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地震逃生培训教案精选6篇的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地震逃生培训教案精选1
为了加强对突发事件中应急疏散的意识,增强个人防范能力,学校决定在20__年5月13日举行防震应急疏散演习。校方要求各班级加强宣传教育,并严格要求学生按照防震和疏散规定的程序进行疏散,让师生在演习中提高广大师生防范各类自然灾害的意识和掌握减灾技能,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目的
通过此次演习,提高学校地震、火灾等事故的处置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师生的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让师生们对防灾知识的理解由理论转化为实践,切实掌握避灾逃生技能。
二、组织安排
1、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__
副组长:__
成员:行政人员、段长及各班班主任
2、现场指挥小组
总指挥:郑忠勇
现场指挥:__
消防扑救组:组长:__
成员:__
宣传摄像组:组长:__(中学)
成员:__(小学)
音响警报组:组长:__(中学)
成员:__(小学)
联络协调组:组长:__
人员疏散组:组长:__
成员:各科室及各班班主任等
三、参加对象
全校师生
四、演练时间
20__年5月13日(星期二)上午
五、演练内容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六、组织实施要求
1、在上星期二的班会课上观看《地震中如何自救逃生》视频活动,对学生进行有关知识的教育《地震避险自救常识》。请注意,视频可以在校园网德育栏中观看,或者下载到自己的群邮箱中。
2、在星期二上午进行演练。防震安全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师生进行疏散逃生,各楼层负责人在各教学楼楼梯口指挥疏散,班主任及随班老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的疏散逃生。
3、具体疏散工作安排:
(1)主要流程(见附件1)
(2)操场及楼梯口疏散指挥员的安排(附件2)
(3)教室内学生疏散指挥人员的安排由任课教师负责。
七、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通过消防演练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各班级要在演练前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安全常识、自救、逃生知识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
2、所有参与演练的人员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不得擅自指挥或干扰指挥,全体教师要认真负责。
3、疏散过程要按照疏散要求及路线进行,保证应急防震演练的严肃性,达到预期效果。同时,还要注意演练中的安全,不要追跑、拥挤、推搡,更不能喧哗、开玩笑,以防意外发生。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
4、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后,全校师生应立即快速、有序、安全地进行疏散,不得再收拾物品;严禁重返教室,以免影响疏散通道的畅通。
5、疏散顺序:教师领队,学生排成二列队伍(不按身高排列),靠右下楼道,各班按照下列方案疏散(附件3)。
6、各楼层工作人员要加强巡视,防止意外发生。
7、离开危险地后,按照广播操的队列顺序集中到操场(如情况需要,则听从领导指挥,疏散到校外安全地带)。
8、医务人员要在广播室前待命,及时处理伤病员。
9、考虑到安全因素,楼房的所有门窗要保持畅通。
八、总结
在逃生时要熟悉环境,要稳定情绪,要克服惊慌失措,冷静选择逃生办法和途径。此次活动后,防震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班级的组织疏散情况进行总结。
地震逃生培训教案精选2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地震的成因及预测方法。
教学难点:
地震时如何求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吗?
二、新授
1、了解地震成因初步了解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也叫弹性回跳说)。
2、地震既然对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预测地震,从而尽量减少地震灾害呢?
