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预防踩踏事故管理应急预案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预防踩踏事故管理应急预案1
一、人员密集场所踩踏事件的风险分析
宾馆、饭店等旅馆餐饮场所,展览馆、博物馆等文化交流场所,火(汽)车站等交通枢纽场所,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商业活动场所及影剧院、KTV、体育馆等休闲娱乐场所存在如发生火灾、停电等突发情况,可能对现场人员造成惶恐,致使现场混乱,造成人员拥挤,导致踩踏事件的发生。
踩踏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二、应急组织与职责
现场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及协调工作。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XX办公室。
1、组织机构
组长:镇党委书记
副组长:镇长
组员:镇派出所、武装部、卫生院、卫健办、综治办、应急办、党政办、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各村、社区等成员
2、职责
组长工作职责: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汇报,立即召集领导小组成员研究,制定处置对策,及时向上级报告,负责整个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副组长工作职责:在组长的统一部署下,负责指挥有关职能单位人员开展事故现场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
成员工作职责:
1、负责维护事故现场治安秩序;
2、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及时通知消防、公安、应急办、卫生、宣传等部门;
3、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交通保障工作。
4、负责涉案人员监控工作;
5、负责将事故在规定的时间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6、组织参与事故的现场处置和调查工作。
三、应急处置
1、应急处置程序
(1)值班人员或其他人员确认发生人员踩踏安全事故时,应立即报警,并通知主管单位负责人,立即组织人员疏散。
(2)疏导人员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实施有组织、有秩序的快速疏导人员,让群众尽快疏散到安全地点。
(3)事故现场做好安全警戒,禁止无关人员滞留现场,防止人员返回事故现场,防止有人故意制造恐慌气氛,引导前来救援人员、车辆。
(4)紧急救护伤者
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自救和互救。
专业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及时对伤者采取专业救治或送往医院救治。
当群众受伤后,在事发现场应积极采取正确有效的救助措施,为救治伤者赢得时间。
①大量出血不止的处置
受伤者被伤及较大的动、静脉血管,流血不止时,必须立刻采取止血措施。
常见的止血方法有加压包扎止血法和指压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是用干净、消过毒的厚纱布覆盖在伤口,用手直接在敷料上施压,然后用绷带、三角巾缠绕住纱布,以便持续止血。
指压止血法是用手指压住出血伤口的上方(近心端),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
②发生骨折的处置
发生骨折后,应设法固定骨折部位,防止发生位移。
固定时,应针对骨折部位采取不同的方式,可用木板、木棍加捆绑的方式固定骨折部位。
受伤者发生骨折无大量出血,且事故发生地离医院较近时,可让受伤者原地不动,等待医生救助。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6)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7)在拥挤的人群中,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8)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
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惊慌可以,万万不可失措。
(9)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
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10)如果出现拥挤踩踏的现象,应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
赶快拨打110或120等。
(11)在出现火情、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在场领导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合理正确的疏散群众。
(12)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13)发现不文明的行为要敢于劝阻和制止。
(14)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15)应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补人流推倒。
(16)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17)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喊,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18)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19)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0)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的原则。
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21)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3、进一步加强群众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隐患常识。
4、设立人员疏散标示:①利用电视宣传;②黑板宣传;③利用学校宣传教育。
预防踩踏事故管理应急预案2
为加强学校教学楼楼梯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学生因上课下课拥挤发生踩踏或者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根据我校的安全保卫工作条例,特制订学生密集出入时防踩踏措施及《预防学生踩踏应急预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一、成立处置突发事件的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各班班主任
二、机构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各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
2、学校行政领导要识别容易出现踩踏的风险所在,重点防范,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守秩序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学校行政领导要经常xx地对学校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确保走廊、楼道的畅通。
4、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凡组织20人以上的活动都要经主管校长同意,主管校长要落实负责人员的安全工作职责,贯彻谁审批谁负责和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
5、值日行政履行值日工作职责,坚守学校,有事外出必须告知另外的值日行政,或请其他行政代履行值日工作职责。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预防踩踏事故管理应急预案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预防踩踏事故管理应急预案1
一、人员密集场所踩踏事件的风险分析
宾馆、饭店等旅馆餐饮场所,展览馆、博物馆等文化交流场所,火(汽)车站等交通枢纽场所,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商业活动场所及影剧院、KTV、体育馆等休闲娱乐场所存在如发生火灾、停电等突发情况,可能对现场人员造成惶恐,致使现场混乱,造成人员拥挤,导致踩踏事件的发生。
踩踏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二、应急组织与职责
现场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及协调工作。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XX办公室。
1、组织机构
组长:镇党委书记
副组长:镇长
组员:镇派出所、武装部、卫生院、卫健办、综治办、应急办、党政办、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各村、社区等成员
2、职责
组长工作职责: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汇报,立即召集领导小组成员研究,制定处置对策,及时向上级报告,负责整个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副组长工作职责:在组长的统一部署下,负责指挥有关职能单位人员开展事故现场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
成员工作职责:
1、负责维护事故现场治安秩序;
2、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及时通知消防、公安、应急办、卫生、宣传等部门;
3、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交通保障工作。
4、负责涉案人员监控工作;
5、负责将事故在规定的时间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6、组织参与事故的现场处置和调查工作。
三、应急处置
1、应急处置程序
(1)值班人员或其他人员确认发生人员踩踏安全事故时,应立即报警,并通知主管单位负责人,立即组织人员疏散。
(2)疏导人员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实施有组织、有秩序的快速疏导人员,让群众尽快疏散到安全地点。
(3)事故现场做好安全警戒,禁止无关人员滞留现场,防止人员返回事故现场,防止有人故意制造恐慌气氛,引导前来救援人员、车辆。
(4)紧急救护伤者
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自救和互救。
专业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及时对伤者采取专业救治或送往医院救治。
当群众受伤后,在事发现场应积极采取正确有效的救助措施,为救治伤者赢得时间。
①大量出血不止的处置
受伤者被伤及较大的动、静脉血管,流血不止时,必须立刻采取止血措施。
常见的止血方法有加压包扎止血法和指压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是用干净、消过毒的厚纱布覆盖在伤口,用手直接在敷料上施压,然后用绷带、三角巾缠绕住纱布,以便持续止血。
指压止血法是用手指压住出血伤口的上方(近心端),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
②发生骨折的处置
发生骨折后,应设法固定骨折部位,防止发生位移。
固定时,应针对骨折部位采取不同的方式,可用木板、木棍加捆绑的方式固定骨折部位。
受伤者发生骨折无大量出血,且事故发生地离医院较近时,可让受伤者原地不动,等待医生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