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别想欺负我》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别想欺负我》教案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在自己受到他人欺负时勇敢的站出来,学会大声音的说“不”
2.能尝试自己解决矛盾,能与同伴共同分享和游戏,不欺负弱小。
3.懂得判断是非。
活动准备:
故事中的动物头饰、ppt
活动过程:
一、理解绘本故事内容,知道在被别人欺负时要勇敢的说“不”
1.教师出示故事《不要随便欺负我》ppt请幼儿看一看封面,问一问幼儿:封面上有什么?大象心情怎么样?你是从哪看出来的?为什么?
2.老师利用ppt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绘本中的故事内容
3.P7.猜一猜谁在树上?
4.故事里都有谁?大象赶走了谁?河马赶走了谁?狮子赶走了谁?花豹赶走了谁?
5.小猴子是怎么做的?妈妈对小猴子是怎么说的?
6.小猴子的妈妈告诉小猴子,别人欺负你,你该怎么办?小猴子对花豹说了什么?花豹怎么做的?
7.P8花豹对狮子说了什么?“你以后不可以欺负我”(p9.10.幼儿集体说—p11部分幼儿说---两三个幼儿说----p12.13一个幼儿说)
二、幼儿通过故事表演的形式理解故事、大胆表达“你以后不可以欺负我”
1.提问:故事中都有谁?你想表演谁?
2.教师当旁白,幼儿戴头饰表演小动物被欺负时自己大胆的表达“你以后不可以欺负我,我们可以一起……”
三、通过图片的形式帮助幼儿学会说“不”并能解决简单的同伴冲突
1.图片中发生了什么事?谁需要帮助?你准备怎样帮助他?
2.你喜欢图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你要做什么样的小朋友
小结:遇到别人欺负时要大胆的说不我们要做一个文明的小朋友……不要欺负弱小的小朋友``
3.鼓励幼儿大胆的说“不”并能和同伴一起分享,一起游戏
4.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被被人欺负后应该怎样解决,并告诉幼儿不可以欺负弱小。
活动延伸:
在生活中如果有人不友好的欺负你,你会怎么办?看一看谁能够解决和同伴之间的小矛盾。看一看谁的方法好。
《别想欺负我》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打架、骂人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2、能对自己进行评价,以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能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同学之间的一些矛盾。
二、活动准备
事先排练好表演情境、卡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画有幼儿打架、骂人的卡片,请幼儿对照自己实际,对你曾经做过的事在卡片的方格中做上记号。
2、请幼儿讲讲那是怎么回事,并评价自己做得对不对
(二)情境表演
1、引出故事情境表演《玩玩具的时候》,幼儿观看表演。
2、提问:
(1)故事情景里的鹏鹏做得对吗?为什么?
(2)哭了的.圆圆做得对吗?为什么?
(3)鹏鹏说因为圆圆先骂人,他才动手的,他这样做合适吗?
(4)鹏鹏说他只是轻轻地推了圆圆一下,不是打人,你认为是这样吗?
(5)讨论:如果你是东东,看见了这样的情况,你会说些什么呢?会怎么做呢?
(三)讨论
教师根据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提问,并让幼儿展开讨论。
附故事:
《玩玩具的时候》
在活动区玩的时候,鹏鹏和圆圆因为争抢一个玩具吵了起来。圆圆说:“坏鹏鹏,坏鹏鹏,这是我的,就不给你!”鹏鹏听了很生气,一把将圆圆推倒在地上,圆圆伤心地哭了。东东看见了,走过来对鹏鹏说:“鹏鹏,你不对,你不应该打人!”
鹏鹏涨红了脸说:“我才没打人呢!我只是轻轻地推了她一下,谁让她先骂我的。”东东听了摸摸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小朋友,请你们想一想,东东应该怎么说呢?
