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核酸发现阳性工作流程预案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核酸发现阳性工作流程预案精选1

为进一步做好院内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者后,能够及时、有序、精准、快速、高效处置,最大程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坚持“及时发现、精准封控、快速高效、防止扩散”的原则,严格执行区域封闭、人员转运、后勤保障、隐患排查、终末消杀等防控措施,规范开展应急处置,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在门急诊、住院等诊疗活动和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工作中,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立即启动该预案。

一、病例发现上报

(1).PCR实验室检测人员发现阳性标本立即电话通知上报我院疫情防控专班,同时上报分管领导。

报告该患者基本信息及核酸检测结果及CT值。

疫情防控专班立即通知患者所在病区(诊室)工作人员、各相关职能科室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公卫、物业监管、器械科、总务科等。

公共卫生科于2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2)防控专班将基本情况立即上报至县卫生健康局,同时通知县疾控中心,复采双份标本,一份我院复检,一份疾控中心复检。

双检测结果阳性。

二、应急处置

院内领导小组立即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相关职能科室和院感专职人员,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按照“一隔二控四摸排五同时”的原则,统筹协调,同步组织。

(1)隔离或转运感染者。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立即将新冠病毒感染者就地隔离或转运至隔离病房,指导患者正确进行个人防护,同时由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由负压救护车将新冠病毒感染者转运至新肺炎定点医院接受进一步诊疗。

(2)划定封控范围,进行人员管控。

上报县卫健局,组织疾控部门到达现场,根据感染者活动轨迹,进行分析评估,精准划定门急诊、病区封控范围。

就地做好同期留观、患者、家属、医务人员等封控范围人员的隔离管控。

对已离开医院的重点人群员,第一时间报告辖区疾控中心。

划定封控范围前,除紧急诊断、治疗外,全院全员就地隔离,暂停人员流调、物资流通。

(3)摸排人员情况。

县医院流调小组根据感染者活动轨迹等情况确定摸排范围,进行四类摸排。

调查确认预检分诊、接诊医生、核酸检测人员在岗、接诊情况;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及其家属,就地隔离,等待医院下一步通知或疾控中心流调、隔离安排。

保卫部门追溯感染者活动轨迹。

通过查看、记录敏感时段监控录像,掌握感染者院内活动路线、停留位置、停留时间、戴口罩等情况;感染者近距离接触医院工作人员、其他就诊人员名单和个人防护情况;医院其他人员在敏感区域出现、停留和行动路线情况。

对就诊人群密度、风险作出提示,将敏感时段、敏感区域监控影像复制备查。

信息科收集敏感时段就诊人员相关信息。

通过调取扫码、挂号、交款等相关信息,汇总收集敏感时段就诊患者信息,统计敏感时段内就诊患者人数、医院诊疗、后勤工作人员数,初步判定存在感染风险的人员规模。

科室调查相关人员院内行动路径。

以科室为单位,统计敏感时间段到过医院可能污染区域的人员名单(没有的要零报告),以判定密接、次密接人员。

调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进修、实习、规培人员,行政、后勤科室的工作人员(包括保洁、送餐、担架、电梯等工作人员)以及参观、交流、外聘、劳务派遣人员。

院内流调小组积极配合疾控中心做好流调及排查人员信息推送,确保第一时间做好人员管控。

(4)同时开展五项工作,防止疫情外溢。

进行环境管控和终末消毒。

第一时间进行环境管控,对感染者在院内活动经过和停留的通道、门急诊大厅、就诊诊室、核酸采样点、辅助检查科室等,进行管控,并停止使用中央空调通风系统。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立即做环境、物品表面核酸采样,要以患者停留时间长、戴口罩不规范、人员密集、风险度高的场所为重点,做好多点采样、送检。

采样完成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对潜在污染环境、物品彻底终末消杀: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和清先处理。

