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小班健康教案大全集精选10篇模版内容,欢迎阅读和下载。
小班健康教案大全集精选1
【活动目标】
1、了解脚的外形特征和用途,培养观察力。
2、培养幼儿之间的友爱情感,发展移情能力。
3、体验赤足运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画有五线谱和脚印的地毯。
【活动过程】
一、大家一起去森林里赤足旅行。
1、小朋友脱掉鞋子,赤脚旅行。
老师:“大家听,是什么声音呢?原来是我的小脚在说话。它说它每天都躲在鞋子里袜子里,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听不到,今天它想出来和大家玩玩!你们愿意和小脚一起玩吗?”
2、简单交代旅行注意事项。
老师:“小脚都出来了!它们非常开心!我们一起来个赤脚旅行吧!在森林里要小心,跟好妈妈,不要掉队。”
二、旅行开始,大家一起穿过小树林、过独木桥、学小兔跳、被大灰狼追跑等。
1、蹲着走。
老师:“哇,前面有片小树林,很低很低,我们要蹲着走才能穿过它,来,我们一起穿过小树林吧。”
2、交替走。
老师:“到了独木桥了!很窄很窄,我们要一个接一个地走,小心别掉到水里去。”
3、踮着脚走。
老师:“嘘,树洞里的小熊在睡觉呢!我们踮着脚轻轻地走,别吵醒它。”
4、跳。
老师:“你们看!小白兔跳得好快。我们来学学吧!”
5、跑。
老师:“糟糕,大灰狼来了,我们快跑呀。”
三、在池塘边休息,认识小脚。
1、来到池塘边洗脚。
老师:“哇,这里有个小水池,我们赤脚走了这么远的路,来洗洗脚吧!”边洗脚边唱歌。
2、认识小脚。
老师:“小脚洗好了,我们的小脚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回答,老师总结。
唱儿歌引出问题。
老师:“小脚真厉害!你们知道小脚有哪些本领吗?”老师总结。
四、玩游戏“小脚跳舞”。
老师:“我们的小脚能做这么多事情,我的小脚最喜欢跳舞了,你们看。”
老师示范游戏一次,讲解游戏规则。
幼儿一个个玩游戏,表扬做得好的幼儿。
幼儿全体一起玩游戏,完成后给他们小礼物。
游戏进行多次后结束。
老师:“小脚跳舞真好玩,我们把小脚游戏带回教室,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吧!再见老师!”
【活动反思】
《赤足旅行》是本周主题“我自己”中的一个活动,我们小班的老师们进行了讨论研究,设计出了这个综合活动。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注重形象性,以感知为基础,通过活动帮助幼儿积累感性经验和丰富的体验。这次活动以赤脚旅行为情景,通过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实施了以下教学:
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在森林里的旅行中遇到的情景、在池塘边认识小脚、游戏“小脚跳舞”。
第一部分是在森林里的旅行,我们设计了许多情景,让幼儿体验小脚不同的走法。我们运用语言将幼儿带入情境中,这些情境是基于幼儿能理解的,符合他们好奇和好玩的特点。比如“矮矮的小树林、窄窄的独木桥、大灰狼”等情境,幼儿对此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这个过程,我发现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更加关注幼儿已有的经验,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部分紧密连接第一部分,带幼儿来到池塘边休息,洗洗脚,认识自己的小脚。这也是目标中的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脚的外形特征和用途,培养他们的观察力。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少,他们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们让他们直接观察自己的小脚,说说小脚是什么样的,让他们掌握脚背、脚心、脚跟等脚的主要部分。在谈论脚的用途和本领时,有些幼儿回答不出来,我就通过回忆森林旅行中小脚的作用来帮助他们。幼儿通过这个活动经验,能回答出脚的许多不同本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一直积极参与,乐于表达。
第三部分是对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和提高。让幼儿在“小脚跳舞”的游戏中体验赤脚活动的乐趣。他们在游戏中学会跟随音乐进行和停顿。幼儿都非常积极参与,兴致高涨。
但是活动也有不足之处,就是第二个目标:培养幼儿之间的友爱情感,发展幼儿的移情能力。这一点在活动中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我们设计了在森林旅行中遇到小熊在睡觉的情境,要求幼儿轻轻地踮着脚走,不要吵醒小熊。但这还不够,所以我们决定再加入一个帮助迷路小动物回家的活动,以更好地培养幼儿之间的友爱情感。
小班健康教案大全集精选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喜欢。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数学情境
1.展示“小猫吃鱼”的图片。
有一天,猫妈妈有事外出,她给小猫准备了丰盛的午餐,你们猜是什么?对了,是小猫最爱吃的鱼。(展示第一幅图片)数一数,猫妈妈给小猫准备了几条鱼呢?
