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用收藏202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实用收藏202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1

第一步高校投档线的预测

高校档线的预测是高考志愿填报的核心技术,也是所有志愿规划的基础,是志愿填报的第一步。

在知分填志愿的大好政策下,学校投档线的预测已经成为一门科学。

如何更加准确的预测高校投档线是有规律可循的。

分数在批次投档线附近5分左右的学生,可以选用投档线差发。

把历年来录取分数在批次投档线5分附近的学校都罗列出来,找到自己分数可以达到的学校,下降3-5分根据需要选择学校。

文科名次在500名以内,理科名次在1000名以内的学生可以选择名次定位法,基本上这个名次以内录取的学校录取名次相对比较固定,上下浮动不大。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名次结合学校过去三年来的录取名次的波动情况确定可以录取的学校,适当拉开名次距离,为选择专业留出空间。

二本线以上一本线以下的学生,或者三本线以上二本线以下的学生可以采用投档线差法和同位分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定位学校投档线。

具体做法是先用投档线差法找到相应的分数段位,再用同位分法分析历年数据的波动情况,大致确定学校投档线。

再从预估学校投档线下5分左右寻找合适的学校填报志愿。

一本线上的考生可以采取同位分预测法,这种方法在一本线上广大的分数区间具有较准确的预测价值。

同位分是指在不同年份相同的位次上,不同年份的成位次在当年成绩上的分数。

这种方法考虑了分数段的集中度,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当然还要适当考虑其他因素对分数波动的影响。

第二批次的选择

一般来说我们不强调对批次做特别的选择,能上一本就尽量上一本,能上二本就尽量上二本。

这里讲的批次选择是指某些特殊情况下的更优化的选择。

比如一本、二本、三本踩线的成绩,这种成绩很难录取到同批次比较好的学校和比较好的专业。

这个时候,下降一个批次进行选择就成为必要。

还有一些特殊的专业要求,比如昨天有一个长沙长郡中学的`家长告诉我,他想让孩子学习“海洋石油开采工程”相关的专业,这样的专业开设院校非常有限。

如果分数达不到上一个学校的投档线,下一个学校就很可能是下一个批次的学校。

因此,对专业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要适当考虑降低批次要求。

第三区域选择

区域选择将就直接决定了学校的选择范围,也决定了未来四年学生学习生活的大环境。

能够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发达城市学习和生活,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无疑是有有利的。

但是也要客观的考虑学生高考分数能不能进入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的好学校。

如果一味选择区域,放弃对学校基本面的追求就会适得其反。

第四学校选择

人生要面临的选择很多,选大学、选职业、选伴侣、选行业、选合作伙伴等等,选大学是人生面临的第一个重大选择。

在中国的现实就业环境中,一本的学生尽量选择985、211高校,即使学校稍偏远,这一类学校在社会上的就业情况呢都会相对较好,甚至有些行业、有些单位、有些岗位非985、211工程学校学生不招聘。

其次是部属重点本科院校,再次是省属重点本科。

二本的学生如果能选择更好的专业就尽量以专业满足为主,因为从长远来看,专业对口性越高,学生毕业后职业化成熟越快。

三本和专科尽量以区域选择为主,兼顾专业。

根据教育部就业情况统计,北上广深的学生毕业半年后工作月薪远远高于内陆其他省会城市。

沿海发达城市的毕业生薪资待遇也大大高于内陆其他城市。

第五专业选择

大学专业选择是决定未来职业方向的最重要的选择,但是并不是决定青年学生众生命运的唯一准绳。

上大学主要是培养青年学生认知世界的能力和创造世界的能力。

只要在中小学阶段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特点,大学的绝大部

分专业都能成为青年学生发挥才干的好方向。

而且一旦发现大学专业并不适合自己,还有机会申请转专业。

当然如果性格特点、能力结构、身体条件显然不适合的专业要想办法避免。

高校投档线不等于高校不同专业的投档线,常常是有些热门专业的投档线高出学校投档线十几分、甚至几十分。

学生和家长千万不要误以为分数在学校投档线以上就可以高枕无忧,在专业服从分配栏内一定要写上服从分配,不然很可能因成绩够不上学校专业投档线而面临退档风险。

实用收藏202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2

高考志愿填报是每个考生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为了帮助考生制定最佳的志愿填报计划,许多门和高校都会出版倡导志愿填报的指南手册。

这些指南手册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招生策:每年的高考招生策会有一定的变化和调整,指南手册将介绍最新的招生策以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录取概率和志愿填报的细节。

录取标准:指南手册会针对各批次录取标准,例如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等不同批次的录取分数线和周边条件进行解读和分析。

学科设置:学科设置是每所高校和学科的核心,详细了解各个学科的特点、课程设置、招生计划及毕业后就业情况等信息,可以更好地选择专业。

学校概况:手册还会涵盖各所高校的特点、历史、学术实力、校园环境等内容,来帮助考生了解其喜欢的志愿。

案例分析:学生案例分析通常会提供真实的学生志愿填报过程和经历,以及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这种实际案例的分析有助于考生制定自己的最佳志愿填报计划。

报考信息:最后,手册也会列出高校招生网站和联系方式,为考生提供更多的报考信息和指导服务。

综上所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手册对于考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考生更好地了解录取策与学校信息、选择志愿,制定更完善的升学方案

