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商城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精选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供大家参考。
商城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1
为了预防商场,因现时抢购、大型促销活动或发生地震、火灾、斗殴等其他安全事故而造成的人员慌乱、拥挤和阻塞通道(扶梯口、客梯扣、楼梯、安全出口等)导致的踩踏惨剧事件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防拥挤踩踏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A
副组长:B
成员:C D H J F G KL M N O P
(二)成立现场指挥部。
总指挥:B
副总指挥:F G
成员:C D H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电话
组长工作职责: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汇报,立即召集领导小组成员研究、制定处置对策,及时向上级报告,负责整个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副组长工作职责:在组长的统一部署下,负责指挥有关单位人员开展事故现场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
成员工作职责:1、负责维护事故现场治安秩序;2、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及时通知消防、公安、安监、卫生、宣传等部门;3、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交通保障工作;4、负责涉案人员监控工作;5、负责将事故在规定的时间上报上级有关部门;6、组织参与事故的现场处置和调查工作。
二、防范准备及措施
1、无论是限时促销还是限量促销,商场都应保证商品在促销时段内的充足供应,并明示促销商品的具体数量。
开展限时或限量促销活动的,应明示促销商品的具体数量,促销商品售完后应即时明示。
2、对节庆、店庆等规模较大的促销活动,应提前制定安全应急预案,保证良好的购物秩序,防止因促销活动造成交通拥堵、秩序混乱、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3、加强活动值班人员的责任心,对顾客及时进行疏导,尤其是扶梯处,必须安排值班人员,防止扶梯停电或有人故意拥挤等发生的踩踏事故,人员较多时启用商场4条消防步梯。
4、安全意识的教育:通过其他商场惨痛的拥挤踩踏事故的案例,对员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提,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5、安全行为的培养,培养员工上下楼梯轻声慢步并靠右行走的习惯,禁止追逐打闹,尤其是晚上下班时,员工急于回家,在下楼梯时奔跑,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及时告诫、制止,提高员工的防范能力。
6、加强检查,完善设施设备
(1)定期检查:商场要对楼梯通道、照明设施等,定期检查,及时修理更换消除安全隐患。
(2)确保通畅:商应在楼道里安装应急灯,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等通道的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
(3)标志明显:张贴应急疏散标致,地面疏散标致灯,
和顾客进行宣传教育。
7、逃生时员工有义务疏散顾客,有序逃离,千万不能拥挤。
三、处在拥挤时现场的注意事项
1、当身不由己混入混乱人群中时,一定要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
2、在行进中,发现慌乱人群向自己方向涌来,应快速躲到一旁,或蹲在附近的墙角下,等人群过去后再离开。
3、在拥挤混乱的情况下,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栏杆或柱子),但要远离店铺和柜台的玻璃窗。
4、在人群拥挤中前进时,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一旦被人挤倒在地,设法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保护好头、颈、胸、腹部。
5、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6、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1)贯彻执行国家、各级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相关规定。
(2)组织制定、修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应急救援队。
(3)审批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救援所需的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等的购置。
(4)检查、督促做好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5)批准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
(6)及时向应急管理、消防及当地政府等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的具体情况。
(7)向周边单位通报相关情况,并根据事件情况向周边单位予以请求援助。
(8)组织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
(9)协调事件现场有关工作。
配合政府部门对环境进行恢复,事件调查等工作。
(10)负责督促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基本防护方法的培训,向周边单位、敏感点等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化学品特性、救援知识等的宣传材料。
2.2.2应急救援办公室职责
应急救援组办公室主管由企划经理封宇担任,主要职责如下:
1、应急办公室职责
(1)负责事故的逐级上报以及上传下达。
(2)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警后,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组长不在时向副组长报告),及时向领导小组其他成员通报事故基本情况。
