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1
为科学有序地做好我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提高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能力,有效控制疫情在学校的传播、蔓延,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印发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学校秋季开学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认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按照“预防为主、联防联控、及时处置”的原则,建立高效工作和快速反应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发生疫情时能够及时、科学、有效地处置,以控制疫情蔓延扩散,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二、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划分
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划分为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出现校内感染病例三类。
第一类是指在学校内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
第二类是指在学校内发现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但传播链清晰,病例感染来源为学校外部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或其污染的环境,疾病危害尚不严重。
第三类分三种情况:
情况1:在学校一个班级内发现散发的感染来源不明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或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的二代病例。
情况2:在学校内出现多起感染来源不明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形成学校局部疫情暴发,且有流行趋势。
学校局部疫情暴发,指在同一学校同一个年级两至三个班级,14天内,出现多个甲型H1N1流感校内感染病例的确诊病例,且病例呈现明显的聚集性。
情况3:在学校内出现甲型H1N1流感流行,疫情迅速在全校扩散,且有波及学校周边地区的趋势。
学校流行,指在14天内,在不同年级或同一年级三个班级以上,出现多起甲型H1N1流感学校局部疫情暴发,且有持续传播现象。
三、防控措施
(一)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
1.校医或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人员参加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及技术的培训和演练。
2.保障防控甲型H1N1流感所必须的物资、场所、人员与经费;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
3.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教育,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倡导环境卫生、科学洗手等卫生行为,提高广大学生、教职员工对流感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4.加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的卫生与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5.学校为每个班配备一支温度计。
6.各班落实晨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发现流感样疫情要在第一时间向校医报告,学校在半小时内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7.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学校与卫生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联系机制,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24小时信息畅通。
8.加强门卫管理,实行校外人员进校登记制度。
9.实行学生、教职员工外出请假登记及回校报告制度。
(二)学校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
配合医疗卫生机构,采取以控制传染源管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及时发现输入病例,追踪和管理密切接触者,严防疫情传播。
1.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及时接受隔离治疗。
2.对学生中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3.加强晨、午检工作,加强对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样症状监测和因病缺课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和诊治可疑病例。
4.对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场所进行消毒。
采取消毒、感染控制等措施,做好疫情控制工作。
5.及时公布疫情和防控措施信息,稳定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情绪。
6.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保卫处负责)
7.如疫情传播风险较大,经政府批准同意,可按照由班级到年级的原则采取临时停课措施。
8.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他应急处置措施。
(三)学校出现校内感染病例
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
主要职责:负责学校甲型h1n1流感各种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情况(值班电话:)
5、保障组
组长:英
组员:
主要职责:负责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所需设施设备及物资保障工作。
6、应急组
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
主要职责:负责处理日常突发事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联系家长送医院等。
三、具体措施
(一)采取多种形式,加大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宣传,做到全员覆盖,形成一个全员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监测工作,密切关注学校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做好师生晨检和午检工作。
1、班级人人配备1支体温计,每个年级配备一个红外线测量仪,门卫配备一个红外线测量仪。
早上朗读时各班班主任组织对每一位在校学生测量体温,如有发烧超过37.5度包括37.5度,马上上报学校应急组长,马上联系其家长送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做好情况记录,健全档案。
2、严格零报告制度和疫情报告制度。
每天放学之前,由班主任送报告表,由政教处汇总后上报大槐树中心校。
3、节假日前要开师生大会强调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
教育学生不要外出,不要与外地返乡的人接触。
并严格作好体温测量。
放假回校严格晨检制度,对每个学生测量体温,对未回校的学生认真详细了解情况,一天一了解,班主任对每个学生做到逐一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4、严格病假管理。
各班主任对缺席的学生要了解情况。
特别是感冒发烧必须填写县教育局下发的重要提示单,到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病愈后有医院诊断并加盖医院公章方可回校上课。
家长和学校保持密切沟通,如有疫情第一时间上报。
(三)加强学校的环境管理,保持校内外卫生清洁,对学校教室、电脑室、宿舍、食堂保持通风通,定期进行宿舍卫生、教室卫生、环境卫生大扫除;定期对食堂、教学楼、宿舍楼等公共场所用84消毒液喷洒消毒(每天放学后由后勤处安排贺宝林、高锁住消毒一次)。
(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课外体育活动,督促学生课间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均衡,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能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身体抵抗能力。
(五)加强学生饮食安全管理。
学校食堂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并按规定操作。
(六)保证防控甲型h1n1流感设施物资到位,保证师生身体健康。
**小学
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
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3
近期__市部分学校出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
为做好防控工作,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学院制定防控措施如下:
一、严格执行健康监测制度
1、__月__日完成目前我院在校学生的健康监测,对每位在校学生进行体温测量并填写《__大学学生健康登记表》(以下简称《健康登记表》)。
从__月__日起,所有陆续返校的老生必须在入住宿舍前,在各园区或楼栋接受健康监测,测量体温和填写《健康登记表》。
配合学生处做好对我院入校新生和陪同来校人员的健康监测,做好新生《健康登记表》的组织填写工作。
为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能力和水平,规范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普及防治知识,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减轻直至消除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组织领导机构,积极应对疾病防控。
1、成立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______
