震录像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让幼儿观看地震录像,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钟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画面,你们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吗?(地震)
3、教师: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是地震?(教师引导幼儿从房屋破坏、地面裂开、人员伤亡等方面进行描述。)
教师小结:视频里面的地面剧烈的摇晃,移动,房屋一间一间的倒塌,人们纷纷窜逃,哭声喊声连成了一片。
二、引导幼儿理解地震的含义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地震逃生安全知识8篇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地震逃生安全知识1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养训练有素的应急组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预防学校在发生严重的突发危害事件时,学校能有组织、有秩序进行疏散,限度的保护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
二、演习目的
为了确保学校的应急疏散能力,提高全体师生的紧急疏散应对能力,熟悉学校紧急疏散路线,检查学校紧急疏散预案的可行性和全体师生的协同情况,进一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紧急疏散领导小组
为了确保演习的顺利进行,成立紧急疏散领导小组,由相关负责人组成,负责指导和协调演习工作。
四、演习目标
要求全体师生接到紧急疏散指令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有序、镇定、快速地到达疏散集合地点,如学校篮球场、操场、校门边停车场、南教学楼前草坪等。在整个疏散过程中,要做到师生配合默契、疏散路线清楚、组织有条不紊、人人各尽其责,确保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演习安排
(一)前期准备工作
1、举行紧急疏散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演习的目的和要求,并研究和确定疏散路线。
2、召开参与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及班主任会议,明确各位老师在疏散时的分工及路线,分楼层落实负责人员。
3、在活动前通知各班主任,告知学生演习的安排和疏散路线,目的是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又保证紧急疏散演习的实效。要求学生疏散下楼时要严肃、安静、有序、快速,绝对不要打闹、推搡,走楼梯时要小跑步撤离,但不要着急跑得过快,以防跌倒。
(二)演习安排
1、在演习开始前,校长在学校广播中宣布演习开始,要求全体师生按照紧急疏散演习方案迅速到达学校东操场集中。警报铃由相应的老师负责,同时要求参与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迅速到位,各负其责。
2、各教室师生听到第一声警报后迅速双手抱头躲在课桌底下,第二声警报后迅速打开教室前后门,前面三排走前门后面几排走后门,离开教室到走廊。不按身高自觉的排成一路纵队,放低身姿尽快向楼梯移动。听从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老师指挥,由体育委员组织迅速有序的按规定路线撤离教室,到达操场指定位置。撤离顺序为副班主任在前,班主任老师最后撤离。
3、全体学生按指挥快速通过。遇到楼梯下有学生正在通过时,不惊慌不拥挤,按“先到先通过;先二楼层,后三楼层”的顺序撤离教学楼。
4、学生到达指定疏散集合地点后,由副班主任或班主任整队,迅速清点人数,向级部主任报告应到人数和实到人数。
5、非班主任也必须准时随班参加演习,听到信号后,迅速到指定位置。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在确认学生全部撤离后也要迅速到达大操场指定位置。全体教职工按一至六年级分组点名,各班向年级组负责人报告各班人数。
6、成立以指定老师为临时医务组长,非班主任老师为组员的救护小组。救护小组接到有学生“受伤”的信息后,迅速赶到指定地点,将“受伤”学生抬离现场,到达安全地带。
7、指定老师汇总年级人数,迅速向演习领导小组组长校长报告人员到位情况。
8、校长对本次演习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
9、校长宣布演习结束,各班有秩序带回。教职工返回各办公室,演习正式结束。
(三)学生疏散路线
1、南教学楼底楼教室的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直接到教室前面的花坛和草坪集中(依次由东至西)。
2、二楼楼梯东教室:
二(6)、三(1)的学生从楼梯东下到校门口停车场集中;
二楼楼梯西教室三(2)、三(3)的学生从楼梯西下到篮球场;
三楼楼梯东教室五(1)班的学生从楼梯东下到南面草坪;
三楼五(2)班和六年级的学生从楼梯西下到篮球场。
3、一(1)、一(2)班的学生到校门口停车场,一(3)、一(4)班的学生到一(1)前空地。
4、三(4)、三(5)班,四年级各班和一(5)、一(6)、一(7)的学生在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到西面操场。
(四)演习疏散负责教师安排
地震逃生安全知识2
活动目标:
1、让小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2、学习并掌握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3、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