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科室院感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精选6篇,希望大家喜欢。

科室院感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精选篇1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获得的感染。

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也是医疗水平提高的体现[1]。

整个医院感染发生的过程中,护理管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护理人员如果能够严格、有效、完善的执行护理操作和无菌技术,就能有效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但是,护理管理本身是个复杂的工作,其中涉及到会工作的各个环节,现就护理管理对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p。

1医院感染控制存在的问题

1.1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中的作用被忽视:医院管理层对院感控制工作不重视,忽略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放松对护士的防控知识的培训,导致忽视操作过程中不注意自身防护和操作不严格,造成院内感染的发生。

1.2制度不健全,落实有漏洞:医院及科室缺乏一套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建立的可行制度,并督促护理人员执行,如制定洗手制度、医疗器械消毒制度、无菌操作制度,并健全响应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措施。

1.3重点环节质量控制不到位

1.3.1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不到位,洗手过程不规范,不能有效杀灭有害微生物,洗手池水龙头开关共用和毛巾共用已引起感染[2]。

此外,医院保洁员手卫生情况差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

1.3.2医疗用品消毒灭菌不到位,或消毒后再次污染也会造成交叉感染,外科手术的术后感染中一部分就是此因。

如果护理人员未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极可能导致院内感染。

1.3.3护理工作人员每天要接触大量的医疗废物,如果对这些废物处理不当,则可能传播到别的患者贺护士身上,也有可能污染医院的环境和医疗用品,易造成医院感染。

1.3.4医院环境清洁力度鼻祖,不能保持洁净,也易造成院内感染。

现在医院各科室一般都人满为患,有的甚至加床,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共同拥挤在较小的空间里,造成空气不流通。

护士如果不及时开窗通风,就会使有害微生物繁殖、生长。

1.3.5老年患者、长期患有慢性病及身体虚弱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气管切开或者气管插管的患者、危重患者、带有传染性疾病的家属和医护人员,属于护理管理中防控医院感染的重要对象。

2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措施

2.1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宣传:

医院感染管理人员通过举办医院感染学习讲座和学术交流等多种方法,并督促各级各类人员严格执行,定期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对消毒隔离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医务人员高度责任感,自觉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树立牢固无菌观念。

护士长严格落实各级各类人员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并经常检查,督促护工的工作。

定时向病人进行卫生宣教、说明预防感染的重要性,把医院感染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2.2加强病区环境清洁消毒:

病室定期进行通气换气,每日用移动式紫外线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1次,每次1 h。

紫外线灯管每周用75乙醇擦拭,除去灰尘以增强消毒效果。

操作室及治疗室安置壁挂式空气消毒机,每日定时空气消毒3次,每次1 h,对于不合理灯管及消毒机及时更换。

环境微生物、物品表面、工作人员手掌常规进行细菌监测1次,对监测结果不合格者及时采取措施,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病区内湿式清扫,拖把分区擦拭后分区晾挂并有醒目标志。

更改不合理的布局,按要求设置清洁区、无菌区、污染区标志。

严格控制陪护及探视人员,做好出院病人的终末消毒处理。

为病人及时更换被褥,坚持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

2.3对病人实施护理干预:

加强基础护理,对危重病人定时翻身叩背,预防压疮发生,提供生活护理服务。

对手术病人护理:术前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及有无其他系统性疾病,对吸烟者劝其戒烟1周~2周,防止感冒。

认真指导病人练习有效的咳嗽和咳痰。

术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协助完成翻身,卧床病人鼓励行有效咳嗽及深呼吸。

保持切口引流管的通畅和无菌,尽早拔除导尿管,协助排尿,吸氧器具应定时消毒和更换并保持口腔清洁,切口加强换药,严格避免存在上呼吸道感染人员进入病房。

2.4增强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及无菌观念,预防交叉感染:

针对我院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想办法,找措施,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1、建立组织,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健全完善制度约束人。

2、经常性到病案室查看病历,检查督促医院感染病例的填报工作符合上级要求,做好医院感染病例漏报补登工作。

3、制定和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病例登陆记制度、无菌操作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等。

4、抓好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对新毕业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及考核,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管理及传染病知识考核。

5、开展室内室外卫生大清扫,整顿死角。

6、做好院内感染相关活动的登记工作等。

三、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制定和健全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并认真贯彻执行,对于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极为重要。

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四、继续抓好临床各科室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

医院加强对各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

定期不定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发现传染病人,要及时登记报告疫情。

有毒有害和有传染性的污水污物必须经过消毒处理。

除对查重复使用的物品严格按要求消毒外,我院增加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率,大大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可能性。

1、每天到科室了解有无院内感染病例,有无漏报、错报等。

各科对发现的院内感染病例,及时进行登记并上报院办,并进行相应处理。

2、医院应认真搞好环境卫生、室内卫生、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加强对病人的卫生宣传教育,为病人创造一个整洁、肃静、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

五、继续管好一次性用品,保证病员的医疗安全及防止社会污染。

在一次性用品购进中,加强管理工作,严格查证、检查质量。

对购进的一次性用品进行检查、登记,把好一次性用品、消毒药械购进关口,严

防不合格产品进入我院。

在本年度中,我院购进的一次性用品无一样不合格产品。

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贮存管理,按要求离地离墙存放。

院内每季度对库房及各科室存放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检查一次,护理人员在使用前严格查对,以防将过期、失效等的一次性用品给病人使用。

由于严格把关,无一例病人使用不合格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

对使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各科一直坚持毁形、消毒并记录,因此,我院的一次性空针、输液器、尿袋等的毁形率达100%。

六、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职工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结合本院实际,组织开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消毒、安全知识培训等,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增强大家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意识。

提高我院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水平。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学习,我们将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科室院感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精选篇3

院感科在院长和分管院长的正确领导下,医务科、护理部的大力协助下,认真落实医院感染各项制度、措施,使医院感染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措施化。

现结合实际,将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院感质量管理

为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结合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本年度对相关制度进行修订更新;进一步规范科室感染管理工作,明确了科室感染监控小组的职责。

日常工作中,在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的前提下,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消毒供应室、icu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了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并常规进行督导、检查,严防医院感染爆发的发生。

二、教育培训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