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通用15篇,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中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凉鞋的基本结构、特征。

2、学习运用工具在泥板上刻画出各种形状的鞋底,并用各种方法装饰凉鞋、鞋面。

3、能在活动中充分想象、大胆创作。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1、课件:凉鞋图片多幅。

2、组织幼儿观察凉鞋的构成,并布置“凉鞋城”场景。

3、陶泥人手一份,操作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在“凉鞋城”参观鞋展。

(1)教师:这些鞋子是在什么季节穿的?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幼儿自由观察、讲述)

(2)教师:你看到了什么鞋?它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环节既有同伴间的自由交流,也有集体交流。教师注重引导幼儿细致观察,通过观察、交流能够很好地积累有关凉鞋的经验,以便扎起接下来的设计、制作过程中有效借鉴。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欣赏不同的凉鞋。

(1)播放第一张课件。(妈妈的凉鞋)

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凉鞋。看看,这会是谁穿的?它是什么样子的?

(2)播放第二张课件。(爸爸的凉鞋)

教师:这又是谁的鞋?它是什么样的?

(3)依次播放第三、四张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女童凉鞋、男童凉鞋的特征。

(4)教师小结: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发现妈妈的凉鞋是窄窄的、长长的,鞋面有细细的带子,还有漂亮的珠片呢!爸爸的鞋是宽宽的、肥肥的,鞋面非常简单;小朋友的鞋是小小的、非常可爱,还有许多有趣的装饰呢!

中班幼儿对用泥板做鞋子比较陌生,而欣赏、示范活动对幼儿直接的感官经验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3、师幼共同探讨凉鞋的制作方法。

(1)教师:今天请大家来做小鞋匠,用陶泥制作凉鞋。你准备为谁做?怎样做呢?(请个别幼儿回答)

(2)教师小结制作凉鞋的方法。

4、教师交代制作要求,幼儿创作。

5、展示作品,评价总结。

(1)凉鞋展览,幼儿相互参观自制的凉鞋。

(2)引导幼儿互评:你喜欢哪一双鞋?为什么?

幼儿园中班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喊数抱团的游戏,了解玩法。

2、在玩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增强团的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准备

音乐、对游戏的认识、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

三、教学过程

1、请幼儿看照片,说说值日生为大家做了哪些工作。

2、出示《大家来帮忙》儿歌,与幼儿一边做动作,一边朗诵儿歌:

大家来帮忙,

你帮忙,我帮忙,

大家一起来帮忙,

你拿筷子我拿碗,

一起吃饭和喝汤。

3、鼓励幼儿把值日生做的工作编到儿歌中。

4、幼儿自愿组合,分成x个小组,制作值日生卡及进餐环节要做的事情图片。

5、每天进餐时,教师指导幼儿做值日生,为他人服务。

四、教学活动建议

请幼儿到娃娃家玩开饭游戏,然后说说各人在游戏中负责的工作。

请幼儿回家帮家人开饭,第二天回幼儿园分享经验。

五、教学反思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幼儿园中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能用普通话较清楚、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并发准“穿、说、桌、少”等翘舌音。

2.学习通过图标记忆诗歌内容。

3.增强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树立自信心。

活动准备:

1.图标:爸爸、妈妈、奶奶、我、衣服、小脚、桌子、扫帚、花、洒水壶等。

2.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录像,利用谈话导入活动。

播放录像(录像中小朋友在扫地、自己洗手等)。

请几名幼儿谈谈看到录像中的小朋友做了哪些事情。

师:录像中,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师:这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大。他的爸爸、妈妈、奶奶总说他还小,什么事都不让他做,这个小朋友可不高兴了,有一天他对爸爸、妈妈、奶奶说了一段话。

2.教师边有表情地朗诵诗歌边演示图标。

师:诗歌里,小朋友对妈妈说了些什么?

师:诗歌里,小朋友对爸爸说了些什么?

师:诗歌里,小朋友对奶奶说了些什么?

师:小朋友长大了,就怎么样了?对!“现在我呀长大了,会做的事儿真不少。”

3.幼儿边看图标演示边学念诗歌。

幼儿看图标,集体学习整首诗歌。

请几名幼儿念诗歌,教师提醒幼儿注重表情和节奏。

教师帮助幼儿发准“穿、说、桌、少”等翘舌音。

4.幼儿分两组,用普通话有节奏、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2、跟着老师边唱歌,边玩游戏。

教学反思

“冬天的快乐”这一主题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给了我许多启发和反思,我从孩子身上得到了很多,学到了许多,每一个活动只要有了孩子们的积极参与,都是那么有趣、生动,孩子们天真、可爱、求知的眼神促使我每一个活动都要认真对待,丝毫不敢怠慢,运用智慧,创造性地上好每节课是我们的职责。