《别想欺负我》教案3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说一件有关校园欺凌的事情。
2、播放几则校园欺凌记实录像片。
3、由电脑高手制作smart课件。
4、准备一句反欺凌口号。
活动过程:
1、开场白。
校园欺凌是指小朋友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小朋友会对小朋友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2、下面请每个小朋友都来说一说你对校园欺凌最深的一件事情。(略)
3、大家说了很多欺凌事件,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真实的.校园欺凌事件。(播放校园欺凌记实片)
4、看了这部记实片,大家有什么看法呢?(小朋友意见略)
5、我们将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反欺凌?,请大家说说想法。
6、请胡悦悦小朋友带领大家读口号。
7、活动结束,请班主任老师讲话。
班会效果:
鼓励学校对校园欺凌采取全校范围的干预措施,如制定课堂规则,对小朋友行为进行限制,组建教师职业发展小组,与小朋友开展有关同辈关系与行为的班会活动,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咨询等。挪威于20xx年通过了一个宣言,号召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家长和教师团体加入到尽快根除校园欺凌现象的行动中。
《别想欺负我》教案4
一、教育主题:
我将本次活动确定为"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
二、教育背景及目的:
背景:
上半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主要有42起,其中初中生参与的校园暴力事件33起,占总数69%,初中成校园暴力事件高发阶段。我校近期也出现了几起学生打架斗殴的事件。
目的:
通过学习《中小学生守则》的内容,使同学们明礼守法,更好地认识什么是校园暴力,校园暴力的危害性,如何预防和抵制校园暴力,能与校园暴力做合理有效的斗争,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冲突,防微杜渐。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给学生发放《中小学生守则》,人手一份,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搜集典型的校园暴力事例等。
2、学生准备:让学生宣读背诵《守则》,事先熟知《守则》内容,并思考校园暴力的表现及怎样正确处理校园暴力事件,在活动之前让学生先思考,活动过程中学生能更轻松的接受和理解活动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认识校园欺凌
1、部分学生对校园暴力这一词语还很陌生,或理解不准,所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校园欺凌的定义,首先让学生明确何为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资料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此类案件不仅给被害者造成长期的心理阴影,甚至影响人格发展,施暴者也很可能滑入违法犯罪的歧途,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暴力。其主要表现是身体强壮的学生欺负弱小的学生,令其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因此,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
围绕"什么是欺凌?为什么要反欺凌?"与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分享:所谓欺凌,简单来说就是以大欺小,("屈;老师.教,案网出处")以强凌弱,以多欺少。欺凌不但对"受伤者"造成伤害外,而且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由于长期欺负别人,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以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伤害也不可小视,受欺凌的学生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同时"校园欺凌"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所以,学校要严厉制止和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
2、观看校园暴力视频,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感受校园暴力的恶劣性质,进而讨论校园欺凌的`危害,提出问题"校园欺凌有哪些危害?"校园欺凌首先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次是更为严重的心理上的伤害,使受害者产生不安全感,产生恐惧和焦虑。
3、多媒体出示20xx年上半年校园暴力事件,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产生校园暴力的原因有哪些。学生会根据平时的生活实际,总结出一些原因。
1月9日,广西宾阳县初中女生打群架,目击者称现场惨烈。
2月28日,云南富宁县一中学女生宿舍内遭围殴凌辱拍照上传空间。
4月9日,山东邹城初二女生宿舍内被殴打被逼下跪。
4月17日,北京105中学一女生遭轮番扇耳光。
4月17日,广东汕头多名青少年围殴一名身着校服男生。
4月19日,湖北红安00后为争女朋友斗殴,操板砖砸人手段凶残。
4月30日,福建南安一初一男生被同校学生及社会青年追打,捅伤。
5月12日,福建晋江学生校外打架一死两伤。
5月19日,辽宁沈阳宁官实验学校篮球暴力事件。
6月16日,山东xx一中学多名学生暴力殴打同校学生。
6月21日,湖南怀化一女生在校园遭8名学姐群殴致耳膜穿孔。
(二)抵制校园欺凌此环节设置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是:
1、同学间发生矛盾时,作为当事人,我们应该如何解决?
