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医疗质量自查自纠及整改措施7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在20xx年医院将不断加强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措施,落实并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措施;建立中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形成含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相应鼓励措施,对宜城市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多种形式指导,提升被指导单位的门诊、住院部中医康复业务工作量;不断改进病历书写持续改进整改措施;医疗技术管理持续改进整改措施;加强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考核与奖惩,整改具体措施如下:
一、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
1、针对病历中医特色不明显(住院证缺少中医诊断、首程中医诊断不明确、饮片使用少、三级查房和病例讨论缺少中医内容)。
医务科、护理部、药械科利用运行病历、归档病历督查,强化督导检查,切实完善病历中医书写内容。
目前所有归档病历中医内容能达到无缺项。
2、针对中医特色不明显,中医护理常规落实不够到位。
临床科室加强了学习特色病种中医护理常规,并切实落实护理常规和分级护理,加强了医护配合,能根据病情给每位患者进行辩证施护和中医护理项目,体现中医护理特色。
二、队伍建设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只有不断的引进人才,医院的服务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医院的'业务也相应得到提升,同时更进一步提高我院的社会知名度。
20xx年度我院将继续实行“请进来”(请专家讲学、手术、会诊),“送出去”(外出进修学习、参加院内、外各类学术活动及培训班)的形式,邀请上级指导协作医院襄阳市中医医院专家对我院进行专业技术指导,以查房、手术、讲课等形式不断提高我院业务水平,并支持各科邀请专家指导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及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工作。
选派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20xx年内计划选派6-12人次到三级医院或重点专科医院进行进修学习,吸收先进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外出进修学习,将采取短、中、长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年青医护人员及业务骨干进行相专业进修学习,以增强我院专科队伍建设及整体技术实力。
通过有计划的选送中医药人才到三级中医医疗机构开展较系统中医药知识培训,提升中医药从业人员素质,提高中医药临床应用率,扩大中医药医疗市场占有率。
积极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我院对于业务进修、学术交流、短期培训等,凡属引进新技术、新项目的,给予优先安排。
凡进修学习都要带回一个新项目,每年评比新技术成果,并列入岗级考核中。
鼓励业务人员技术创新我院出台奖励措施,鼓励新药、新技术的研发开发和有效利用。
制定医院名老中医传承工作计划,并具体实施。
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要紧密结合自己专业,鼓励通过自学、脱产学习自觉严格补充,增长本专业技术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掌握交叉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
以成立的宜城市中医医院医疗集团的优势,在集团内及全市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活动,并积极开展院内专题学术讲座,组织科主任(护士长)查房、科室定期业务学习,鼓励个人自考、自学或参加函授教育。
通过名老中医师承带教及举办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活动,提高授课教师、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水平,规范临床教学,培养合格医学人才。
每年组织“三基三严”理论考核,对“三基三严”的培训工作进行每季度一次,每年进行一次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的考核。
考核结果列入绩效考核。
三、科室建设及管理
遵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要求,对住院部中西科室分类进行了规范设置,对门诊部各内科诊断室的二级分科命名进行了整理、规范。
皮肤科和骨伤科成功的通过省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及襄阳市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审。
20xx年将继续申报中医特色的重点专科。
四、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的推广实施
遵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要求,对住院部中西科室分类进行了规范设置,对门诊部各内科诊断室的二级分科命名进行了整理、规范。
皮肤科和骨伤科成功的通过省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及襄阳市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审。
五、药事管理
1、针对加强中药饮片调剂分剂量准确度。
药剂科院定期抽查,对未达到控制要求的进行责任人处罚。
2、针对在库药品定期养护工作不到位。
药库人员每月养护在库药品并做好记录。
3、针对在库药品分类摆放混乱。
药库人员按功效分类摆放在库药品,每月查对效期。
4、针对滞销药品(有效期六个月)未及时退回库房做退药处理。
每月清查滞销药品,及时退回库房做退药处理。
5、针对病区、门诊退药记录不完整,未专区放置。
药房加强了病区、门诊退药登记,并专区放置。
6、针对处方每日未分类装订,相关数据上报不及时。
要求药房处方每日分类装订,相关数据及时上报。
7、针对药房各项登记不全。
安排专人负责药房各项记录,医院定期抽查,纳入了绩效考核。
保证了药房各项记录完整性、连续性。
六、其他院感组:
1、针对消毒隔离制度未落实到位,特别是重点部门(手术室、口腔科、检验科、住院部)手卫生观念淡薄,手卫生工作欠缺。
加强培训学习,提高医护人员院感防控意识,促进手卫生制度的实施,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督导,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2、针对医疗废物暂存点缺少警示标记。
公卫科重新选择远离生活、医疗区域设置医疗废物暂存点,同时粘贴警示标记,并规范医疗废物的存放、转运流程。
3、针对污水处理设备未正确运转。
医院已维修完毕,现正常投入使用。
医技组:
