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精选10篇的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精选1

游戏目标:帮助孩子提高跳跃能力和腿部肌肉力量。

活动准备:粉笔

活动过程:在室外找一个平坦的地方,用粉笔或其他记号笔在地上画一些像荷叶一样的圈圈。

让孩子站在其中一个圈圈里,模仿小青蛙的跳跃动作,跳到其他的圈圈里,同时说出“小青蛙,要回家,跳一跳”。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精选2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小猫吃鱼”这个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法的意义,理解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培养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教具准备:每个学生5个圆片,教师5个圆片。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老师:有一天,一只小猫在外面散步,走着走着,它感觉到有点饿了,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猫的故事吧!

从这幅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a.一盘美味可口的鱼,b.一只小猫(直流口水的小猫)

二、新课展开

老师提问:小猫接下来会做什么呢?请大家猜一猜(用算式说明,预测故事结果)。

1.学生广开思路:

让学生充分说明可能发生的情况,教师要适量给予鼓励和肯定的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思维有序性和算式穷尽性,可以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培养发散性思维。)

老师过渡:那么,这只可爱的小猫是怎样做的呢?大家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课件)

2、集体讨论交流。

(1)课件演示片段一:

(课件演示)老师:请同学们说说第一副图。

学生可能会说:有一只小猫看到盘子里有3条鱼,它想吃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图意,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图意)

盘子里有3条鱼,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课件演示片段二:

小猫看到了自己最爱吃的鱼,它怎样做呢?

引导学生表达完整:原来有几条鱼?被小猫吃了几条,还剩下几条鱼?

谁能结合图中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请一位学生表达。

学生:原来盘子里有3条鱼,被小猫吃了1条,还剩下几条鱼?或小猫第一次吃鱼后剩下多少条?

老师:还剩几条呀?(课件演示剩2条)一共有3条,吃了1条,还剩下2条,会用算式表示吗?(课件演示)(板书:3-1=2)

老师:算式中的3表示什么?1呢?2呢?把这3句话连起来说说。这就是这个算式的意思。

接着先全班说算式意思,再指名说算式意思。(原来盘子里有3条鱼,被小猫吃了1条,还剩下2条鱼)

(3)课件演示片段三:

小猫吃了一条鱼,感觉怎么样?它接着又会怎么做呢?我们来看看。(播放课件)

谁又能像刚才一样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可能出现:

1、盘子里原来有3条鱼,被小猫吃了2条,还剩下几条?

2、小猫第二次吃鱼后还剩几条鱼?

3、盘子里还剩2条鱼,又被小猫吃了一条,还剩几条?

老师:会用算式表示吗?(板书:3-2=1)

老师:说说这个算式的意思。(盘子里原来有3条鱼,被小猫吃了2条,还剩1条)(小猫第二次吃鱼后还剩1条鱼)

还可以怎么列?(板书:2-1=1或3-1-1=1)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盘子里还剩2条鱼,又被小猫吃了一条,还剩1条。)

(4)课件演示片段四:

老师:现在盘子里只剩下1条鱼了,小猫会留下来给它的同伴吃吗?

学生:小猫觉得鱼太好吃了,结果它把最后一条鱼也吃了。

老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表示原来盘子里有3条鱼,被小猫吃了3条,还剩几条?或小猫第3次吃鱼后还剩多少条鱼?盘子里只剩下1条鱼,又被小猫吃了1条,最后还剩几条?)

老师:再吃一条,还剩几条?(演示课件0)

学生:还剩0条。

老师:一条鱼也没有剩了,就可以用0来表示。请一位学生用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3-3=0

老师: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表示原来盘子里有3条鱼,被小猫吃了3条,1条鱼也没剩。)

老师:也可以怎样列?(1-1=0)

老师:表示什么意思?(盘子里只剩下1条鱼,又被小猫吃了1条,最后一条也没剩。)

3、再次集体重点讨论图一与图四及图二与图四的关系。

(1)出示图一与图四组合图。

老师:仔细观察这两副图,谁能提出数学问题?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3-3=0)再次说说算式意思。

(2)出示图二与图四组合图。

老师:仔细观察这两副图,谁能提出数学问题?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2-2=0)再次说说算式意思。

(3)出示图三与图四组合图。

方法同上,导出算式1-1=0。

4、算式意义的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事情呢?你能不能举个例子用几减几等于零来表示呢?想好了在小组中说一说。

学生反馈:

学生:爸爸买回来5个苹果,我吃一个,爸爸吃一个,妈妈吃一个,爷爷吃一个,奶奶吃一个,最后把苹果吃完了。

老师:你怎么用算式表示出来?(指名板演)5-5=0……

这样的算式在生活中可以表示这么多种不同的意思,可见生活与我们的数学真是一对好朋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28页的试一试的第(2)小题。

小猫吃饱了,于是它继续往前走,想到游乐园玩一玩,瞧小猫兴高采烈地向游乐园跑去。小猫到了游乐园,看到小淘气正在吹泡泡呢,真好玩啊!我们来看看小淘气是怎么吹泡泡的? (播放课件)

2、完成书29页的练一练的第1题。

老师过渡:小猫看完了小淘气吹泡泡,想游乐园中肯定还有许多好玩的,于是它继续往前走,突然它发现了自己最喜欢玩的套圈游戏,但管理员小狗让小猫要算对几道题才能顺利过桥,小猫又发愁了,我们来帮帮它好吗?(课件演示:小猫过桥)学生口算出结果。

3、完成书28页的试一试的第(1)小题。

老师:小猫顺利过桥,看到笑笑正在玩套圈游戏。瞧!笑笑她套中了几个圈,有几个没套中?1+3=4是什么意思?4-□=□呢?

