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炼焦设备保养制度规范5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
设备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效率的高低是否稳定提高,关键看设备能否正常运转、安全运行,为此必须加强设备管理,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为搞好炼焦车间的设备管理工作,特作如下规定。
1、运行管理
所有设备、管道、阀门、电缆、电气仪表(及工量器具)的运行(使用)管理维护保养由各使用单位(人员)负责。
重要设备(价格10万元/台以上,功率300KW以上)的投用与否由使用单位提出建议,设备部门复检,公司领导同意后方可实施。设备管理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和责任追究制,车间的每一个员工都要关心设备、维护保养好自己所使用的设备。发生设备事故,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的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订出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得到处理不放过)和三个对待(小事故当大事故对待;未遂事故当已成事故对待;外单位事故当本单位事故对待)的原则进行分析处理。
2、设备维护保养
设备是进行生产的物质基础,设备状况是否良好,是完成生产任务的重要因素。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坚持合理的操作和及时的维护保养。包机、包修人员必须贯彻“维护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认真执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2.1贯彻设备谁使用谁负责维护、保养的原则。
2.2操作工在运转期内要精心使用和保养,保证安全运转,不发生任何故障和事故。
2.3维护工在所包的时间内不能因检修不及时或质量差引起故障和事故。
2.4在用设备实行三级保养制:
①日常保养:由操作工班前班后进行,每班不少于20分钟,对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做好设备润滑和场地清洁。
②二级保养:以操作工为主,维护工作必要的技术指导。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畅通油路,调查设备各部位配合间隙,紧固松动部位。
③三级保养:以维修工为主,操作工参加,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零件,润滑系统清洁换油,对电气系统进行检查修理。
2.5合理润滑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零部件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操作工对设备必须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润滑要做到“五定”(定人、定点、定时、定质、定量)。
2.6设备维护保养要坚持做到:
①清洁:设备无油污、无积尘。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运动面不脱油,场地房所周围无脏物。
②润滑:油枪(杯)齐全,油路畅通、油标清晰,油位适当,油质适用,定期加油,合理润滑。
③整齐:工具、附件、成品堆放整齐。
④检查:紧固调整、防腐防漏,掌握设备技术状况,保证设备安全运转。
⑤观测:经常对设备机件的磨损规律和消耗情况进行观察和测定,为检修提供实际资料。
2.7操作工和维修工对设备需进行日常检查和季节性检查,对观察检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防止扩大,并填写运行检查记录。认真交接班,重大问题及时汇报。
2.7.1日常检查内容:
①各种控制仪表的指数和波动范围。
②安全保护装置的灵敏准确程度。
③机械磨损件的温升,振动情况。
④传动减速装置与轴承部位运转声音是否正常。
⑤各种连接紧固件是否紧固可靠。
⑥润滑和冷却系统是否正常。
⑦电气动力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2.7.2季节性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①雷雨季节前搞好电气设备,高大建筑物防雷、防雨、接地装置电阻测定等。高压电气及电缆作预防性测试、整定试验。
②高温季节前落实设备的降温措施,架空线路松驰度等。
③寒冷季节前做好水、汽、油管线和露天设备的防冻保温工作。
