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教案2024年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教育,使师生充分认识到台风、雷击、泥石流以及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形成预防自然灾害的意识,提预防自然灾害和自我救护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如何预防自然灾害,如何自我保护。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深入分析充分讨论提高认识。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自然灾害,能举些例子吗?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防范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灾害。【板书课题】
首先,我们探讨: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有什么危害?请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老师总结:
1、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台风登陆会造成农作物受灾、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2、雷电:雷电产生的高压效应会导致设备发生短路、燃烧、爆炸等灾害,同时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3、严重暴雨洪涝会导致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使人们无家可归。
4、泥石流是一种特殊的洪流,含有大量泥沙石块,能够造成山区沟谷中的严重破坏。
5、滑坡是指山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会导致土地塌方等灾害。
6、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造成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二、具体的实例
1、1994年,9417号台风灾浙江瑞安登陆,“风、雨、潮”三碰头,全省受灾农作物750万亩,死亡1126人;1996年,9608号台风先后在台湾基隆和福建福清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5400多万亩,死亡700多人;1997年,9711号台风先后在浙江温岭和辽宁锦州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面积1亿多亩,死亡240人;20__年广西连受“榴莲”、“尤特”两个台风袭击,出现大范围暴雨或大暴雨,全区48个县市区上千万人受灾,40多万人一度被洪水围困。
2、1995年7月,广东省遂溪县乌塘镇十多名学生在一棵大树下避雨遭雷击,当场击死2人,伤6人。
3、1995年8月3日,广东省顺德市乐从镇某管理区三个小孩刚刚离水上岸便遭雷击,一名11岁的小孩不幸死亡,其余两个小孩倒在地上
4、1996年6月12日下午4时,广东省梅州市丙村一位姓谢的女中专实习生,搭乘摩托车回家途中遭雷击身亡。
5、1996年6月14日下午7时,广东工业大学机电系的一群大学生冒雨在学校足球场踢足球,一声雷响,5人被击倒,其中2人被送医院抢救。
6、20__年6月,龙门县受到5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受灾人口40250人,受浸房屋2683间,倒塌房屋121间,初步统计总损失近5000万元。博罗县东部5镇约20间房屋倒塌,受灾群众达50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50万元。
三、分析台风、雷击、洪涝形成的原因
同学们了解了台风、雷击、洪涝危害性以后,继续了解这些灾害形成的原因,同学们分组讨论10分钟,每组一个代表发表意见,老师进行归纳:
1、台风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比较高的海洋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台风在热带海洋上生成,因为那里的海面温度高,使得低层空气能够充分接受来自海面的水源。同时,热带海域上的水汽非常丰富,这些水汽是台风形成发展的主要动力。如果没有这个动力,即使台风已经形成,也会很快消散。此外,离赤道较远的地方受到地球自转产生的偏转力的影响,有利于台风的发展。因此,沿海地区更容易出现台风。
2、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实质上是雷暴云中的火花放电。放电产生的闪电和由空气受热迅速膨胀发出的巨大声响构成了雷电。雷雨天容易发生雷击,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3、南方夏季的降雨主要受到夏季风的影响。由于夏季风的势力相对较弱,大陆气团的势力较强,导致夏季风停滞在南方无法深入北方。因此,南方容易出现洪涝灾害,而北方则出现干旱。
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教案2024年2
活动分析:
在学前班阶段,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逐渐丰富,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技能。然而,当真正发生意外灾害时,幼儿可能会感到无助。因此,本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让幼儿了解有关火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如何在意外灾害发生时保护自己和自救。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和危害,增进对火的认识。
2、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防火意识。
3、教导幼儿在火灾发生时如何自我保护和自救。
活动准备:纸、蜡烛、火柴、大中小玻璃杯、电话、湿毛巾、毛巾被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
1、老师拿出一张纸和火柴,提醒幼儿仔细观察纸被点燃后的情景,注意火焰的颜色、光和热的感觉。随后,让幼儿靠近火焰,感受火的温度,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小结:纸点燃后会发出光和热,火焰是红色的。
提问:火还能燃烧哪些物体?(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
2、了解了火的特性后,组织幼儿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
(1)、让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火的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2)、询问幼儿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烧伤皮肤、烧毁财物、房屋、森林等)
3、进行火的熄灭实验。
(1)、老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过程,启发幼儿思考火焰熄灭的原因。(燃烧需要空气)
(2)、老师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同时扣住三只燃烧的蜡烛,观察哪支蜡烛先熄灭,思考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空气的多少会影响蜡烛的燃烧时间)
小结:要使火焰熄灭,必须隔绝火和空气。
活动二
1、组织幼儿讨论:
(1)、火灾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乱丢烟蒂、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地震、雷电、乱拉乱接电线等)
(2)、如何预防火灾的发生?
(3)、如果遇到火灾,我们应该如何自救和逃生?
