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科室感染管理质量自查及整改记录7篇,欢迎大家阅读下载。
科室感染管理质量自查及整改记录1
在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我科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我科20xx院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院感管理体系
根据医院及相关文件的'要求及规定,成立了放射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室副主任担任组长,并由一名医务人员担任监控医生,明确了院感管理小组职责和监控工程师职责,将院感工作视为科室首要任务,进一步完善院感管理体系。
二、加强院感知识培训
制定了《20xx年放射科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和《放射科感染管理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修订措施。根据院感工作计划,每月组织一次院感知识培训学习,提高全科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全年共进行院感培训十二次,培训率达100%。
三、强化环境监测管理
根据我科工作场所的特殊性,高防护、全封闭,空气滚动差,因此我科特别注重对工作环境的消毒监测,将消毒监测工作并入每天的交接班工作中,做到交班不遗忘、不漏项,并认真做好记录;同时,强化洗手合格率,洗手合格率达到100%。
四、加强对传染病管理
传染病往往是院内感染的一大隐患,为了控制病毒的传播,对来科室进行检查的传染病人,首先做好对职工的自我保护,事后,对该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如床单等进行一人一换,并及时登记,及时上报,严格控制漏报率,我科一年无一例传染病漏报。
六、存在的不足
虽然本年度以来我科的院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担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1、对医院感染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我科是辅助科室,病人在我科停留时间较短,且我科一般不对病人进行治疗,因此医务人员总认为医院感染不会在我科发生,存在认识上的麻痹性,对六步洗手法的掌握欠熟练。
2、对医院感染的理论掌握不透,由于对院感的认识上的不足,会造成对院感学习培训的不太重视,院感理论知识只在培训会上了解,会后不注意举一反三的学习,导致在应对院感检查需要回答理论问题时,出现回答不全甚至答不上来的现象。
七、下一年度院感工作的改进方向
强化科室院感小组的管理力度,加强对院感知识的培训,将院感知识考核工作与职工年度考核相结合,进一步加强职工对院感工作重要性认识,为医院院感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科室感染管理质量自查及整改记录2
一、指导思想
根据《20XX年xx市第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的具体要求,结合本科室特点,制定本科室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措施,目的在于保障科室医疗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二、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1、建立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
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质控小组组长。科室质控小组是由科室主任、护士长、质控员组成。
组长:王x(科主任)
副组长:赵x(科副主任)、李x(护士长)质控员:刘x具体分工:
王竞军负责全面医疗护理质量管理。
赵琳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包括病历质量、医疗技术、诊断、安全)。李丽负责全面护理质量管理。
刘洪波、黄一维负责院内感染工作。
褚亚昆负责科室继续教育、带教、培训工作。李雪莲负责护理文件质量
2、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主要负责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包括医疗质量自查方案。
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
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完成每月科室医疗质量自查,自查内容包括诊疗操作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两大方面;负责规范科室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
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负责本科室临床路径,单病种控制及合理用药的登记和质量控制。科室质控员职责:
其职责为每月负责协助科主任护士长对科室的医疗护理工作进行督查,组织召开全科的医疗质控专项会议,在每月的15日前完成科室质控自查报告,以及一起以书面形式上报质控办。
三、计划与措施1、医疗管理标准
质控小组严格按照三级医院管理标准和卫生部制定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要求开展工作。具体标准:
医疗质量管理目标
(1)病历、处方管理目标:1)住院处方书写合格率≥98
2)住院病历甲级率≥90%(无丙级病历)
3)五种表格书写合格率≥95%
(2)诊断质量:1)
2)
3)入院三日确诊率≥95%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5%
(2)治疗质量
1)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率≥95%
2)质量管理监控符合要求≥平均值
(3)抢救质量
1)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2)危重病人用药有会诊,疑难及危重症要求紧急会诊
(4)院内感染
1)院内感染率≤8%
2)院内感染漏报率0
3)传染病登记漏报率0护理质量管理目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85%
(2)、特级护理合格率≥95%
(3)、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8%
(4)、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100%