(3)按照应急领导小组的指令,及时将相关命令信息通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和各应急救援小组。
(4)负责应急预案的日常管理工作。
2、应急办公室主管职责
(1)在接到报警后,应迅速标定报警的方位、险情的等级等要素,及时拟定救援计划并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汇报。
(2)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的授权,对各应急救援小组进行协调并下达有关命令。
(3)根据事态的发展,将现场信息反馈给应急领导小组,为其作出重大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4)负责应急预案的具体编写工作,并组织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和总结评估工作。
3、应急办公室成员职责
(1)协助应急办公室主管做好相关命令信息传达工作。
(2)统计人员、财物的损失情况,同时将有关材料建档、归档。
(3)负责公司应急救援物资的计划编制,督促检查各部门的应急救援设备的维护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
(4)协助应急办公室主管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以及编制应急人员的培训、演练计划,并负责组织、监督实施等应急预案的日常管理工作。
(5)负责对应急工作的日常费用做出预算。
2.2.3抢险救灾组
主要职责如下:
(1)听到报告后,立即奔赴事故现场,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并及时上报应急救援办公室,听从组长的指挥。
(2)根据事故的性质,采取切断设备装置电源、封堵泄漏处、关闭装置阀门、开关等措施,开展抢险救援。
(3)对发生事故的装置设备、设施进行抢修。
2.2.4后勤保障组
主要职责如下:
(1)解决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所需应急物资、装备的拿取、供应。
(2)负责所需物资的紧急采购和调运。
(3)负责现场及外部人员、单位联络通讯工作。
(4)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物资、装备的管理工作。
事故发现人或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在通知各应急救援小组赶赴现场的同时,向公司应急指挥小组报告,由公司应急指挥小组组长或安排专人报告上级部门,调集社会救援力量组织救援。
上级政府部门组织为现场应急组长,我公司服从其指挥,做好相应支援工作。
(2)Ⅱ级应急响应
事故发现人或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在通知各应急救援小组赶赴现场的同时,向公司应急指挥小组报告,由应急指挥小组组长调集公司内所有资源,对事故组织救援。
应急指挥小组组长为现场应急组长,各应急救援小组服从其指挥,并根据组长相关命令和本专项预案相关内容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3.4资源调配
充分利用内部应急资源,发挥协同应对作用,事故发生时,后勤保障组应立即通知公司其他岗位负责人,及时将用于事故中救援和医疗救护的纱布、绷带、担架、医药箱等应急物资运送至事故现场。
积极调动外部应急资源,发挥区域联防作用,事故发生时,及时通知地方政府和相邻单位调运应急资源,实现组织、资源、信息的充分利用,形成统一指挥、反应迅速、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3.5应急救援
见综合应急预案“5.2.2应急救援”。
3.6扩大应急
当事故的性质、范围、影响区域、遇险人数、脱险人数发生变化时,应急响应过程中出现因措施不当、情况判断不准而造成事故扩大,乃至发生二次事故的情况,现场事故升级为Ⅰ级事故或有事故升级的可能时,需将Ⅱ级响应程序扩大至Ⅰ级响应程序。
应急响应的现场组长接警后要不断从各方面继续收集事故信息,判断事故灾情的变化,当发生事态无法有效控制时,立即向上一级政府部门应急组长请求扩大响应。
4.处置措施
4.1处置措施
(1)值班人员或其他人员确认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报警,通知安保人员或值班经理。
接到警报后,各部门经理、主管按负责部位进入指定位置,立即组织疏散。
(2)首先通知事故区域及附近的人员,将他们先疏散出去,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告诉其他部位(区域)人员进行有序疏散。
疏导人员用最快的速度通知现场无关人员按疏散的方向和通道进行疏散。
(3)当有关部门(如公安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值班经理和工作人员主动汇报事故现场情况,指挥权上移后,积极协助儆好疏散抢救工作。
(4)事故现场有受到威胁被困人员时,疏散人员应劝导受到威胁被困人员服从指挥,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5)口头引导疏散疏导人员到指定地点后,要用镇定的语气呼喊,劝说人们消除恐惧心理、稳定情络,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按批定路线有条不紊地进行疏散。
(6)立即开启应急事故广播系统,将事故情况、疏散情况进行广播。
广播内容应包括:发生的部位及情况,需疏散人员的区域,指明比较安全的区域、方向和标志指示疏散的路线和方向,对已被困人员要告知他们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自制救生器材的方法。
(7)强行疏导、疏散。
如果事故现场,直接威胁人员安全,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手段强疏导,防止出现伤亡事故。
在疏散通道的拐弯叉道等容易走错方向的地方。
4.2事故救援注意事项
4.2.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现场指挥疏散工作人员,必要时佩戴个人防护器具。
4.2.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1)用于快速分隔区域和客流的围护材料必须齐备。
(2)应急救援器材必须存放在规定地点,并定期检验状态,确保符合使用要求。
4.2.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疏散先事故点(层),后以上各层、再下层的顺序进行,以安全疏散到地面为主要目标。
先安排事故威胁严重及危险区域内的人
员疏散。
(2)注意观察安全疏散标志,按其指引方向,尽快引导人员撒离事故现场。
4.2.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1)每个员工均应熟悉商场应急疏散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