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通过抖音推广是一种常见且较为流行的网络推广方式,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3酒店抖音运营方案精选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2023酒店抖音运营方案精选1
现在越来越多酒店同行重视短视频,但短视频平台在酒店领域还是很模糊。
本文以我在酒店新媒体运营领域的经验为基础,对这其中遇到的痛点,思考,总结等进行了分析,希望探讨怎么可以更好的运营抖音。
至今为止,在抖音很少看到类似的账号案例,分析下来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很难找到像会说话的鹦鹉这种具备网红属性的宣传产品
第二,粉丝的用户体验升级,随时间推移运营难度也越来越大
第三,很难花精力坚持下去
从众多运营不错的账号中,我们总结了一个规律,就是硬件设施方面具备网红属性。
这是我们的一个痛点,因为很多酒店是不具备网红属性的,基本上都是中规中矩。
除网红属性以外,我还总结出以下这几点:
1.具备硬件网红属性的基本上都是通过kol(关键意见领袖/网红达人)或者客人进行传播;(很多网红民宿酒店基本上都是通过达人来推广,很少是通过自己做账号运营做好的)
2.有网红潜质的酒店想要做好短视频宣传很容易内容枯竭;(很多达人账号都是多个网红店进行宣传,如果专门做单个酒店的账号就很容易内容枯竭)
如何做好短视频宣传?
如果想做好短视频宣传,大致分为三类。
硬件元素宣传:硬件设施设备有网红潜质;
软件元素宣传:通过人设包装来宣传酒店,如花漾庭院的鹦鹉、西湖国宾馆的团长小白、平遥古城少东家等。
软硬结合:软硬结合是第三选择,既要把硬件设施进行创新改造,也要植入人设辅助宣传。
结合自己的酒店,思考酒店账号定位。
如果我们本来就具备网红潜质,就把重心放在宣传营销上,当然想在抖音上有收获不仅是单一的建立账号,发布作品。
还可以找达人推广,线下引导宣传,广告精准投放,参加线上线下活动等。
今天我们探讨的就是酒店如何在抖音做好官号运营,如果你的酒店并没有那么有潜力在互联网的大海里被吸引,那就推荐往人设方面去发展,这也是大多数人应该选择的方向,酒店的景色有限,老是拍会看腻,所以要有内涵。
我们在做账号很容易忘记一个关键词——转化。
我们感性的理解只要把账号做的有几万粉丝就好了,其实我们理性的思考就知道,我们的粉丝和我们酒店匹配吗?精准吗?所以我们做账号开始就要思考:客户的定位和酒店的定位需要相互匹配,结合酒店的设施设备+人设加以更好运营,这样才能做好宣传。
此外,还要通过用户的角度去思考,怎么样可以从流量转化为粉丝?结合自己酒店的优势,看看我们可以给粉丝提供什么样的价值,主要分为四大类:情感类,有趣类,有用类,审美类。
像云南的民宿基本上都是提供审美价值,花漾庭院是搞笑萌宠为主,为有趣类;还有一些做的是附件的旅游介绍知识类,为有用类;还有展示服务为主的一些酒店宣传,为情感类;当然也可以组合在一起,萌宠自带有审美价值,结合有趣进行组合。
我来归纳一下我上面所说的,从流量转化为粉丝:需要给粉丝提供‘有趣’的价值。
从粉丝转化为客户:需要结合我们自己酒店的定位,通俗一点就是看你短视频的人为什么要来你的店消费?性价比高?很好看的景?还是那个人设很吸引?所以我们想在抖音的大海里分到一杯羹,一定要思考我们有什么可以吸引大海里的鱼过来消费。
内容永远是核心
如果问抖音运营的核心的什么?那一定是内容。
除上文探讨的思路和框架以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技巧和干货。
内容创作的技巧:我记得有一次我参加一次与业主谈话的路演比赛,我的ppt里面主要有几个关键字:撒网、复购、裂变;数据、逻辑、直觉。
和大家归纳了这几个关键词的运用,但是很不尽人意,很少人对这些生硬,专业,官方的词语感兴趣,但是有的人缺讲的很吸引,让听众很感兴趣。
我们可以从【故事经济学】这本书找到答案:现在的人越来越反感广告,甚至原因花钱去免广告,未来企业也越来越难做宣传,加上去中心化,乌卡时代,未来一定是故事拯救营销。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才算故事?就像写文章一样,分享每天的吃喝玩乐不算是故事,现在流行只是别人向往,羡慕那样的生活,随着人的体验升级,是很容易被淘汰,只能在短期获得收益。
真正的故事:有冲突驱动的动态递进的事件,在人物的生活中引发了意义重大的改变。
大部分电影都是先有冲突,然后主人翁去解决冲突,然后结尾。
中国营销大师叶茂中先生的【冲突】这本书也提到,冲突产生需求,很多微电影广告篇就是这么被吸引。
我们需要提炼故事的框架,把这个框架运用到我们酒店新媒体营销当中,关键词:吸引(记忆点)、制造冲突事件和解决冲突、信物。
记忆点:在抖音的大海里,如果没有记忆点是很难被记忆的,记忆点可以是一句经典的话、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特效或者转场,甚至一个固定的人设也是一个记忆点。
优惠券:商家可以创建免费领取的优惠券,或购买的团购套餐;
评价:用户的评价和用户的视频;
关联视频:抢地主视频(基于此商家的最多点赞视频)和其他基于该商家的视频。
二、抖音本地生活商业模式思考
首先说结论,我对目前抖音强硬引流,硬刚美团点评的商业模式的本地生活业务其实并不看好,以下是自己的思考,仅供参考。
GMV/订单量=流量×转化率
1.流量讨论
1)POI的本地业务缺流量吗?