师:猫妈妈给小猫留了3条鱼,你猜后来会怎么样呢?请你们认真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呢?展示第2,3,4幅图片。
2.师:你能把这4幅图连起来,编成一个故事吗?把你编的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同桌交流后,教师指生交流。
二、建立数学模型
1.师:在“小猫吃鱼”的故事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可以一幅图一幅图地提问题,也可以连在一起提问题)
学生先自主思考,再全班交流。
生可能问:小猫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小猫又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小猫再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还可能问:猫妈妈给小猫留了3条鱼,最后剩几条了?
以上一一在“小猫吃鱼”课件片段2,3,4上展示。
2.师:你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想一想,怎么写算式?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互相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写算式?”算式中的每个数都表示什么。
学生可能给出的答案有:
①3-1=2 3-2=1 3-3=0
②3-1=2 2-1=1 1-1=0
讲一讲每个算式的意思。(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为了进一步理解得0的过程,我设计了动手操作的环节-摆学具。小猫那么喜欢吃小鱼,你喜不喜欢小鱼啊?拿出你的小鱼学具。
3.听老师的口令摆一摆。
摆1条小鱼,拿走1条,还有几条小鱼,应该怎么写算式?(1-1=0)
摆2条小鱼,拿走2条,还有几条小鱼,应该怎么写算式?(2-2=0)
摆4条小鱼,拿走4条,还有几条小鱼,应该怎么写算式?(4-4=0)
摆5条小鱼,拿走5条,还有几条小鱼,应该怎么写算式?(5-5=0)
5-5=0 这个算式中,前面的5表示什么?(我们摆的5条小鱼)后面的5表示什么?(拿走5条)得数0表示什么?(都拿走了,一条也没有,用0表示)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桌之间说一说。(发现相同的数相减,结果等于0)
通过直观的操作,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的实际意义。
4.游戏活动:玩“青蛙跳水”的游戏,拿5个乒乓球,一盆水,把球往水盆里投,看能投中几个,有几个没投中,(也可先预设自己能投中几个,)再列出相应的算式。
投中1个,有4个没投中,这种情况下,可以怎么写算式呢?可能是1+4=5,也可能是5-1=4,有5个球,投中1个,有4个没投中。或者是5-4=1,有5个球,4个没投中,投中1个球。
还可能投中2个、3个、4个、5个等,或者一个也没投中呢。说一说算式。
青蛙跳水的游戏实际上是为试一试中的“套圈”做铺垫。
5.课件展示第28页“试一试”(套圈)。你能根据图和所给的加法算式,列一道减法算式吗?