副组长:______
组员:______
2、成立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应急工作专班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______
副组长:______
组员:______
信息报送员:
二、明确职责,落实学校各部门责任分工。
1、根据省、市、区教育局制订的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应急预案。
2、对学校现有的相关物资和设备配备情况进行一次清点,及时补充配备。
(总务处)
3、强化健康教育工作,利用健康教育课向学生做好甲型h1n1流感基本常识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班队会、黑板报等宣传阵地教育让学生了解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避免学校师生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普及科学防范知识。
通过适当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宣传,并给每位家长发放致全省居民的一封信及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提醒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流感样症状,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治疗,并及时让学校了解掌握情况。
______(班主任)
4、建立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午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甲型h1n1流感相似症状的学生,及时向市防控领导小组及市教育局报告并进行隔离,通知家长带领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切实落实措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学生室外活动的时间,鼓励学生多到户外进行身体锻炼,注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免疫能力
6、加大对校园环境的整治力度,保持学校教学和生活场所空气流通、清洁卫生、温度适宜。
对学生食堂、教室、教师办公室等重点场所要定期进行消毒,保证空气流通。
三、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在学校建立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制度,由班主任对学生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在每天上午报校长室。
2、重视信息的收集。
要与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告
1、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期间,学校领导及专班负责人实行24小时开通联系电话,确保信息畅通。
2、严格执行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告程序,出现疑似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学校领导小组必须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
3、不得隐瞒、迟报、谎报或者授意向他人隐瞒、迟报、谎报甲型h1n1流感疫情。
四、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应急响应
学校一旦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做出应急响应。
(一)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
疫情通报。
(二)学校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必要时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在校学生不得离开学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三)学校做好卫生疾控部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的准备。
(四)发现疑似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及时与卫生、疾控部门联系,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1
为科学有序地做好我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提高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能力,有效控制疫情在学校的传播、蔓延,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印发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学校秋季开学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认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按照“预防为主、联防联控、及时处置”的原则,建立高效工作和快速反应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发生疫情时能够及时、科学、有效地处置,以控制疫情蔓延扩散,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二、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划分
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划分为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出现校内感染病例三类。
第一类是指在学校内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
第二类是指在学校内发现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但传播链清晰,病例感染来源为学校外部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或其污染的环境,疾病危害尚不严重。
第三类分三种情况:
情况1:在学校一个班级内发现散发的感染来源不明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或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的二代病例。
情况2:在学校内出现多起感染来源不明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形成学校局部疫情暴发,且有流行趋势。
学校局部疫情暴发,指在同一学校同一个年级两至三个班级,14天内,出现多个甲型H1N1流感校内感染病例的确诊病例,且病例呈现明显的聚集性。
情况3:在学校内出现甲型H1N1流感流行,疫情迅速在全校扩散,且有波及学校周边地区的趋势。
学校流行,指在14天内,在不同年级或同一年级三个班级以上,出现多起甲型H1N1流感学校局部疫情暴发,且有持续传播现象。
三、防控措施
(一)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
1.校医或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人员参加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及技术的培训和演练。
2.保障防控甲型H1N1流感所必须的物资、场所、人员与经费;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
3.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教育,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倡导环境卫生、科学洗手等卫生行为,提高广大学生、教职员工对流感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4.加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的卫生与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5.学校为每个班配备一支温度计。
发现有出现感冒发烧症状的,班主任要及时报告学校。
6.各班落实晨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发现流感样疫情要在第一时间向校医报告,学校在半小时内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7.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学校与卫生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联系机制,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24小时信息畅通。
8.加强门卫管理,实行校外人员进校登记制度。
9.实行学生、教职员工外出请假登记及回校报告制度。
(二)学校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
配合医疗卫生机构,采取以控制传染源管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及时发现输入病例,追踪和管理密切接触者,严防疫情传播。
1.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及时接受隔离治疗。
2.对学生中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3.加强晨、午检工作,加强对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样症状监测和因病缺课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和诊治可疑病例。
4.对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场所进行消毒。
采取消毒、感染控制等措施,做好疫情控制工作。
5.及时公布疫情和防控措施信息,稳定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情绪。
6.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保卫处负责)
7.如疫情传播风险较大,经政府批准同意,可按照由班级到年级的原则采取临时停课措施。
8.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他应急处置措施。
(三)学校出现校内感染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