1)东汉时的张衡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地震的预测了,现在的科学能使我们尽快了解地震的产生时间,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也可以使我们提前知道地震即将发生。师生一起讨论其他地震前预示现象。
2)了解地震的原理和地震的过程。教师讲解,使学生对引起地震灾难的纵波(P波)和横波(S波)有一个基本概念。纵波(P波):速度快,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横波(S波):速度慢,引起地面水平(左右)方向摇晃。体波:P波和S波统称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面波:体波到达地表后激发的次生波——面波。它沿地表传播,速度慢,对地面的破坏作用较大。
3)我们了解了地震的相关知识,那我们遇见地震时应该如何自救呢?了解逃生基本要领,学生和教师一起学习,相互讨论包括如何抓紧时间逃生,哪些地方相对安全等。提问: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自救?同学们相互讨论。
三、巩固逃生要领 地震的求生方法:
⑴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12秒钟内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
⑵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
⑶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难。
⑷不要盲目破窗跳楼。
⑸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
⑹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
⑺地震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正确措施,紧急避险。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
地震在甘肃容易发生吗?请大家到课后去寻找答案。
六、延伸学习
同学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地震的预测方法和地震灾害的应对措施,了解不同地区地震的发生频率和危险程度。
地震逃生培训教案精选3
一、紧急疏散原则
紧急疏散原则是指在地震发生时,我们需要做到指挥得力、谨慎从事、全体动员、及时疏散、保护师生、减少损失。
二、地震临震应急反应
(一)紧急避震
1、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
2、在教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要迅速在课桌下抱头或顶书包躲避。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或床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幼儿,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口边。
6、在教室外的幼儿,应在教师指挥下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7、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二)紧急疏散
紧急疏散是指在地震发生后,我们需要根据幼儿园各年级所处位置及幼儿年龄特点,进行有序的疏散。
1、拉响警报:听到警报(铃声)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组织本班级幼儿立即蹲在桌子下面,如果在2分钟后没有大反应,幼儿再次拉响警报(铃声),各班级应马上按照幼儿园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
2、撤离路线:根据幼儿园各年级所处位置的不同,制定了相应的撤离路线。大一班幼儿从右边楼道下楼直接撤离至操场,大二班幼儿从左边楼道撤离至操场,小班幼儿从右边楼道迅速撤离至操场西开阔地,中班幼儿从左边楼道撤离至操场。
在日常学习中要教育幼儿,地震时第一不能跳窗户,第二不能一窝蜂似地往外挤,应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小朋友一齐行动,把桌椅摆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操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小班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震后有秩序的撤离。
(三)自救互救疏散后,各工作小组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行震后的自救工作。
三、灾情速报
(一)灾情速报对象:灾情内容需要向上级地震部门、政府、教育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各专业防救组责任单位汇报。
(二)灾情速报的内容包括:震感、人口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等情况。
(三)速报程序:
1.幼儿园应急疏散领导小组需要立即启动相应的地震应急预案,并在1小时内了解下列情况:
(1)影响范围:指地震造成有感程度和破坏范围。
(2)人口影响:指人员伤亡情况。
(3)经济影响:指地震对建(构)筑物、生命线工程、重大工程、重要设施、设备的损坏与破坏等情况,对当地生产的影响程度以及家庭财产的损失等。
2.地震灾情的速报实行统一指挥、分级管理、专人负责和按程序速报的原则。
3.灾情速报人员分工:
(1)指挥组:负责收集了解地震及震后全面情况,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2)疏散组:负责报告人员到达疏散地点。
(3)医疗救护组:负责汇报人员伤亡情况。
(4)消防治安组:负责汇报道路、建筑物的破坏情况。
(5)宣传报道线:负责总结汇报此次地震总体情况。
地震逃生培训教案精选4
为了保证抗震救灾工作快速、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灾后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甘州区教育系统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本校教育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校处置地震灾害的应急活动。
二、工作原则
处置地震灾害应急活动在教育局、中心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开展,并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减灾的原则。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把抢救广大师生生命摆在防震救灾的第一位,依靠科学决策和先进技术手段,全力做好地震灾害预防、准备和救援工作。
2.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破坏性地震发布后或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按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学校各职能部门、年级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分别按各自的职责和预案要求,加强联系,密切配合,采取紧急措施,做好灾前预防和灾后应急抢险、恢复工作。
3.坚持警钟长鸣、预防为主的原则。学校各职能部门、年级组、班级要高度重视地震应急工作,切实做好地震应急抢险的各项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