实用收藏202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3

1、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每个学校后面都有6个空填的专业,也就是说最多可以填六个专业志愿。

当然,如果你想读的专业填不够6个,你可以愿意填几个就填几个,但是还是要尽量填满。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注意第一个专业志愿的填报,这是最重要的。

但是如果你没有被第一个专业志愿录取,则会从剩下的5个专业中考虑录取。

所以,如果是为了增加录取的机会,还是建议大家把6个志愿都填报了。

2、考生可以填报4个学校,每个学校可以填报6个专业。

在填报志愿时,注意院校和专业代码一定要准确。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可以把第一个学校填的稍微高一些,第二个和第三个填和你成绩排名差不多的,第四个可以填的稍低一些,这样可以保底。

这样拉开梯度,有利于避免落榜。

3、每个省份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选择多少学校,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省份可以填报1-6所,有的省份可以填报1-10所。

另外,还有一些是新高考地区,可以填报80个专业志愿等,这样要根据自己省份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实用收藏202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4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一定的流程和步骤,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步骤:

确定目标:考生需要确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例如选择专业、选择学校和选择城市等。

搜集信息和数据:考生需要搜集各个高校和专业的信息和数据,包括历年分数线、位次、招生计划、就业前景等。

定位和选择: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成绩和位次,定位自己的学校范围和专业范围。

多方面比较:考生需要多方面比较不同高校和专业的优劣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选项。

正确定位:考生需要正确定位自己的成绩和位次,避免高分低报或低分高报的情况。

仔细阅读:考生需要仔细阅读相关协议和规定,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仔细选择:考生需要仔细选择,避免填报不合适的学校和专业,给自己的未来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用收藏202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实用收藏202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1

第一步高校投档线的预测

高校档线的预测是高考志愿填报的核心技术,也是所有志愿规划的基础,是志愿填报的第一步。

在知分填志愿的大好政策下,学校投档线的预测已经成为一门科学。

如何更加准确的预测高校投档线是有规律可循的。

分数在批次投档线附近5分左右的学生,可以选用投档线差发。

把历年来录取分数在批次投档线5分附近的学校都罗列出来,找到自己分数可以达到的学校,下降3-5分根据需要选择学校。

文科名次在500名以内,理科名次在1000名以内的学生可以选择名次定位法,基本上这个名次以内录取的学校录取名次相对比较固定,上下浮动不大。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名次结合学校过去三年来的录取名次的波动情况确定可以录取的学校,适当拉开名次距离,为选择专业留出空间。

二本线以上一本线以下的学生,或者三本线以上二本线以下的学生可以采用投档线差法和同位分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定位学校投档线。

具体做法是先用投档线差法找到相应的分数段位,再用同位分法分析历年数据的波动情况,大致确定学校投档线。

再从预估学校投档线下5分左右寻找合适的学校填报志愿。

一本线上的考生可以采取同位分预测法,这种方法在一本线上广大的分数区间具有较准确的预测价值。

同位分是指在不同年份相同的位次上,不同年份的成位次在当年成绩上的分数。

这种方法考虑了分数段的集中度,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当然还要适当考虑其他因素对分数波动的影响。

第二批次的选择

一般来说我们不强调对批次做特别的选择,能上一本就尽量上一本,能上二本就尽量上二本。

这里讲的批次选择是指某些特殊情况下的更优化的选择。

比如一本、二本、三本踩线的成绩,这种成绩很难录取到同批次比较好的学校和比较好的专业。

这个时候,下降一个批次进行选择就成为必要。

还有一些特殊的专业要求,比如昨天有一个长沙长郡中学的`家长告诉我,他想让孩子学习“海洋石油开采工程”相关的专业,这样的专业开设院校非常有限。

如果分数达不到上一个学校的投档线,下一个学校就很可能是下一个批次的学校。

因此,对专业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要适当考虑降低批次要求。

第三区域选择

区域选择将就直接决定了学校的选择范围,也决定了未来四年学生学习生活的大环境。

能够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发达城市学习和生活,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无疑是有有利的。

但是也要客观的考虑学生高考分数能不能进入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的好学校。

如果一味选择区域,放弃对学校基本面的追求就会适得其反。

第四学校选择

人生要面临的选择很多,选大学、选职业、选伴侣、选行业、选合作伙伴等等,选大学是人生面临的第一个重大选择。

在中国的现实就业环境中,一本的学生尽量选择985、211高校,即使学校稍偏远,这一类学校在社会上的就业情况呢都会相对较好,甚至有些行业、有些单位、有些岗位非985、211工程学校学生不招聘。

其次是部属重点本科院校,再次是省属重点本科。

二本的学生如果能选择更好的专业就尽量以专业满足为主,因为从长远来看,专业对口性越高,学生毕业后职业化成熟越快。

三本和专科尽量以区域选择为主,兼顾专业。

根据教育部就业情况统计,北上广深的学生毕业半年后工作月薪远远高于内陆其他省会城市。

沿海发达城市的毕业生薪资待遇也大大高于内陆其他城市。

第五专业选择

大学专业选择是决定未来职业方向的最重要的选择,但是并不是决定青年学生众生命运的唯一准绳。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