1、针对人员配备不合理。
引进医技人员,由高年资医技人员带教,强化医技队伍。
2、针对质控项目部分参加室间质评。
现全部质控项目已100%参加省内室间质评。
20xx年以来,通过等级医院创建工作,强化和规范了医院管理,持续改进和提高了医疗质量,中医特色优势更加明显,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虽然我们做了艰苦的努力,但与标准要求相比,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我们有决心、有信心,20xx年力争尽早建成综合服务能力强,中医特色明显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根据市局要求,我店对20xx年度的医疗器械日常的经营活动,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1、在医疗器械购销存管理中,我店严格按照GSP的管理,医疗器械备案管理执行,制定管理制度对购进的医疗器械所具备的条件及供货商所具备的资质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杜绝不合格医疗器械进入药房,保证医疗器械的合法与质量,认真执行验收制度,确保医疗器械安全使用。
加强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有专管人员做好日常的医疗器械的维护工作,如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及时做好记录,迅速上报市药监局。
2、按照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实行医疗器械分区管理,标志明显。
对购进的器械的外观性状以及内外包装。
标签。
说明书标示等内容进行了详细检查。
不存在使用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的情况。
医疗器械的储存严格按照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标示的要求完成。
3、根据GSP的管理要求,制定了医疗器械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医疗器械购进、销售、验收等记录,对发现的问题立即制定整改方案并实施。
通过这次自查活动,我店认真学习医疗器械规范经营使用行为,加强店员学习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增强业务知识,提高整体水平。
在以后工作中,我们将会进一步完善各项经营管理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保证医疗器械经营安全。
医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安全管理组织,把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管理纳入医院工作重中之重。
建立完善了一系列药品、医疗器械相关制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督管理制度,医疗器械储存、养护、使用、维护制度等,以制度来保障医院临床工作的安全。
一、建立药品、器械安全档案,严格管理制度
制定管理制度,对购进的药品、医疗器械所具备的条件及供货商所具备的资质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保证购进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杜绝不合格药品、医疗器械进入医院。
保证入库药品、医疗器械的.合法及质量,认真执行出入库制度,确保医疗器械安全使用。
二、做好日常的维护保管工作
加强储存药品器械的质量管理,有专管人员做好药品器械的日常维护工作。
防止不合格药品医疗器械进入临床,特制订不良事故报告制度。
如有药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应查清事发地点,时间,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基本情况,并做好记录,迅速上报区药监局。
三、为诚信者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于失信行为予以惩戒
加大行政、医疗问责力度,加强法律、法规、业务技能、工作作风、教育培训,落实责任,安全治理。
四、合法、规范、诚信建平安医院
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增加医院药品器械安全项目检查,及时排查药品医疗器械隐患,监督频次,巩固医院药品医疗器械安全工作成果,营造药品器械的良好氛围,将医院办成患者满意,同行认可,政府放心的好医院。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成立了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小组,明确了职责任务。
制定了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专用运送工具的消毒制度、医疗废弃物收集人员个人防护制度,医疗废弃物专职收集人员职责。
医疗废物转移交接本。
保障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置的.正常运行。
二、分类收集管理
分类收集规范,严格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感染性废物、传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传染损伤性废物),杜绝医疗废弃物与生活垃圾混装。
将医疗废物分别放入带有“警示”标识的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损伤性废物放入专用锐器盒内,不得再取出。
医疗废物达到3/4满时,做到有效封口,贴上标签。
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及生活废物,应用双层专用包装物,并及时密封、贴上标签。
三、收集转运及专业人员管理
运送医疗废物专职人员在运送时,必须穿戴防护服、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鞋等,运送医疗废物人员每天按规定的时间、路线运送至暂存地。
收集转运医疗废弃物时,使用指定电梯,禁载人和运送医疗废物同时进行,电梯运送医疗废弃物后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运送车辆运送结束,及时清洁消毒。
四、暂存设施及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地
医院暂存点的警示标识清楚、交接记录完整、消毒记录及时。
采用有效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或喷雾消毒。
医院医疗废物暂存点有专人管理,有“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标识。
对医疗废物时间、去向、经办人签名等内容进行登记,登记资料保存3年。
我院根据市卫生局下发关于‘医疗安全隐患整改’活动的要求,认真组织广大职工学习活动精神,根据要求对医院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专项整改活动。
一、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1.门诊科室存在的问题