(5)、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6)、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7)、压疮发生次数0
(8)、年护理事故发生次数0医疗、理缺陷管理:
(1)、全年一级以上责任医疗事故发生率0
(2)、年护理事故发生率0
(3)、丙级病历0 2、科室质控小组工作计划
(1)、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对全科的医疗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开展每日质控、每月质控;
(2)、质控小组的活动应至少每个月一次,每次应认真分析评判本科室质量动态,总结归纳、对需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做好质控活动记录;
(3)、对科室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通过具体的诊疗示范操作、每月组织各级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规范,强工作计划化质量和安全意识;
(4)、对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情况进行检查(病历、处方、申请单、护理文件),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
3、具体措施
(1)要求全体医护人员严格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一旦发现违反者,按照规定处理。
(2)严格落实十四项核心制度,体现在各项具体工作中,不到位者将给与经济处罚和通报批评。
(3)各项技术操作必须规范达标,定期进行考核。
(4)要求每一位患者诊治规范化,严格按照指南进行。
(5)严格三级查房制度,必须主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一次,主治医师每周2
次,主管医师每日查房2次,值班医师值班时至少巡视病房4~6次,遇病情变化时及时处理。
(6)严格控制病历质量。要求临床医师责任心强,认真书写病历,认真学习
《xx省病历书写规范20XX版》,按照三级医院管理病历标准,科室每周抽查运行病历,对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批评,立即整改,严格把好终末病历出科
管,要求终末病历甲级率达100%。
(7)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抗生素合理应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科室抗生素合理应用制度。严格遵守抗生素分级使用原则,特殊级别抗生素必须有应用指证,有病原学证据,符合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要求。严禁滥用抗生素。
(8)做好院感防控工作。做好消毒液的管理,杜绝过期使用。手卫生必须到位,做到一床一物,杜绝交叉使用,做好接触隔离,每天由感控护师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强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做好医疗垃圾的处理管理。
(9)加强安全意识。在做好临床诊治工作的同时,应履行好知情告知义务,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防患于未然。
(10)对重症医学质量监测指标定期总结评价。监测指标包括:
(一)ICU-1非预期的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率(%)
(二)ICU-2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率(‰)
(三)ICU-3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
(四)ICU-4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五)ICU-5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
(六)ICU-6重症患者死亡率(%)
科室感染管理质量自查及整改记录3
二级医院评审院感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存在问题:
1、专职人员不符合规定。未定期开展和召开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及医院感染委员会议。
2、医院感染各项制度知晓率不高,执行不到位。
3、没有微生物室,细菌室。未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
4、开展综合性医院感染监测,监测数据与实际不符。
5、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率、执行率低。
6、个别科室器械包、器械清洗不干净。供应室布局不合理,全院未开展医疗器械集中清洗、消毒,供应室未开展生物监测。
7、医院未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
8、有个别科室未使用戊二醛消毒液浓度检测卡,无记录。个别科室紫外线强度监测未按时进行。
9、污水处理无日常运行监测记录。医疗废物警示标识不全。10、医院传染病报告不符合标准,未开展传染病处置演练。整改措施:
1、加强专职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参加卫生厅组织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定期培训,使制度落实到实处。按照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制度召开医院感染委员会议
2、组织科室学习医院感染各项制度,使制度落到实处。
3、积极和市人民医院(二甲医院)展开合作签定协议,定期对医院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选派人员学习微生物(已经在地区医院学习
中)。在新医院组建微生物室。
4、开展综合性医院感染监测,要深入每个临床科室,认真仔细收集病人各种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确定病人感染原因,结果,预防,落实监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准确性,并将结果分析,按每个月反馈到各个科室。
5、加强培训,通过统计各科室洗手液、速干手消液用量,提高各科室手卫生依从性。
6、各个科室一定要掌握《消毒技术规范》,按规范要求工作。每月对供应室压力锅及无菌物品生物监测,确保医疗安全。医疗器械集中清洗在新医院组建中完成。
