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时候外卖员还是比较辛苦的,工作需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有关于外卖配送员防暑降温应急预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做好20__年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中署事件发生,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安全,根据《安徽省安全监管局关于做好20__年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皖安监健函【20__】96号)、《黄山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关于做好20__年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黄安监健函【20__】9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以下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防暑降温工作直接关系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因夏季高温天气导致中暑甚至死亡事件时有发生,给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损害。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夏季高温中暑对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危害,切实把防暑降温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周密细致的部署防暑降温工作。要督促指导用人单位落实各项防暑降温工作责任和措施,并将其压实到车间、班组合劳动者,严防高温作业引发中暑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
二、多措并举,落实主体责任
用人单位是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责任主体,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加强高温作业防暑降温工作,严防高温中暑事件。要结合本单位的作业特点和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信息,合理安排高温天气下劳动者的工作时间,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严格遵守高温作业时间要求。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组织高温作业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及时调整作业岗位。要加大防暑降温经费投入,配备必要的通风或降温设备,为劳动者提供防暑降温所需的个体防护用品、清凉饮料等常用物品,通过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健康。
三、突出重点,强化监管执法
各地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在组织夏季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检查中,要将防暑降温工作作为检查的重要内容。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本行业防暑降温工作的检查。重点检查用人单位是否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是否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是否配备通风或降温设备以改善作业条件、是否合理安排或调整高温作息时间、是否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等情况。要按照“四不两直”要求,开展防暑降温暗查暗访活动,突出易发生高温中暑事件行业(领域)和重点单位,加大对建筑工地、露天作业场所、交通运输车辆、存在高温作业岗位用人单位监督检查。对防暑降温措施落实不到位的,要严肃查处并予以公开曝光。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行为,要依法依规从严查处,责令用人单位及时整改,并加强对整改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四、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各地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介,大力宣传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重要意义,普及防暑降温基本知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让用人单位负责人和广大劳动者了解高温的危害和防暑降温工作的重要性,营造全社会关心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舆论氛围,增强劳动者高温作业的安全意识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控制高温中暑事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外卖配送员防暑降温应急预案范文2
外卖配送员奔跑在炎炎夏日,预防中暑,应该这样做:
夏季多给身体补充能量
一年四季风吹日晒,外卖配送员都是辛苦地工作在第一线,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是不行的,因此,外卖配送员平时要补充一些优质蛋白,比如鸡蛋、瘦肉、牛奶等。肠胃不好的外卖配送员要避免进食一些冰冻瓜果、饮料和油腻辛辣之物,避免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夏季还可多喝一些粥,如荷叶粥、绿豆粥、金银花粥、薄荷粥、莲子粥等,同时增加蔬菜的摄入。
及时补水,别等口渴才喝水
快递小哥一整天都是在外面奔波,水分消耗消耗就大,加之夏季高温天气更需多补充水分,所以最好随身带水,必要时要补充点盐水,弥补身体因出汗过多导致盐分缺失。
保证足够的睡眠
夏季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大,容易感到疲劳。夜晚充足的睡眠可以保证大脑及身体各个器官的放松,睡眠充足可以保证第二天的驾驶安全,也能预防中暑。注意晚上睡觉前空调不可开的太低,也要避免空调对着头、脚直吹。
