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办公场所消毒的流程及标准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办公场所消毒的流程及标准模板1
办公区域
1.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
2.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当保证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转正常。应关闭回风,使用全新风运行,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
3.应当保证厢式电梯的排气扇、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运转正常。
4.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并关闭空调加湿功能,确保新风直接取自室外、进风口清洁、出风口通畅。
5.定期对空调进风口、出风口消毒采用有效氯500 mg/L的消毒液擦拭;加强对风机盘管的凝结水盘、冷却水的清洁消毒;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进行。
会议室
1.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
2.工作人员应当佩戴口罩,交谈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
3.减少开会频次和会议时长,会议期间温度适宜时应当开窗或开门。建议采用网络视频会议等方式。
4.会议室公共设施表面和公共区域推荐使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在使用前进行预消毒一次,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洗去除残留。
用餐场所
1.保持空气流通,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2.采取有效的分流措施,鼓励打包和外卖,避免人员密集和聚餐活动。
3.餐厅每日消毒1次。
4.餐厅公共设施表面和公共区域推荐使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在营业前进行预消毒一次,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洗去除残留。餐饮工具可选择流通蒸汽消毒20分钟,或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远红外消毒柜125℃消毒15分钟,无热力消毒条件时,采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毒剂等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控干后使用。
卫生间
1.加强空气流通。确保洗手盆、地漏等水封隔离效果。
2.每日随时进行卫生清洁,保持地面、墙壁清洁,洗手池无污垢,便池无粪便污物。
3.物品表面消毒用有效氯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对公共台面、洗手池、门把手和卫生洁具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地下车库
1.地下车库的地面应当保持清洁。停车取卡按键等人员经常接触部位每日消毒应当不少于3次。
2.地下车库公共设施表面和公共区域推荐使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
厢式电梯
1.厢式电梯的地面、侧壁应当保持清洁,每日消毒2次。
2.电梯按钮、自动扶梯扶手等经常接触部位每日消毒应当不少于3次。
3.电梯消毒方法:①擦拭消毒(仅限按钮处):将干净抹布沾取消毒剂,拧至半干,进行擦拭消毒,擦拭时务必先上后下、先左后右,避免有遗漏;②喷洒消毒:若用75%乙醇消毒,可用喷壶将乙醇喷至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对于电梯按钮尽量使用稀释后的乙醇进行消毒;电梯地面可以采用按保洁规定配比用84消毒液擦拭保洁。
办公场所
消毒有重点
★电梯的按钮、门把手、手动的水龙头、公用电话,是重点要消毒的地方。
★地面、台面,有条件的可以适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每天定期消毒,并做好清洁消毒记录。
★确保办公场所内洗手设施运行正常,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工作人员随时进行手卫生。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加强垃圾的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加强垃圾桶等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注意用消毒剂对空气进行消毒时,一定是无人的环境。因为如果是人吸入了消毒剂,或者是往人的身上反复喷洒消毒剂是有潜在风险的,应尽量避免。
工作时,个人防护不松懈
不要带病上班,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等可疑症状,应立即报告并及时就医,就医途中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办公楼层少时尽量走楼梯,乘电梯时戴口罩、少交谈,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电梯按钮。
办公环境保持清洁,勤通风。可用75%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对键盘、鼠标和电话等办公物品表面进行清洁消毒。注意手卫生,避免用手接触眼口鼻。
2、依次往复拖拭地面,作用至所用消杀剂要求的时间后,再用清水擦洗,去除残留消杀剂,等待30分钟开窗通风;
3、然后用清水将拖布投净,晾干,以便下次使用。
同时,擦拭者应填写《消杀记录表》。
五、消杀技术规范
(一)室内空气消杀技术规范
1、消杀对象:办公室、储物室、会议室等;
2、消杀方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每日至少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注意事项
(1)注意保暖,且避免在窗户旁边逗留,以免着凉。
(2)在雾霾、沙尘、大风天气,外界空气质量较差时段,不适宜开窗通风。
(二)喷雾消杀技术规范
1、消杀对象:走廊、楼梯、厕所、电梯、会议室、垃圾桶等。
2、消杀剂:采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杀液;
3、消杀时间:每天早、晚上各一次,特殊情况下每隔2小时一次,每次作用30分钟以上,消杀后通风30分钟。
4、注意事项
(1)喷洒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杀剂时,消杀人员应配戴防护口罩、眼镜,穿防护服;
(2)室外喷雾时,消杀人员应站在上风向。
(三)快递外包装消杀技术规范
1、消杀对象:快寄件外包装;