7、在院领导,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决定后,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开展耐药菌监测。
8、院感科加强检查。
9、污水处理按国家消毒标准,要有日常运行监测记录,加药后浓度监测每日两次;按粪大肠细菌培养每季度一次,致病菌监测半年一次。医疗废物警示标识齐全。
10、传染病报告要按年计划要求,做到每天下科室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完善各种项目,准时准确网络直报,绝对不能迟报,瞒报,漏报。立即开展传染病处置演练。
院感科
20XX年9月26日篇2:院感工作自查整改措施清远市新
城医院
科室感染管理质量自查及整改记录4
一、规范无菌物品的消毒
1.按照器械的清洗流程清洗手术器械,并注重清洗质量;2.规范打包,包的大小、重量、形状、及外包装符合规定要求;
3.取消浸泡器械,如必须采用浸泡灭菌(器械少且不耐高温的)要求用2个泡盘,
大家好,以下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科室感染管理质量自查及整改记录7篇,欢迎大家阅读下载。
科室感染管理质量自查及整改记录1
在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我科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我科20xx院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院感管理体系
根据医院及相关文件的'要求及规定,成立了放射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室副主任担任组长,并由一名医务人员担任监控医生,明确了院感管理小组职责和监控工程师职责,将院感工作视为科室首要任务,进一步完善院感管理体系。
二、加强院感知识培训
制定了《20xx年放射科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和《放射科感染管理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修订措施。根据院感工作计划,每月组织一次院感知识培训学习,提高全科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全年共进行院感培训十二次,培训率达100%。
三、强化环境监测管理
根据我科工作场所的特殊性,高防护、全封闭,空气滚动差,因此我科特别注重对工作环境的消毒监测,将消毒监测工作并入每天的交接班工作中,做到交班不遗忘、不漏项,并认真做好记录;同时,强化洗手合格率,洗手合格率达到100%。
四、加强对传染病管理
传染病往往是院内感染的一大隐患,为了控制病毒的传播,对来科室进行检查的传染病人,首先做好对职工的自我保护,事后,对该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如床单等进行一人一换,并及时登记,及时上报,严格控制漏报率,我科一年无一例传染病漏报。
六、存在的不足
虽然本年度以来我科的院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担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1、对医院感染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我科是辅助科室,病人在我科停留时间较短,且我科一般不对病人进行治疗,因此医务人员总认为医院感染不会在我科发生,存在认识上的麻痹性,对六步洗手法的掌握欠熟练。
2、对医院感染的理论掌握不透,由于对院感的认识上的不足,会造成对院感学习培训的不太重视,院感理论知识只在培训会上了解,会后不注意举一反三的学习,导致在应对院感检查需要回答理论问题时,出现回答不全甚至答不上来的现象。
七、下一年度院感工作的改进方向
强化科室院感小组的管理力度,加强对院感知识的培训,将院感知识考核工作与职工年度考核相结合,进一步加强职工对院感工作重要性认识,为医院院感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科室感染管理质量自查及整改记录2
一、指导思想
根据《20XX年xx市第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的具体要求,结合本科室特点,制定本科室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措施,目的在于保障科室医疗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二、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1、建立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
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质控小组组长。科室质控小组是由科室主任、护士长、质控员组成。
组长:王x(科主任)
副组长:赵x(科副主任)、李x(护士长)质控员:刘x具体分工:
王竞军负责全面医疗护理质量管理。
赵琳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包括病历质量、医疗技术、诊断、安全)。李丽负责全面护理质量管理。
刘洪波、黄一维负责院内感染工作。
褚亚昆负责科室继续教育、带教、培训工作。李雪莲负责护理文件质量
2、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主要负责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包括医疗质量自查方案。
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
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完成每月科室医疗质量自查,自查内容包括诊疗操作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两大方面;负责规范科室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
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负责本科室临床路径,单病种控制及合理用药的登记和质量控制。科室质控员职责:
其职责为每月负责协助科主任护士长对科室的医疗护理工作进行督查,组织召开全科的医疗质控专项会议,在每月的15日前完成科室质控自查报告,以及一起以书面形式上报质控办。
三、计划与措施1、医疗管理标准
质控小组严格按照三级医院管理标准和卫生部制定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要求开展工作。具体标准:
医疗质量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