本文扩展阅读:冬天,又称冬季。北半球一年当中最寒冷的季节,其他的为春、夏、秋。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2月,中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十二"三个月。

幼儿园中班教案7

活动目标:

1.在游戏过程中尝试和同伴商量与配合,探索与同伴合作的方法。

2.培养幼儿一定的集体意识,并充分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报纸若干、编织带若干、地形图、长绳两条、钻圈4个、平衡木4个

活动过程: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做几个有趣的游戏,你们想不想做?这些游戏都需要你和朋友一起互相配合、互相合作的。

游戏一、踩报纸

1.向幼儿立交待游戏规则:请你们每4个好朋友组成一个小组,每一组有一张报纸,听到老师说“开始”,你们就赶快把报纸对折,然后4个人一起站在报纸上,比一比哪一组最快,听清楚了吗?

(幼儿第一次玩游戏,教师观察孩子的表现,及时表扬孩子想出的好办法。)

2.请孩子们说说刚才是怎么和朋友合作的,用了什么好办法?

3.第二次玩游戏,提醒幼儿当报纸越折越小时,动脑筋想想好办法如何让4个人的小脚都踩上去。

游戏二、闯关

1.向幼儿交待第地个游戏的名称和规则:这次我们一起再来玩一个更精彩的游戏——闯关游戏。这个游戏怎么做呢?先要2个好朋友把靠近的两条腿用编织带绑在一起,(出示地形图)跨过小河、钻过山洞、走过小桥,然后再一起走回来。想想怎样和好朋友一起闯关,需要大家怎样?

2.请幼儿与老师一起合作布置场地。

3.请幼儿和好朋友一起试试怎样闯关。(教师观察指导孩子)

4.请幼儿说说怎样和好朋友一起过关,用了什么好办法?

5.将幼儿分成红黄两队各站一边,进行接力赛(2次)。第一次结束后,请小朋友说说怎么会赢(输)的。

6.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合作玩了这么多游戏,玩得高兴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和朋友合作玩真快乐!”

幼儿园中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2.初步了解同种物体,由于数量的多少,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听觉能力。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易拉罐4个,米、红豆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

二、探究活动一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罐宝宝和我们小朋友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你们听这里有声音吗?怎样才能让它发出声音呢?

提问:你们听,这个罐子有声音吗?它发出的声音像什么声音?

师:那小朋友们再来听一听这个罐子又是什么声音呢?和刚才那个罐子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通用15篇,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中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凉鞋的基本结构、特征。

2、学习运用工具在泥板上刻画出各种形状的鞋底,并用各种方法装饰凉鞋、鞋面。

3、能在活动中充分想象、大胆创作。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1、课件:凉鞋图片多幅。

2、组织幼儿观察凉鞋的构成,并布置“凉鞋城”场景。

3、陶泥人手一份,操作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在“凉鞋城”参观鞋展。

(1)教师:这些鞋子是在什么季节穿的?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幼儿自由观察、讲述)

(2)教师:你看到了什么鞋?它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环节既有同伴间的自由交流,也有集体交流。教师注重引导幼儿细致观察,通过观察、交流能够很好地积累有关凉鞋的经验,以便扎起接下来的设计、制作过程中有效借鉴。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欣赏不同的凉鞋。

(1)播放第一张课件。(妈妈的凉鞋)

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凉鞋。看看,这会是谁穿的?它是什么样子的?

(2)播放第二张课件。(爸爸的凉鞋)

教师:这又是谁的鞋?它是什么样的?

(3)依次播放第三、四张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女童凉鞋、男童凉鞋的特征。

(4)教师小结: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发现妈妈的凉鞋是窄窄的、长长的,鞋面有细细的带子,还有漂亮的珠片呢!爸爸的鞋是宽宽的、肥肥的,鞋面非常简单;小朋友的鞋是小小的、非常可爱,还有许多有趣的装饰呢!

中班幼儿对用泥板做鞋子比较陌生,而欣赏、示范活动对幼儿直接的感官经验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3、师幼共同探讨凉鞋的制作方法。

(1)教师:今天请大家来做小鞋匠,用陶泥制作凉鞋。你准备为谁做?怎样做呢?(请个别幼儿回答)

(2)教师小结制作凉鞋的方法。

4、教师交代制作要求,幼儿创作。

5、展示作品,评价总结。

(1)凉鞋展览,幼儿相互参观自制的凉鞋。

(2)引导幼儿互评:你喜欢哪一双鞋?为什么?

幼儿园中班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喊数抱团的游戏,了解玩法。

2、在玩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增强团的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准备

音乐、对游戏的认识、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