消杀完成后,再次采样、检测,确保消杀后各项指标全部达标。

由护理部牵头收集人员信息及居住地点,分别安排转运通勤、闭环管理、采样等工作。

一般人员:由人力资源部牵头负责宣传、培训相关居家要求,实行医院、家庭两点一线正常上下班,并加强健康监测。

以上工作均要求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心指导下提前做好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疾控部门要求完成。

(四)面上排查工作

由护理部牵头,按照疾控部门要求,对所有在院人员(包括医务人员、行政后勤人员、规培实习进修人员、研究生、物业人员、基建人员、临聘人员等)及病陪人进行全面核酸排查(医院感染管理中心、医务部、科教部、基建工程部、后勤保障部、人力资源部协同)。

(五)标本运送工作

由医务部牵头,护理部负责派人,后勤保障部负责派车,医院感染管理中心负责联系疾控部门,完成标本运送工作。

(六)诊疗处置工作

1、初检阳性患者管理

①若阳性患者已完成就诊且离开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中心立即通知该患者请其佩戴好口罩自我隔离。

等待疾控部门上门采样。

②若阳性患者仍在院区内应立刻由专人做好个人防护,按规定转运路线将其转至发热门诊隔离病区进行单间隔离,由发热门诊完成采样复核。

2、门急诊病人管理

初步确定患者活动轨迹后,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医务部部署相关科室停诊工作。

同时根据疾控部门的风险研判以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决策,确定最终停诊方案

接到停诊指令,即按以下要求处置:

1)暂时按"不进不出”原则处理。

2)门诊病人由病友服务中心牵头负责,急诊病人由急诊室牵头负责,感染楼区域病人由感染科牵头负责。

3)门诊部负责做好在院门诊病人管控、疏散分流等工作,必要时排查核酸,根据后续情况,按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决策,安排好病人救治(医务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中心协助)。

4)病友服务中心统计门诊预约情况(信息数据管理中心协同),制定并落实预约病人分流措施(协调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门诊部、医务部协同)。

5)党委宣传部负责起草停诊通告并在开诊前通过短信或其他途径通知就诊人员(门诊部、信息数据管理中心协同)。

6)病友服务中心、急诊室、感染科等科室分别落实各区域非预约人群至其他医院就诊安抚、解释等工作(生命体征不平稳患者就地抢救,医务部、护理部协同)。

3、门住院病人管理

1)封控科常按“不进不出”原则处理

2)管控现有人员:由各临床科室负责,落实科室闭环管理。

做好陪护陪护人员及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健康监测及双码核查。

3)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值班值守:由医务部、护理部按照“专业内部调剂,同亚专业横向调剂”的原则,负责统筹医务人员安排,各临床科室负责具体排班,确保在院患者正常诊疗不受影响。

必要时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出支援需求。

4)达到出院标准患者管理:根据病情判定达到出院标准患者,家属要求离院,由科室联系属地社区,按照密接人员进行管理。

5)封控期间,病人及医务人员避免非必要流动。

4、临时场所布置

若现有场地无法满足诊疗或临时隔离需求,由院办负责统筹,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心指导下,对医院大礼堂、运动场、技能培训中心、会议室等场所进行合理安排。

1)医院所有区域钥匙(包括诊疗区),备用于总值班室及监控室,由院办统筹安排。

2)物资供应维修部负责按照临时隔离及诊疗要求,布置所有临时场地,后勤保障部协助

3)后勤保障部负责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心指导下,完成临时场地撤离后的消杀工作。

四、院感处置工作

由医院感染管理中心牵头,开展感控知识、感控措施培训,完成医院感控巡查,对发现的问题点,及时指导并追踪后续整改效果。

五、上报工作

(一)党办负责做好整体事件处置记录。

(二)医院感染管理中心负责对接各级疾控部门,持续追踪患者复核结果、相关人员检测结果及环境采样结果,并将相关信息通报医务部。

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核酸发现阳性工作流程预案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核酸发现阳性工作流程预案精选1