工作前的准备工作
送快递之前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戴遮阳帽、戴太阳镜,穿上防晒服,有条件的最好涂抹些防晒霜。在炎热的夏季送快递,随身可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防暑误区
赤膊凉快
不少人认为衣服穿得越少越凉快。其实并非如此。一般来说,衣服覆盖面积越小,身体散热也越快,因而愈觉得凉爽。但研究表明,赤膊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才能通过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起到降温的作用。而盛夏酷暑之日,最高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夏季赤膊会感觉更热。
正确措施:越是暑热难熬之时,越不应赤膊,女性也不要穿过短的裙子。
啤酒解暑
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较多,消耗也大,易疲乏。如果再不断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热乎乎”的感觉会不断持续,口渴出汗现象将更加厉害。这不仅达不到解暑的目的,反而会降低人的思维能力和工作效率。同时,多喝啤酒使患痛风的危险增加。尤其是冰镇啤酒的温度较人体温度低20℃~30℃,大量饮用会使肠胃的温度急速下降,血流量减少,从而造成生理功能失调,并影响消化功能,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痉挛性腹痛和腹泻。
正确措施:饮啤酒也要适量,不能把啤酒当饮料喝,冰镇啤酒最好别喝。最好是适量饮用各种清凉饮料,多喝热茶、绿豆汤,或吃点西瓜。
洗冷水澡
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毛孔都处于张开的状态,这样一旦有冷水入侵,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得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从而易引起各种疾病。还可能刺激到关节部位,进而引发关节疼痛。此外,还有很多家庭主妇因使用冷水洗衣、做饭也导致了关节疼痛。
正确措施:热水洗澡虽会多出汗,但能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夏天该出汗时出汗,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和人体节律的方式。
喝冰镇饮料
冰镇饮料虽然会带来暂时的舒适感,但大量饮用,会导致毛孔宣泄不畅,机体散热困难,余热蓄积,极易引发中暑;同时大量冷饮进入体内,很容易刺激胃肠道,引起血管收缩、黏膜缺血,从而减弱胃肠消化功能和杀菌力,造成痉挛性疼痛,甚至导致腹痛、腹泻。对于老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喝冰水、冰镇饮料除了导致胃部不适,还可能引起脑血管的痉挛,从而引发心绞痛等。而喝热茶却可刺激毛细血管舒张,体温反而明显降低,这是简便易行的绝妙良方。
正确措施:饮用热茶可消暑解渴、清热凉身。它能扩张人的血管,促进汗腺分泌、排汗畅快,大量汗液通过皮肤表面的毛孔渗出体外挥发,带走大量的体热,能大范围地降低体表温度。此外,茶叶中的茶碱成分有利尿作用,排尿也能带走数量可观的热量。且茶水中含有茶多酚、茶色素和氨基酸等,不但能刺激唾液分泌,而且能与唾液发生反应,滋润口腔,产生清凉感觉,而冷饮无此作用,反而使人“憋汗”。
凉水泡脚
脚底的汗腺较为发达,出汗多,这时如果突然用凉水洗脚,脚的感受神经末梢受凉水刺激后,使正常血管组织剧烈收缩,可能会导致血管舒张功能失调,诱发肢端动脉痉挛,引发一系列疾病,如红斑性肢痛、关节炎和风湿病等。
正确措施:脚有“第二心脏”之称,人的脚上分布有全身的代表区和五脏六腑的反射点。“睡前洗脚,胜似补药。”夏季也不例外,当时虽然感觉有点热,但事后反而会带来凉意和舒适。
空调狂吹
在炎热的夏季,因为人们长时间地使用空调,凉风劲吹,导致面瘫患者明显增多。主要是因面部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发生痉挛导致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迫而致病,患者常无法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有的还口眼歪斜。久居空调房间,会令人感到头痛、头晕、失眠、胃肠不适、乏力身倦,还会有类似着凉感冒的症状,甚至会降低人体的抗感染能力,这就是“空调病”。
正确措施:使用空调的时间不宜过长,更不宜通宵开着空调机睡觉;室内温度不要调得过低或过高,以免与外界气温相差过大;房间内要保持清洁卫生,禁止在室内吸烟。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疾病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和关节痛患者,不要长期呆在空调屋里,入睡后最好关上空调。
食用冰镇西瓜
夏天炎热,人们爱将西瓜切开放进冰箱内冰冻后食用。但食用长时间冰冻后的西瓜,对人体健康是有影响的。因为切开的西瓜冷藏后,瓜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冷气被瓜瓤吸收。食用时,口腔内的唾液腺、舌味觉神经和牙周神经都会因冷的刺激而处于麻痹状态,不但难以品出西瓜的甜味,而且还会伤脾胃,引起咽喉炎。儿童消化机能较差,食用冰冻西瓜还会引起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
正确措施:西瓜不宜冷藏后再吃,最好是现买现吃。如果买回的西瓜温度较高,需要冷处理一下,可将西瓜放入冰箱降温,应把温度调至15℃,西瓜在冰箱里的时间不应超过两小时。这样才既可防暑降温,又不伤脾胃,还能品尝西瓜的甜沙滋味。
天热不能锻炼
炎热的夏季,不少人为了防止中暑,放弃了锻炼身体。其实不爱体育锻炼的人,越是怕热越觉得热,越不活动,长期如此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就越差,反而更容易中暑。
正确措施:科学研究揭示,获得或提高热耐受能力的最佳方法是进行耐热锻炼,即在逐渐升高的气温下进行锻炼,以达到适应更高温度环境的目的。进行耐热锻炼时虽会使人大汗淋漓,但过后体温反会降低,缺氧程度减轻,体温调节功能提高,热适应能力增强,不但可增强体质和耐热能力,还可有效地防止中暑。
戴深色太阳镜
夏季很多人外出时都会戴上太阳镜,还认为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镜片颜色过深会严重影响能见度,眼睛因看东西吃力容易受到损伤,因此,颜色深的太阳镜不能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正确措施:夏季选择太阳镜的标准是:镜片应能穿过30%的可见光线,以灰色和绿色为最佳,这样,不但可抵御紫外线照射,而且视物清晰度最佳,透视外界物体颜色变化也最小。
夏季清热解毒汤