④化冻季节前做好各种设备、管道、电杆基础塌陷、沉降预防工作。
2.7.3操作工要严格按规程进行设备的起动、运行与停车,运行中及时巡回检查,且不超温、不超压、不超负荷,维修工要认真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巡检中将“看、摸、听、闻、查”做到位,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解决,这是设备维护保养主要环节。
3、设备检修
设备的计划检修是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及时消除缺陷,防止设备事故,保持设备完好状况掌握生产主动权的主要措施,因此,必须严格执行设备计划检修制度。
3.1日常计划检修
3.1.1设备日常计划检修指设备的中、小修理。
3.1.2严格执行设备计划检修制,应掌握检修内容,解决疑难,检修时要做到专人管理,合理安排、充分准备、及时检修,按检修的工艺标准和内容,保质保进度完成,不得影响生产,要不断提高检修技术水平,改善劳动组织、注意修旧利废,降低检修费用,厉行节约。
3.1.3检修计划的编制要求,应根据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查和保养过程中的结果,以及历史经验积累资料(包括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磨损、检修周期等),并考虑作业制度和生产计划。
3.1.3.1设备中、小修计划,由车间主管设备负责人亲自主持编制,如期汇报公司相关领导审核。
3.1.3.2编制程序:车间编报检修项目和备件计划申购表,报公司审核购进。
3.1.4小修:一般间隔期较短,只是对设备局部修理。通常只更换和修复磨损的零件,调整设备机构配合零件的间隙等,因此恢复设备的工作能力和技术状况,保证设备能运转正常。
3.1.5中修:一般间隔期1-3年,并包括小修内容,主要是对设备进行分解检查,更换或修整、校正设备的零部件和基准。主要精度达到工艺要求,基本上达到消除缺陷,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到下次检修。
3.1.6非计划检修:因事故维修或操作使用不当,无计划修理均为非计划检修。
3.1.7设备计划检修和非计划检修,都必须认真地积累各类技术资料,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对历次检修的主要技术数据调整变动,主要备件的变更、使用,磨损与损失、设备与备件的使用寿命,检修周期,检修后的检查,试运与验收图纸,更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等情况,认真做好分析记录。
3.1.8设备检修完毕后,维修班长要认真填写《设备检修记录》按月上报,供车间进行检查和技术状况分析。
3.1.9中修计划编制依据,根据检修计划所规定的检修项目,检修规模,作为主要编制依据,与检修计划相互衔接,可以调整,但变动不要过大。
3.1.10小修计划编制依据:
①根据车间各重要设备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检修项目,规模进行。
②设备维护,检查及检修记录薄上记载的缺陷易损件更换周期。
③根据检修,操作工人提出的设备缺陷和检修要求。
④近期设备事故及运转情况。
⑤根据生产计划安排检修时间。
3.1.11编制计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影响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工序上的设备重点安排。
②、要考虑到检修工作量的平衡,使检修工作能均衡地进行。
③、要考虑到检修前生产技术的准备,备品配件、材料是否齐备,工作量大、小,时间进度等。
④、精密设备检修,要根据特殊要求进行。
⑤、生产线上单一关键设备,尽可能安排在生产间隙抢修。
⑥、连续或周期性生产的设备,必须根据其特点安排使设备检修与生产任务紧密配合。
⑦、同类型设备尽可能安排连续修理。
3.1.12检修前的技术准备:
做好检修图册的编制和管理工作,按各类设备类型、机型编制,其内容包括:
①、设备的主要技术数据。
②、设备原理图
③、润滑系统图。
④、基础图、安装图、各种重要部件装配图。
⑤、网络结构、设备平面图和必要的断面图。
⑥修理和日常维护需要更换、修复、调整的全部零件图。
3.1.13设备检修的质量检查与试车验收:
①、检修前认真维修班长检查检修用备件、材料、辅助材料的质量,不合格者不准使用。
②、检修时参与检修人员应严格执行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对各种密封设备应加强中间检查,每一道工序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③、检修后,车间应按检修规程的技术要求组织进行试车,及时做好记录和总结。以便交流推广并写入设备技术档案。
3.2设备大修理
