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出的关于中小学预防流感的应急预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各位带来帮助,欢迎各位前来阅读与下载。

中小学预防流感的应急预案范文1

为了提高学校预防和控制xx流感疫情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学校对xx流感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流感疫情带来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对师生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教育系统防控xx流感疫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切实加强学校xx流感防控工作,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

1.普及xx流感疫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

2.加强学校日常管理与监测,各班级做好晨检、因病缺课等方面上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xx流感疫情在校园内不发生、不蔓延。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xx流感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检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xx流感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四、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

1.在学校防控xx流感疫情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和落实学校防控xx流感的各项工作。

2.做好xx流感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让师生了解xx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意识。

3.指导、落实并督查学校防控xx流感疫情应急措施落实情况。

各班认真做好晨检和因病缺课上报工作,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报告校医室,及时上报学校领导,学校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4.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等等。

5.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校园环境卫生。

各班级、宿舍及其他校内公共场所每天保持开窗通风,并搞好环境卫生。

五、应急处理

(一)日常监测机制

1.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由校医组成,指定专人负责疫情报告。

2.确定责任报告人:班主任、校医室医务人员王鸿净。

3.建立校医室发热病人登记制度,对来诊病人基本信息、诊断、去向等进行登记。

4.校医室加强对学校食堂的卫生监督检查,发现疫情及时上报。

5.建立校医室值班电话,24小时开通。

6.保持信息畅通,有疫情及时按程序上报上级部门。

(二)信息报告程序及时限

各班级如发现疑似病例或传染病病例时,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校医室,校医室责任报告人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按“甲类”传染病在2小时内报告地方疾病控制中心,一旦发现甲型流感病例,应实行每日报告制度。

(三)应急技术、人才储备

1.做好师生甲型流感的预防宣传工作包括:网上宣传、专栏、发放宣传单等。

学校的教室、食堂餐厅、师生集体宿舍定期消毒,随时保持通风换气。

学校重点加强排水沟、污水排放沟、垃圾堆放点、厕所等重点区域的消杀灭工作,消除蚊蝇孳生,认真开展除“四害”工作。

3.对全校师生员工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监测体温。

为师生员工提供有关药品,实行药物预防。

在公共卫生场所完善洗手设备,提供流动水、洗手液、除菌消毒肥皂。

4.所有师生居所、工作室、人群聚集场所要增加通风的时间和强度。

教育师生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增强抗病能力。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搞好居室卫生,勤晒衣被。

落实“三勤”(勤洗手、勤通风、勤锻炼),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责成班主任和生活老师执行,宣传教育组要加强督查,把xx流感防治和学生的行规养成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5.在公共场所工作的职工,如:食堂员工等,以及其他窗口服务人员和就医的病人要加强防护措施,要加强健康和卫生情况监控。

6.建议师生员工尽量避免接待外地来访的客人。

人员来源复杂的各种培训班、课程班尽可能调整、推迟来校授课时间。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活动。

7.一旦发生甲型流感疫情,对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控外来人员进入。

制定学生外出校门的管理规定,限制学生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大型集会活动。

对我校外出工作人员、学生实行登记制度,提醒和动员学生、教职工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8.对从甲型流感疫情重点区域返校的人员,必要时可以根据有关法规对其作出隔离医学观察的决定。

对外地返回学校的实习学生、教职工进行登记,安排体检,对有症状者行必要的观察。

9.做好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向校内所有教职工、学生发放甲型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单。

充分利用本校的现有媒体,普及预防甲型流感知识。

同时,消除恐慌心理、稳定情绪,做好群防群治,保持校园的稳定环境。

八、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保障

学校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分管校长具体牵头,校医室具体负责日常防控工作。

(二)人力资源保障

学校按照要求配备卫生指导教师,分管校长、总务处、卫生指导教师定期接受市卫生局组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应急反应能力。

(三)实行责任追究制

各部门、各班班主任对师生卫生安全、校园卫生安全工作各司其职,对于玩忽职守,造成学校卫生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应视情节轻重给与相应处分。

中小学预防流感的应急预案范文2

一、领导小组

二、临床表现

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咯痰、流涕、鼻塞、头痛、全身酸痛、乏力。

部分病例出现呕吐或腹泻。

约10%病例可不发热。

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

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被诱发加重,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①学生人数、病情等按班主任→年级主任报告→安全办公室→副校长程序报告处理。

②教职工人数、病情、伤害等按年级主任→安全办公室→副校长程序报告处理。

2、按要求和程序进行消毒、检查、防控等工作。

①卫生、病情、疫情情况按门卫、安办、副校长的程序报告处理。

②卫生、消毒、防护、器材准备情况按消毒员、安办、副校长的程序报告处理。

3、定期做好知识讲座和有关宣传发动工作。

4、按日做好卫生保洁、打扫、个人卫生检查,定期做好消毒防疫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副校长,必要时一天一次消毒。

六、消毒方法

xx流感全球蔓延,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警告级别提到最高。

虽然说预防甲流的疫苗已经问世,但毕竟人多疫苗少,所以做好日常预防工作仍然意义重大。

日常预防除减少接触、勤洗手、注意锻炼休息饮食,提高免疫力外,卫生部门防控专家表示说,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消毒剂对于预防甲流效果不错。

