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障高考能够顺利的进行,做到防患于未然,及时有效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学校特定指定了应急预案。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高考期间医疗保障应急预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高考期间医疗保障应急预案1
20xx年高考即将到来,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高考、中考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20xx年市区高考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确保高考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每位考生顺利参加考试,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医疗卫生保障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职责
(一)负责高考期间的医疗救治工作。组织市区医院、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做好医疗保健、急救预防和防暑降温准备,特别要做好中暑等突发性疾病的救治工作。
(二)负责高考期间的食品卫生监督保障工作。对考点学校的食堂及周边的餐饮业、服务业开展食品卫生大检查。采取积极防范措施,对集中接待参加考试学生的酒店等餐饮部门进行卫生监督检查,确保饮食卫生安全。对不符合餐饮卫生管理条件的餐饮店进行严肃查处,直至停业整顿,严防考生集体中毒事件发生。
(三)负责高考期间疾病控制工作。重点做好对突发病、流行性的传染病的监控和预防工作。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市卫生局市区高考期间医疗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林芳立同志任组长,副局长周延萍同志任副组长,市直有关医疗卫生单位行政主要领导及市卫生局医政和中医科、卫生监督科、疾病控制科负责人为成员,领导高考期间医疗卫生保障工作。二是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医疗组、卫生监督组和疾病控制组,办公室设在局医政和中医科,由局医政和中医科科长任主任,局卫生监督科和疾病控制科负责人为副主任,市直等有关医疗卫生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负责协调、指导高考期间医疗卫生工作。医疗组、卫生监督组和疾病控制组分别负责高考期间医疗救治、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工作的落实(附件)。三是高考期间医疗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单位成立相应的机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本地本单位的工作。
(二)实行包保责任制
1、医疗救治。市中心医院、一医院、中医院、康达医院落实城区考点医疗机构主要责任,并实行包点责任制。即市中心医院负责市四中、五中、二十二中、三十六中、襄樊学院附属高中;市一医院负责市一中、八中、八中新校区;市中医院负责市三中、九中;康达医院负责襄樊致远中学、二十四中的医疗保障工作,并畅通院内急救绿色通道,与院急救做好无缝对接。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负责做好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2、卫生监督。实行定单位、定职责、定人、定岗,安排卫生监督员,在高考期间,对考点学校周边的食堂及餐饮业进行公共场所和食品卫生监督检查,确保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安全。市卫生监督局负责市一中、三中、四中、五中、八中、八中新校区、九中、二十二中、二十四中、三十六中、襄樊学院附属医院考点的保障工作;襄樊铁路防疫站负责襄樊致远中学考点的保障工作。
3、疾病控制。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做好对突发病、流行性的传染病的监控和预防工作。
(三)实行责任追究制。各地各单位的行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相关工作人员,是高考期间医疗卫生工作的责任人。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影响高考顺利进行,将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做好高考期间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思想的.具体体现,是高考安全的重点工作。各地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健全防范和处理机制,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保证医疗卫生保障的快速反应和应急措施到位。
(二)各司其职,制定方案。各地各单位要根据工作职责,结合实际情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制定周密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精心准备,认真落实,确保高考医疗卫生保障工作万无一失。
(三)精挑细选,确定人员。各地各单位要按照业务素质精,政治素质好,团队意识强,组织纪律性高的标准,挑选身体健康、听从指挥、乐于奉献的医务人员,从事高考医疗卫生的具体工作。
(四)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各地各单位要对从事高考医疗卫生工作的人员进行政治思想和业务技能培训,明确职责,讲明要求,强调纪律,提高其素质,为完成高考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履行职责,完成任务。各地各单位必须强化责任,重点做好高考餐饮食品卫生、医疗救治工作,切实履行报告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使每项工作任务按规范按程序落实到位。
高考期间医疗保障应急预案2
为全力做好高、中考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确保高、中考工作顺利开展,特制订此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为确保高中考期间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二、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安排
(一)高考医疗保障工作安排
高考考点县城区小学的医疗救护工作由县人民医院承担,高考前一天(6月6日)县人民医院安排工作人员与县城区小学联系确定医疗救护的场所设置和救护车停放点位等事宜;高考期间(6月7—8日),县人民医院安排救护车一辆、医护人员各一名携带足够的急救药品和相关急救设备物资驻点承担医疗保障工作,高考期间预留一定的床位以备急救之需。
(二)中考医疗保障工作安排
中考医疗保障工作由县人民医院、县中藏医院和县半扇门中心卫生院共同承担,县城区小学考点由县人民医院承担、县中学考点由县中藏医院承担、县半扇门中学考点由半扇门中心卫生院承担。中考前一天(6月12日)承担医疗保障的医疗机构安排工作人员与考点学校联系确定医疗保障的场所设置和救护车停放点位等事宜;中考期间(6月13—14日),承担医疗保障的医疗机构安排救护车一辆(半扇门考点不安排救护车)、医护人员各一名携带足够的急救药品和相关急救设备物资驻点承担医疗保障工作,中考期间预留一定的床位以备急救之需。
(三)卫生保障工作安排
高、中考期间县疾控中心做好考前考点室内外消毒工作、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和卫生执法监督员进驻高中考考点协助和指导考点学校做好学校传染病、饮用水卫生工作,杜绝高中考期间发生传染病疫情和饮用水安全事件。
(四)巡考工作安排
高中考期间巡考工作安排高中考考务办公室的统一安排开展。
三、工作要求
(一)各承担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务必高度重视高中考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统筹做好工作安排,高中考期间务必提前半小时进驻考点,承担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高中考结束后方能按照考务办公室要求离开。
(二)承担医疗卫生保障期间,必须严格遵守考务工作纪律,穿平跟软底鞋,不得随意走动和大声喧哗等。
(三)急救车辆出入高中考考点和承担医疗卫生保障期间不得使用警笛和使用汽车喇叭。
(四)参加医疗卫生保障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应强化应急值守,在保障期间要确保工作质量,坚守岗位,保持24小时通讯通畅开通,做到职责、人员、措施和责任全部到位。