3.2.1严格执行设备大修理计划,车间设备负责人全面掌握设备大修的任务、内容,并负责组织实施,技术指导,解决疑难,监督调度,保质保进度完成,不得影响生产。要不断提高检修技术水平,改善劳动组织,注意修旧利废,厉行节约,降低大修费用。
3.2.2大修计划的编制,应根据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查和修理过程中的检查结果,使用周期以及积累的资料、历史经验,并考虑到生产计划,作业制度相结合进行综合制定。
设备的大修计划,由车间设备负责人亲自主持进行编制,并及时上报。其编制程序是:车间在确认设备运行状况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情况下,编制大修计划,报公司领导审批。
设备的大修理,一般间隔期为2-10年(或更长),并包括中修内容,主要任务是把设备全部拆卸分解,更换或修复主要大型零件及所有不符合要求的零部件,恢复原有精度、原有工作能力和技术状况。
3.2.3为了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大修任务,必须认真做好大修前的准备工作和组织工作。
①本车间的大修任务,原则上由本车间维修力量完成,必要时可组织全厂维修力量支援。
②、各个检修项目都应该由专人负责,做到任务、内容、要求明确。所需人力,材料,设备,工具等的落实。尤其是备件准备数量足,质量好,并由车间负责人检查认可。
3.2.4设备大修范围:
①停产设备在停产时已接近大修周期需大修者。
②已达大修周期者。
③没有条件按时停机检修的单机和辅助设备等,必须在主机大修的同时进行修理者。
3.2.5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列为大修工程:
①、新建、扩建、增建及技措,安措等工程。
②、设备遭受非正常损失需进行修复者,如水、雷、风、电等自然灾害及火灾事故等。
③、设备损失严重,残余价值很少,已接近报废程度,处于难以用大修理恢复者。
④、凡中修能消除缺陷者。
3.2.6为了挖掘设备潜力,提高设备性能及改善操作条件,大修理中,可以对设备进行适当的技术改造。
3.2.7年度大检修计划应按公司要求,及时、完整、准确上报。内容应包括工程项目、内容、工作量、材料、备件、工具、劳动组织、检修方案、计划、检修时间、安全措施、主要技术质量、方法等。凡经公司批准的主要设备大修理工程计划,如因故需变更者,应事先提出理由,经公司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变更。
3.2.8根据设备大修计划的需要,必须有计划地积累各类技术资料,并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对历次检修的主要技术数据调整变动,主要设备的变更、使用、磨损与损失、设备与备件的使用寿命,检修周期大修后的检查,试运与验收、图纸更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等情况均应认真做好分析记录并存档。
3.2.10车间及设备负责人应做好大修前的技术准备。
4、设备事故管理
设备事故会使企业遭受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因此,在组织日常生产中,必须加强对职工的技术教育和操作训练。严守规章制度,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设备的保养维修水平。不断总结经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4.1事故定义
①无论何种原因造成设备的损坏,以致不能运行者,均称设备事故。
②生产操作事故,生产消耗件损坏不列为设备事故。
4.2.1设备事故的分类:重大事故、一般事故、小事故
1)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称为重大设备事故:
①、设备发生事故,影响联动机组停产24小时以上者。
②、设备发生事故,造成严重损坏,修复费用在2万元以上者。
③、动力设备发生事故,使动力供应中断,造成主要生产停顿或生产设备损坏严重者。
④、设备发生事故后,直接引起火灾、爆炸或人身中毒、死亡者。
⑤、虽未达到上述条件,但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设备事故。
4.2.2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称为一般设备事故:
①、设备发生事故,使联动机组停产8小时以上者。
②、设备发生事故,修复费用在2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者。
③、设备发生事故,动力供应中断影响生产者。
4.2.3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称为小的设备事故。
①、单机停产8小时(不影响生产线)。
②、修理费用2千元以下。