1、冬瓜海带汤
有人说,冬瓜海带汤,集减肥瘦身双重功效于一身。海带能增钙降钠,利于胆固醇的排泄,而冬瓜能清热解暑,两者搭配在一起做成很清淡的冬瓜海带汤,不但营养,而且解暑。
2、银耳百合汤
银耳百合汤有滋阴,润肺,养颜,暖胃的功效,长期饮用银耳百合汤,可以达到调理肺、脾、肾三脏的作用。
3、绿豆汤
夏季当推绿豆汤。绿豆汤可清热解毒、止渴消暑,是中国传统的夏季解暑饮品。另外,绿豆汤中还可以加入少量冰糖食用,更加好喝。
4、冬瓜汤
冬瓜性寒,能清降胃火,养胃生津,使人食量减少,促使体内淀汾、糖转化为热能,而不变成脂肪。同时冬瓜有抗衰老的作用,久食可保持皮肤洁白如玉,润泽光滑,并可保持形体健美。最重要的,冬瓜还有良好的清热解暑功效。夏季多吃些冬瓜,不但解渴消暑、利尿、还可使人免生疔疮。
外卖配送员防暑降温应急预案范文3
为提高我市对强降温天气带来的气象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建立和完善救助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我市救灾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第十七届人代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原则,以保证我市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和恢复受灾地区正常生产秩序、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为目标,坚持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实行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助和扶持的方针,坚定信心,统筹兼顾,全面部署,着力解决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二、基本原则
(一)分工负责原则。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对本地的救灾工作负总责,各有关部门按照业务分工,认真负责地完成好各自生产自救和恢复重建任务。
(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社会帮扶的原则。重点解决好受灾困难群众的吃、穿、住、医及灾后供电、交通、通信、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依据财力,区分轻重缓急,按不同渠道或项目分步实施。
(三)统筹兼顾、全面部署的原则。抓好灾民的紧急转移安置,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的生活,确保灾民的衣、食、住、医,切实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做好灾区基础设施重建工作,保持灾区社会稳定。
三、应急救助工作领导体制及组织机构
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负担的原则,实行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各级救灾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各级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
灾情发生后,市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即转为市救灾工作指挥部。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为指挥部成员。指挥部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市救灾工作,研究部署各项救灾应急准备和救灾工作措施,督促检查救灾工作落实情况,研究决定有关重大问题。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各司其职,积极开展救灾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由市民政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县(市、区)、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救灾指挥机构,承担相应的职责,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本区域内人员转移、行动路线、安置地点及灾害救助的'具体规划和实施。
四、预案的启动和结束
(一)启动。
当本市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温或持续低温天气状况,局部地区出现因持续强降温天气而引发重大灾情,或本市范围内出现降雪、严重霜冻等情况,以及其他因持续强降温天气而导致重大事故或灾害时,根据灾情具体情况,由市救灾工作指挥部宣布启动本预案。
(二)结束。
在灾害天气结束,因灾导致的事故、灾情基本处理完毕,天气状况转为稳定后,由市救灾工作指挥部宣布应急救助工作结束。
五、强降温气象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反应
为有效地做好灾害防范工作,切实降低灾害损失,当灾害发生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下列应急措施:
(一)及时了解灾害损失及群众生活困难情况,按照自治区报灾时限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分别报告市政府和市直各有关部门,并提出应急工作建议,由市政府办汇总上报自治区。具体工作由市民政局、市农业局等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二)根据灾情开展紧急救助。市救灾工作指挥部迅速组织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紧急开展救助灾民、妥善安置无家可归人员等工作;向重灾区派出救灾工作组,及时组织调遣救灾力量(武警、驻军、公安、民工)、交通工具(农用车、摩托车、汽车)和通讯工具(卫星电话、电台、对讲机),做好后勤保障及物资供给工作,确保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三)市民政局、市粮食局、市商务局、市经委等部门按照就近原则,及时组织紧急调运救灾物资(包括粮食、衣被、食油、食盐、临时帐篷等生活必需品和保暖设施),确保在24小时内救助到位,并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使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被盖、有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