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检验科核酸阳性应急预案精选6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检验科核酸阳性应急预案1
为进一步指导本市规范做好集中隔离点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人员的处置工作,有效控制疫情传播风险,结合实际情况,制定xx市关于集中隔离点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人员处置方案。
一、工作目的
进一步理顺集中隔离点工作机制,规范突发情况处置流程,强化各部门之间配合,及时堵塞漏洞,切实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适用范围
集中隔离点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人员。
三、指导原则
(一)尽早转运核酸检测阳性人员。
1)对于集中隔离点内发现的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应尽早(复核确定后2小时内)将阳性人员转运至大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转运之前需限制阳性人员的活动范围。
若阳性人员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转运之前继续安排待在原隔离房间;若阳性人员为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转运之前就近安排在空置的隔离房间。
转运车辆要求如下:
1.专车专用,驾驶室与车厢严格密封隔离,车内设专门的污染物品放置区域,配备防护用品、消毒液、快速手消毒剂。
2.转运时应保持密闭状态,转运后及转运下一例患者前应对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3.转运重症病例时,应随车配备必要的生命支持设备,防止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病情进一步恶化。
2)做好转运途中安全防护,谨防疫情扩散。
各隔离点要提前做好阳性患者转出路线设计,尽量减少与进入路线交叉。
各环节防护要求如下:
1.工作人员防护。
转运病例时医务人员应穿防护服,戴手套、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司机应穿工作服,戴医用防护口罩、手套。
转运后须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
2.病例防护。
病例转运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N95口罩和手套。
3.车辆消毒。
转运过程中,若出现人员呕吐、吐痰,应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剂或消毒湿巾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清除呕吐物后,再对呕吐物污染过的地面、车壁等进行消毒处理。
转运结束后,应对车辆进行消毒,开窗通风,使用过氧化氢喷雾或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车厢及其物体表面。
每个隔离观察室的检出阳性者不可同车转送,不可同车连续转送,做到转运一次消毒一次。
(二)排查集中隔离点交叉感染风险。
1)可能存在交叉感染的情形。
若集中隔离点检出阳性人员,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要组织专业人员认真调查核实是否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应特别关注以下几种情形:
1.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2.密切接触者尚未确诊,但其密接的密接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或解除隔离后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并初步排除集中隔离点外感染来源;
3.集中隔离点内同一垂直方向但不同楼层的集中隔离房间发生两例及以上阳性人员,阳性人员的检出时间间隔在两周以内;
4.集中隔离点内同一楼层出现两例及以上阳性人员,阳性人员的检出时间间隔在两周以内;
5.阳性人员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在集中隔离点相互串门、交流,采样人员在采样过程中消毒不到位等情况;
6.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首次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7.其他提示集中隔离点可能存在交叉感染的情况。
2)交叉感染排查。
调查人员应在12小时内启动排查工作,重点调查集中隔离点日常管理流程、阳性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活动情况、与其他人员接触情况、同航班阳性样本溯源情况,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调阅监控录像、基因测序等手段,并结合阳性人员的核酸检测Ct值、抗体检测结果、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临床检验等,对可能存在流行病学关联的人员在24小时内完成核酸筛查,在消毒之前对隔离场所的公共环境和相关人员的房间进行环境采样检测。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工作,提高新冠肺炎医院感染暴发处置能力,有效控制新冠肺炎医院感染突发事件流行,快速切断传播途径,防范疫情的扩散蔓延,最大限度降低新冠病毒在院内交叉传播风险,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确保病区工作人员和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安全,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96号)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市人民医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应急处置预案。
一、组织机构
(一)成立医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应急处置领导工作组,具体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
1.负责研究并制定新冠肺炎院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适时修订和补充。
2.负责统一领导指挥、组织、协调封闭楼层等应急处置工作。
3.对发生新冠肺炎院内感染事件是否成立做出最终判断。
4.决定本预案是否启动和是否终止。
5.研究制定新冠肺炎院感事件时的楼层封闭式隔离控制措施。
6.负责对外发布信息和按规定时限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7.负责人员调配支援、防控技术指导、人员清除及封闭管理、消毒物资供应,召集院内专家救治组对病例进行核实、诊断、救治等统筹协调工作。
应急处置领导工作组下设流行病学调查及消杀组、医疗救治组、院感防控组、消毒隔离护理组、后勤保障组,具体如下:
(二)流行病学调查及消杀组
组长:感染管理科负责人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1.负责协助市疾控中心对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对感染病例基本信息、发病与就诊、危险因素与暴露史、密切接触者、实验室检测等信息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和报告,发现和管理密切接触者。
2.组建院内专业消毒队伍,培训考核合格上岗,指导消杀人员正确实施消杀工作。
(三)医疗救治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感染性疾病科、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所有医护人员
职责:
1.负责对疑似病例进行会诊、讨论,有关的标本采集,明确诊断并积极进行救治或转运。
2.负责对本预案的启动及终止提出建议。
3.调度各科医疗卫生技术力量,保障发生科室其他病员救治工作开展。
4.负责病人分流转运及转运途中医疗监护,做好发生科室其他病员和家属集中隔离解释以及情绪疏导,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5.根据事态发展及调查结果完善诊疗方案。
(四)院感防控组
组长:感染管理科负责人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1.负责对发生新冠院内感染科室楼层(本楼层和/或相邻楼层)封闭进行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规划,使其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
2.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转运至集中医学观察点进行防护指导。
3.对封闭病区内工作人员(包括医务人员、消杀人员、保洁人员等)进行防护知识培训,指导正确穿、脱防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