我的结论是不缺。
非中心化流量:海量的推荐视频自带小绿标,自带POI,整盘来看,小绿标的PV至少是百万级别的流量,对于任何一个公司来说,都是觊觎的流量规模。
中心化流量:目前中心化流量主要来源于同城频道的推荐橱窗和榜单,目前一般在首屏和二屏位置,而且是必现,也属于战略级的流量入口。
2)流量还能更多吗?
我的结论是能。
无论流量缺不缺,业务肯定希望入口流量越大越好,才能促成最终的漏斗转化。
POI内容缺失:实际上有很多用户的小绿标定位是多样化的,比如视频定位在虎门大桥,定位在某条路,定位在一个地铁站,这些地方当然不是一个店铺或者商圈。
此时你会发现,当你点入这种POI时,内容是空的,实际上可以把附近的店铺推荐起来。
解决空POI的流量流失,起码是30%的流量增长。
店铺内容缺失:有些视频很火爆,但点进这个店铺POI,什么套餐都没有,也没有优惠券,只有个收藏按钮,那流量大概率流失掉了,因而丰富店铺POI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
激发用户产生POI视频:组织线上活动,比如五一我的旅游胜地,五一我堵在哪里和我的心动餐厅等话题活动激发用户产生POI视频。
利用线下商户资源开展线下活动,用户一键分享店铺视频,一键打卡店铺和转发视频领券等,产生线下商户的POI视频。
2.转化率讨论
C端需求:方便快捷,便宜优惠。
B端需求:降本增效。
1)目前抖音本地生活的转化率高吗?
我的结论:还很低,主要原因是随机性场景碰撞随机性需求。
设想一下,我要在抖音上刷到一条视频,然后购买套餐到店的完整转化。
时间:首先我需要在饭点前刷到视频,不是睡觉前,不是地铁上;
视频内容:这家餐厅正合我口味,我特别想去这家餐厅;
餐厅位置:在我的考虑范围内,可能是5公里,甚至是1公里;
价格:是我可以接受的价格;
即时可前往:刷到这个视频,我可以在未来10小时内还在记忆中或者消费冲动的时间内前往。
可想而知,转化多难,流失多大,因而目前形成了视频播放量上万,套餐销量零星人数的困境。
那你会问,很多用户看到了之后会收藏啊,有机会再去啊。
当你有机会再去的时候,还会用抖音吗?我记下来了某店铺,希望能找个时间去,然后打开了美团点评搜一搜,GG。
2)用户真正购买的转化真的是线上吗?
我的结论:不能只是线上。
精细化运营地推大军是美团起家的一大重要战略方向,在刚刚的1)里面提到的转化,用户看完视频完成购买已是困难,但用户的真正购物行为是线上吗?
设想一下,我选择了某家店,进门前再看看套餐是否合适或者有无优惠,或者我先点菜吃饭,吃完的时候服务员提示我美团店铺有优惠,或者看到门店的银行优惠广告牌。
所以其实,用户的真正购买时间是在“临门一脚”,POI视频只能产生兴趣,而不能产生购买。
这个点我认为跟目前抖音大推流量,强拉转化的逻辑是矛盾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