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好的方案可以让事情更加顺利地朝着计划进行,为了保障事情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小编这里整理了物业小区疫情防控管理方案范文最新,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业小区疫情防控管理方案范文最新1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为全力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保障小区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即日起至疫情结束,全面加强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现将“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小区管理八条措施”通告如下:

一、全面实施小区封闭式管理。对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小区物业公司必须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小区原则上只保留一个进出通道。对无物业小区,按照属地原则,由社区干部、社区民警、网格员、志愿者组成专门队伍,落实封闭管理等防控措施。所有进出小区人员必须全部戴口罩,对不戴口罩进入人员进行提醒劝返。小区人员进出一律测温。

二、严格小区往来车辆人员核查登记。对所有进入小区人员、车辆逐人逐车核查登记,非居住本小区的疫情重点地区(湖北武汉、温州等,以下同)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小区。其他非本小区人员和车辆一律严控,特殊情况由管理人员做好登记备案。快递、外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小区,由业主到大门外自行领取物件。

三、关注重点地区重点人员。近14天有外省及疫情重点地区(范围同上)行程史的人员,须在第一时间主动向居住地社区报告;不主动申报及拒绝接受测温、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居住在本小区的疫情重点地区来宁人员,有疫情重点地区行程史人员,必须实行严格的居家隔离硬管控,明确管控责任人。小区一旦发生确诊病例情况,应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及时采取局部封闭措施,确保疫情不蔓延、不扩散。

四、督促及时就医就诊。居民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必须及时就诊,并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告。居家隔离人员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情况,及时向街道和社区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呼叫120将患者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确保第一时间得到诊断治疗。

五、加强小区环境治理和出租房管理。防疫期间做好小区清洁消毒、垃圾分类处理、电梯消杀等工作,组织开展以环境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工作。落实出租房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对承租人员的管理,遇有情况及时报告。如出租房发生疫情而未及时报告,将依法追究房屋出租单位或个人的责任。

六、严控公共场所。小区内非涉及居民生活必需的公共场所一律关闭,农贸市场、超市、药店等场所合理安排营业时间,定期消杀,进入人员一律测温、佩戴口罩。

七、暂停各类工程施工。小区内业主装饰装修、小区水电煤气管道改造、雨污分流等工程一律暂停施工。水电煤气、路灯等需要急修的,应报社区同意,并对施工人员测温和登记。

八、提高全民防控意识。通过社区宣传栏、悬挂标语、微信公众号、小区设置广播以及建立小区、楼栋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将疾病防治信息传达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营造群防群控、科学防控和“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的防控氛围,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物业小区疫情防控管理方案范文最新2

一、严格进出通道管控。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期间,只保留一个进出通道,实行24小时值守;对零星分散的居民住宅小区和单楼独院实行整合归并,统一设置出入通道。

二、严格车辆管理。进入居民住宅小区的车辆实行通行证制度,外来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本小区车辆进出要严格落实登记制,车内人员一律按规定接受信息登记,定期做好车辆消毒。

三、严格人员管理。非本居民住宅小区、楼院人员原则上一律禁止进入。如确需进入,相关人员要持有效证件,并进行实名登记,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行程卡,结果异常的,一律禁止进入。

四、严格小区内部管理。坚持“非必需不外出”原则,住宅小区居民一律不串门、不聚集,尽量不外出,外出必须佩戴口罩,无口罩不出门,一经发现立即劝导劝返。要做好宠物管理和卫生防疫,严禁外出遛狗,严防宠物成为病毒传播源。人与人交流保持2米以上距离,平时做到勤洗手,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

五、严格小区防控措施。全面落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措施,一级网格到街道,二级网格到社区,三级网格到楼院;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居民住宅小区物业公司必须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物业公司负责人书面承诺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无物业管理的小区,按照属地原则,由所在街道社区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由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社区报到的党员干部组成专门队伍,落实防控措施。

六、严格返乡人员管控。从外地返乡人员需持7天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教育引导居家隔离人员必须减少与家庭其他成员密切接触,实行单人单间,做好居室通风消毒,督促家庭其他成员落实安全防护距离(距离2米以外)、防护措施(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不共用餐具物品等)和居家隔离人员排泄物无害化处理。

七、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各居民住宅小区要“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特别是要加强出租房屋管理,强化对承租人员的管控,出租房发生疫情而未及时报告,将依法追究房屋出租主体单位或个人的法律责任。

严格社区防控责任,全面落实“五有一网格”管控模式(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适量防护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和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等措施,有网格员管理),对重点疫区来返人员开展地毯式滚动摸排,排查工作到小区、到楼栋、到房号。