4.3设备事故原因可分以下八种:
①违章作业:乱开设备,违反操作规程或对设备使用不当所造成的事故。
②工作失职:擅离工作岗位,缺乏检查等所引起的设备事故。
③维修不良:设备清洁、润滑不够,或长失修,修理质量差等所造成的事故。
④管理不善:交接班不清,制度不明,工作场地混乱造成的事故。
⑤质量低劣:设计制造、材质低劣等所引起的设备事故。
⑥自然灾害:风、雨、雷、水、雪等所引起的设备事故。
⑦故意破坏:有意制造的事故(性质:有敌意破坏或陷害他人)
⑧其它事故:由于外界原因引起的设备事故。
4.4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设备事故发生后要立即上报迅速抢救,及时修复,认真调查分析,任何人不得隐瞒事故。要坚持“四不放过和三个对待”的原则,并填好事故报表。
4.5奖惩制度:
4.5.1凡设备操作工人,维修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对于预防事故,在下列方面有显著贡献者,应给予表彰或奖励。
①、事先发现事故苗头,并及时汇报和处理避免了重大事故和恶性事故者。
②、事故发生后,在迅速抢救和修复过程中,有突出贡献者。
③、一丝不苟的贯彻以预防为主,维修并重的方针,做到正确操作,精心维护,计划检修,科学管理,达到全年无一般及以上设备事故者,酌情给予奖励。
4.5.2对于隐瞒事故和事故情节,工作失职,违章操作和检修不按技术规定而造成重大设备事故者,必须区别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与相关的罚款。
4.5.3设备管理考核中罚款的80%作为奖励基金,每月(奖罚)兑现一次,公司相关部门监督,财务帮助办理。
5、备品备件的管理
凡参加本车间生产流程的各种机械设备上的修理更换,包括事故和消耗而储备的零件称为备件。备件是维修工作的物资基础,做好备件管理工作对提高修理质量缩短修理时间,节约流动资金,降低修理成本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配件的储备、供应工作,必须抓好用、管、修、供四个环节。
备件管理工作包括:统一备件的编号、分类,备件图纸的准备,做好备件计划,拟定备件的消耗定额、储备定额,掌握好备件的验收、保管、发放、报废、修复等一整套的管理工作。
5.1备件的分类
5.1.1按使用分
①、生产维修备件:使用时间较短,易于磨损,在中小修中更换的备件。
②、大修备件:使用周期长不易磨损只在大修中更换的备件。
③、事故备件:使用寿命长基本不受磨损,但工作条件过重一旦发事故将会严重影响生产的备件。
5.1.2按性质分
①、定型设备用的标准件(如电动机、减速机、轴承等)。
②、专用设备的非标准件(如耐热板、五大车备件)。
5.1.3按材质分:①、铸铁件②、铸钢件③、锻钢件④、有色金属件⑤、加工件⑥、铆焊件。
5.2备件的基础资料
①备件的基础资料包括:备件图纸、备件卡片、备件统计表、汇总表、备件消耗和储备定额分类统计表。
②设备经改造或零部件改进备品配件有变更时,应及时完成图纸资料的修改补充并修改底图,封存原有图纸。
5.3备件计划
备件计划是企业组织备件供应和车间维修生产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做好备件计划管理,必须熟知设备基本状况,了解各种备件的加工工艺周期,掌握各种备件的消耗情况、各种备件的库存情况、各种备件的订货情况。
5.4备件的修复回收及强化管理:
①凡有修复使用和利用的旧备件,均应返修或回收利用,列入计划修复后折值入库,发料时能用旧的不发新的。
②各种机电产品(包括工量器具仪表)及Φ50毫米及以上的轴承类和有色金属备件实行交旧领新制度。
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的需要,要不断改进备件材质,使之经久耐用。
6.工量器具及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检修工具及低值易耗品的管理,由车间管理,领用时以旧换新,无故损坏及丢失者照价。
1、安全管理
1、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否则考核10元。
2、上班期间劳动防护用品穿戴齐全、不戴安全帽者、女员工头发未绾入帽内者发现一次扣当事人20元。
3、生产区内严禁抽烟,不准将烟火带进生产岗位,发现一次扣当事人100元。
4、不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随意简化操作步骤者扣当事人50--100元。
5、坐、卧道轨或在正在运行的设备范围中逗留、打闹者扣当事人20元。
6、不得随意动用、损坏或丢失消防器材,违者罚20--100元。
7、严禁陌生人到生产岗位会客闲谈,违者罚50元。
8、岗位存在的安全隐患未及时上报者,依情节轻重给予50--500元罚款,并连带班组长。
9、无故不参加安全培训者,罚20元。
2、劳动纪律
1、迟到、早退罚当事人20元。
2、无故旷工者罚当事人100元。
3、上班期间串岗、脱岗、睡岗者罚30元。