(五)高中考期间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在积极处置的同时,按照规范程序进行报告,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应急处置。
7、落实考试期间属地宾馆、酒店及交通工具防疫要求。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属地公安、文旅、交通、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等有关部门,加强对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入住的宾馆(酒店)、餐饮店及乘坐的公共交通工具的疫情防控管理。
(二)考点准备
1、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和个人家庭责任,扎实做好考点、考场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安排。加强主考、副主考、监考等工作人员针对防疫组考工作职责。
2、落实考点学校主体责任,考点学校校长是本考点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增设一名由当地卫健部门或疾控机构指派的专业人员担任副主考,负责考点防疫工作,指导做好人员、物资、场地、监测等防控条件准备,细化各项防控措施,完善防疫制度,组织防疫培训,开展防疫演练。
3、考务培训中增加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内容。考试期间,各考点学校要主动协调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派出专业人员到考点现场指导,并负责异常人员处置。
4、各考区在高考前要做好消毒剂、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的储备,指导考点学校建立环境卫生和清洁消毒管理制度,对考点环境进行彻底清洁,对风扇等降温设施、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对考场、考务办公室、保管室、视频监控室等场所全面清洁消毒并开窗通风,并明确张贴完成标识。做好隔离考场的设置和启用准备。
(三)考试工作人员准备
1、考试工作人员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并如实上报考点学校,出现发热等异常疑似感染情况的人员不得参与考试工作。
2、考试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各项防疫制度,掌握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考试防疫措施、安检程序、防疫要求等。
3、考试工作人员、考生进入考点时,必须接受体温检测,接受身份识别和验证,考生可以佩戴口罩参加考试。
4、对异地交叉监考人员的防疫管理,要强化派出地责任,由派出地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提前做好派出人员监测工作,由派出地领队负责汇总派出人员的考前身体监测情况,监测情况报派出地考试机构。
5、各中学或报名点在考前3天核发准考证时,要逐一检测考生体温,通过“赣通码”等健康码查询考生在5月23日以后的行程情况,对有异常情况的考生须登记并及时上报属地招生考试机构,进一步做好检测排查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四)考生准备
1、考生从5月23日开始,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确保开考前身体状况良好。
2、在省外学习、工作的考生,须于5月23日前回到参加高考所在地并做好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按照属地化要求和规定进行管理。
3、考生在考试期间自行准备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4、考生在考试期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注意做好往返途中的个人防护。
5、做好手卫生,尽量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接触后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注意咳嗽礼仪。
三、考中管理
(一)考点管理要求
1、考点学校实行闭环管理,所有人员出入须接受体温检测,接受身份识别和验证。
2、尽量控制和减少校内人员聚集,进入考点和考场时严格控制入场速度,加大人员间距,防止人员拥挤。增设备用考试场所、应急疏散通道、应急避险区域等,制定应急疏散办法。
3、在各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派专业人员到考点现场指导下,对考务办公室、考场、考生集中食宿场所等环境卫生整治、消毒、通风等处理,做好每日定期消毒并记录,明确完成标识,确保环境卫生整洁。
4、考试期间考点内发现身体状况异常的,按照防疫评估要求和应急预案执行。
5、重点加强对隔离考场的管控。单独隔离考生的考场工作人员要在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严格做好防护措施。对于异常考生的试卷、答卷等考试材料和用品,要在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消毒,并按省级考试机构要求,单独记录、封装、处理并上报。
6、严格执行零报告、快速报告等要求。
(二)涉考人员管理
1、每场考试开考前,在考点的入口处对所有考试工作人员及考生逐一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异常者,立即送医疗组诊断。
2、严格落实学校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校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应当佩戴口罩。食堂工作人员还应当穿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工作服应当定期洗涤、消毒。
3、考生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后由考生自行决定是否佩戴;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考点入口负责体温测量的工作人员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普通考场监考员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备用隔离考场的监考员及工作人员应根据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决定是否穿戴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
4、考生进入考场时,在接受安检后,先经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再进行指纹比对验证身份。指纹比对不成功的,进行人脸识别。
四、入闱命题
1、加强源头管控。全面掌握入闱命题人员入闱前的健康状况、近14天旅居史、重点人员密切接触史等,所有入闱命题人员需体温检测正常、健康码绿色、核酸检测呈阴性方可入闱。
2、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入闱人员学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保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增强体质和免疫力,提高入闱人员的防病能力。
3、加强闱内日常健康管理。入闱人员每日两次体温检测,做好健康检测,建立健康台账,及时上报。入闱人员在公共区域或与人交流时须自觉佩戴口罩,避免非工作性的人员接触和聚集,做到非必需不聚集。
4、加强后勤防护。加强对食宿、办公等场所的环境卫生整治、消毒、通风处理,加强废弃口罩规范处置,采用分时段供应、自助分散就餐、公筷公勺等饮食安全管理。
5、加强异常应急处置。规范设置隔离观察室,发现异常症状人员第一时间带至观察室进行留观处理,并立即拨打120由救护车按照保密要求和程序接至当地医院就诊排查,同时向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五、应急处置
1、6月6日前,如考生或考试工作人员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立即报告本单位领导和当地考试机构负责人,并按规定及时就医。
2、考前考试工作人员或考生中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应立即报告本单位领导和当地考试机构负责人,并按规定及时就医。前往医院途中和医院内应当全程佩戴口罩。考区考务办公室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后续工作,对相关场所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