根据门急、诊科室的管理要求,我院门急诊科没有单独设立,没有固定的业务技能强的门、急诊工作人员。
门急诊医生持证上岗率不高,存在无证行医、非法行医情况。
部分医务人员业务技能不高,不能够对一些常见急救设备进行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对一些基本急救技术掌握不够熟练。
各科室之间配合不够紧密,科室人员之间协作不够。
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
门诊处方书写不规范,要素不全,剂量用法不详,抗生素应用不规范,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
门诊留观病历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够严格规范书写留观病例。
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医疗质量自查自纠及整改措施7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在20xx年医院将不断加强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措施,落实并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措施;建立中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形成含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相应鼓励措施,对宜城市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多种形式指导,提升被指导单位的门诊、住院部中医康复业务工作量;不断改进病历书写持续改进整改措施;医疗技术管理持续改进整改措施;加强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考核与奖惩,整改具体措施如下:
一、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
1、针对病历中医特色不明显(住院证缺少中医诊断、首程中医诊断不明确、饮片使用少、三级查房和病例讨论缺少中医内容)。
医务科、护理部、药械科利用运行病历、归档病历督查,强化督导检查,切实完善病历中医书写内容。
目前所有归档病历中医内容能达到无缺项。
2、针对中医特色不明显,中医护理常规落实不够到位。
临床科室加强了学习特色病种中医护理常规,并切实落实护理常规和分级护理,加强了医护配合,能根据病情给每位患者进行辩证施护和中医护理项目,体现中医护理特色。
二、队伍建设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只有不断的引进人才,医院的服务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医院的'业务也相应得到提升,同时更进一步提高我院的社会知名度。
20xx年度我院将继续实行“请进来”(请专家讲学、手术、会诊),“送出去”(外出进修学习、参加院内、外各类学术活动及培训班)的形式,邀请上级指导协作医院襄阳市中医医院专家对我院进行专业技术指导,以查房、手术、讲课等形式不断提高我院业务水平,并支持各科邀请专家指导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及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工作。
选派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20xx年内计划选派6-12人次到三级医院或重点专科医院进行进修学习,吸收先进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外出进修学习,将采取短、中、长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年青医护人员及业务骨干进行相专业进修学习,以增强我院专科队伍建设及整体技术实力。
通过有计划的选送中医药人才到三级中医医疗机构开展较系统中医药知识培训,提升中医药从业人员素质,提高中医药临床应用率,扩大中医药医疗市场占有率。
积极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我院对于业务进修、学术交流、短期培训等,凡属引进新技术、新项目的,给予优先安排。
凡进修学习都要带回一个新项目,每年评比新技术成果,并列入岗级考核中。
鼓励业务人员技术创新我院出台奖励措施,鼓励新药、新技术的研发开发和有效利用。
制定医院名老中医传承工作计划,并具体实施。
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要紧密结合自己专业,鼓励通过自学、脱产学习自觉严格补充,增长本专业技术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掌握交叉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
以成立的宜城市中医医院医疗集团的优势,在集团内及全市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活动,并积极开展院内专题学术讲座,组织科主任(护士长)查房、科室定期业务学习,鼓励个人自考、自学或参加函授教育。
通过名老中医师承带教及举办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活动,提高授课教师、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水平,规范临床教学,培养合格医学人才。
每年组织“三基三严”理论考核,对“三基三严”的培训工作进行每季度一次,每年进行一次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的考核。
考核结果列入绩效考核。
三、科室建设及管理
遵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要求,对住院部中西科室分类进行了规范设置,对门诊部各内科诊断室的二级分科命名进行了整理、规范。
皮肤科和骨伤科成功的通过省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及襄阳市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审。
20xx年将继续申报中医特色的重点专科。
四、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的推广实施
遵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要求,对住院部中西科室分类进行了规范设置,对门诊部各内科诊断室的二级分科命名进行了整理、规范。
皮肤科和骨伤科成功的通过省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及襄阳市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审。
五、药事管理
1、针对加强中药饮片调剂分剂量准确度。
药剂科院定期抽查,对未达到控制要求的进行责任人处罚。
2、针对在库药品定期养护工作不到位。
药库人员每月养护在库药品并做好记录。
3、针对在库药品分类摆放混乱。
药库人员按功效分类摆放在库药品,每月查对效期。
4、针对滞销药品(有效期六个月)未及时退回库房做退药处理。
每月清查滞销药品,及时退回库房做退药处理。
5、针对病区、门诊退药记录不完整,未专区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