4、班中玩手机、听mp3…等干私活者罚20元。
5、班中赌博、打架斗殴、有偷盗行为者,每人每次罚500元。对公司造成损失者,依送公安机关处理。
6、班前、班中饮酒者劝其离开工作岗位并罚款100元。
7、工作态度不端正,自由散漫,无正当事由,不服从班组长领导者,罚当事人50元。
8、严格执行请消假制度,坚决杜绝电话请假,否则一律按旷工处理。
9、未经批准,私自调岗者罚100元。
10、在工作期间不全心投入边工作边听音乐、开小差者罚30元。
11、班组长无故不参加车间每天碰头会者罚30元。
3、生产规范化管理
1、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发现违章操作考核20元。
2、发现炉门冒烟未及时处理者每次每个罚10元。
3、炉门、炉框、斜坡清铲不干净、炉柱旮旯里有尾焦、余煤罚20元。
4、横铁不平、大螺丝未加油每次每个罚5元。
5、摘错炉门、打错炉盖、上升管盖者罚每人每次20元。
6、熄焦泵不抽水、上升管水封溢水者罚50元。
7、煤饼高度不够、不平者罚30元。
8、导焦栅下发现一次红焦清理不彻底罚30元。
9、按照划分润滑点未及时加油者罚20元;因润滑不到位,给设备造成损坏者,依情节处以50--500元罚款。
10、测温工不按规定时间测温者罚30元,如发现不测温虚假上帐者罚100元,并连带班组长。
11、集控工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否则罚20元。
12、集气管压力调节不及时,引起低压或负压达3分钟以上者罚20-50元。
13、炉头温度过高,引起频繁塌焦因操作不当引起炉顶空间温度过高者,罚当事人20-50元。
14、因润滑不到位,引起拉杆变形或中止交换或交换不到位一次考核当事人100元。
15、严禁尾焦回炉,发现一次罚50元。
16、逐炉清扫桥管、直管、上升管水封槽、检查氨水喷洒不按规定处理者罚20元。
17、因集气管清扫不及时,引起荒煤气导出系统出现异常者罚50元。
18、在地下室操作,应严格按照《煤气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如因操作不当引起煤气泄漏者罚当事人100-200元。
四、工艺指标
1、个别火道最高不高于1450℃,不低于1100℃,蓄势室温度不高于1320℃,小烟道温度200℃~450℃之间。
2、为保持整个焦炉加热制度稳定,必须保证燃烧周期炭化室底部压力不低于。
3、无论结焦时间长短,保证蓄热室顶部吸力不低于30Pa。
4、在实际生产中,保证运转班生产正常,执行系数K3大于以上。
5、保证炉温均匀稳定:
K均≥K安≥K横≥K炉头≥
6、焦炉年伸长量控制在5-10㎜.
各线小弹簧吨位吨,保证各炉柱曲度正常。
7、热修加强正常巡查管理,保证焦炉漏气率%以下。
五、工艺指标考核制度
1、记录表单、帐纸要按时填写,发现早记、迟记罚10元。
2、记录要真实、准确,不准填写简化、有错别字,发现一个罚5元。
3、记录表要干净无损,字迹清楚、工整无涂改,否则罚10元。
4、各岗位要巡检到位,确保工艺指标正常,对各项指标要随意调节,发现一次调节不及时罚20元。
5、各班组要努力提高各项系数,要求各系数必须在以上,有一处不合格者罚责任人10元。
六、生产现场管理
1、整个车间区域内要达到一无、二净、三见、四平、五不漏,现场无杂物、焦粉、煤灰。
2、各个操作室、值班室室内物品、工具摆放整齐,无杂物,玻璃窗明几净。
3、各运转、固定设备做到设备见本色,机光,马达亮。
4、推焦计划排列正确,并严格按照结焦时间编排计划。
5、现场卫生要认真交接,彻底清扫、不留死角,严格控制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6、及时准确执行公司和生产调度室调度指令、顾全大局、服务大局。
7、热工班计划准确对炉体进行热工测调。
8、煤饼捣固实行分批放煤,分趟捣固,确保煤饼的尺寸和堆密度,无浮煤,掉头翻漏现象。
9、检修时间尽量在循环时间内进行,事故状态除外,没有特殊情况不能提前或延迟出焦。
七、材料工具管理
1、所用工具及各种仪器仪表丢失或故意损坏,依规定照价或加倍处罚。
2、依照公司节能降耗的指示,各岗位的消耗材料,按时间、按规定使用,杜绝铺张浪费。
3、工具、仪器、仪表必须按照以旧换新制度执行,否则不予发放。
4、费品禁止乱堆乱放。
八、各岗位考核细则
1、铁件、炉门修理站
(1)严格按照焦炉工艺流程检查制度的有关要求进行检查。发现漏查一次罚10元。
(2)测量后,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确保无误后,及时上帐,要求数据真实、帐面整洁,并按规定及时测调,否则罚10元。
(3)对工作场地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否则罚10元。
(4)各种台帐不准损坏、丢失,随意涂改,发现一次罚5元。
(5)对卷扬机、炉门起吊设备必须经常清扫、加油,对大小弹簧、调节丝扣,必须定时加油,保持润滑,发现一次罚10元。
2、调火组
(1)直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