1+3=4 4-( )=( ) 学生可能给出4-1=3或4-3=1
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还有其他的可能吗?你能列出算式吗?和同桌说一说。(通过以上两个活动,渗透加减法互逆的关系。)
6.你们玩过“吹泡泡”游戏吗?展示吹泡泡的图片。请你们认真观察这幅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再列出算式。
三、练习应用:
为了避免比较抽象的训练,在练习应用这个环节,也应该创设富有情趣的、开放的情境,习题的设计还应该有一定的梯度。我的习题是这样设计的:
1.摘苹果:看图说出图的意思,再列算式。
2.小猴吃桃:看图说出图的意思,再列算式。
3.29页第3题,这是一道开放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培养求异思维。
可能出现:5=4+1 5=1+4 5=3+2 5=2+3 5=0+5 5=5+0
5-4=1 5-1=4 5-2=3 5-3=2 5-5=0 5-0=5
4.29页第4题,说一说:能说出差几个杯子?差几把勺就可以了,至于列算式,我个人认为暂时不做全面要求。
5.□-□=0,今天我们学会了得数是0的减法,像这样的算式,你能说出几个?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尊重和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活动让学生轻松地投入学习。在情境创设阶段,通过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培养求知欲。建立数学模型阶段,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游戏和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练习应用阶段,采用多种有效的练习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学的一点认识,恳请各位专家和同仁给予指导。
小班健康教案大全集精选3
为了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我们开展了一项特别的活动。活动的目标是让孩子们了解在睡觉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不要把头蒙在被子里、不要蹬被子、不要趴着睡觉、不要把东西放进嘴里等等。另外,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午睡习惯。
为了准备这个活动,我们准备了一些道具,比如摇篮曲音乐和幼儿用的绘本。我们还准备了一些娃娃家游戏玩具,让孩子们可以在活动中进行互动。
活动开始时,我们首先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小娃娃玩偶,并和它打招呼。然后,我们播放了摇篮曲,让孩子们感受到宝宝要睡觉的氛围。接着,我们示范了如何轻轻摇着抱着宝宝入睡。然后,我们邀请孩子们来模仿我们的动作。
接下来,我们让孩子们讨论一下在睡觉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如果孩子们不知道,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些提示。例如,我们会问他们是否可以蒙头睡觉,是否可以一边吃东西一边睡觉。然后,我们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些不良睡眠习惯是不好的。比如,蒙头睡觉会让身体受凉,趴着睡觉和蒙头睡觉会影响呼吸通畅。我们还提醒他们不要在睡觉时吃东西,以免呛到自己。
接下来,我们向孩子们展示了一本描绘许多宝宝睡觉的绘本。然后,我们教他们一首名为《宝宝睡觉了》的儿歌。我们先示范朗诵这首儿歌,然后再让孩子们跟着我们一起朗诵。最后,我们全体一起朗诵这首儿歌。
活动结束时,我们提醒孩子们在睡觉时要注意正确的睡姿。我们还告诉他们,按时睡觉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建议他们在晚上9点之前入睡,这样第二天才会有精神。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学会了在睡觉前要注意的事项,并且也培养了良好的午睡习惯。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正确的睡姿,享受健康的睡眠。
小班健康教案大全集精选4
活动名称:青蛙跳跃乐
活动准备:每人一只呼啦圈、两只害虫、音乐(甩葱歌)
活动目标:
1. 增强幼儿双脚跳跃能力。
2. 提高幼儿臂力和投掷准确性。
3. 培养幼儿学习劳动和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双脚跳跃,落地要轻。
活动难点:掌握跳跃的方法和动作要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练习队列队形。
2. 随音乐热身活动,使用呼啦圈。
3. 探索呼啦圈的玩法,小组合作探索不同的跳法。
二、基本部分
1. 运用魔术导入,让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
2. 幼儿拿着呼啦圈学习青蛙跳,注意双脚跳跃,落地要轻。
三、游戏《青蛙捕捉害虫》
幼儿分成两组,每组摆放七个呼啦圈,每组前面放一只害虫。幼儿跳过呼啦圈后,再用呼啦圈套住害虫。
四、整理场地、结束
进行放松游戏,如“我是机器人”。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可以锻炼双脚跳跃的能力,提高臂力和投掷准确性。同时培养幼儿学习劳动和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活动的重点是双脚跳跃,要轻巧地落地。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由探索呼啦圈的玩法,发现不同的跳法。通过魔术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最后的游戏《青蛙捕捉害虫》可以让幼儿以青蛙的角色去捉害虫,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整个活动结束后,幼儿可以进行放松游戏,以缓解身体的紧张和疲劳感。
小班健康教案大全集精选5
教学目标:
1、练习钻过障碍物,学习低头弯腰的钻。
2、培养幼儿遵守纪律、热爱劳动、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
教学准备:
牛皮筋两根(缠有彩色的皱纸);篮筐两只;彩色的纸花为幼儿人数的3倍(花中摘上一黄花纸片当花蜜);蜜蜂贴纸与幼儿人数相同;蜜蜂姐姐(教师扮演);布置场地如下:彩色的皱纸皮筋拉成障碍物。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教师扮演“蜜蜂姐姐”带小蜜蜂飞到场地上,自由找点,学做模仿操。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的天气是不是很好呀,你们还记得蜜蜂是怎么叫的么,我听听看?