2、矛盾一时难以解开,如何有效扼制校园欺凌的发生?
3、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如何应对?
这三个问题,分别是从学生间出现矛盾时、校园欺凌发生前、校园欺凌发生中三个不同阶段提出的,能够让学生思考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处理矛盾,并尽可能的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也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伤害。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避免校园欺凌的做法:
从受害者的角度想:不理睬;找老师;懂自救。
从施暴者的角度想:想后果;勿冲动;换位思考。
(三)校园欺凌案列分析某中学一女生食堂打饭时,和另一名女生发生口角,没想到,竟遭到多名女生毒打,其中一位打人后,还做出胜利的手势。根据以上案例,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正确方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引案例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如何保护自己,并引导学生回答:
1、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2、面对不法分子的侵害首先要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然后机智勇敢灵活地与其斗争;
3、积极寻求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保护;
4、受到侵害时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四)总结
五、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努力,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每位幼儿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别想欺负我》教案5
校园欺凌往往会使受害者心生恐惧,不敢上学,害怕与同学交往,持续时间久了,甚至产生对他人和社会的抵触。为严肃校园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幼儿行为,避免幼儿之间蓄意、恶意或无意识的通过肢体、语言及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经学校研究决定,在我园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动,落实有效措施,加强对此类事件的预防和整治,从而切实维护文明和谐的校园秩序,保护幼儿的合法权益及人身安全。
一、治理内容及目的
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幼儿行为,强化校园及周边治理,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别想欺负我》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别想欺负我》教案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在自己受到他人欺负时勇敢的站出来,学会大声音的说“不”
2.能尝试自己解决矛盾,能与同伴共同分享和游戏,不欺负弱小。
3.懂得判断是非。
活动准备:
故事中的动物头饰、ppt
活动过程:
一、理解绘本故事内容,知道在被别人欺负时要勇敢的说“不”
1.教师出示故事《不要随便欺负我》ppt请幼儿看一看封面,问一问幼儿:封面上有什么?大象心情怎么样?你是从哪看出来的?为什么?
2.老师利用ppt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绘本中的故事内容
3.P7.猜一猜谁在树上?
4.故事里都有谁?大象赶走了谁?河马赶走了谁?狮子赶走了谁?花豹赶走了谁?
5.小猴子是怎么做的?妈妈对小猴子是怎么说的?
6.小猴子的妈妈告诉小猴子,别人欺负你,你该怎么办?小猴子对花豹说了什么?花豹怎么做的?
7.P8花豹对狮子说了什么?“你以后不可以欺负我”(p9.10.幼儿集体说—p11部分幼儿说---两三个幼儿说----p12.13一个幼儿说)
二、幼儿通过故事表演的形式理解故事、大胆表达“你以后不可以欺负我”
1.提问:故事中都有谁?你想表演谁?
2.教师当旁白,幼儿戴头饰表演小动物被欺负时自己大胆的表达“你以后不可以欺负我,我们可以一起……”
三、通过图片的形式帮助幼儿学会说“不”并能解决简单的同伴冲突
1.图片中发生了什么事?谁需要帮助?你准备怎样帮助他?
2.你喜欢图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你要做什么样的小朋友
小结:遇到别人欺负时要大胆的说不我们要做一个文明的小朋友……不要欺负弱小的小朋友``
3.鼓励幼儿大胆的说“不”并能和同伴一起分享,一起游戏
4.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被被人欺负后应该怎样解决,并告诉幼儿不可以欺负弱小。
活动延伸:
在生活中如果有人不友好的欺负你,你会怎么办?看一看谁能够解决和同伴之间的小矛盾。看一看谁的方法好。
《别想欺负我》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打架、骂人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2、能对自己进行评价,以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能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同学之间的一些矛盾。
二、活动准备
事先排练好表演情境、卡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画有幼儿打架、骂人的卡片,请幼儿对照自己实际,对你曾经做过的事在卡片的方格中做上记号。
2、请幼儿讲讲那是怎么回事,并评价自己做得对不对
(二)情境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