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完成了需要及时进行总结,下面小编整理了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篇1

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我院是“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保护中小投资者”三项评价指标的牵头单位,同时是“开办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企业权益保护”“不动产登记”“信用环境”五项评价指标的配合单位,承担着繁重的任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院牢牢把握中心工作,树立法治是良好的营商环境的理念,结合立案审判执行工作实际,切实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现将我院近期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营商环境各项政策制度落到实处。

充分认清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

国务院根据新发展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切实提升政治站位,党组牵头抓总、统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我院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动员教育,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县委决策部署上来。

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存在问题,查找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

为完成在营商环境中的各项指标,我院从2021年10月底开始,全体干警每晚加班至九点和周六全天加班。

(二)认真办好每一个涉企案件,努力让企业感受到公平正义,切实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对于企业来讲,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商机。

为此,我院在办理涉企案件中,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企业司法解纷成本。

一是突出一个“快”字。

即对涉企案件为“涉营商环境”由金融审判合议庭专门审理,对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执,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

二是突出一个“严”字。

即严格诉讼流程管理,严格案件繁简分流,严格控制发回重审,全面压缩涉企案件审限,认真清理长期未结及隐性超审限案件。

三是突出一个“善”字。

即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对市场前景较好、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原则上采取活封、活扣、执行和解等柔性执行方式,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三)加强司法规范引导,服务和促进营商环境发展。

坚持以企业满意为落脚点,积极打造集约高效、便民利民、智慧精准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让企业“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

全面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完成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改造,推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取得新突破。

建立诉调对接中心,加强与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等部门的对接工作,整合力量,实现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在程序安排、效力确认、法律指导等方面的有机衔接,建立多元化解纷机制,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 加强法治宣传,营造法治化营商氛围。

依托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平台,全面宣传我院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新做法新成效,通过个案解读、庭审直播、专题讲座、公众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开展民商事法律法规解读和舆论引导工作,营造依法经营、依法治企浓厚氛围。

二、存在问题

(一)涉企案件执法办案质效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部分民商事案件的审理周期还可以进一步压缩,实际执行到位率还可以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司法获得感和满意。

(二)审判运行监督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三、下一步打算

(一)坚持全县上下一盘棋,不断树牢服务企业意识,用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广泛邀请企业家旁听庭审、见证执行、参观法院,切实提升企业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狠抓办案质效,采取加强审限管理、加强案件评查、强化院庭长监督、统一裁判尺度等措施,不断提高涉企案件审判质量和效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坚持问题导向,针对《2020年淮滨县营商环境评价报告》和县委组织的培训会内容,加强研究,分析漏洞,有的放矢,靶向施策,迅速补齐短板,扎实整改提升,确保我院营商环境工作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篇2

为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积极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按照中院部署要求,结合安丘法院工作实际,积极开展走访调研,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审判质效方面

截止6月15日,我院共新收案5522件,结案4393件,结案率为65.9%,结收比77.7%,简易程序适用率89.1%,平均办案用时60.4天,正常审限内结案率98.3%,一审服判息诉率87.5%,上诉改判率10.3%,发回率2.9%。

案件结构变化情况

1.民事案件。

截止6月9日,全院共新收民事案件2589件,同比下降10.75%。

在审判实践中,很多职工的起诉是因为一人起诉胜诉后,其他相继跟风。

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篇3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关怀支持下,我局紧紧围绕全区高质量进展目标任务,扎实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和事中事后监管,截至2020年5月市场主体总数达X户,是20xx年市场主体总数的3.09倍。

下面,我就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如下:

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状况(一)优化营商环境职能,确保职能交接平稳过渡。

2015年区市场监管局实现三局合并,承接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相关职能,营商环境方面主要承当全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答应,事中事后监管,质量标准与认证、商标品牌等政策扶持工作,同时指导区民营经济协会开展工作。

2019年转隶组建后,整合区学问产权局、区物价局等相关职能,公司注册登记职能划转至区行政审批局,保存个体户登记注册、食品药品答应职能。

职能划转后我局对公司注册等职能进行代管,共划转行政编制干部7名、窗口辅岗人员15名;划转9类164条行政审批事项,2020年1月1日完成正式交接,并建立协调机制,确保两局业务连接平稳。

(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为个体注册提供优质服务。

职能划转后,我局重点抓好个体户注册登记服务。

一是实现服务窗口全覆盖。

在雨花、西善桥、赛虹桥、板桥4个街道设有个体工商户登记窗口的

基础上,新设4个登记窗口,确保8个街道(园区)实现个体登记服务窗口全覆盖。

二是施行"不见面'审批服务。

推行网上登记、个体工商户手机App登记,手机注册审核通过申领下发个体工商户电子营业执照,同时试点营业执照自助打印一体机线下自助打印。

今年以来,我区个体户手机APP登记办件量到达4627件,登记率到达90%以上,稳居全市

动企业年报工作,首创"机器人+年报'模式,全区企业年报率以92.1%居全市

面罩,携手江苏金创开展疫情防控物资捐赠。

联合区财政局对存在困难的农贸市场补贴3万-5万元。

二、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计划区市场监管局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了大量工作,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惠企政策精准投放难。

市场监管局由多部门合并,服务职能相对较分散,虽然我局开展大量培训走访,但政策精准投放度仍需增添。

二是信息不能有效共享。

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多部门信息共享程度较低,难以建设全方位的企业信誉评价体系,难以构建联合惩戒机制。

三是市场监管与行政审批存在脱节。

区行政审批改革并不彻底,选择性的职能划转导致设立登记"碎片化',"谁审批谁监管'变成了部门之间的体外循环,在虚假注册等方面仍旧存在争议。

目前全区营商环境相对较好,"双创'示范基地被国务院通报表扬。

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将综合运用市场监管政策和手段,结合当前机构改革,精准发力、精准施策、主动服务。

一是主动适应市场监管新角色。

当前企业注册登记职能已全部划转,我局将主动沟通协调,协作开展虚假注册调查等工作。

同时随着街道集成改革的深入推动,我局要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服从全区统一支配。

二是高位推动质量强区建设。

充分发挥区质量进展委员会作用,主动组织各级质量奖申报评定工作,培育树立质量标杆。

推动标准化建设,支持企事业单位主动参加标准制定。

三是深入推动学问产权战略。

加强政策引导,修订《雨花台区学问产权战略专项资金管理方法》,提高嘉奖额度,确保全年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600件,PCT专利申请量45件。

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篇4

20xx年,按照全省统一安排部署,我市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整治和“放管服”改革工作,为推进“生态强市、魅力xx”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