幼:嗡嗡嗡……
教师:噢~贝贝班呀有这么多可爱的小蜜蜂呢!春天马上就要走了,小蜜蜂呀要赶紧采花蜜多准备一些粮食和吃的!所以呀小蜜蜂说她好忙好忙!想请贝贝的小蜜蜂们一起帮助她采花蜜,你们愿意帮助小蜜蜂吗?
幼儿:好
教师:今天蔡老师呀就要跟你们一起做一只可爱的蜜蜂姐姐,我们一起轻轻的飞出去吧。
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西,飞到东(学蜜蜂飞)
小蜜蜂,嗡嗡嗡,采花蜜,爱劳动(学蜜蜂采花蜜)
二、讲解游戏“小蜜蜂采花蜜”。
1、讲解游戏(幼儿睡觉状闭上眼睛)
老师:嗡嗡嗡,贝贝班的小蜜蜂们,我是蜜蜂姐姐,我来跟你们一起采花蜜了呢。(蜜蜂姐姐拍拍翅膀转圈)
教师:(指指花园)你们看,花园里许多的花开了,请小蜜蜂们和我一起去采花蜜好吗?
教师:可是小蜜蜂们,你们看,花园外面为了一圈什么呀。
幼儿:……
教师:噢~小蜜蜂要知道,它叫做篱笆,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保护我们的花园的,有这么大的用处,我们是不是也要好好的保护它,采花的时候不要碰到它。
先看蜜蜂姐姐是怎么穿过小篱笆,去花园采花蜜。
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小班健康教案大全集精选10篇模版内容,欢迎阅读和下载。
小班健康教案大全集精选1
【活动目标】
1、了解脚的外形特征和用途,培养观察力。
2、培养幼儿之间的友爱情感,发展移情能力。
3、体验赤足运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画有五线谱和脚印的地毯。
【活动过程】
一、大家一起去森林里赤足旅行。
1、小朋友脱掉鞋子,赤脚旅行。
老师:“大家听,是什么声音呢?原来是我的小脚在说话。它说它每天都躲在鞋子里袜子里,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听不到,今天它想出来和大家玩玩!你们愿意和小脚一起玩吗?”
2、简单交代旅行注意事项。
老师:“小脚都出来了!它们非常开心!我们一起来个赤脚旅行吧!在森林里要小心,跟好妈妈,不要掉队。”
二、旅行开始,大家一起穿过小树林、过独木桥、学小兔跳、被大灰狼追跑等。
1、蹲着走。
老师:“哇,前面有片小树林,很低很低,我们要蹲着走才能穿过它,来,我们一起穿过小树林吧。”
2、交替走。
老师:“到了独木桥了!很窄很窄,我们要一个接一个地走,小心别掉到水里去。”
3、踮着脚走。
老师:“嘘,树洞里的小熊在睡觉呢!我们踮着脚轻轻地走,别吵醒它。”
4、跳。
老师:“你们看!小白兔跳得好快。我们来学学吧!”
5、跑。
老师:“糟糕,大灰狼来了,我们快跑呀。”
三、在池塘边休息,认识小脚。
1、来到池塘边洗脚。
老师:“哇,这里有个小水池,我们赤脚走了这么远的路,来洗洗脚吧!”边洗脚边唱歌。
2、认识小脚。
老师:“小脚洗好了,我们的小脚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回答,老师总结。
唱儿歌引出问题。
老师:“小脚真厉害!你们知道小脚有哪些本领吗?”老师总结。
四、玩游戏“小脚跳舞”。
老师:“我们的小脚能做这么多事情,我的小脚最喜欢跳舞了,你们看。”
老师示范游戏一次,讲解游戏规则。
幼儿一个个玩游戏,表扬做得好的幼儿。
幼儿全体一起玩游戏,完成后给他们小礼物。
游戏进行多次后结束。
老师:“小脚跳舞真好玩,我们把小脚游戏带回教室,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吧!再见老师!”
【活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