严格履行个人责任,居民或住户个人如有发热、咳嗽等异常症状,或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及可疑接触史、暴露史的,要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报告;故意隐瞒或不主动报告、拒绝接受测温、隔离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的,实行强制隔离,并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八、严格医废垃圾管控。各居民住宅小区必须对居民的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实行严格管控,其中居家隔离人员要将废弃口罩及生活垃圾自行密封装入塑料袋后再投入专门容器。物业公司要建立医废垃圾收集、运输台账,由环卫部门统一进行收集、运输、处理。对故意随地丢弃的要追究责任。

九、严格消毒杀菌。对居民住宅小区庭院、凉亭、便民超市、药店、电梯、楼道、门厅等公共场所均坚持每天消毒杀菌,小区居民做好居家消毒杀菌工作。

十、严格落实防护措施。参与社区住宅小区封闭式管理的工作人员,均须知晓防护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配备合格的口罩、手套、消毒液等防护用品。做好工作场所的通风换气、卫生保洁和消毒杀菌等工作,确保工作人员安全。

十一、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通过居民住宅小区宣传栏、悬挂标语、小区广播以及建立小区、楼栋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将疫情防控信息传达到每一位居民,营造群防群控、科学防控和“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的、防控氛围,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物业小区疫情防控管理方案范文最新3

1、每个小区必须成立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组,并确保每个小区现场值守管控人员不少于3人。

2、由创文“挂包联帮”责任单位领导牵头,乡镇(街道)、社区干部、党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共同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动小区创文委员会、各物业公司、各类协会、小区党员、楼幢长、民兵力量,工青妇牵头组织企业会员、青年志愿者和妇女志愿者,发动居民积极参与,组成专兼职结合的人员队伍开展工作。必要时可聘请第三方机构参与小区管控工作。

3、乡(镇)负责明确小区责任人、负责人、联系方式,并在小区公示,统筹组织开展小区排查、管控等各方面的工作。同时,指挥部要与各乡镇、各创文“挂包联帮”责任单位签订责任状,各创文“挂包联帮”责任单位要与小区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小区业主要签订承诺书。

(四)加强小区内部管理

1、禁止非小区业主、车辆进入,禁止小区内人员互相串门、访友,禁止在小区内组织或参与各种形式的聚集活动,禁止未佩戴口罩出行,禁止居家隔离观察对象外出,禁止瞒报、谎报、漏报、迟报个人去向等信息,禁止遛狗、乱吐口痰、乱倒垃圾。

2、居民小区业主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实行居民出行管控措施,除采购生活物资,就医、就学、保障公共事业运行、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企业复工人员等之外,原则上不得外出。尽量通过“非接触式”的途径选择网上办理业务,采用手机APP购物方式采购生活物资,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出行。

3、小区人员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要“早发现、早就诊、早报告、早隔离”,及时到设有发热门诊的指定医院就诊,并报乡镇人民政府纳入监管范围。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确有特殊情况需外出的需进行报备,对未报备外出的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由公安机关严肃处理。

4、全面开展居民小区“大清扫、大消毒”爱国卫生运动。

5、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组要加强巡查监管,强化对小区内部人员流动的巡查工作,区公安部门要对工作组巡查工作中遇到的突发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控。同时,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组要对每天管控工作情况和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及时传递指挥部管控工作要求和疫情防控信息,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疫情信息,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

物业小区疫情防控管理方案范文最新4

一、明确目标,守住底线

坚决守住小区、守住生命、守住健康。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发动全社会力量,采取群防群控措施,盯住管好“四种情形人员”、“五大群体”、“六类人员”,抓实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强小区管控工作,杜绝小区外人员、车辆进入,减少小区人员的流动,将每个居民小区变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强化排查,摸清底数

(一)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由各乡(镇)为主体继续深入开展排查工作。

(二)排查人员信息。由创文“挂包联帮”责任单位参与乡(镇)实行条块式、网格化排查,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滚动排查、精准排查登记2020年1月24日以来所有家庭成员信息(见附件1)。

(三)排查小区基本情况。要按照小区、功能进行分类汇总,全面摸清小区位置、楼栋数、商铺门面、住户、人员(见附件2),为后期小区防控管理工作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此次排查工作要求于2020年2月12日上午12:00前完成,后续实行动态排查管理。

(四)排查对象。按照“五大群体、六类人员、四种情形”人员要求进行全面排查:五大群体指:一是普洱市市直单位的干部职工及家属;二是驻普的中央、省属单位干部职工及家属;三是普洱市9县在普洱市思茅主城区生活的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及家属;四是思茅区区级各单位干部职工家属及广大群众;五是流动人群。