三、防震减灾(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学校成立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当地震发生时,领导小组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在教育局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地震应急与抗震救灾工作。
1.学校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
组 长(总指挥):
副组长(副总指挥):
成 员:
2.学校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
学校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校,办公室主任。
3.学校防震救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下设应急疏散小组、抢险救灾小组、安全治安保卫小组、应急物资筹措及供给小组、医疗防疫组、师生安置组、通讯联络及宣传报道组七个小组。
四、防震减灾(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主要职责
1.防震减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部)主要职责
(1)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力争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根据地震受灾情况,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对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紧急协调和处理。
(3)根据地震受灾情况,及时组织人员、物资的疏散和人员临时安置工作。
(4)做好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5)定期组织预案的演练,根据情况变化,适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
(6)及时向教育局报告抢险救灾工作的进展情况。
(7)与公安、交通、城建、安检、质检、卫生、气象、电力、财政、民政、地震等部门单位做好联络协调工作。
2.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
组长:
成员:
(1)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和地震动态并及时报告防震救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经防震救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批准后,及时报区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负责与局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相关应急机构保持联系;处理其他涉及抗震救灾的工作。
(3)负责传达、落实局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对抗震救灾的指示。
(4)负责组织协调全校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设备、物资的筹集、调配和救灾人员的调动。
(5)组织学校防震减灾工作的信息采集和报送工作。
3.防震救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各职能小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1)应急疏散小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组长:各校校长
成员:教导主任、后勤主任、所有上课教师、班主任和值周教师
主要职责:
①以谁上课谁负责和方便疏散为原则,负责组织师生震时就近避震;利用学校操尝绿地和空旷地带,组织学生就地避震并在震后有序、快速疏散。学生安全撤离到安全地带后,班主任立刻清点人数,告知学校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
②地震发生后,班主任立刻到所任班级教室门口,协助任课教师组织学生撤离;值周教师应立即到自己所在楼层的楼梯口,协助学生撤离;校长全面负责师生的撤离工作;班主任需确认本班所有学生、值周教师需确认各楼层学生及老师、教导主任、后勤主任需确认全校学生及教师全部撤离后,方可撤离。
③各校编制学校地震应急疏散平面图,各年级疏散路线图,建立紧急避难场所并设置标志等。
④妥善安置生活必需食品(吃、穿、用、住)等工作;
⑤妥善安置受伤师生,做好灾情统计、上报工作;
⑥组织开展师生避震、疏散、简单救护演练。
(2)抢险救灾小组组成及职责
组长:各校校长 中心学校分管领导
成员:学校所有教师及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
①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师生;
②抢救重要财产、重要档案等;
③负责轻伤员救治、联系急救中心抢救重伤员;
④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等设施;
⑤负责预防和扑救可能发生的火灾;
(3)安全治安保卫小组组成及职责
组 长:副校长或后勤主任
副组长:安全兼管员
成 员:保安和门卫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
①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负责重点部位的安全保卫保护工作,避免哄抢和人为破坏;
②负责维护学校治安,协助开展伤员救治和火灾等扑救工作。
(4)应急物资筹措及供给小组组成及职责
组长:
成员: 各小学校长
主要职责:负责做好抗震救灾物资、师生生活急需物资的组织、储备、调拨、管理以及援助物资的接收和分发工作,确保师生的基本生活。
(5)医疗防疫组
组 长:
成 员: 各小学校长
主要职责:按局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防疫组的安排,开展学校建立临时医疗救治点,抢救、转移、治疗伤病员,及时检查监测灾区学校的饮水、食品安全等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
(6)师生安置组
组 长:
成 员:各小学校长
主要职责:负责按局抗震救灾指挥部灾民安置组的要求,负责师生疏散、师生避难所的搭建和师生遇难者的善后工作。
(7)通讯联络及宣传报道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按照教育局抗震救灾指挥部通讯信息组、宣传报道组的要求,负责编印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材料,搞好地震知识的宣传普及;负责抗震救灾工作的宣传报道和信息报送工作。
五、地震灾害的报告
(一)通讯联络
1.学校确定杜文洋为防震减灾(应急救援)联络员,设立防震减灾报告电话,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
2.灾害发生后,在停电情况下,文件、材料、信息的报送必须书写工整,由校长签字,加盖公章后,上报教育局。
六、报告规则
1.地震发生后,立即将地震情况分别报告教育局、区政府和地震局。
2.学校立即写出书面报告,报送教育局、区政府和地震局。报告内容包含:
(1)地震发生时间、受震强度;
(2)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抢救处理情况和已采取的措施;
(4)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5)报告注明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6)报告注明联系电话、联系人和联系地址。
七、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