A:如果房间内有电话,赶快拨打119报警,并准确告知火灾发生的地址,包括街道、楼号或附近的明显标志和单位名称。B:如果门外有火势,不要打开门,并用毛巾、衣物或床单塞住门缝,以防止浓烟进入。如果门不烫手也没有看到火苗,迅速离开房间。C:当火势威胁到自己时,迅速穿上湿毛巾、衣物或被褥等,朝着安全出口方向逃生。在穿过浓烟时,尽量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如果身上着火,不要奔跑,可以就地打滚,用厚重的衣物扑灭火焰。E:遇到火灾时不要乘坐电梯,应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F:如果所有逃生通道被大火封锁,立即退回室内,利用手电筒、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不要盲目跳楼。
2、进行逃生演习。
教师发出火灾信号,幼儿自行选择逃生方法进行自救。活动结束时,教师进行总结。
教学名称:地震来了
教育目标:
1、掌握一定的地震知识,知道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和自救。
2、进行地震演习。
教学准备:
1、准备资料:
①汶川地震的视频和图片。
②故事:地震来了。
2、教师准备:电视机、电脑、地震图片幻灯片。
3、幼儿准备:收集汶川地震相关图片。
4、环境布置:教师将幼儿收集的图片布置成地震知识展览。
教学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地震知识展览。提问:
①我们刚才看到的是关于什么的图片?
②你们看到的图片是什么样的?
③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
2、教师播放汶川地震的视频。提问:
①我们看到了什么?视频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地震)②当地震发生时,人们是如何应对的?
视频引出故事:地震来了~
3、教师讲述故事《地震来了》。
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幼儿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故事中有哪些动物?②发生了什么事情?③故事中的动物是如何处理这个事件的?谁做对了,谁做错了?应该怎么做?
4、讨论上述问题,教师进行总结。
5、向幼儿介绍相关的地震知识,通过幻灯片让幼儿了解地震给人们的生活、财产和生命带来的危害。从幻灯片中,幼儿了解到地震发生时人们如何自救和进行救援,让他们知道在灾难来临时,我们有解放军、社会各界以及国际社会的支援,我们不会孤单,不会害怕,要勇敢和坚强。
6、教师和幼儿进行游戏:地震来了~
幼儿利用刚刚学到的地震知识进行演习,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旨在向幼儿传授地震知识,加强他们的安全教育,让他们知道在灾难来临时不要惊慌,要学会正确的自救。同时,要树立勇敢、坚强的信心,相信在灾难中我们不会孤单,我们有国内外的支援。
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教案2024年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全面掌握出行时的交通安全知识,包括交通规则和交通标志;2。提高学生出行时的交通安全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3。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
【教学方法】
1。采用开放式、探究型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2。师生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的掌握;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交通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全面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和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展开联想,引出课题
现如今的出行方式非常多样,交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接着,播放一段介绍迅猛发展的交通设施和各种现代交通工具给现代生活带来便利的短片。然而,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可怕的交通事故。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交通安全。
二、交通安全常识教育
1。分组讨论学生已知的交通安全知识
既然交通意识淡薄、不守交通规则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危害,那我想了解一下大家,你们对交通安全知识知多少。请把你组里的同学知道的交通安全知识都记录下来,然后我们来看看,哪个组的同学知道的知识更多。(给学生3分钟的讨论时间,然后让每组学生朗读他们的交通安全知识,其他组做正误判断)
2、呈现更多的交通安全知识
教师:从刚才大家所说的内容来看,大家对交通安全的知识了解的不少,这说明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很强,是个好现象。下面,让我们来看更多的交通安全知识。给学生做下列交通安全知识题:
1、车辆行人可以同走一道。(×)
2、黄灯亮时,行人车辆可以通过。(×)
3、人行横道灯信号是专门指挥行人通行的一种交通信号。(√)
4、乘车时,不准将手和脚伸出车外,但可以把头伸出车外透气。(×)
5、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时,必须走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6、不准在人行道上招呼出租车。(√)
7、驾驶二轮摩托车必须戴头盔。(√)
8、乘座二轮摩托车可以不戴头盔。(×)
9、汽车行驶很慢时,骑自行车可以攀扶同行。(×)
10、没有人行道的地方,行人可以随意行走。(×)
11、可以一个人在马路中玩耍,但不可三、五成群的在马路上玩耍。(×)
12、成人不可翻越护栏,学生可以翻越。(×)
13、不准在公路上扒车,追车,可以强行拦车。(√)
14、没有车辆通过时,可以在护栏上坐一会。(×)
15、骑自行车转弯时,要伸手示意。(√)
三、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问题
1、未满12岁的儿童独自骑车。
2、在人行道、机动车道骑车,逆行骑车。
3、骑车横冲直闯、争道强行,与机动车抢道。
4、转弯不减速,不打手势。
5、在路口闯信号。
6、骑车双手离把。
7、追逐打闹,三五并行。
8、手攀机动车行驶,紧跟机动车行驶。
四、不良的交通习惯
1、 不走人行横道,不靠路右边走。
2、不走人行横道、天桥,随意横穿马路。
3、 不注意道路和车辆信号,不服从交通管理。
4、 在车行道、桥梁、隧道上追逐、玩耍、打闹。
5、穿越、攀登、跨越道路隔离栏。
6、在铁路道轨上行走,玩耍。
7、 横穿铁路和钻火车。
8、 不听从铁道口管理和信号管理。
五、乘车五忌:
①忌未等汽车停稳,抢先上下车。
②忌站在车行道上呼出租车。
③忌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出租车,长途车。
④忌在机动车行驶途中将身体某个部位探出车外或跳车。
⑤忌乘坐货运机动车时站立或站在车厢拦板上。、
六、正常的行路常识
1、走人行道,靠路右边走。
2、横过车行道,要走斑马线,或走天桥。