对食饮具可用流通蒸汽消毒20分钟(温度为100℃);煮沸消毒15至30分钟;使用远红外线消毒碗柜,温度达到125℃,维持15分钟,消毒后温度应降至40℃以下方可使用。

不具备热力消毒的可采用化学消毒法。

如用有效氯含量为250㎎/L-500㎎/L的含氯消毒液需浸泡30分钟。

消毒后用清水冲洗、空干保存备用。

衣服和被褥应勤洗、勤晒,消毒可用加热的方法,也可用除菌消毒洗衣粉和洗涤剂清洗衣物。

卫生间、厨房和居住的房间要经常打扫,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L的消毒液清洗。

用过氧乙酸消毒防甲流有三种方式:

1、浸泡:纺织品通常用0.04%浓度的溶液浸泡两小时;餐具洗净后用0.5%的溶液浸泡30~60分钟。

2、擦拭:可用于消毒皮肤与物品表面,将原液稀释成0.2%的溶液擦洗双手l-2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如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可用浓度为0.2%~1%的过氧乙酸稀溶液擦抹。

3、喷雾及熏蒸:将原液稀释至0.2%~0.4%,采用喷雾或加热熏蒸,关闭门窗20~3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注意:过氧乙酸原液有较强腐蚀性,不可用于金属器械的消毒。

配制溶液时应佩戴橡胶手套;做气溶胶喷雾时应佩戴防护面罩(也可用口罩、帽子及游泳镜替代),不可直接对人喷洒;其稀释液易分解,应在阴暗处贮存于塑料桶内,在有效期内使用,随配随用。

另外,学生应远离消毒剂,有呼吸道疾病、哮喘、过敏性疾病症状等人员要慎用消毒剂。

中小学预防流感的应急预案范文3

当前已进入冬春季节,流感疫情处于高发态势,特别是临近春节期间,人群的大规模流动将使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明显增加,流感防治防控形势不答乐观,根据国家卫健委流感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省、市有关工作要求,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流感的发生和流行,按照区卫健局安排布署,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成立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组织开展本院流感防控工作,对流感疑似病例的会诊及确诊病例的救治、提出诊治及防控意见;组织对医务人员诊疗及防控知识的培训工作。

加强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泛宣传流感预防知识,不断增强流感防控意识,维护社会稳定。

二、完善防控措施,全力做好医疗救治。

1、提高认识,增强防控工作紧迫感。

各科室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流感防控工作,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措施,完善工作预案。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

三、全体教职工严格落实“五早”要求,对于可能发生的流感疫情做出快速反应。

1、要早发现。

要坚持实行晨检制度。

在本学期的日常安全检查记录本上做好记载,每天早晨由班主任到班级中检查学生到校情况(必要时要测量体温);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教室通风时间;加强对教室、餐厅等校内场所的消毒工作,尤其是学生接触的公共教学设施、公共用具要加强消毒,及时消除校内外垃圾堆和卫生死角;建立缺课登记制度,班主任要及时落实学生缺课的原因,并对生病学生进行跟踪了解;学生双休日、节假日结束返校时,班主任需对学生逐一进行晨检。

2、要早报告。

出现疫情时,要第一时间隔离学生并报告学校有关领导,同时及时告知学生家长。

3、要早隔离。

一是对疑似病人要及时隔离,并通过家长将其送往医院诊治,严重者直接拨打120将其送往医院;二是对密切接触者要实行隔离,通知家长接回家观察或到医院检查。

当一个班级出现一例确诊的xx流感患者,整个班级应该停课。

确诊的xx流感患者痊愈后需持正规医院的证明并经学校教师检查确认后方能返校习。

4、要早治疗。

发现疑似病人,必须及时通知家长将学生送往医院治疗。

5、要早处理。

要配合市疾病控制中心等相关医疗部门,做好疫情检测和发生原因分析,并配合有关部门对疑似患者或患者住所及所到场所进行科学消毒处理。

四、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防控xx流感疫情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建立晨检、消毒、隔离制度,重点实施对体温37.5℃以上、伴有咽痛或咳嗽之一症状的患者进行检测,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班主任对其进行观察分析和病症排查,必要时要采取进一步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

要与当地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xx流感疫情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xx流感疫情报告

1、学校召开xx流感防控专题会议,指定疫情报告责任人,我校由校医务室主任华凯林负责每日疫情防控报告。

2、严格执行学校xx流感疫情报告程序,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

出现疑似xx流感疫情时,学校领导小组必须马上启动本校应急预案,校长立即(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3、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及相关科室平时要加强日常工作,各负其责,一旦发生疫情,按小组责任分工保证工作迅速到位。

4、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迟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迟报、谎报xx流感疫情,对有违反者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五、xx流感疫情的应急响应

学校一旦发现xx流感疫情,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做出应急响应。

(一)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疫情通报。

(二)学校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必要时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三)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

(四)发现疑似xx流感疫情时,要及时与卫生、疾控部门联系,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

教室、图书室、微机室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做好消毒工作。

(五)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六)如果疫情加重时,学校要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

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