1.地震发生后,学校立即将情况报告教育局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由领导小组组长(校长)按预案规定,迅速组成指挥部,并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2.学校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示,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调派物资,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3.灾害发生后,学校全体工作人员马上集中,按照学校地震应急预案接受任务,展开应急救援工作。学校物资迅速集中,由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统一调配使用。
八、现场应急处理的具体措施
1.抢救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组织人力、物力,最大限度地营救人员,并及时将伤员送往指定医院就医。
2.妥善安置人员,抢救物资:根据地震受灾情况,及时安排好师生的住宿、生活设施,并组织人员及时抢救学校的财产。
3.处置险情:当遇到险情时,现场指挥员应根据地震局的通报情况,沉着、冷静、果断地作出正确判断,科学地组织抢险救援人员进行抢险救灾,迅速将人员、物资撤到安全地带。
4.维持秩序:应急救援人员应维护好现场抢险救援秩序,做到有条不紊地疏散人员、物资、护送伤员等工作。
九、应急救援的人力、物力保障工作
当发生重特大破坏性地震时,应急救援指挥部要确保物资和设备的及时供应,做好应急救援的后勤保障工作。
十、学校的地震灾害救援工作完成
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师生情绪稳定,并得到妥善安置,学校及时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经教育局批准可宣布应急响应终止。
地震逃生培训教案精选5
1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本预案的编制目的是为了加强防震抗震工作的管理能力,确保在地震前做好人员和物资的准备工作,使得临震时能够迅速进入应急状态,震后能够有效地投入救灾工作,不断提高地震应急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同时,根据__号文件的要求,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本预案的编制依据包括__文件的要求。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__水电工程__办公及生活场所和施工区发生地震灾害事件。
1.4工作原则
(1)实施应急救援预案以保护人员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优先为指导方针,体现事故损失控制、预防为主、统一指挥、高效协调和持续改进的思想。
(2)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团结合作,快速反应;齐心协力,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人员伤亡。
(3)本着“防重于抢,预防为主”的原则,为确保施工生产进度目标的实现,将人员伤亡事故可能对工程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2危险性分析
2.1__单位概况
__成立于1月,承担了__开挖Ⅰ标、__开挖Ⅱ标、大坝工程标和泄水建筑物工程标等工程项目。
__现有坝肩开挖项目部、总监工作部、技术质量部、合同部、安全环保部组成。
2.2危险性分析
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其具有不可预见性和危害性。地震灾害可能导致地表断裂、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和洪水泛滥、地陷和砂土液化、建筑物倒塌破坏及其次生灾害,使得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生命线工程遭受破坏,经济和生产活动停滞,造成人员伤亡等。具体危险性分析如下:
(1)地震可能导致边坡失稳垮塌,危及基坑或下部施工人员的安全。
(2)地震可能造成正在施工中的建筑设施、隧道等结构破坏,造成人员伤亡、施工停止。
(3)地震可能造成围堰、已经运行的挡水建筑物溃坝,危及被保护区域或基坑施工人员、设备的安全。
(4)地震可能造成交通受阻,通讯中断、供电停止,造成工程建设全面停工,造成工程经济损失。
(5)地震可能导致边坡大滑坡形成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危及下游施工建设和人员安全。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指挥机构
抗震救援指挥部
总 指 挥:__ 手机:__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地震逃生培训教案精选6篇的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地震逃生培训教案精选1
为了加强对突发事件中应急疏散的意识,增强个人防范能力,学校决定在20__年5月13日举行防震应急疏散演习。校方要求各班级加强宣传教育,并严格要求学生按照防震和疏散规定的程序进行疏散,让师生在演习中提高广大师生防范各类自然灾害的意识和掌握减灾技能,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目的
通过此次演习,提高学校地震、火灾等事故的处置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师生的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让师生们对防灾知识的理解由理论转化为实践,切实掌握避灾逃生技能。
二、组织安排
1、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__
副组长:__
成员:行政人员、段长及各班班主任
2、现场指挥小组
总指挥:郑忠勇
现场指挥:__
消防扑救组:组长:__
成员:__
宣传摄像组:组长:__(中学)
成员:__(小学)
音响警报组:组长:__(中学)
成员:__(小学)
联络协调组:组长:__
人员疏散组:组长:__
成员:各科室及各班班主任等
三、参加对象
全校师生
四、演练时间
20__年5月13日(星期二)上午
五、演练内容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六、组织实施要求
1、在上星期二的班会课上观看《地震中如何自救逃生》视频活动,对学生进行有关知识的教育《地震避险自救常识》。请注意,视频可以在校园网德育栏中观看,或者下载到自己的群邮箱中。
2、在星期二上午进行演练。防震安全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师生进行疏散逃生,各楼层负责人在各教学楼楼梯口指挥疏散,班主任及随班老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的疏散逃生。
3、具体疏散工作安排:
(1)主要流程(见附件1)
(2)操场及楼梯口疏散指挥员的安排(附件2)
(3)教室内学生疏散指挥人员的安排由任课教师负责。
七、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通过消防演练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各班级要在演练前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安全常识、自救、逃生知识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
2、所有参与演练的人员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不得擅自指挥或干扰指挥,全体教师要认真负责。
3、疏散过程要按照疏散要求及路线进行,保证应急防震演练的严肃性,达到预期效果。同时,还要注意演练中的安全,不要追跑、拥挤、推搡,更不能喧哗、开玩笑,以防意外发生。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
4、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后,全校师生应立即快速、有序、安全地进行疏散,不得再收拾物品;严禁重返教室,以免影响疏散通道的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