3、要注意各种信号灯的指示(红绿灯、人行横道信号灯)
4、上下汽车要避让过往车辆。
5、不在马路上逗留、玩耍、打闹。
七、发生交通事故应采取的措施
当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报警、配合营救或自救)
记住报警电话有哪些?(110 119 120 122)多媒体出示
八、总结思考和作业
美好的人生从安全开始,只有保证了健康和安全,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大家一定要培养文明交通意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只要大家始终把交通安全牢记在心,落实到行动,我相信,我们完全可以远离交通事故。
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教案2024年4
一、时间和地点:
本次班会课将在学校举行,时间是五一长假期间。
二、参与学习者:
全体师生都将参加这次班会课。
三、主讲内容: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教案2024年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教案2024年1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教育,使师生充分认识到台风、雷击、泥石流以及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形成预防自然灾害的意识,提预防自然灾害和自我救护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如何预防自然灾害,如何自我保护。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深入分析充分讨论提高认识。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自然灾害,能举些例子吗?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防范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灾害。【板书课题】
首先,我们探讨: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有什么危害?请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老师总结:
1、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台风登陆会造成农作物受灾、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2、雷电:雷电产生的高压效应会导致设备发生短路、燃烧、爆炸等灾害,同时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3、严重暴雨洪涝会导致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使人们无家可归。
4、泥石流是一种特殊的洪流,含有大量泥沙石块,能够造成山区沟谷中的严重破坏。
5、滑坡是指山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会导致土地塌方等灾害。
6、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造成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二、具体的实例
1、1994年,9417号台风灾浙江瑞安登陆,“风、雨、潮”三碰头,全省受灾农作物750万亩,死亡1126人;1996年,9608号台风先后在台湾基隆和福建福清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5400多万亩,死亡700多人;1997年,9711号台风先后在浙江温岭和辽宁锦州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面积1亿多亩,死亡240人;20__年广西连受“榴莲”、“尤特”两个台风袭击,出现大范围暴雨或大暴雨,全区48个县市区上千万人受灾,40多万人一度被洪水围困。
2、1995年7月,广东省遂溪县乌塘镇十多名学生在一棵大树下避雨遭雷击,当场击死2人,伤6人。
3、1995年8月3日,广东省顺德市乐从镇某管理区三个小孩刚刚离水上岸便遭雷击,一名11岁的小孩不幸死亡,其余两个小孩倒在地上
4、1996年6月12日下午4时,广东省梅州市丙村一位姓谢的女中专实习生,搭乘摩托车回家途中遭雷击身亡。
5、1996年6月14日下午7时,广东工业大学机电系的一群大学生冒雨在学校足球场踢足球,一声雷响,5人被击倒,其中2人被送医院抢救。
6、20__年6月,龙门县受到5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受灾人口40250人,受浸房屋2683间,倒塌房屋121间,初步统计总损失近5000万元。博罗县东部5镇约20间房屋倒塌,受灾群众达50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50万元。
三、分析台风、雷击、洪涝形成的原因
同学们了解了台风、雷击、洪涝危害性以后,继续了解这些灾害形成的原因,同学们分组讨论10分钟,每组一个代表发表意见,老师进行归纳:
1、台风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比较高的海洋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台风在热带海洋上生成,因为那里的海面温度高,使得低层空气能够充分接受来自海面的水源。同时,热带海域上的水汽非常丰富,这些水汽是台风形成发展的主要动力。如果没有这个动力,即使台风已经形成,也会很快消散。此外,离赤道较远的地方受到地球自转产生的偏转力的影响,有利于台风的发展。因此,沿海地区更容易出现台风。
2、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实质上是雷暴云中的火花放电。放电产生的闪电和由空气受热迅速膨胀发出的巨大声响构成了雷电。雷雨天容易发生雷击,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3、南方夏季的降雨主要受到夏季风的影响。由于夏季风的势力相对较弱,大陆气团的势力较强,导致夏季风停滞在南方无法深入北方。因此,南方容易出现洪涝灾害,而北方则出现干旱。
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教案2024年2
活动分析:
在学前班阶段,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逐渐丰富,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技能。然而,当真正发生意外灾害时,幼儿可能会感到无助。因此,本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让幼儿了解有关火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如何在意外灾害发生时保护自己和自救。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和危害,增进对火的认识。
2、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防火意识。
3、教导幼儿在火灾发生时如何自我保护和自救。
活动准备:纸、蜡烛、火柴、大中小玻璃杯、电话、湿毛巾、毛巾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