六类人员指:一是普洱籍人员到过湖北及武汉务工的返乡人员;二是普洱籍人员到湖北及武汉读书的返乡学生;三是普洱籍人员到湖北及武汉出差、探亲、访友、旅游的返回人员;四是湖北籍人员在普洱市思茅区经商、务工,回湖北过春节后又返回的人员;五是湖北籍人员来普洱市思茅区出差、探亲、访友、旅游的人员;六是与湖北及武汉人有密切接触史的人员。

四种情形人员指:一是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将密切接触者分类为Ⅰ、Ⅱ、Ⅲ三类:Ⅰ类密切接触者: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乘过同一交通工具或共同居住、生活的。Ⅱ类密切接触者:①与Ⅰ类密切接触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②与来自武汉、湖北等地区人员或者其他疫情高发地区人员乘过同一交通工具或是共同居住、生活的;③与其他经停或中转武汉、湖北地区、其他疫情高发地区来思茅人员乘坐同一交通工具或共同居住、生活的;④与有不明原因咳嗽、发热,但尚未确诊人员有同乘同一交通工具或共同居住、生活的。Ⅲ类密切接触者:与Ⅱ类密切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二是外地来思茅区域内务工的人员。三是外地来思茅区域内不明原因的流动人员。四是近期到思茅区域内各级医疗服务机构就诊有发热、乏力、咳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的人员(医疗服务机构要做好登记和报送区疾控中心做流行病学调查)。

(五)对排查出来的重点人员、重点小区要及时分析研判,将相关信息及时推送指挥部排查组、网络组、疫情防控组进行核实,同时,要采取大数据分析的方式,加强重点人员和小区的巡查管控。

(六)强化出租房屋排查,继续抓好常态排查监测,从严落实城乡出租户(房东)主体责任,加强对承租人员的管控,对知情不报、拒不配合的,依法追究房屋出租者责任,全面掌握所有承租人的情况,特别对流动人员进行反复式、突击式排查走访。

排查结果由排查工作小组报社区,社区汇总报乡(镇),乡(镇)汇总并核实信息后报指挥部办公室。

物业小区疫情防控管理方案范文最新5

落实以社区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指导社区科学有序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作,及早发现病例,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依据《中华⼈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与健康促进法》《突发公共卫⽣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事件应急预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案》等相关⽂件规定,特制定本⼯作⽅案。

⼀、⼯作要求

(⼀)党政牵头、社区动员,实施⽹格化、地毯式管理,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原则,做好社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现、防控和应急处置⼯作。

⼆、相关定义

(⼀)社区。

本⽅案中“社区”是指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民政府所辖的城乡社区(即城市社区和村)。

(⼆)社区疫情划分

1.社区未发现病例。

指在社区居民中,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2.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

社区出现病例,是指在社区居民中,出现1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尚未出现续发病例。

暴发疫情是指14天内在⼩范围(如⼀个家庭、⼀个⼯地、⼀栋楼同⼀单元等)发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病例间可能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感染的可能性。

3.社区传播疫情。

指在社区居民中,14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感染来源不清楚的散发病例,或暴发疫情起数较多且规模较⼤,呈持续传播态势。

(三)疫点、疫区的划分

1.疫点。

如果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将病例可能污染的范围确定为疫点。原则上,病⼈发病前3天⾄隔离治疗前所到过的场所,病⼈停留时间超过1⼩时、空间较⼩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应列为疫点进⾏管理。疫点⼀般以⼀个或若⼲个住户、⼀个或若⼲个办公室、列车或汽车车厢、同⼀航班、同⼀病区、同⼀栋楼等为单位。

2.疫区。

如果出现了社区传播疫情,可根据《中华⼈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将该社区确定为疫区。

(四)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员,如与病例近距离⼯作或共⽤同⼀教室或与病例在同⼀所房屋中⽣活;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员,如直接治疗及护理病例、到病例所在的密闭环境中探视病⼈或停留,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员;

3.与病例乘坐同⼀交通⼯具并有近距离接触⼈员,包括在交通⼯具上照料护理过病⼈的⼈员,该病⼈的同⾏⼈员(家⼈、同事、朋友等),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的其他乘客和乘务⼈员;

4.现场调查⼈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员。

三、社区防控策略及措施

(⼀)社区未发现病例

实施“外防输⼊”的策略,具体措施包括组织动员、健康教育、信息告知、疫区返回⼈员管理、环境卫⽣治理、物资准备等。

1.组织动员:社区要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作组织体系,以街道和社区⼲部、社区卫⽣服务中⼼和家庭医⽣为主,⿎励居民和志愿者参与,组成专兼职结合的⼯作队伍,实施⽹格化、地毯式管理,责任落实到⼈,对社区、楼栋、家庭进⾏全覆盖,落实防控措施。

2.健康教育:充分利⽤多种⼿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识宣传,积极倡导讲卫⽣、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明⾏为,营造“每个⼈是⾃⼰健康第⼀责任⼈”“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良好氛围。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