2、消杀剂:采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杀液;
3、消杀时间:快递进入办公楼后集中定点消杀,每次作用30分钟以上;
4、注意事项
(1)喷洒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杀剂时,消杀人员应配戴防护口罩;
(2)室外喷雾时,消杀人员应站在上风向。
(四)擦拭消杀技术规范
1、消杀对象:门、窗、门把手、扶手、电梯按钮、办公家具、办公设备设施、洗手盆、坐便器等;
2、消杀剂:应采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杀剂溶液进行擦拭消杀。
电梯按钮、办公设备设施等也可用75%的酒精擦拭。
3、消杀时间:每天一次,每次作用30分钟以上。
疫情期间,每天可进行多次消杀;
4、注意事项
(1)不耐湿物品表面不可使用该方法;
(2)擦拭时应防止遗漏;
(3)污物可导致消杀剂有效浓度下降,应适时更新消杀液。
(五)地面消杀技术规范
1、消杀对象:办公室、储物室等;
2、消杀剂(片):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500 mg/L的含氯消杀剂拖拭。
3、消杀时间:每天一次,每次作用时间30分钟以上。
4、注意事项
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办公场所消毒的流程及标准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办公场所消毒的流程及标准模板1
办公区域
1.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
2.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当保证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转正常。应关闭回风,使用全新风运行,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
3.应当保证厢式电梯的排气扇、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运转正常。
4.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并关闭空调加湿功能,确保新风直接取自室外、进风口清洁、出风口通畅。
5.定期对空调进风口、出风口消毒采用有效氯500 mg/L的消毒液擦拭;加强对风机盘管的凝结水盘、冷却水的清洁消毒;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进行。
会议室
1.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
2.工作人员应当佩戴口罩,交谈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
3.减少开会频次和会议时长,会议期间温度适宜时应当开窗或开门。建议采用网络视频会议等方式。
4.会议室公共设施表面和公共区域推荐使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在使用前进行预消毒一次,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洗去除残留。
用餐场所
1.保持空气流通,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2.采取有效的分流措施,鼓励打包和外卖,避免人员密集和聚餐活动。
3.餐厅每日消毒1次。
4.餐厅公共设施表面和公共区域推荐使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在营业前进行预消毒一次,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洗去除残留。餐饮工具可选择流通蒸汽消毒20分钟,或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远红外消毒柜125℃消毒15分钟,无热力消毒条件时,采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毒剂等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控干后使用。
卫生间
1.加强空气流通。确保洗手盆、地漏等水封隔离效果。
2.每日随时进行卫生清洁,保持地面、墙壁清洁,洗手池无污垢,便池无粪便污物。
3.物品表面消毒用有效氯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对公共台面、洗手池、门把手和卫生洁具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地下车库
1.地下车库的地面应当保持清洁。停车取卡按键等人员经常接触部位每日消毒应当不少于3次。
2.地下车库公共设施表面和公共区域推荐使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
厢式电梯
1.厢式电梯的地面、侧壁应当保持清洁,每日消毒2次。
2.电梯按钮、自动扶梯扶手等经常接触部位每日消毒应当不少于3次。
3.电梯消毒方法:①擦拭消毒(仅限按钮处):将干净抹布沾取消毒剂,拧至半干,进行擦拭消毒,擦拭时务必先上后下、先左后右,避免有遗漏;②喷洒消毒:若用75%乙醇消毒,可用喷壶将乙醇喷至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对于电梯按钮尽量使用稀释后的乙醇进行消毒;电梯地面可以采用按保洁规定配比用84消毒液擦拭保洁。
办公场所
消毒有重点
★电梯的按钮、门把手、手动的水龙头、公用电话,是重点要消毒的地方。
★地面、台面,有条件的可以适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每天定期消毒,并做好清洁消毒记录。
★确保办公场所内洗手设施运行正常,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工作人员随时进行手卫生。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加强垃圾的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加强垃圾桶等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注意用消毒剂对空气进行消毒时,一定是无人的环境。因为如果是人吸入了消毒剂,或者是往人的身上反复喷洒消毒剂是有潜在风险的,应尽量避免。
工作时,个人防护不松懈
不要带病上班,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等可疑症状,应立即报告并及时就医,就医途中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办公楼层少时尽量走楼梯,乘电梯时戴口罩、少交谈,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电梯按钮。
办公环境保持清洁,勤通风。可用75%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对键盘、鼠标和电话等办公物品表面进行清洁消毒。注意手卫生,避免用手接触眼口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