为进一步做好院内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者后,能够及时、有序、精准、快速、高效处置,最大程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坚持“及时发现、精准封控、快速高效、防止扩散”的原则,严格执行区域封闭、人员转运、后勤保障、隐患排查、终末消杀等防控措施,规范开展应急处置,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在门急诊、住院等诊疗活动和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工作中,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立即启动该预案。

一、病例发现上报

(1).PCR实验室检测人员发现阳性标本立即电话通知上报我院疫情防控专班,同时上报分管领导。

报告该患者基本信息及核酸检测结果及CT值。

疫情防控专班立即通知患者所在病区(诊室)工作人员、各相关职能科室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公卫、物业监管、器械科、总务科等。

公共卫生科于2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2)防控专班将基本情况立即上报至县卫生健康局,同时通知县疾控中心,复采双份标本,一份我院复检,一份疾控中心复检。

双检测结果阳性。

二、应急处置

院内领导小组立即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相关职能科室和院感专职人员,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按照“一隔二控四摸排五同时”的原则,统筹协调,同步组织。

(1)隔离或转运感染者。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立即将新冠病毒感染者就地隔离或转运至隔离病房,指导患者正确进行个人防护,同时由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由负压救护车将新冠病毒感染者转运至新肺炎定点医院接受进一步诊疗。

(2)划定封控范围,进行人员管控。

上报县卫健局,组织疾控部门到达现场,根据感染者活动轨迹,进行分析评估,精准划定门急诊、病区封控范围。

就地做好同期留观、患者、家属、医务人员等封控范围人员的隔离管控。

对已离开医院的重点人群员,第一时间报告辖区疾控中心。

划定封控范围前,除紧急诊断、治疗外,全院全员就地隔离,暂停人员流调、物资流通。

(3)摸排人员情况。

县医院流调小组根据感染者活动轨迹等情况确定摸排范围,进行四类摸排。

调查确认预检分诊、接诊医生、核酸检测人员在岗、接诊情况;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及其家属,就地隔离,等待医院下一步通知或疾控中心流调、隔离安排。

保卫部门追溯感染者活动轨迹。

通过查看、记录敏感时段监控录像,掌握感染者院内活动路线、停留位置、停留时间、戴口罩等情况;感染者近距离接触医院工作人员、其他就诊人员名单和个人防护情况;医院其他人员在敏感区域出现、停留和行动路线情况。

对就诊人群密度、风险作出提示,将敏感时段、敏感区域监控影像复制备查。

信息科收集敏感时段就诊人员相关信息。

通过调取扫码、挂号、交款等相关信息,汇总收集敏感时段就诊患者信息,统计敏感时段内就诊患者人数、医院诊疗、后勤工作人员数,初步判定存在感染风险的人员规模。

科室调查相关人员院内行动路径。

以科室为单位,统计敏感时间段到过医院可能污染区域的人员名单(没有的要零报告),以判定密接、次密接人员。

调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进修、实习、规培人员,行政、后勤科室的工作人员(包括保洁、送餐、担架、电梯等工作人员)以及参观、交流、外聘、劳务派遣人员。

院内流调小组积极配合疾控中心做好流调及排查人员信息推送,确保第一时间做好人员管控。

(4)同时开展五项工作,防止疫情外溢。

进行环境管控和终末消毒。

第一时间进行环境管控,对感染者在院内活动经过和停留的通道、门急诊大厅、就诊诊室、核酸采样点、辅助检查科室等,进行管控,并停止使用中央空调通风系统。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立即做环境、物品表面核酸采样,要以患者停留时间长、戴口罩不规范、人员密集、风险度高的场所为重点,做好多点采样、送检。

采样完成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对潜在污染环境、物品彻底终末消杀: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和清先处理。

消杀完成后,再次采样、检测,确保消杀后各项指标全部达标。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