4、完成书29页的第3题。

小猫玩得可开心了,这时它想把好朋友小鸡们也叫出来,于是它来到草地上,看见小鸡们正在找吃的呢。(课件演示)小朋友们,这里有几只小鸡在找食物呢?(5只鸡)还有两碟米。

老师:聪明的孩子们,小鸡看见两碟米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你们用圆片代替小鸡摆一摆。

学生们动手用学具独立摆小鸡吃食各种情况,边摆边说。

老师:这时猫妈妈给小猫出了两道题,我们帮帮小猫好吗?

课件演示:5=口+口 5-口=口 学生汇报填写。

四、数学故事。

老师过渡:小猫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轻松地过关了,小猫告别了小鸡们,来到了机灵狗家,瞧!机灵狗可真热闹呀!他们在干什么呀?

1、先让学生观察图,根据图意自己编个故事。

2、集体交流,多让几名学生说说自己编的故事。

3、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老师:玩了一天的小猫也累了,该回家休息了,同学们我们和小猫说一声再见好吗?

学生:好的,小猫再见!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精选3

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会从高处跳下,高度为15-20厘米。

2、培养幼儿勇敢和克服困难的品质。活动准备:准备一些泡沫塑料垫、各种颜色的小花、小红帽、呼啦圈和用桌子做成的山洞。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老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游吧!(播放音乐,老师带领小朋友进入场地,自由舞蹈)

(二)练习从高处跳下:

1、自由练习从大约5厘米高处跳下。老师:我听说外婆生病了,我们一起去看望她好吗?不过去外婆家的路上有很多大石头,你们能够从大石头上跳下来吗?(老师带领幼儿在场地一侧自由练习从5厘米高处跳下)

2、自我挑战,增加难度:老师:现在你们跳得真棒!我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勇气从更高的地方跳下来呢?(幼儿自由选择垫子,增加高度,练习从更高的地方跳下,高度为15-20厘米)

3、展示和总结:让跳得最高的小朋友在全班面前展示,并鼓励其他幼儿也尝试跳。老师对勇敢跳下的幼儿给予表扬,让他们充满自信。

(三)游戏《探望外婆》:

1、老师:现在我们要去探望外婆了,路上会经过小河、不同大小的石头,还要钻过一个山洞,小心别被大灰狼抓到哦!(老师带领幼儿练习跨小河、跳石头、钻山洞)

2、老师:哇,这里有好多美丽的鲜花,我们摘几朵送给外婆吧!(每个幼儿采一朵小红花,继续通过障碍物来到外婆家)到了外婆家,引导幼儿向外婆打招呼,并把采的花送给外婆。

3、为外婆跳支舞(放松运动):老师:外婆见到你们会很开心的,我们再给外婆跳支舞,让外婆的身体快快好起来吧!(老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做放松动作)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精选4

设计意图:

这次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幼儿通过观察西瓜的外形特征和教师的引导,主动参与体育游戏,并在游戏中体验奔跑、追逐的乐趣。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设计,旨在为幼儿提供思考、尝试的机会,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提高智力水平。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2. 能够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3. 培养幼儿乐于助人,与同伴友好相处的能力。

4. 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5.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经认识西瓜,了解其外形特征。

2. 幼儿曾经吃过西瓜。

3. 准备毛毛虫的头饰。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体验其中的乐趣。

教学难点是让幼儿能够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精选10篇的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精选1

游戏目标:帮助孩子提高跳跃能力和腿部肌肉力量。

活动准备:粉笔

活动过程:在室外找一个平坦的地方,用粉笔或其他记号笔在地上画一些像荷叶一样的圈圈。

让孩子站在其中一个圈圈里,模仿小青蛙的跳跃动作,跳到其他的圈圈里,同时说出“小青蛙,要回家,跳一跳”。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精选2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小猫吃鱼”这个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法的意义,理解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培养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教具准备:每个学生5个圆片,教师5个圆片。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老师:有一天,一只小猫在外面散步,走着走着,它感觉到有点饿了,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猫的故事吧!

从这幅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a.一盘美味可口的鱼,b.一只小猫(直流口水的小猫)

二、新课展开

老师提问:小猫接下来会做什么呢?请大家猜一猜(用算式说明,预测故事结果)。

1.学生广开思路:

让学生充分说明可能发生的情况,教师要适量给予鼓励和肯定的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思维有序性和算式穷尽性,可以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培养发散性思维。)

老师过渡:那么,这只可爱的小猫是怎样做的呢?大家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课件)

2、集体讨论交流。

(1)课件演示片段一:

(课件演示)老师:请同学们说说第一副图。

学生可能会说:有一只小猫看到盘子里有3条鱼,它想吃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图意,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图意)

盘子里有3条鱼,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课件演示片段二:

小猫看到了自己最爱吃的鱼,它怎样做呢?

引导学生表达完整:原来有几条鱼?被小猫吃了几条,还剩下几条鱼?

谁能结合图中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请一位学生表达。

学生:原来盘子里有3条鱼,被小猫吃了1条,还剩下几条鱼?或小猫第一次吃鱼后剩下多少条?

老师:还剩几条呀?(课件演示剩2条)一共有3条,吃了1条,还剩下2条,会用算式表示吗?(课件演示)(板书:3-1=2)

老师:算式中的3表示什么?1呢?2呢?把这3句话连起来说说。这就是这个算式的意思。

接着先全班说算式意思,再指名说算式意思。(原来盘子里有3条鱼,被小猫吃了1条,还剩下2条鱼)

(3)课件演示片段三:

小猫吃了一条鱼,感觉怎么样?它接着又会怎么做呢?我们来看看。(播放课件)

谁又能像刚才一样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可能出现: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